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焦作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2020·长沙) 【文化长廊】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艾青,为民族命运“呐喊”的鲁迅,为国家前途振臂一呼的闻一多,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B . 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与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相得益彰,在璀璨的中国诗词文化中各放光彩。
C . 春节贴春联、拜年,清明节祭祖、禁食,重阳节挂艾草、登高,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里约定俗成的活动。
D . 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献物于他人说“请笑纳”,请人指点说“请赐教”,他人送己说“请留步”,中途离开说“失陪”。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7分)
2. (7分)(2019·丽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你已经使我永生,这样做是你的快乐。
这脆薄的杯儿,你不断地把它倒空,又不断地以新生命来充满。
这小小的苇笛,你携带它(yú)山越谷,从笛管里吹出永新的音乐。
在你双手不朽的按抚下,我的小小的心,________在无边的快乐之中,发出不可言说的词调。
你的无穷的(cì)予只倾入我小小的手里。
时代过去了,你还在倾注,而我的手里还有余量待充满。
(选自泰戈尔《吉檀迦利》)
(1)划线字“薄”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A . bò
B . báo
(2)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消融
B . 销溶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yúcì
________山越谷________予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
3. (7分) (2019八上·融安期中) 古诗文默写
①树树皆秋色,________。
(王绩《野望》)
②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________,将以遗所思。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⑤学习、生活中,我们可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⑥王维的《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
”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
⑦在《三峡》中写到“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蓉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星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这段话可以用李白《朝发白帝城》的“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诗来概括。
四、课内阅读 (共1题;共1分)
4. (1分)《醉翁亭记》课下注释的重点字词。
①云归而岩穴暝暝:________
②野芳发而幽香芳:________
③佳木秀而繁阴秀:________
④至于负者歌于途负者:________
⑤伛偻提携伛偻:________ 提携:________
五、名著阅读 (共2题;共6分)
5. (1分) (2017七上·温州期末) 阅读一本书,可以进行探讨交流,让思考在碰撞中走向深处。
以下是两位同学在交流《朝花夕拾》的阅读体会。
请你至少结合《朝花夕拾》中一篇文章内容,补全对话。
A:《朝花夕拾》这本书写了许多童年趣事,可以当做鲁迅的回忆录来读。
B:不仅仅是这样。
《朝花夕拾》虽为个人回忆,但有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不信你看:________。
6. (5分)(2020·安徽模拟) 请阅读名著,回答各题。
“我告诉你我非走不可!”我回驳着,感情很有些冲动,“你难道认为,我会留下来甘愿做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你以为我是一架机器?——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够容忍别人把一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把一滴生命之水从我杯子里泼掉?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
”
(1)以上文段中的“我”指的是________,“你”指的是________。
(2)“平庸”在句子中的意思是________。
(3)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________。
(4)请结合原著回答:①“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其实“我”后来获得了一笔财富,请结合原著内容说说这笔财富的来源。
②文中的“我”深爱着男主人公,但是一开始却拒绝了和他结婚,原因是什么?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
7. (12分) (2019八上·内黄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妈妈的信
黎戈
①吃饭的时候,妈妈突然低下头,有点儿羞涩地说:“我昨天找换季衣服,翻了好几个抽屉,居然翻到当年我给你写的信。
”妈妈顿了一下说,“真想不到,我当时居然有那么多话要对你说,好像怎么写也写不完。
”
②我连忙让她把信拿出来给我看。
妈妈从床下拖出箱子,里面有几封信。
信封上写着我的学校、班级,还有我的名字,名字后面写着“女儿”。
不记得自小腼腆的我是怎么在众目暌睽之下收信的。
③皮抢过信纸,想大声地读出来,我立刻制止了她,怕她外婆也就是我妈会觉得不好意思。
我把发脆的信纸展开,上面是妈妈年轻时的字迹。
原来宇也会老。
妈妈现在手的力道不足,记性也差,字的棱角没了,字体是软的,还有很多错别字。
她年轻时的宇,看起来十分隽秀。
看落款是1990年,那年我13岁,妈妈去上海探亲,后来转道去云南。
她舍不得买卧铺票,三天三夜的火车,坐得腿全肿了。
妈妈就是在这旅途中,从上海到昆明,一直在给我写信。
④写了什么呢?“女儿,那天你帮妈妈推行李到火车站,妈妈很高兴,我的女儿终于长大了。
”“你该考过期中考试了吧?考得怎么样呢?妈妈很想念你,一定给你带礼物。
”这样矜持克制、几乎没有什么修饰语的表达,却已经远远超过了她日常的抒情程度,足以让现在的妈妈觉得有点儿尴尬了。
我爸爸特别善于言谈,热衷于表达。
从小,家里都是爸爸的声音:发号施令,对我们狂暴怒吼,醉酒后骂街;很少听到妈妈的声音,她几乎是一个悄无声息的存在。
⑤妈妈的爱,是春风化雨,无声无息。
皮刚出生的时候,被推出产房,所有等候的家属都拥过来,亲啊,抱啊。
我妈却只是在床边转了一圈,默默观察了一番,然后就悄然出门了。
等所有人亲完、抱完、赞美完,终于发现我们带来的奶瓶尺寸不对时,妈妈已经赶在超市关门之前,买回了新奶瓶。
她高度近视,又担心我,急着往回赶,一脚踩进水洼,弄湿了半条裤腿。
⑥妈妈不善言语,却有耐心和慧心。
皮周岁的时候,还不能完整地表达,坐在小推车上老是哭,我们都不明白是为什么。
妈妈仔细观察后,调整了推车的角度、散步的路线。
后来有一天,妈妈给皮缝了一个小垫子,皮不哭了,也不在椅子上扭来扭去了。
原来是因为车座套的布料薄,她的小屁股怕冷。
妈妈终于读懂了不会说话的皮的心思。
⑦我新婚时,妈妈常常穿过整座城市来看我。
她舍不得坐车,骑将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穿越城市来我这里,带来各种洗净的肉和菜——一只鸡,洗得干干净净,内脏装在小塑料袋里,葱姜全都处理好了。
那只鸡我一直没吃,过年时把它带到了婆家,漫天的年夜鞭炮声中,我想妈妈,不知她的餐桌上有没有炖鸡。
在这些菜旁,常常有妈妈写的字条,写的都是菜的做法和处理方法,或是给我带了什么东西,放在哪里。
这些留言条,才是妈妈给我写得最多的信吧,也是她一贯的表达方式:切实、简单、不言爱。
⑧而我一直到了今时,在做了母亲、历经人生沧桑之后,才能在妈妈这个不习惯说想念和爱的人的留言条里,读出爱,读出想念,读出我离家后她的孤独。
⑨我是一个长期浸淫于语言,并且大量生产语言的人,可是我知道,最深的爱,往往没有语言的外壳,就像妈
妈对我这样。
①。
②。
妈妈不发一言,却总在想我需要什么。
一盆热水、一个安静的空间,都是妈妈给我的信,上面写着爱与关怀。
(有删改)
(1)请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妈妈的爱与关怀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2)爸爸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简要分析。
(3)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第⑤段和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A)我妈却只是在床边转了一圈,默默观察了一番,然后就悄然出门了。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B)她舍不得坐车,骑将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穿越城市来我这里,带来各种洗净的肉和菜——一只鸡,洗得干干净净,内脏装在小塑料袋里,葱姜全都处理好了。
(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4)联系上下文,请在结尾横线处补写出两条妈妈对“我”无言的爱与关怀的具体内容。
8. (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关于“锦鲤”的主题阅读
“转发这条锦鲤,好运不断,心想事成!”
对于年轻人来说,这句话经常能在社交媒体上看到。
在这里,“锦鲤”已经不只是一种鱼,更是一种符号——它既可以是锦鲤,也可以是王思聪、杨超越、魏璎珞,或者是最近的“信小呆”。
作为鱼的锦鲤
在网络时代之前,作为鱼的“锦鲤”在真实的历史中其实已被赋予很多鱼之外的涵义。
在中国的典籍中,不难找到带有神话色彩的相关传说。
西汉刘向在《列仙传》中记载了鲤鱼驮人升天成仙的传说,将鲤鱼作为仙人的坐骑;东汉的《三秦记》已有鲤鱼跃龙门的故事。
梁代陶弘景认为,鲤“为诸鱼之长,为食品上味”。
可见当时的鲤鱼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至唐代,“锦鲤”二字开始出现在诗中。
陆龟蒙《奉酬袭美苦雨》、黄滔《成名后呈同年》中都出现了“锦鲤”。
鲤鱼成为可供欣赏的品种。
需要说明的是,诗句中的“锦鲤”一般认为指“鳞光闪烁的鲤鱼”,并非今天我们看到的现代锦鲤。
现代锦鲤诞生于19世纪的日本,祖先应是原产于中国的鲤鱼。
由于鲤鱼本为黑色,因变异而颜色艳丽、带有花纹的鲤鱼颇为少见,当时人们将这种鲤鱼称为“神鱼”,后来又衍生出“变种鲤”“色鲤”“花鲤鱼”“模样鲤”等说法。
有文章考证,日本人兰木五助1889年培育出现在红白锦鲤的原种。
此后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养殖,反复作交配、改良,锦鲤的色彩愈发丰富绚丽,呈现出完全不同于中国红鲤鱼、金鲤鱼的色彩。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锦鲤开始成规模进入中国。
锦鲤的“信仰之跃”
今年2月发表在《新闻研究导刊》中的一篇论文统计,在微博指数页面以“锦鲤”为关键词检索,发现涉及此话题的人群年龄分化明显:12-34岁的用户占87.62%。
文章将这种被称为“日常迷信”的“在线祈愿行为”看作一种网络时代的文化现象,并认为这呈现出明显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特点。
当锦鲤成为一种“转运符号”,它开始成为网上的一张张图片。
各种冠以“锦鲤”之名的“转运”图片涌现。
此前支付宝抽中的“中国锦鲤”中奖者“信小呆”一夜爆红,两天内狂涨85万微博粉丝。
写出“超级锦鲤”文章的公号作者在之前给读者的回复中坦言:“公号变现方式很多,当下80%都是靠广告费。
”只要能吸引流量,账号价值就能提升。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市场营销学教授陈歆磊表示,此类转发行为都可以被归类为“病毒式营销”,其特点是速度快、扩散性强、内容有趣或搞怪,“找一个好的切入点,做一个很好的包装,这样大家乐意去分享转发”。
转发“锦鲤”需谨慎
“转发又不要钱,不转白不转”的行为真的没有代价吗?方可成认为,社交媒体时代并非文章好就能传播广,这种文章刷屏的后果就是让公众注意力被绑架,社交媒体上其他有价值的内容被淹没,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公众号却收割了大批流量,“真正只赚不赔的只有公众号”。
对于“锦鲤崇拜”,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昕解释称,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外控型个体”,他们通常认为事情的结果是由不能控制的外部力量作用造成的。
越是外控型的个体,越是觉得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不确定性,从而导致更加焦虑。
“转发锦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他们对未来不确定性或未知的恐惧感。
“转发‘锦鲤’除了求好运以外,还有一定的社交属性,是一种紧跟热点的表现。
年轻人的目标大多是未来导向,动动手指转发没有成本,而且心理暗示如果对未来有帮助岂不是更好。
”张昕认为,转发锦鲤并不会让你真的心想事成,但有可能减少眼前面临的无助和失控感。
“营销的本质都是为了满足需求。
”陈歆磊认为,消费者要想防范此类虚假营销,最关键的就是不要抱着占便宜的心理,“某些‘锦鲤’营销已涉嫌欺诈,其成功的核心就是把握了消费者占便宜的心态,本质上和电信诈骗并没有区别。
”陈歆磊指出,由于我国互联网发展速度太快,一些法律法规还存在滞后或空白,消费者需注意保护自身权益,而工商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维护市场健康。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1)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锦鲤”在我国的养殖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唐诗中就曾出现“锦鲤”二字,后来经日本人精心培育,才开始大规模养殖。
B . “中国锦鲤”图片经支付宝中奖者“信小呆”转发后,一夜爆红,成为了一种“转运符号”,成了某些人借“在线祈愿”以赚钱的工具。
C . 网上出现一张张冠以“锦鲤”之名的“转运”图片,是“病毒式营销”者借助网民的迷信心理,以外来文化取代本土文化的恶意行为。
D . 转发“锦鲤”,看似没有造成个人损失,但刷屏的后果是让公众的注意力被绑架,使其他有价值的内容被
淹没,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2)文中引述了我国古代典籍中有关鲤鱼的传说,其用意是什么?
(3)“锦鲤”图片在网上被频频转发,异常火爆,其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回答。
七、对比阅读 (共1题;共16分)
9.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南方多没人① ,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选自苏轼《苏东坡集》)
【注】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见舟而畏之畏:________
②故北方之勇者故:________
③以其言试之河以:________
④皆北方之学没者也皆:________
(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标两处)
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②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4)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回答)
(5)这篇文章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八、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0. (10分) (2018八上·白云期中) 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请解释“初平”、“暖树”两个词语。
(2)诗歌写了西湖诸多美景,却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联结尾,这是运用了哪一种写作
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九、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还有一支春天的歌
汪国真
有片草地我们都走过
有朵小花我们都记着
有个愿望我们都曾有过
有段往事我们都珍藏着
有过追求有过失落
有过平坦有过挫折
我们有过许多许多
还有一支春天的歌
其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一支春天的歌。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以“那一支春天的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7分)
答案:2-1、
答案:2-2、
答案:2-3、
考点:
解析: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
答案:3-1、
考点:
解析:
四、课内阅读 (共1题;共1分)
答案:4-1、
考点:
解析:
五、名著阅读 (共2题;共6分)答案:5-1、
考点:
解析:
答案:6-1、答案:6-2、答案:6-3、
答案:6-4、考点:
解析: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答案:7-1、
答案:7-2、
答案:7-3、
答案:7-4、
考点:
解析:
答案:8、略
七、对比阅读 (共1题;共16分)答案:9-1、
答案:9-2、
答案:9-3、
答案:9-4、
答案:9-5、
考点:
解析:
八、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答案:10-1、
答案:10-2、
考点:
解析:
九、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1-1、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