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中学2021届全国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衡水中学2021届全国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
整理:杨环宇
一.选择题
海雀村是黔西北的一个小山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村的民居经历了四代(图1)发展历程。
“四代房”不仅能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也是反映我国广大贫困农村地区“不断发展、脱贫奔小康”成果的一个真实窗口。
1.从“四代房”看,当地的气候 A.炎热 B.多雨 C.凉爽 D.多风
【解析】四代房的共同特征是房顶为“人”字型,坡度大,利于排水,可推断该区域降雨较多。
答案B 2.第四代房的突出优势是 A.占用耕地更少 B.避光防晒最好 C.消耗建材更少 D.居住环境最优
【解析】据图可知,第四代房占用耕地没有减少;楼层高,门窗大,采光条件更好;使用建材相对较多;第四代房的居住环境明显要比第一、二、三代房优越。
答案D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对湖面上空及其周围区域气流运动影响显著。
图2为夏季正午前后、图3为夏季午夜沿着36.8°N青海湖区垂直剖面风场差异状况分析。
3.图示青海湖产生的湖陆环流
A.大气水平运动很微弱
B.大气垂直运动速度更快
C.可达湖面以上7千米
D.夜间影响的高度更大【解析】由两图右下角比例尺可以看出,图中大气水平运动的表示距离是垂直运动的10倍,所以湖陆环流大气水平运动不微弱,大气垂直运动速度较慢;图示的湖陆环流达到海拔7千米,是湖面以上4千米左右;两图对比,夜间湖陆环流影响高度更大。
答案D
4.受湖陆环流的影响,青海湖及周边地区夏季降水较多的是
A.夜晚;陆地
B.白天;湖面
C.夜晚;湖面
D.白天;陆地
【解析】由湖陆环流的大气运动状况可以看出,湖区夜间气流上升运动更明显,所以夏季降水夜晚多、湖面多。
答案C
5.受东、西两岸地形差异的影响,湖陆环流
A.白天西岸低空环流更明显
B.白天下沉气流中心更偏西
C.夜晚湖区西部上升势力弱
D.夜晚湖区东部气流下沉
【解析】从两幅图所示的气流运动状况可以看出,白天西岸低空环流更明显,这是因为西部山坡白天盛行谷风,气流顺山坡而上,到空中与湖面气流一起下沉,形成环流;白天下沉气流中心更偏东;夜晚湖区气流东西部都是上升,东部气流虽然运动速度快,但分解到垂直方向上升部分就相对较小,西部上升势力更强。
答案A
埽(sǎo)工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以梢料、苇、秸和土石分层捆束制成的河工建筑物,可用于护岸、堵水口和筑坝等。
其卷制方式为:以梢芟(shāo shān,是指树枝、芦荻之类的防汛护堤材料)分层匀铺,压以土及碎石,然后推卷成捆,用竹索、草绳等捆扎维系,即成埽捆,将若干埽捆下至河岸指定位置,并用桩、绳固定,即成埽工。
按形状又有磨盘、月牙、鱼鳞、耳子、扇面等埽,按作用又分为藏头、护尾、裹头等婦。
图4为各种护岸埽示意图。
6.古人选择埽工作为治水河工建筑物,是因为
①原料丰富易得②工程坚固永久③易于制作施工④管理费用较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据材料可知,埽工原料丰富易得,易于制作施工。
因制作原料易腐烂破损,所以工程需经常维护,管理费用较高。
答案C
7.护岸埽的主要功能体现在
A.抵御水流对堤岸冲刷
B.加快洪水下泄速度
C.增加河岸泥沙淤积
D.减少河岸泥沙淤积【解析】从图中护岸埽的各类形状和材料中护岸埽的构成材质,可推断护岸埽的主要功能是抵御水流对堤岸冲刷;护岸埽虽能增加泥沙淤积,但不是其主要功能。
答案A
8.护岸埽多筑建在河流的
A.较低河岸;凸岸
B.较低河岸;凹岸
C.较高河岸;凸岸
D.较高河岸;凹岸
【解析】在河流的凹岸,河岸易受侵蚀;在较低河岸,河堤易溃决。
所以,护岸埽筑建的地方多在河流的较低河岸和凹岸。
答案B
图5是自赤道到两极、自沿海到内陆植物群落演变模式图,不同的植物群落演变时都有相应的“过
渡区”。
9.形成a、b方向植被景观变化的基础因素分别是
A.光照、水分
B.地形、热量
C.热量、水分
D.地形、光照
【解析】a方向植被景观的变化主要受热量条件的影响,b方向植被景观的变化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
答案C
10.世界上,与草原和苔原均有大面积“过渡区”的是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林
C.温带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解析】亚寒带针叶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森林之一,与草原和苔原之间均有大面积的“过渡区”。
答案D
11.在水平方向上,与我国森林、草原“过渡区”基本吻合的是
A.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湿润、半湿润区分界线
D.暖温带、亚热带分界线
【解析】在水平方向上,我国该类“过渡区”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向温带草原的过渡,处于我国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交界线附近,基本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油料作物,生长周期较长,喜温、喜光、较耐旱、怕涝,地上开花,地下结荚(其果针入土,荚果膨大,在土壤中结实)。
辽宁省西北部降水较少,冬春季节多风沙,习惯上称为辽西风沙区。
近年来,辽西风沙区试验用覆膜滴灌种植花生,取得较好收益。
图9为辽西风沙区覆膜滴灌种植花生景观示意图。
(1)简析辽西风沙区种植花生的有利和不利自然条件。
(6分)
【答案】有利条件:晴天多,生长期光照充足;砂质土壤,土质疏松。
(每点2分,共4分)不利条件:气候干旱,春季多风沙,(特别是春季播种期)水源短缺。
(2分)
(2)说明花生起垄种植的好处。
(8分)
【答案】土壤层增厚、疏松,有利于花生荚果生长发育;增大行距,增加土地受光面,(生长期)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土壤温度;降雨较多时,利于排水。
(每点2分,共8分)
(3)分析在辽西风沙区实行覆膜滴灌种植花生对土壤环境的有利影响。
(6分)
【答案】地膜覆盖地面,(春季)减少风沙对土壤侵蚀;减少水分蒸发,改善土壤水分状况;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膜下滴灌,避免土壤板结。
(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4)你是否赞成在辽西风沙区大面积推广覆膜种植花生,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4分)
【答案】赞成。
大面积覆膜种植花生能减轻风沙侵袭;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发展地方经济。
(只有态度没有理由不得分。
每点2分,共4分。
其他答案合理也可得分)不赞成。
资金、劳动力投入多,种植成本高;地膜等处理不当易造成环境污染等。
(只有态度没有理由不得分。
每点2分,共4分。
其他答案合理也可得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茶卡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最东段、祁连山南缘凹陷的山间小盆地内,南面有鄂拉山,北面有青海南山与青海湖相隔,总面积105平方千米,湖面海拔3 100米,湖水面积、水深受季节影响明显。
盐湖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为枯水季节,湖面大部无湖表水;5—9月为丰水季节,湖表覆满水层。
茶卡盐湖有厚度在4〜8米之间的沉积盐层。
夏季气候温凉,干旱少雨,平静的湖面如镜子一般倒映着蓝天白云,有中国的“天空之镜”之称。
图10示意茶卡盐湖地理位置,图11为茶卡盐湖“天空之镜”景观。
(1)板块运动导致的地壳抬升是茶卡盐湖形成的主导因素。
推测茶卡高原内陆湖泊的形成过程。
(6分)【答案】(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板块碰撞挤压,隆起成为高原;高原上山地隆起(或构造隆起),凹陷处形成盆地,河水(或地表水)在盆地低洼处汇聚形成湖泊;高原山地进一步隆起,气候变干,湖水不能外泄,形成内陆湖。
(每点2分,共6分)
(2)茶卡湖曾是外流湖。
分析茶卡盐湖演变成内陆湖后,巨厚沉积盐层的成因。
(6分)
【答案】河水汇集携来大量盐类物质;湖水不能外泄,盐类物质积聚;气候干燥,湖水蒸发,盐类物质
沉积。
(每点2分,共6分)
(3)说明6—9月茶卡盐湖形成“天空之镜”的条件。
(10分)
【答案】丰水季节,盐湖上有覆水;湖水浅,湖面广;水质无污染,湖水清澈;风力小,湖面平静;(高原大气稀薄,晴朗天气多,空气清洁、无污染,)大气透明度高。
(每点2分,共10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自2020年10月15日至12月31日,西藏再次启动“冬游西藏”活动。
活动期间,绝大部分AAA 级(含AAA级)以上景区可享受免票和半价优惠。
北京王先生等三人计划在活动期间自驾冬游西藏,领略沿途和西藏冬季风光。
说明王先生三人自驾冬游西藏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
【答案】距离远,开车时间长;冬季多雪,驾车需防滑;高原上地势髙,缺氧可能引起髙原反应;昼夜温差大,气候寒冷;髙原上晴天多,光照强,紫外线辐射强。
(每点2分,共10分)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因濑户内海水质恶化越来越严重,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制定了《濑户内海环境保护特别措施法》。
该法对周边农业退水和工厂污水排放进行了严格限制,实施后有效改善了濑户内海的水质。
但近年来,由于海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少,濑户内海地区出现了养殖海苔颜色变淡、渔获量减少等问题。
日本环境省表示“濑户内海海水过于干净”,将采取措施改善现状,保护渔业和养殖业。
图12为濑户内海分布示意图。
说明导致濑户内海海水“过于干净”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答案】原因:污水、废水处理和排放标准高,落实到位;农业退水排放少;海域相对封闭,与外海交换少;海生藻类和种植海苔对氮、磷等营养物质消耗多。
(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措施:调整废水排放标准,有针对性地增加营养物质排放;水库、蓄水池开闸放水,将底部污泥排入海中;适度养殖,降低养殖强度。
(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