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专题一)读图基础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其他等值线图的判读
• (该考点比较重要,出题概率预计为55%)
• 1.等温线的判读
• (1)判断气温差异。 • (2)判断南北半球。 • (3)判断海陆状况。 • (4)判断季节。
• (5)判断地形和地势。 • (6 • (7)判断洋流性质及流向。
• 2.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 (1)根据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判断气压类型。 • (2)根据等压线的疏密情况判断风力与风向。 • (3 • (4 • (5)判断锋面气旋。
• 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也可运用此公式,其中n为重叠等高线 的条数,d为等高距。
• (5 • 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升高0.6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
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可计算 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0.6 ℃×(Hm/100 m)。 • (6 • ①可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出地势特点,进而判断河流的位
• (2)我国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西部地区地形以 高山、高原为主,随着纬度、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因而 我国东部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西部地区等温线大多呈闭
专题一 地形图的 判读与应用
{高频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该考点比较重要,出题概率预计为50%)
人教版普通高中
地理
Contents
目录
专题一 读图基础 专题二 地球的运动 专题三 地球上的大气 专题四 地球上的水 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 专题六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专题七 人口的变化
Contents
目录
专题八 城市与城市化 专题九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专题十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专题十一 人地关系 专题十二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十三 世界地理 专题十四 中国地理
●名师一对一
• (1)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不同纬度地区间隔的经度数相 等的纬线长度不同,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在往正东、正西方 向行走的情况下,纬度越低,相同经度间隔的距离越长;相 同的距离,在纬度较低的地区跨越的经度较少,在纬度较高
• (2 • (3)最短航线为大圆,想象一个地球仪,让两点相连的圈经
• 如右图中,从A点所在经线20°W到B点所在经线 165°E所跨经度为185°,超过了180°,则在 判断A、B两点的方向时,要选择30°N纬线圈上 的劣弧段,即A、B两点所跨经度小于180°的那 一段。
• (3)两点既不在同一纬线上,也不在同一经线 上,则既需要判断两点的东西方向,又需要判 断两点的南北方向。
• A. • B. • C. • D.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
• 【解析】 (3)A。图示地区西北部气温最低,应是海拔 最高的区域;东南部等温线稀疏,且呈东西向延伸,说明 其地势低平。
●名师一对一
• (1)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受海洋的影响,吸热慢,放热也慢; 西部内陆水少、沙石多,吸热快,放热也快,所以内陆地区
• (7)等高线与示坡线、山脊线、山谷线垂 直相交。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 河流的集水线。
• 2.
• (1)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等 高线数值大,即海拔高,地势高;数值小,
• (2)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 ①在比例尺相同的地图上,等高线密集处坡 度较陡,起伏大;等高线稀疏处坡度较小,
• (2)图示地区有多处等温线呈闭合状态,其影响因素 是(
• A.大气环流 • B. • C.天气系统 • D.山地丘陵
•
• 【解析】 (2)B。图中等温线呈闭合状态的地方有的是 高温中心,有的是低温中心,这是由于下垫面状况不同所 致。
• (3)根据图示等温线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区的地形特点 是( )
出。
●名师一对一
• (1)根据等高线的疏密、数值递变情况,在脑海里反映出该
• (2)选择露营地,不应在山谷、河沟底部,也不应在有滚石 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应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同时 ,野外宿营还应注意近水、近路、背风、背阴、防雷等,解
• (3)观日出位置,主要问题在于不了解所在位置的通视状况 和海拔。检视脑海中该地“模型”可知,凸形坡通视状况差 ;凹形坡通视状况较好,利于观日出。
专题一 读图基础(1)
考点规律
本专题为高中地理读图基础,高考中,无论是 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等,还是人口与城 市、区域产业活动等,任何涉及实际区域的地 图以及假想区域的地图上,都有可能有经纬网 和等值线。 经纬网知识多涉及地球运动、区域定位等;高 考试题多以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结合实际生 活来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地形剖 面图、其他等值线图的判读等。
量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积。 • (3 • 航空港应建在地质条件好、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
• (4 • 疗养院一般建在城郊山地向阳坡,环境清净,森林覆盖率高
• (5 • 公路和铁路一般尽量避开陡崖、高寒区、荒漠、沙漠区、沼
泽地、永久冻土区和地下溶洞区等。通往山顶时,往往需要
• (6 • 引水路线应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可利用地势特
过赤道,就可以找到大圆。
•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 (该考点比较重要,出题概率预计为60%)
• 1.等高线的主要特点
• (1 • (2)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相同,即同一图中等高距
• (3 • (4)坡度相同的地方,等高线间距相等;坡缓的地方,等高
• (5)等高线是闭合曲线(
)
• (6)除了陡崖和悬崖,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
358 356
354 352 350
348 346 344
河流流向与等高 线凸出方向相反
2154.9
2150
2090 2110 2110
2130
陡崖:等高线出现重叠
陡崖
• (4 • 任意两点的相对高度就是这两点的海拔高度之差。不能读出
两点海拔高度时,可用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 ×d≤H<(n+1)×d,其中n为两地间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
• 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 越广,所表示的范围越大。
•
• 4.定最短航线
• 地球上两点之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 经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大圆指过地心的平 面与球面的交线圈。
• 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段就在 经线上,如右图中的弧AB
• 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段向较 高纬度凸出,如右图中MK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 MPK
• (3)从M点到N点的最短航线的方向应为( • A.向正东 • B. •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 D.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 【解析】(3)C。M、N位于同一纬线上,球面上两点之间 的最短航线应向高纬地区略偏,故从南北方向看,应先向南 再向北运动;从东西方向上看,从M点到N点始终向东运动 ,故C项符合。
•近年高考多以等高线地形图为载体综合考查等高 线的判读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凸形坡和凹形 坡,以此来推断通视状况;根据等高线的形状、 数值和延伸方向判断基本地形类型和地形单元、 地势高低、地势起伏状况;根据等高线地形图, 判断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地形对露营地 、水库库址选择的影响。
• (2)一架飞机从M点出发,以1 10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飞 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16小时后到达的地理位置是 (
• A.80°W,40°N • B.100°E,50°N • C.100°E,40°N • D.100°W,50°N
• 【解析】(2)B。根据题意,该飞机沿经线圈飞行,而经线 圈上跨纬度1°的距离约110千米,飞机飞行了16个小时,速 度1 100千米/小时,则跨纬度160°。从M点向北到北极点跨 纬度为30°+90°=120°,故最终到达的位置是与该经线对趾 的经线上的90°N-40°=50°N。其经度为80°W对应的经线 100°E。
• (7 • • (8 • 应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
水源条件等,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生产区划。一般来说,平 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丘陵多发
• (9 • 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工厂厂址选择往往也要考虑
地形、地质情况。生产高、精、尖等电子产品的工厂一般选
• 【例题】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 完成以下三题。
•
• (1)影响图示地区西部与东部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 A.海拔、太阳辐射
B.
• C.季风、海陆分布
D.海陆分布、植被
• 【解析】(1)A。图中有0 ℃等温线,根据等温线的分 布和数值可判断该区域为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华北平原 和太行山,此时正值冬季。图示东部为华北平原,气温 的高低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最大;西部为太行山区,气温 的高低受海拔的影响较大。
•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 ②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的为凹形 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的为凸形坡, 凸形坡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通视状况差。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 越疏,坡度越缓(同一幅图中)
山
陡坡
缓坡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 (3)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地形类型。
地形部位
鞍部
山谷
陡坡 缓坡
山顶 山脊
山峰 山峰
• 2.定距离
• 同一经线上两点纬度相差1°,地球表面距离长 约111千米。
• 同一纬线上的两点经度相差1°,地球表面距离相差 约为111×cosφ千米(φ
• 不同经纬度的两点,结合上述两条,利用勾股定理进 行估计。
• 3.
• 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所示地区的面积
• 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
• 【例题】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下 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
• (1)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 A.① B.
C.③ D.
• 【解析】(1)B。读图分析可知,①地过于靠近河流,易受 水患影响,不适合宿营。②地地形平坦开阔,与河流的距离 适中,取水方便,适合宿营。③地位于陡崖下,易受到落石 等的威胁,不适合宿营。④地接近山顶,海拔高,气温较低 ,地形不平坦,且离水源地较远,不适合宿营。
• • ③山脊处一般为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处常有河流发育。等高
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凸出,即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
• • ⑤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
• 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 (1 • 水库库区宜选择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
地,坝址应选在河流流出洼地或小盆地河道的最窄处且地质
• (2 • 港口和码头应建在海水较深且避风的海湾,同时应避开含沙
• (2)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
• A.③
B.④
• C.⑤
D.⑥
• 【解析】(2)D。观日出需
要选择海拔较高、视野开阔
且不受阻挡的地方。该地位
于我国东南部,5月初太阳从
东北方向升起。③地海拔较
低,且日出时东北方向视线
受阻;④⑤两地海拔较高,
但东北方向视线受阻;⑥地
海拔高,视野开阔且东北方
向视线不受阻挡,适合观日
• 晨昏线上的两点,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 圆,故两点的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较短的晨
• 【例题】 • (1)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
分别前进110千米,则其最终的位置(
• A.回到M点 • B.在M • C.在M点的正东方向 • D.在M
• 【解析】(1)D。这人从M点出发,在向正东方向前进110 千米时跨越的经度数,要小于后来其向正西方向前进110千米 所跨越的经度数,而其往正南、正北方向前进的110千米,跨 越的纬度数相同,故最终位置在M
●核心知识
• (一)经纬网的应用
• (该考点比较重要,出题概率预计为50%)
• 1.定方向
• • (1)位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关系。 • (2)两点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位置判断方向。 • 位于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的关系。两点位于同一
纬线上,先确定两点经度差小于180°,再根据自转方向判断 方位。
山峰
360
362
364
365
山峰:
等高线封闭,且数值往里增大
鞍部
360
362
364
365
360.4
鞍部
364.2
360
362
358
360.3 360
山脊
360.4 360
358 356
354 352 350
348 346 344
山脊:
凸低为高 等高线凸向低处
山谷
山谷:
等高线凸向高处
凸高为低
360.4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