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文逻辑结构的类型划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公文逻辑结构的类型划分
公文(公务文书,主要指行政公文和机关事务文书)是一种运用于行
政和事务工作的实用文体,它虽然不是纯粹论述观点的议论文,但与议论
文一样,也要依靠逻辑思维完成其写作的全过程,使文章有着严密的逻辑性。
这种逻辑性,不同于议论文在论理层面的严密的逻辑推理,而是表现
在文章的写作思路和内容板块的结构上。
具体而言,公文写作的逻辑性主
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旨确立中的逻辑思维
公文主旨的确立一般依靠两种方法:
2、演绎法。
所谓演绎法,是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式,它依靠抽象思
维的方式,舍弃具体表象,抽取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演绎法的运作方式是“三段式”,即“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推导方式。
这种演绎法的逻辑推理方式,多用于通报的“分析评议”和简报的
“评论性按语”写作中。
这两部分内容的写作,都要求运用抽象思维的方式,分析出事物(问题)的本质特征,写出切中要害、见解精辟、态度鲜
明的话语。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诊断并不困难。
区卫生院汪
××工作马虎、处理草率,在没有明确诊断以前,滥用麻醉剂度冷丁,掩
盖了临床症状,延误了治疗时间,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医疗事故。
这种对人
民生命财产极不负责的做法是十分错误的。
又如一份《××县支行支农扶贫扶到了点子上》的简报,表彰××县
支行的典型经验:“没有投资一分钱,而使扶贫对象的落后面貌大改观”,其按语写道--
这段文字,鲜明地表达了银行领导的创新思维--银行扶贫不能只局限
于“钱”,而应当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和特点,积极为贫困地区的企业提
供多种服务,开拓新路子。
这样的观点(主旨)就是依靠“演绎法”的抽
象思维提炼出来的。
由此可见,运用归纳法、演绎法揭示事物本质特征的这种逻辑思维能力,对公文写作形成精辟鲜明的的观点,是公文写作成败的关键。
二、写作思路的逻辑性
在公文(议论文亦然)的写作思路中,有一个“类”、“因”、“果”、“法”的写作思路,“类”即是“性质、类别”,它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具体而言,在内容上体现为情况、现状、问题;“因”即是“原因”,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在内容上体现为原因、做法;“果”
即是“结果”、“效能”,回答“怎么样”的问题,在内容上体现为成绩、收获;“法”即是“方法”、“途径”,回答“怎么办”的问题,在内容
上体现为措施、办法、要求等。
这种“类”、“因”、“果”、“法”的思路方向,把文章逻辑结构
划分为四个逻辑单元,每一逻辑单元解决解决一个问题,它们分别是“是
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
在公文的内容结构中,
一般都要正面回答这四个逻辑问题。
当然,不同的公文,有不同的内容要求,其具体的结构有有所侧重。
悉心分析可以发现,在公文的写作中,一
般有这么几种组合方式--。
1、“果-因”(或“果-因”)关系组合
果因(或“果-因”)关系结构的逻辑体现,旨在表现的文章内容是
一种“果因”(或“因果”)的逻辑形式--即前一部分是叙述结果,后一
部分是叙述原因。
(或前一部分是叙述原因,后一部分是叙述结果)。
这样的结构形式多用于总结、工作报告、工作研究。
具体而言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在文章的内容布局上,前一部分是叙述“果”,后一部分是阐述“因”,这在工作总结的写作中最为常见。
即是前一部分叙述成绩、成果,后一部分文阐述自己的做法,文章呈现鲜明的两大板块。
比如一份某学院保卫部门撰写的《实行“五个一”,创造安定的校园环境》的工作总结,前一部分叙述一年来的工作效果,后一部分阐述自己的具体做法,其结构段落是--。
一、有一个共识,做到思想落实
二、有一个班子,做到领导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