三伏天晒背要晒三十天吗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伏天晒背要晒三十天吗内容
三伏天晒背要晒三十天吗
三伏天晒背不一定需要晒三十天。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通常会持续30-40天,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晒30天。
晒背可以利用大自然的热气来滋养身体的阳气,起到扶阳驱寒、补中益气的效果,对于身体内的一些寒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每次晒背的时间不能过长,以身体感觉舒适为宜。
如果是第一次晒背,时间不建议太长,20分钟左右即可,后续再根据自身的身体承受能力来慢慢调整晒背时间。
因此,三伏天晒背是否需要晒三十天,需要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而定。
三伏天怎么养生
夜卧早起
夏季的特点是白天时间长,夜间时间短,人体也应该适应自然界的规律,晚上可以稍微睡得晚一些,早晨起得早一些。
夏季合理睡眠时间应该是:就寝时间为22:00~23:00,起床时间为5:30~6:30。
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适当的午休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调整。
夏季午睡的时间一般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时间过短达不到午休的目的,而时间过长不但会让人头脑发昏,肢体无力,还会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
调息静心
夏属火,与心相应,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重视心神的调养。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精神饱满,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
健脾祛湿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
尤其到了夏季三伏天,总让人有种昏昏欲睡、食欲不振的感觉,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长夏”。
长夏在五行中属土,与中医五脏之脾脏相应,而脾最恶湿喜燥,所以长夏多患脾胃病,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要想祛湿,一个重要的中医保健措施就是先要健脾。
长夏期间湿气比较重,脾又主湿,而脾湿最大的特点就是会让人体感觉困乏。
所以,长夏期间对人体影响最大的就是脾胃消化功能较差。
健脾祛湿,早、晚进餐时可以喝些粥,如山药粥、薏米粥、莲子粥等。
再则,因为夏天有暑热,可以在快熬好的有健脾祛湿作用的粥中(如薏米粥)加一点荷叶,这样就增加了清热祛暑、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了。
养阳驱邪
夏季虽然气温较高,但仍要顾护人体的阳气。
亦即常说的“春夏养阳”。
阳气是人的动力,随季节和日月的交替变化而产生一定的波动,夏季阳气旺盛且常浮跃于外,反易被外邪所伤,如大汗则亡阳。
换言之,在炎热的夏季,一般不宜进行大量运动,运动之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
不依赖空调
空调病,现社会最常见的,也最容易被忽略的。
对大多数人特别是关节患者来说,夏季应该避免贪凉,不用或适度使用空调和风扇。
在工作场合中,应把自
己的病情告诉同事,以取得同事的理解,尽量不用空调或适当调高温度。
最好常备一件长袖衣,随外界环境随时加减衣服。
七类人群三伏天养生的好时节
中医主张‘以通为用,以通为补’,疏通六腑,畅达气机,升清降浊。
所以一年当中,在夏至、入秋之前,都不宜过补。
三伏天应以饮食调养为主。
医生建议,夏季饮食调养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为主。
此外,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如果过食肥甘腻补之物,则致损胃伤脾,影响营养消化吸收,有损健康。
中医把人的体质分为七类:平和质、痰湿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阳热质等,不同的体质应该有不同的养生方法。
平和质
此类人胖瘦匀称、健壮有力、目光有神、精力充沛。
其养生原则是协调阴阳,畅通气血,促进代谢。
在饮食上没有品种上的禁忌。
痰湿质
此类人多腰腹部肥满,肢体沉重倦担调养应以疏肝理气为主。
饮食上宜食具有健胃、行气、活血之物,如陈皮、玫瑰花、茉莉花、山楂等。
气虚质
此类人四肢倦怠、肌肉松软、不喜运动。
气虚者应以补益脾肺为主,更要慎避风邪。
饮食上宜食性质平和、偏温之物,如山药、龙眼肉、莲子等。
阳虚质
此类人怕冷,肢体不温,经常感到背部和膝关节以下寒冷。
阳虚质的人应以温补脾肾、运动健身为主。
宜食温热的食物,比如荔枝、龙眼、羊肉等。
湿热质
此类人肤色多偏黄,有“浊”而不清爽之感。
调养应以健脾去湿、疏肝利胆为主。
饮食上宜食清淡去湿之物,如冬瓜、苦瓜、绿豆、薏米、海带等。
阳热质
此类人体格壮实、面色红润、声高气粗。
调养应以生津养阴为主。
饮食上宜多食水果蔬菜,尤其是黄瓜、苦瓜、西瓜、梨、苹果、冰糖等。
阴虚质
多为瘦小或瘦长体形的人,此类人怕热、手足心热、皮肤偏干或偏油。
养生原则是养阴降火、镇静安神,以饮食调理、心神调养为主。
饮食上,不宜吃温燥、辛辣、香浓的食物。
宜食清润之物,如葡萄、梨、苦瓜、黄瓜等。
三伏天的饮食习俗
有句俗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就说的是旧京数伏天家家信守的饮食民俗。
据说与节气和那时菜农生产技艺有关:农业落后,也没有暖棚设施,没有更多夏令青菜供应百姓,夏至数伏时正是蔬菜青黄不接断档之时,也因伏天时特炎热,汗流浃背的人们都愿在此时弄些简单少油又清淡爽口的饭食,所以就衍生出伏天吃饺子、面条、烙饼的食俗。
三伏天和大小暑节气
很多朋友之所以会把三伏天和大小暑节气当成一回事,其实也是有其原因的。
24节气中的小暑、大暑,是表示夏季炎热的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
而每年三伏天的这段时间,正是二十四节气中小暑、大暑时节。
也就难怪人们会这么认为了。
伏天和大小暑时节有相当长的重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