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与现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与现状分析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通济小学贺艳春
内容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同时发挥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的作用,才是完整的阅读教学。
通过对本校四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发现学生在
课外阅读方面急需教师加强指导,使他们不但学会读书,而且养成都终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意义、现状分析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
自古以来,教育家们就十分重视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两翼,缺少一翼,阅读教学就不能起飞。
只有两翼并举,阅读教学才能起飞,飞得高,飞得远。
”
1、课外阅读体现了语文学科教学社会性与实践性的特点
语文教学如果只是要求学生积累知识,就不能形成应有的语文素质。
语文素质的形成,需要实践和反复历练,需要与社会声息相通,发挥语文的交际功能。
“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就形象地说明语文学习的社会意义与实践作用。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也深刻地揭示了语文学习所具有的社会性和
实践性的特点。
阅读教学,由于受到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的限制,不能满足学生阅读实践
和面向社会的要求。
因此,课外阅读就成了课内阅读教学的继续和补充,是课内阅读引向
广阔社会的扩展与延伸。
用系统论的观
点来看,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一个完整的阅读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
只有同时发挥
它们的作用,才是完整的阅读教学。
2、课外阅读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使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是全体性、全面性和主体性。
培养学生
的语文素质,从阅读来说,就是“自能读书”的能力,就是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学
生在课堂上学习了有关阅读的知识,正需要到课外去演练,去大显身手,课外阅读就为学
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据有关心理学调查表明‘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及其内容与课内
理解课文有密切的关系,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往往直接而明显。
可见,课外阅读是学生主动
求知和发展的广阔天地,学生在那里可以获得阅读的自由,从而得到主动的发展。
所以课
内课外阅读要同时抓,正所谓“课内得方法,课外得营养”。
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少年儿
童不仅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而且还以书籍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作为自己理想的模阶、学习的榜样,把自己的行为同“理想的化身”作比较,从而评价自己的优劣。
许多文学精
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闪烁着思想和个性的光辉,而我们语文课本中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
因此,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引导他们读一些意境优美、气度非凡的文字,可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更可以帮助他们体味人生,陶
冶情操,健全人格,以至受用终生。
3、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阅读是智力和思维发展的一大源泉。
多读课外书籍,足以提供良好
的“智力背景”。
课外读物本身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熔铸了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体
验和探求。
学生在阅读中不仅可以获得广阔的生活空间和生活阅历,还可以受其引导而回
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和求证,从而使学习和当前的生活息息相关。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智力的独创性和创造性之所以形成,是由于学生在初步感知知识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发
展加深知识的过程中――包含有研究的因素。
”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培养学生的独立
思考能力显得更加重要。
课外阅读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最有效方法。
因为只有当学生的阅读
进入较高阶段时,即对问题带有一定研究性的阶段时,才能从众多的作品中找出其间的种
种联系,找到解决自己所研究的问题的答案,提出新颖的见解,形成独创性的智能。
这种
在阅读中有所创新的境界决非偶然出观,它是以在阅读实践中对知识的探索和灵活掌握为
前提的。
既然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教师就有必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引入这
块广阔的学习沃土,使《标准》中的课外阅读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我所任教的学校属一个街道管辖,80%的学生来自农村和郊区,究竟本校学生语文课
外阅读现状如何呢?由于时间和经费上的问题,我仅以四年级三个班117名9至12岁的
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结果详见下面的表1、表2、表3。
表1
学生父母文化水平高等学历人% 数 7 6 表2 家庭藏书 30- 50以50上本人
本 1-30无以上 20本以下 20本10- 10本适合孩子的书学生喜欢看的书中外卡通天
文儿童经学习科普科书无史文学典名辅导书幻书与漫地书著画书数中等
高中学历人% 数人% 数人% 数人% 数初中小学收入人% 数收入人% 数人% 有
固定学生家庭背景无固定失业待岗 21 18 19 16 49 42 21 18 35 30 30 25.6 52 44.4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 % % % % % % % % % % % % % 数数数数数数
数数数数数数数数 37 31.6 9 8 19 16.2 2 1.7 21 18 40 34.2 40 34.2 16
13.6 75 64 20 17 60 51.4 17 14.5 22 19 54 46 表3
教师指导经有时从不常教师检查评价经阅读课外书籍词语摘抄有时从不经
常有时从不经常有时从不常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 % % % % % % % % % % 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 / / 36 31 81 69.2 / / 40 34.2 77 65.8 25 21.4 60 51.3 32 27.3 13 11.1 35 29.9 69 59
通过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我认为有如下三方面的问题应引起重视:首先,需要教
师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语文教学改革多年来的一个重要收获,是语文界广大同仁对语文
教师“效率低效益差必须改革”已形成共识。
语文教改出路何在?我们不能只把眼睛死盯
住“课内”,同时应把视线投向语文教学的“另一半”――课外阅读。
调查结果显示,
能经常阅读课外书籍的学生为21.4%,经常摘抄词语的学生为11.3%,老师对课外阅读
的经常检查评价为“0”,很少检查评价为34.3%,没有检查评价为65.8%。
不难发现:老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还是停留在“放羊”阶段,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课外阅读的
重要性,更没有把它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因此为它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极其有限的。
可我们手中的语文教科书只是中外语文精华之沧海一粟,它只为我们构筑了“语文大厦”
的最简单最基本的框架;沧海一粟并非沧海,光有框架难成大厦,指点门户更不意味着登
堂入室。
而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多读多写”是一条必经之路。
可课内阅读
时间毕竟有限,唯有“课外阅读”方能架起提高语文能力的桥梁。
语文老师一般都有这样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