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工电弧焊基本技能操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工电弧焊基本技能操作
作者:邹开斌杨德友
来源:《活力》2012年第10期
[关键词]焊工;电弧焊;基本技能;操作
一、安全操作
1.金属焊接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取得劳动安全监察管理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独立操作。

操作前,应先检查焊机和工具,焊钳和焊接的绝缘、焊机外壳保护接地和焊机的各接线点等,确认安全合格方可作业。

2.雨、雪、风力六级及以上的天气不得露天作业,雨、雪后应清除积水、积雪后方可作业。

焊接曾存储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时,应根据介质进行多次置换和清洗,并打开所有孔口,经检验确认安全后方可施焊。

3.操作时,改变电焊机接头、转移工作地点搬动焊机时、焊机发生故障需进行检修时、工作完毕或临时离操作现场时,必须切断电源。

高处作业时,必须使用标准的防火安全带,下方5m外设置护栏,必须戴盔式面罩,必须站在稳固的操作平台上,焊机必须放置平稳、牢固,设有良好的接地保护装置。

二、基本知识
1.焊接就是通过加热和加压的方法,使两个分离的物体之间借助于内部原子之间的扩散与结合作用,使其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工艺过程。

(1)熔化焊:是将焊件接头加热到熔化状态,一般都需加入填充金属,经冷却结晶后形成牢固的接头,使焊件成为一个整体。

根据热源的形式不同,熔化焊接方法分为电弧焊、电阻焊、电渣焊。

(2)压力焊:是将两块金属的接头处加压,不论进行加热或不加热,在压力的作用下使之焊接起来。

(3)钎焊:是利用比金属焊件熔点低的钎料与焊件一同加热,使钎料熔化后填满焊件连接处的间隙,待钎料凝固后,将两块焊件彼此连接起来。

2.焊条的选择: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焊条分为九类:低碳钢和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条、钼和铬钼耐热钢焊条、不锈钢焊条、堆焊焊条、低温钢焊条、铸铁焊条、镍及镍合金焊条、铜及铜合金焊条、铝及铝合金焊条等。

(1)焊条由焊条芯和药皮两部分组成。

焊条芯起导电和填充焊缝金属的作用,为了保证焊缝质量,对焊芯金属的各合金元素的含量分别有一定限制,以保证焊缝的性能不低于焊件金属,焊条芯的钢材经过特殊冶炼。

(2)根据焊条药皮熔化后的熔渣特性,又可分为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两类。

(3)选用焊条的直径主要取决于焊接工件的厚度。

一般焊条的直径不超过焊件的厚度。

三、操作工艺
1.焊接接头形式:焊接接头包括熔合区(也称焊缝)和热影响区。

接头形式有:对接接头、T形接头、角接接头、搭接接头和其他接头形式(十字接头、端接接头、卷边接头、套管接头、斜对接头、锁底对接接头等),当焊件厚度小于6mm时,采用对接接头时,能保证完全焊透的工件不需开坡口,只需接头处留出1~2mm的间隙。

当焊件较厚时需要开坡口。

2.焊缝的空间位置有平焊、立焊、横焊、仰焊。

(1)平焊是焊缝倾角在0°~5°,焊缝转角在0°~10°的位置施焊。

焊接熔池表面要略微下凹;当铁水和熔渣混合不清时,要及时调整焊接角度,使铁水与熔渣分离。

(2)立焊是焊缝倾角在80°~90°,焊缝转角在0°~180°的立焊位置施焊。

立焊使铁水与熔渣易于分离,要防止熔池温度过高而使铁水下坠形成焊瘤。

(3)横焊是焊缝倾角在0°~5°,焊缝转角在70°~90°的立焊位置施焊。

以防止铁水受自重作用下坠到下坡口上。

(4)仰焊是焊缝倾角在0°~15°,焊缝转角在165°~180°的立焊位置施焊。

仰焊时铁水易坠落,熔池形状和大小不易控制,易采用小电流短弧焊接。

3.基本操作方法
(1)引弧。

手工电弧焊的引弧有碰击法和擦划法两种。

采用碰击法是焊条与焊件表面垂直撞击,当焊条与焊件短路时,立即将焊条向上提起,保持与焊条直径相等的距离。

擦划法引弧是应先打磨焊条导电处的药皮,像划火柴一样,使焊条末端在焊件上迅速划擦,出现弧光,立即提起,保持与焊条直径相等的电弧长度。

擦划法比碰击法易于掌握,但擦划法引弧易损伤工件表面和沾染飞溅。

(2)运条。

常用的运条方法有:直线型运条法、锯齿型运条法、月牙形运条法、斜三角形运条法、正三角形运条法、正圆圈型运条法、斜圆圈型运条法、八字形运条法等。

(3)收弧。

收弧时,应将熔池填满,使焊缝终端具有与正常焊缝相同的尺寸。

如果有弧坑存在,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弧坑裂纹。

4.在焊接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在焊缝和热影响区产生各种缺陷。

对于压力容器和工件的制造质量和安全运行带来隐患。

5.减小和消除焊接应力:焊前预热可以减少焊件各部分的温差,使收缩更均匀。

每一道焊缝后,用小手锤对红热状态下的焊缝均匀迅速的锤击以减小应力。

通常在可能的情况下将焊件整体或局部加热、保温后再缓冷,可消除应力80%左右。

6.防止和矫正焊接变形的措施
(1)反变形法。

根据生产中焊接变形的规律,焊接前将工件安放在与焊接变形方向相反的位置上,以消除焊后发生的变形。

(2)刚性固定法。

刚度大的结构,焊后变形一般比较小。

在焊接前采用一定方法加强焊件的刚性,焊后的变形就可减少。

因此采用把焊件固定在刚性平台上或在焊接胎具夹紧下进行焊接。

T字梁焊后易放生角变形,所以焊前就把平板牢牢地固定在平台上,在焊接时利用平台的刚性来限制弯曲变形和角变形。

(3)机械矫正。

焊接后利用机械力矫正焊接变形。

此方法常用压力机、矫直机、辊床等设备,或采用锤击的方式进行矫正。

该方法多用于厚度不大的焊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