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锦 渗透出每一刻的不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锦渗透出每一刻的不同
作者:暂无
来源:《文苑·艺术汇》 2014年第1期
蔡锦的《风景78》、《风景79》、《风景80》三部作品,将白色的蜡融成稠化的液体后,让其流淌在亚克力材
质的板上,这个过程当中,蔡锦主观上的有意控制与材料柔软等特殊属性的自然发挥相融合,之后她再用画笔在上面
进行“风景”创作,这种特殊的手法,摒弃了美术史上的常规“方法”,作品呈现的虽是固态,但给予观者的则是一种“动”
态的视觉感受,这样的“风景”貌似在是延伸,温暖的色彩同时也在蔓延。

提到蔡锦这位中国当代艺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女艺术家,很多人都能够想到她的《美人蕉》系列与《风景》系列。

这两个系列的作品关系紧密,虽题材不同,但可以看出她面对画布所要表达的情绪一直还在最初的那个情节上,她所
着迷的、感受的、体会的以至于想要表达的从她画笔中流出来的一切,依然保持着她内心面对艺术时的那份特殊的感触。

此次“方法之外”所展出的是蔡锦《风景》系列作品的一个延续,这三部新作品摒弃了观者对绘画的判断,她以“蜡”
这种媒材去进行美术绘画,给予画面一种“渗透”出来的视觉感受。

而蔡锦使用“蜡”这个材料去创作之前,要先将“蜡”进
行融化,在其液态的状态下进行操作,以美术的技术进行构图,当“蜡”平躺在亚克力材质的板上,材料的一次简单物理
反应后虽然不会产生特殊的物质,但一幅经蔡锦之手与材料自然性的“流淌”的画面便出现了,这之后,蔡锦再从上面进
行创作,她心境里的“风景”,也便出现了。

使用“蜡”这种材料进行创作,并不是她近期构想的结果,早在1998 年的展览上,她便将其运用到了她的作品上。

当时展出的是一个画在床垫上的《美人蕉》系列油画作品,在布展的过程中,蔡锦对作品与空间关系的问题上进行了
思考,当时墙体、地面的白色与作品的布局略显单调,尤其是作品的画面与地面之间缺少了某种联系,为了能够让作
品与地面有连接,蔡锦小面积的运用了流淌的“蜡”这种材料去装饰已经完成的作品,且用油画颜料进行了美化。

从这以后,她就延续了这种感觉。

蔡锦的《美人蕉》系列一直随着她的艺术发展和人生境遇而不断变化,逐步演
变成了意象和抽象,也由画布蔓延到了高跟鞋、浴缸、自行车座等上面。

在这些作品的展览过程中,白色的蜡再次运
用到了当中,她的美人蕉妖娆,而白色透明的蜡经过上色后将美人蕉的那份妖娆延伸、流淌到了地面,这样也使作品
巧妙地融合在了空间当中,给予了观者一种新的视觉感受。

到了2005 年,结合美术馆的空间,蔡锦开始创作了大面积的关于“蜡”的作品。

在北京东京画廊,她运用到整个空间将近一半的面积,当时创作这个巨幅“蜡”的作品,用了十多天
的时间。

每个步骤都由她个人完成,在这时,“蜡”已经完成为了她的绘画材料。

经过油画颜料的着色,躺在地面的“风景”既具有层次感,又具有视觉冲击。

更重要的是,蔡锦将其内心的一种状态也表达给了观者—这是一个女性艺术家特
有的,或者说唯她所有的情感,这种情感不用琢磨,只能去感受,如许多评论家对其作品评价一样,但终究难以给予
其定义,实则这就是她的隐私,假如被人实透,隐私将不叫隐私。

在2007 年,蔡锦再一次的将大面积的“蜡”展示给了观者,而这次不同的是,这个作品被安排在了水上。

熟知蔡锦
作品的人都知道,她的作品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都是随她意识流动的,她的画面有一种雕塑感,但她内心那种
对艺术以及美的感知,弱化了作品雕塑般的沉重感,使之既集中了雕塑的层次,又附有了一种漂浮的美态。

作品形色
通过在水面上的“延展”,体现出了一种精神的升华,蔡锦利用蜡这种材料,又给了人们一种新的感受。

蔡锦提到关于“蜡”的创作想法时,说早在1998 年时候就已经有了想法,当时她给一名国外的评论家写信大致说:“在上次电话中,谈到我新作品中出现的东西,当时在电话里面没有说清。

那种在地上流淌着的形状,是临时用蜡油做
出来的,我想以后有条件的话,用一种固定的材料做大面积的感觉会更理想,如在一个非常大的空间里的地面上单独
做成一件作品,用一种很软的像奶油感觉的材料,一种粉红色。

或者是做成拿起来的,可以放在椅子上和想放的东西上,它可以随着椅子的形状形成它自己的形状。

这些只是想象,我希望以后能做出来。


从蔡锦当时的构想,到现今的她已经这个想法上完成了很多作品,每个关于“蜡”的作品都是美术史上的“方法之外”。

她在探索这种方法的时候,可以理解成为是想要一种既能依附又能脱离的状态,好像是“水”的一种状态,如她的油画作品,不论是《美人蕉》系列还是《风景》系列,总会让人觉得弥漫着一种“水”的感觉,那是一种胶态的、柔软的,可塑
的形态,弥漫在画面上,描绘一种衰亡、糜烂的植物,也同样生气盎然。

蔡锦在谈到那些关于“蜡”的作品时,提到了作
品无法保存的问题,因为材料特殊性,每次展览结束后,她的作品都会铲掉。

这种瞬间即逝或者说破坏性的结果与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