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环境质量评价)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n

n
Ci Si
i=1
Q大气 ----- 大气综合质量指数
n ----- 选3个参数(SO2、NO2、降尘) Q地面水 = 1 n
n

Ci
Si
i=1
n ----- 5个评价参数(酚、氰、汞、铬、砷)
ppt课件 18
(3)兼顾最高分指数和平均分指数的环境质量指数 C S
I1 =
(max
1
,
C
S
2
,----
● 某区域总等标污染负荷
该区域所有污染源或工厂等标污染负荷之和
ppt课件
7
● 某污染物等标污 = 染负荷的分担率
某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 该厂或区域总等标污染负荷 ×100%
(分担率最高的一种污染物为最主要的污染物) ● 某厂等标污染 = 负荷的分担率
某厂等标污染负荷
该区域总等标污染负荷 ×100%
(分担率最高的工厂为该区域最主要污染源) ● 最主要污染物和最主要污染源相对危害程度最大 , 是环境治理的重点
3. 环境质量指数的用途
● 评价单个环境因素质量或总环境质量 ● 评价不同时间环境质量的变化 ● 比较各监测点或各城市的环境质量 ● 考核环境治理效果 ● 环境质量预报、预测
ppt课件
15
4. 环境质量指数应用实例
(1) 比值简单叠加型环境质量指数
● 广泛用于大气、水体、土壤、噪声等评价
Pi =
● 南京城区将大气、地面水、地下水、噪声的
质量指数综合成总环境质量指数(Q)
Q=
i =1

4
M iQi
M i :i项污染物的权重系数
大气污染 0.6 噪声 0.2 水污染 0.1
ppt课件 29
三、环境质量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现状评价 (一) 环境暴露评价 1. 污染源调查 ● 污染物种类,排放方式,排放量,污染范围 2. 环境污染水平监测 ● 环境监测数据主要是外环境监测所得,与人 群实际暴露的环境有很大差异 3. 总接触量(或日均摄入量)计算 ● 水、气、食物等多途径暴露 4. 体内污染物负荷水平监测(生物监测)
● 人体血、发、尿、粪、呼出气中污染物测定
ppt课件 30
(二) 人群健康效应评价 1. 调查对象的选择(暴露和对照人群) ● 调查对象数量要足够 ● 暴露人群和对照人群,除暴露程度不同外, 经济条件、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应尽量相似 ● 调查对象在当地的居住年限不少于5年 ● 排除吸烟和职业性暴露等混杂因素 2. 人群健康效应指标 ● 一般疾病以及与环境污染有关疾病的发病 率、患病率、死亡率等 ● 早期亚临床健康效应指标(生物标志物) 3. 统计分析健康状况与环境质量间的联系
ppt课件 9
● 某厂总排毒系数
-----该厂各污染物排毒系数之和 ● 某区域总排毒系数 ----该区域各工厂排毒系数之和 ● 某厂排毒系数分担率 ----某厂排毒系数占该区域总排毒系数的百分率 ● 某污染物排毒系数分担率 ----某污染物排毒系数占该厂或该区域总排毒系 数的百分率 ● 分担率最高的工厂为该区域内最主要的污染源, 分担率最高的污染物为最主要的污染物 ● 最主要污染源和最主要污染物是环境治理重点
Sn
Sn
1
2
1 n Ci ) ) •( ∑ n i=1 S i
I1 = √ X • Y
Ci X ------最高分指数(各个 S 比值中的最高值) i Y ------平均分指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各个 C i 比值中的平均值) Si
ppt课件 19
I1------大气质量指数
● 根据大气质量指数I1的值,将大气质量分5 级
● 单项环境因素质量评价-----气、水、土壤 ● 多项环境因素质量评价-----气、水、土质
2. 按评价阶段分类
●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环境影响评价
量综合评价
3. 按评价区域分类 ● 城市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 水系环境质量评价 ● 海域环境质量评价
ppt课件 3
四、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1. 污染源的调查评价
3. 环境效应调查评价
● 主要评价环境质量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 方法 ------ 环境流行病学调查
4. 环境影响评价
● 预测和评价拟建项目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
的影响 ● 方法 ------ 专业计算模式推算
ppt课件
5
第二节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一、污染源的调查评价
1. 等标污染负荷
● 评价各种污染源和污染物的相对危害程度
按大气质量指数I1划分的大气质量级别
大气质量指数 I1 ≤0.49 0.50~0.99 1.00~1.49 1.50~1.99 ≥2.00 大气质量分级 Ⅰ Ⅱ Ⅲ Ⅳ Ⅴ 大气质量评价 清 洁 尚清洁 轻污染 中污染 重污染
ppt课件
20
(4) 分段线性函数型大气质量指数
● 美国环境保护局采用“污染物标准指数”
Ci Si
n
n
P大气 = ∑ P i
i=1
= ∑
i=1
Ci Si
P i ----- i污染物的分指数 C i ----- i污染物的监测浓度(mg/m3) S i ----- i污染物的大气卫生标准(mg/m3) P大气 ----- 大气综合质量指数(SO2、 NO2、 TSP)
ppt课件 16
● 水体“有机物污染综合评价值”
A=
BODi BODo
+
CODi
CODo
+
(NH3-N)i
(NH3-N)o
+
DOs-DOi DOs-DOo
i ---- 表示实测值 o ---- 表示评价标准 DOs---- 某温度时水中溶解氧饱和含量(mg/l)
● 上海市1981年评价黄浦江有机物污染时采用
ppt课件
17
(2)比值算术均数型环境质量指数 (1973年南京城区环境质量评价采用) Q大气 =
ppt课件 21
ppt课件
22
●已知某日各污染物的实测浓度,从分段线性关系图上 查得其PSI ●由6项污染物参数求得6个PSI值后不再综合, 选择最高 一个PSI值作为该日的PSI指数,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
ppt课件 23
● 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采用的空气污染指数
(air pollution index, API ) 参照PSI 原理建立
ppt课件 31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 (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 EIA )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作用 1.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 预测和评价拟建的工程项目对环境可能 带来的影响 2.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 ● 防止或减轻拟建项目对环境及人类健康 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3. 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 ● 预测拟建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 论证项目选址的合理性 ● 提出防治污染的措施
26
SO2日平均浓度与 API 分段线性关系 ppt课件
● 从三个API 中选择最高一个作为当日的API ,向社会发布 ● API 最高的污染物为该城市的首要污染物
ppt课件 27
ppt课件
28
(5)总环境质量指数
● 选择几个主要环境因素综合评价总环境质量 4
P=

i =1
Pi = P大气+ P 地面水 + P 地下水+ P土壤
第十一章 环境质量评价 (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 )
第一节 概述
一、环境质量评价的定义
● 从环境卫生学角度,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
方法,对一个区域的环境质量加以调查研究, 并作出评定和预测
● 监测数据是环境质量评价最重要的基础资料
● 环境卫生标准或环境质量标准是主要的评价
◆ 类比法----参考已投产同类项目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推测拟建项目的健康影响
● 用模拟实验方法进行环境影响预测
◆ 大气风洞实验、水文水质模型实验
● 将监测数据经统计后求得其代表值,以环境
卫生或环境质量标准作为评价标准,代入专 门设计的计算式,换算成无量纲的数值,用 来定量和客观地评价环境质量 2. 环境质量指数的分类 ● 单项环境因素的环境质量指数 大气质量指数 水质指数 土壤质量指数 ● 总环境质量指数------单项环境质量指数综合
ppt课件 14
ppt课件 36
● 拟建项目排放污染物对大气、水的影响 ◆ 根据污染物排放量、排放高度等参数,用数学模式 (如大气扩散模式)进行定量预测 ● 环境健康影响预测
◆ 专家预测法----专家运用专业知识,根据该项目对环
境的影响规模,预测其健康影响
◆ 趋势外推法----对现况调查的结果进行外延推测,预
测某种健康影响的发展
ppt课件
8
2. 排毒系数 Fi = mi di Fi ----- i污染物的排毒系数 m i----- i污染物的排放量( kg/d ) d i ----- 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
废水d i = i污染物的慢性毒作用阈剂量(mg/kg) ×成人平均体重(55 kg) 废气d i = i污染物的慢性毒作用阈浓度(mg/m3) ×成人每日呼吸空气量(10 m3/d ) ● 排毒系数的含义 ----假设长期内每日排放的污染物数量全部被人们吸 入或摄入时,可产生慢性中毒效应的人数
依据
ppt课件 1
二、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
● 揭示某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环境现状评价)
● 寻找污染治理的重点对象
● 为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提供依据
● 研究环境质量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 预测和评价拟建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
ppt课件
2
三、环境质量评价的种类
1. 按评价因素分类
(pollutant standard index, PSI) 作为评价城 市大气质量的统一方法 ● PSI 指数包含 SO2 、 NOX、 CO、O3、颗粒 物质、颗粒物质与SO2 的乘积六项参数 ● 各污染物的分指数与其实测浓度呈分段线性 函数关系 ● 各污染物实测浓度相当于大气质量标准时, PSI分指数定为100, PSI随实测浓度的增高 而增高
● API 选用的参数为PM10、SO2、NO2、CO、
O3,其中PM10、SO2、 NO2为必测项目
● API 的分级及相对应的污染物浓度
ppt课件
24
ppt课件
25
API 500 400 300
• • • • •
200
100

0 0.5 1.0 1.5 2.0 3.0 SO2日平均浓度(mg/m3)
ppt课件 10
二、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一)数理统计法
● 对环境监测数据作统计分析,求出代表性
统计值, 对照卫生标准, 作出环境质量评价
● 常用统计指标
算术均数------ 数据呈正态分布 几何均数------ 数据呈对数正态分布 中位数 ------ 数据呈偏态分布 百分位数 超标率
● 统计后的数据可绘制各种统计图表
Pi =
mi Ci
Pi ------i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mi ------ i污染物的排放量( kg /d ) Ci ------ i污染物的评价指标 (污染物排放标准)
ppt课件 6
● 某厂总等标污染负荷
该厂各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之和 n P总 = ∑ P i i=1 = ∑ i=1
n
mi
Ci
ppt课件 11
ppt课件
12
二 氧 化 硫 日 平 均 浓 度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ò Ñ É ô ±¾ © ÷° Î ² Ï º É £ ã Ö ¹ Ý
(ug/m3)
我国五城市工业区SO2日平均浓度(1981年)
ppt课件 13
(二)环境质量指数法
1. 环境质量指数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dex , EQI )
1. 拟建项目概况 ● 建设规模、产品和主要工艺 ● 原料、燃料和水的耗用量 ● 三废排放量、排放污染物种类、排放方式 ● 处理设施 2. 拟建项目周围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以及人 群健康等状况 (环境现状评价) ● 气、水、土、噪声等环境现状, 居民健康状况 3. 拟建项目对周围地区环境及人群健康影响的预 测和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健康影响评价)
● 调查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性质、浓度
● 方法
------数学计算确定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2. 环境质量调查评价
● 单项环境因素或总环境质量评价 ● 方法
------ 统计监测数据, 对照卫生标准进行评价 ------ 环境质量指数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dex)
ppt课件 4
ppt课件 32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 建设方案的具体内容 ● 建设地点的环境现况 ● 方案实施后在建设期及建成后对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人群健康造成的有利和不利 影响
ppt课件
33
埃及阿斯旺大坝
(高111m,长3830m,宽40m)
ppt课件 34
长江三峡水电站 ppt课件
35
三、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基本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