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课程下农村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新课程下农村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摘要: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价值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专业
水平,增强专业技能,拓展专业知识,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笔者在农村从事
英语教育工作十几年,深深感受到农村英语教师的成长是艰难的,但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坚实的平台。
本文从热爱、遵规、解惑、互助、读书、反思等六个方面论述了农村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英语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价值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专业水平,增强专业技能,拓展专业知识,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笔者在农村从事英语教
育工作十几年,深深感受到农村英语教师的成长是艰难的,但新课程的实施,为
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坚实的平台。
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勤奋严谨
的治学态度,我们就可以实现从“普通教师”到“教学研究者”的转变,从而走向优
秀人民教师之路。
那么在新课程下,农村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哪些途径呢?下
面从六大方面简要谈谈。
一、从热爱农村教育开始
陶行知先生说:“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教师应当做改造乡村的灵魂” 。
先生那“爱满天下”的职业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
作为
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到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新课程实施以来,农村的
英语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与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
但和城市的英语教育相比,农村的英语教育还任重而道远,这就需要有更多
的英语教师安心和扎根与于农村教育。
只有扎根于农村教育,才能想办法克服困难、才能思变、谋发展,才能主动地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
于学生。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要把对孩子的关爱带入课堂。
比如:农村孩子
比较羞涩,在课堂上不敢大胆表现自己,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的鼓励和帮助。
我经
常会对他们说:Don’t be shy! Please have a try! Believing in yourself is the first step
on the road to success! 有时还会写一些英语的名人名言在班级的宣传栏上来激励
学生。
有时遇到较为寒冷的天气,我就会提醒学生说:What a cold day! You need
to wear more clothes! 听到有同学在咳嗽,我们可以关切地说:What a terrible cough! You’d better go to see a doctor.农村的孩子虽然不如城市的孩子那么自然、
大方,但他们纯朴、善良,他们也同样渴望有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
只要我们真
诚地关爱自己的学生,学生就会喜欢我们,喜欢我们的课堂,从而建立良好的师
生关系。
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我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最基本的条件。
教师的
关爱促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而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又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教学
热情。
在这种课堂氛围下,智慧的火花不断的碰撞,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教师的专业水平也不断提升。
用心去关爱自己的学生吧!正如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
”
二、从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开始
语言学习的规律是先“语”后“文”。
任何一种语言都分为“语”和“文”两部分。
“语”的表现是听说,“文”的表现是读写。
先“语”后“文”的规律在英语教学中就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规律。
遵循了这一规律,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
遵循了
这一规律,大纲中只要求会听、会说的单词,我们就不要强求学生会写,否则会
造成学生一看到英语单词就怕的怪现象;遵循了这一规律,我们就不要一进教室
就大讲语法,而是要通过呈现、操练、巩固、归纳、总结的方式让学生去实践和
感悟语言。
尽量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也是符合这一规律的。
它为学生学习英语提
供了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才更乐意用英语进行交流。
即使在农村中学,只要我们从起始阶段就开始用最基本、最简易的英语组织
教学,到初中毕业的时候,我们就能基本实现全英教学的梦想。
如果学生一时不
能理解,我们可以加上肢体语言和实物辅助,比如在叫学生“Close your
book,ple ase!”时,教师可以示意合上课本的动作;说“You please!”时,教师右手手
心向上,做请的动作,学生可以感觉自己倍受重视;说“ Hands up! Please.”时,教
师自己做举手的动作;在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可以说:“ Who will have a try?”“Please try your best!”等等。
在教授新的知识时,也是可以用英语教学的。
我
在教bottom 和 top这两个单词的时候,我带了一个杯子到教室,指着底部说:“This is the bottom.”指着顶部说:“And this is the top.”学生马上就明白了意思。
实
践证明,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英语的机会,使学生
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课堂环节也会更加紧凑。
教师说“英语”的基本功和组织课堂、驾驭课堂的能力均能不断提高,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三、从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开始
有的学生学不好英语,并不是不想学好,而是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而这些困难又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作为一名优秀的农村英语教师,要深入了
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实际困难,从而灵活处理教材,变难为易,尽自己所能
帮助农村的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比如:在学习26个字母时,学生明明已
经倒背如流,而且还会默写了,可还是出现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错误。
在 spell 单词的时候,他们却把“a”读做“啊”,把i读作“衣”,把“b”读作“波”。
针对这一情况,我要求每个学生做好字母卡片,用“pair work”的形式相互抽查;课堂上还采用小
组竞赛的形式来激励学生——就是使用英语单词卡片或把单词写在黑板上,然后
让小组的成员按顺序读出每个字母,这样坚持一个星期,这个难题就能解决了。
另外,一些学生之所以记不住单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利用读音规则来记单词。
因此,大概在初一年新生入学一个月后,我就开始系统地教学生国际音标(尽量不
要太早,不然会和字母混在一起),并引导学生利用读音规则来记单词,如在教good 时,我们把它分为g-oo-d,g发[g],oo发[u],d发[d],又如teacher,我们把
它分为t-ea-ch- er,t发[t],ea发[i:],ch发[ t∫],er读作[?],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学生领会到单词的拼写和其读音之间是有规则可循的,慢慢地利用读音规则来记
单词,这就大大地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学生学得轻松了,老师也教得
轻松了。
在教完48个国际音标之后,我叫学生试着拼读那些没有教过的单词,
同学们一个个跃跃欲试,情绪非常高涨。
他们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回到家高兴
地对自己的父母亲说:我已经学会自己拼读单词了,也能容易地记住单词了!这样,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走好了入门第一关,为今后学习英语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从参加同伴互助开始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指出:“由于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宗旨,给予
了教师创造的空间,因此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之余,教师之间可以把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相互切磋,探讨解决的办法。
同科教师之间可以
通过资源共享、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课后评价、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等同伴互
助的办法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有时同伴的一条
发自内心的建议,会让我们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比如我在复习
仁爱版八年级上Unit2 Topic 1 You’d better go to see a doctor时,我采用的复习方
式是利用图片操练:
A: What’s wrong/the matter/the trouble with him/her?
B: He/she has a bad cold.
A: What should he do?
B: He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He should drink plenty of water.
课堂气氛很热烈,同学们针对每一种疾病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我自己也认
为课上得很成功。
在评课的时候,有位同事提到:如果是我上这节课的话,我会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来表演,一问一答,变师生互动为更高层次的生
生互动。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同伴的建议给了我很大的启迪。
在后来的教学中,我都尽量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为有效的生生互动创造条件。
作为一名正在成长的英语教师,除了要钻研本学科的知识,也要不断的学习
其他基础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也要相互学习和交流。
比如
我在设计仁爱版八年级下Unit8 Topic1 What a nice coat!Section C时,就碰到这
样一个问题:“In winter,Canadian people usually wear coats,gloves,boots and hats.It
is nearly the same in northern China.”为什么在冬天,加拿大人和我们中国北方的穿着是一样的呢?就这个问题我请教了地理老师,从他那里得到满意的答案。
五、从阅读名家著作和名师案例开始
为了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很多学校都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鼓励
教师积极参加校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选送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同时邀请教研所、进修学校、普教室等相关的教研人员,教研机构及科研开发中心的专家来校进行
讲座,让教师与专家进行直接面对面的对话,尽量让教师得到专家有效的专业引领。
这些机会当然是非常珍贵的,也是教师专业成长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我们
要好好珍惜。
但由于农村学校地处偏僻,交通较为不便,再加上资金有限,这样
的机会并不是很多。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名家著作、参考名师案例、订阅优秀期刊、参加网上平台交流等途径来实现与专家的理论间接对话。
1.阅读名家著作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被一些问题所困扰,而陷入
苦恼彷徨之中,这时如果我们读一些教育名家的著作,很多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会带领我们走进一座教育知识的宝库,把我们带进一个全新
的教育科研领域;读陶行知先生的著作会让我们领略到先生那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的高尚情操,也更能坚定我们扎根于农村教育的信念。
读名家著
作就像和名家谈心一样,他们能撼动我们的心灵,激动我们的思考,解决困扰我
们的问题,并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正如凯勒所说的:“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
”杜威、布鲁姆、马卡连柯、赞可夫等教育大师的著作都应该成为我们教师的必读课本。
对于农村的教师来说,这些
大师的著作可能并不容易买到,我们可以通过网上阅读,这样既方便,又经济。
2.参考名师案例,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在网上,我们可以参考名师案例、下载优质课件、观看优质课视频等。
这些来自一线名师
的教学案例和优质课视频,往往都是这些名师多年来实践教学经验、理论和智慧
的结晶,我们可以通过参考、借鉴和学习来解决我们教学上的一些疑难。
如在阅
读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来猜测生词词义,可我发现学生虽然能猜
测出生词的意思,却不容易记住该单词,下一次遇到同一单词的时候,还是觉得
很陌生。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在网上观看了一节任青老师的优
质课视频( ),她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快速阅读(skim)课文,划出(underline)文中的生词,然后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新单词和相应
的图片解释,如单词medicine呈现的是一些药物的图片,单词hurt呈现的是一
个小女孩手臂受伤的图片,单词chest呈现的是一个小男孩健美的胸部(呈现时
顺序打乱),再叫学生把单词和图片进行连线。
我当时觉得这个方法很不错,而
且还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就尝试着在自己的教学中使用。
果然,学生对这种
图文并茂的单词呈现形式很感兴趣,很快地能理解和掌握新单词,并且很长时间
都还能记住。
实践证明,阅读名家著作、参考名师案例对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很重要
的作用,同时,订阅优秀期刊、参加网上平台交流对教师也是很有帮助的。
特别
是网络教育平台的搭建它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一个与教育专家、教研员、学科
名师零距离接触的机会,构建了一个平等研讨、协商互助的学习氛围。
六、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开始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
精神的研究型教师。
现代著名教授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并不一定会成为名师;但写三年的反思可能会成为名师。
”可见反思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后想想,想后写写,认真思考教学的得与失,如我这节课有哪
些成功之处,我是怎样做到的?我这节课有哪些“遗憾”?我该怎样改进?写课后
反思的时候,不一定每一次都面面俱到,可以就困扰自己的问题着重写。
如教学
仁爱版八年级下Unit7 Topic2 Cooking is fun Section B时,有一个教学目标是学习
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在学习了课本的例子之后,我要求学生模仿例子,结合
同学的优点进行造句。
学生有点不敢说,于是,我先做了个示范:S1 sings
well/S2 sings better/S3 sings (the ) best in our class.同学们一下子就热闹起来,有用speak English loudly 造句的,也有用do one’s homework carefully 造句的,还有用get to school early 造句的。
为了使有运动特长的后进生也能受到关注,我提示了
一下:Who runs quickly? 马上就有同学回答:S1 runs quickly .接着就有同学说:S2 runs more quickly.然后大家就一起说:S3 runs the most quickly.这一节课,我们上
得很开心,同学们在这种欢乐的氛围中掌握了副词的比较等级。
在课后的反思中
我这样写到:这节课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是因为同学们积极参与;他们之
所以积极参与,是因为我选择的话题接近他们的生活,还能展示他们的特长,他
们快乐,他们幸福。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尽量挖掘这样的题材。
著名教授韩刚老师说:“教师不是职业,是事业;教师不是工人,是农民。
”
这是对教师工作多么深邃的理解。
是啊!教师的使命决定了教师专业成长是一项
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新课程下,农村英语教师专业成长途径是多方面的。
只要我们更新观念,博览群书,变“要我成长”为“我要成长”,同时积极探索,敢
于创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我们就一定可以具备“厚积薄发”的素养,可以走专业成长之路,从而向我们心中的理想——名师迈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教育部《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苏霍姆林斯基《我把心给了孩子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