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以科学发展观促进服务民生工作的调研报告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科学发展观促进服务民生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我市民生工作主要现状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其归结点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多年居苏中地区前列,经济实力不断增加,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在强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来抓,切实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正如市委倪士俊书记在刚刚闭幕的市委十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报告中指出我市在关注民生上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市场体系,提供就业岗位23万个,推荐就业7000多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6万人,总量达275万人,转移率77%,有效整合大病救助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发放医疗救助金近27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785万人,覆盖率982%。
全面推进了社会保障“成建制、全覆盖”,企业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近10万人,基金备付能力达到30个月,城乡低保受益群体不断扩大,五保供养金全部由市财政统筹发放,全年共计680万元,全年新建经济适用房6万平方米,安置房30万平方米。
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市场价格监督和管理的职能部门,理应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价格问题。
二、我市影响民生工作的几个突出问题。
1、物价上涨,低保人群生活难。
目前在政府制定价格的商品服务中,绝大多数是涉及民生,在放开价格的商品和服务中,凡是涉嫌垄断和不正当价格行为的,绝大多数是伤及民生的。
一直以来,物价就是经济生活中最敏感的因素,特别从2019年下半年以来,尤其食品价格的上涨,低收入群体对物价上涨的承受力越来越脆弱,敏感程度越来越高,人民群众对物价上涨的强烈反映达到数年来最高。
2、医疗价格虚高,群众看病难。
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尤其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休系不适应农民健康需求矛盾相当突出,特别是药品价格偏高,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返贫现象时有发生。
据对小纪镇富民村调查,尽管政府实行了大病统筹,但仍5%左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解决“药品价格虚高,看病贵”的问题,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中低收入的普通老百姓反映的“三难”问题(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比较普遍,其中看病尤为突出,因为“看病”这是关系到人的基本的生命权、健康权。
几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已连续进行10多次大规模降低药品价格,但实际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这是滞后的解决当今我国物价问题的模式,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3、就业培训成本偏高,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难。
近年来,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每年都大幅度增长,得益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但在农村劳动力不可忽视的贫困群体,需值得关注。
据调查,我市农村低保中,有劳力无外出务工的低保户占60%,这主要因素是年龄偏大,观念落后,文化水平低,无一技之长。
如何加强农村低保对象的再就业培训,尽快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难点。
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政府举办的各类培训,技术含量不高,收费低,但就业困难;另一方面,社会举办的各类培训技术含量偏高,收费高,低保对象又难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