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大国崛起观后感800字范文-精选word文档 (4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大国崛起观后感800字范文
对中国而言,在《大国崛起》中的其他大国的兴衰起伏,整个对中华民
族的复兴与这些大国都至关重要。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到的大国崛起观后感8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国崛起观后感800字(一)
管理课有空似乎是必看《大国崛起》,这次是美国篇。
不过话说回来,
《大国崛起》真的很经典,看着一个国家的浮浮沉沉就像看着一个婴儿长大般,时而惊喜,时而惊恐,时而有感于时间飞逝,时而沉醉于时代印。
一篇结束,
起身,感慨于一切都已过去,然已成历史又将再次铺成未来的路,接受后来人
的审视。
就像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样,每个大国似乎也走着盛盛
衰衰的路。
1929-1933年,美国的关键词估计是是经济危机和罗斯福。
纽约股票市场
的崩溃很不客气地宣告了经济危机的到来,而胡弗政府的放任自由政策只让经
济危机越演越烈,800家银行倒闭,140万家企业关门大吉,200万人在全国各
地流浪。
如果说一个国家是一个大企业,在生死关头还挺着杆子坚持着原来的
一套套,那就只能走进死胡同。
既然不换制度,只能换高层。
所以罗斯福来了。
罗斯福跟胡弗不一样,他主张“权变”: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
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有效的
管理就是要与内外环境的变化相适应,随机制宜。
其实就是那句“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都是好猫”。
政府干预市场,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还调控市
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才能渡过难关,恢复经济。
古人说“穷则变,变则通,通
则久”还是很有道理的。
另外,罗斯福的领导力在这场危机中也得到了极大彰显。
所谓真正的领导
是个影响过程,是影响他人和团体实现目标的过程,领导力也就是影响力。
而
这时罗斯福的炉边谈话,无疑是一枚强心剂,在当时的美国民众间极具现实影
响力。
国家最高领导人在耳边说,大家放心,没事的,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
有的。
坐在炉边的人应该是怎么听就怎么觉得窝心吧。
(插一句,一直觉得,他就职演讲时的话真的很经典: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the fear itself.说得多好啊,正是这句话让当时冒着大雪来听他演讲的10万人都没白来。
)
今年,美国的关键词估计是经济危机和奥巴马。
历史的转轮有时真的很奇妙,转来转去又转到了一处(当然不能排除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的影响)。
次贷危机越演越烈,第一位黑人总统似乎也有意效仿罗斯福,来个网上谈话,稳固人心。
布什政府的7000亿美元救市一波三折,120多位经济学家们举
着大旗反抗,说布什政府是在花纳税人的钱,送华尔街大亨们“金色降落伞”,有失公平。
而政府好像也不知道拿着这7000亿钱砸哪儿,最近刚刚砸了200亿来救花旗,明儿不知是救哪个了。
今早的手机报又说,奥巴马刚建成自己的经
济团队,还保证兑现布什的救援金融市场的承诺。
零零散散的一大堆,不知最
后走向胡弗还是罗斯福?一切只需拭目以待。
大国崛起观后感800字(二)
央视二台正在播放的大型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引起了中国社会各阶
层广泛的关注。
我个人认为这是今年央视最有震撼力的电视片。
这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
大型电视纪录片,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片所说的“世界性大国”,不是人口和面积意
义上的大国,而是在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
国家。
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拥有众多人口和悠久历
史的中国如何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反复强调:我们的发展,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
那么,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应该以什么
样的胸怀和态度来看待曾经在近现代历史上引领世界潮流的国家?中国的和平发展,可以从中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该如何认识中国?我们该如何看待世界?一部十二集的电视也许不可能
给出答案,至少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
思想的解放是先导。
这是电视对我的启迪之一,英国工业革命成功的一个
重要因素是新教在英国确立了统治地位,它解放了人们被禁锢的僵化思想。
诞
生了一批伟大的科学家,瓦特、牛顿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英国可以为出身地微
的牛顿举行国葬,皇室成员、亲王亲自为他抬棺。
这在其它当时等级森严的欧
洲国家是不可想象的,更不用说中国。
当时经济的飞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新技术,为什么唯独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正是英国相对而言比较开放、自由的宗教环境,为优秀科学家的诞生提供了宽
松的空间。
这些标新立异的科学工作者才没有被当成异教徒烧死。
如果瓦特研
究万能蒸气机的实验被当狂热的宗教界成挑战上帝的举动;如果珈里略的悲剧降落在瓦特身上,英国还有工业革命吗?
大国崛起观后感800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