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人家(节选)-刘绍棠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蒲柳人家(节选)-刘绍棠》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蒲柳人家(节选)》的作者刘绍棠及其代表作品。
2. 理解《蒲柳人家(节选)》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 分析《蒲柳人家(节选)》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 探讨《蒲柳人家(节选)》所表达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
导学内容:
1. 作者简介:刘绍棠(1913-2002),原名刘侯棠,广东台山人,中国摩登闻名诗人、散文家、翻译家。
代表作品有《蒲柳人家》、《雨巷》等,被誉为“新月派”代表人物之一。
2. 作品赏析:《蒲柳人家(节选)》是刘绍棠的散文作品,描写了作者对田园的怀念和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热爱。
文章中蒲柳的形象象征着家乡的美好和深情,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乡愁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3. 意象与修辞:文章中蒲柳、人家等意象的运用,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情感的衬着,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的运用,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4. 人生哲理:《蒲柳人家(节选)》通过对家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情愫的表达。
文章中透露出对家乡、对亲情、对生活的感悟和领悟,启迪人们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珍贵的情感纽带。
导学活动:
1.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刘绍棠的代表作品及其在中国摩登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朗读赏析:学生自选段落进行朗读,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 意象剖析:学生分析文章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探讨作者借意象表达情感的手法。
4. 作品解读:学生结合文中细节,深入解读《蒲柳人家(节选)》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5. 作文写作: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心中的田园,借鉴刘绍棠的描写手法,表达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
导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不仅了解了刘绍棠这位闻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蒲柳人家(节选)》的主题和情感表达,还深入探讨了文章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以及作品所表达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还培养了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愿学生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能够继续发扬这种热爱和感恩的精神,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珍贵的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