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事后控制的方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事后控制的方法
管理学中的事后控制,也称为反馈控制,是在一项活动或工作完成之后进行的控制,主要用于对实际工作绩效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事后控制方法:
1. 目标管理法: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对达成这些目标的实际绩效进行测量和分析。
这种方法有助于确保所有相关人员对目标达成共识,也有助于确保组织的各项活动都围绕着这些目标进行。
2. 关键绩效指标法(KPI):这种方法通过衡量关键绩效指标(如销售额、生产效率等)来评估组织的实际绩效。
这些指标应当能够反映组织的战略目标,并且是可度量、可达到的。
3. 平衡计分卡法:这种方法将组织的战略目标分解为一系列具体的、可操作的绩效指标,并从多个角度(如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来评估组织的绩效。
4. 审查法: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组织的各项活动进行审查,来评估组织是否按照既定的目标、政策、计划和标准进行运作。
审查结果可以为组织提供反馈,以便及时纠正偏差。
5. 审计法:这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方法,通过第三方对组织的财务和运营数据进行审查和评估,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合规性。
以上这些方法都可以用于事后控制,但具体使用哪种方法取决于组织的特定需求和环境。
此外,在进行事后控制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及时性:控制活动应当及时进行,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
2. 准确性:控制数据应当准确可靠,以便能够真实反映组织的实际绩效。
3. 灵活性:控制活动应当能够适应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控制策略和方法。
4. 公正性:控制活动应当公正无私,避免出现利益冲突和偏见。
5. 可行性:控制活动应当具有可行性,考虑到资源、成本和时间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