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教案:《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教案:《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学习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语文资料、数学资料、英语资料、历史资料、地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物理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
高二地理教案:《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说出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础知识梳理
一、海洋水资源
1.利用原因:短缺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利用方式
农业:海水灌溉农田(耐盐植物)
①直接利用工业:工业
生活:、用水
沿海地区
②――主要方式淡水供应困难的
沿海
二、海水化学资源
1.形成工业规模的种类:、、
2.海盐的生产
盐田法(主要方法)
①生产方法电渗析法
冷冻法
盐场(台湾西部)
②主要盐场盐场――我国最大盐场(渤海西部)盐场(海南岛西部)
沿岸宽广平坦
③形成条件少,充足,旺盛
海水高
3.开发方向:
三、海洋生物资源
1.开发利用方式
①主要方式:海洋渔业(海洋捕捞,水产养殖)
②其他利用方式:食物、药用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2.海洋渔业资源
①分布:海域(渔获量占世界总渔获量以上)
②原因
③世界主要渔场
渔场
成因
东北太平洋渔场(渔场)
交汇
暖流、寒流
西北大西洋渔场(渔场)
暖流、寒流
东北大西洋渔场(渔场)
暖流、寒流
东南太平洋渔场(渔场)
流
寒流
东南大西洋渔场
寒流
④我国最大的渔场:渔场(冬季的汛和夏季的汛)
四、海底矿产资源
1.海底矿产资源的类型
①滨海砂矿:中富集着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②油气资源:浅海海底
③多金属结核(深海):
2.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特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
3.海底油气资源
①分布(很不均衡)
已探明:波斯湾、北海、几内亚湾、马拉开波湖(委内瑞拉湾)、墨西哥湾、加利福尼亚沿海
未探明:北极地区、南极洲、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周围海域
③海洋油气输送:用船舶或海底管道运输
同步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有关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资源密集程度很高
B.海洋资源的开发活动主要受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制约
C.海洋开发成本高是因为海洋开发风险大
D.海洋污染、海上自然灾害都是没有国界的
2.关于海洋油气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20世纪80年代以来,近海石油勘探与开发飞速发展
B.石油、天然气常与锰结核分布在一起
C.海洋油、气开发是一项高投资、高风险、高难度的工程
D.科学家常用地震波方法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
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
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海洋中丰富的资源,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据此回答3~4题。
3.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的主要原因是①阳光集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②浮游生物分布均匀③临海国家对海洋水产品需求量大④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4.近些年探明,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
开发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①可取代一些核电,减少核废料的污染②无CO2排放,减轻“温室效应”③可取代一些水电,改善大气质量④部分替代煤和石油,
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农牧化、海洋油气开发、深海采矿等已形成规模,海洋将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新的依托空间。
据相关知识回答35~38题。
5.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下列行为不可能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是()
A.大面积的海水养殖 B.大量采捕饵料生物
C.定期海上禁渔 D.渔业过度捕捞
6.海洋中的石油储藏量相当丰富,其主要埋藏在()
A.洋盆 B.大陆坡 C.大陆架 D.海沟
7.下列矿藏储藏在大洋深处的是()
A.石油 B.天然气 C.锰结核 D.煤
8.近些年探明,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十分丰富,其开发技术也日趋成熟。
开发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A.无二氧化碳排放,减轻温室效应 B.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质量
C.部分取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D.它是一种洁净的能源
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这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可靠保障。
回答9~11题
9.浙江省的舟山渔场成为我国最大渔场,其成因正确的是①位
于沿海大陆架海域,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②长江、钱塘江等
大河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③有沿岸的冷、暖流交汇④位于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近几年来,浙江规定每年从6月中旬开始在东海渔区实行三个月的“休渔期”,主要原因()
A.避开恶劣的台风天气 B.修补渔船和渔网
C.该时段鱼类游向深海区 D.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11.人们把废旧渔船沉入浅海海底,目的是()
A.处理垃圾,便于海上航行和海上捕捞业发展
B.为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人为的繁殖生息之地
C.为了使海底锰结核在旧船体上富集
D.为鱼类提供饵料
12.关于人类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洋水体广大,但无法开发利用
B.海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可以大规模开发利用
C.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人类对其空间的利用只限于交通运
输
D.人类已可以开发深海区的油气资源
13.下列人为活动对海洋自然属性的影响过程,正确的一组是 ( )
A.修筑海堤—防护海岸—减少了海浪对海岸岩石的冲击
B.围海造陆—房地产开发—海岸自然景观更加美丽
C.制作工艺品—采挖珊瑚礁—海岸遭海水侵蚀而后退
D.工业生产—排出废弃物—海水有机质增加促进鱼类、贝类生长
二、综合题
14.今年天津塘沽渔业部门捕获的梭鱼、皮皮虾等个体较前两年大,数量较前两年多,这说明“伏季休渔”初见成效。
自90年代初开始,渤海实施“伏季休渔”政策,规定每年6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休渔期。
为控制捕捞强度,自2000年6月1日起进行我国首次全国性渔船普查。
最近又出台了今后渔业官员不以产量论政绩等措施,以保证渔业资源的永续利用。
(1)前几年海洋鱼类比现在个体还要小,数量还要少,这说明近些年来人类活动导致的和等问题严重。
(2)“伏季休渔”是针对人类对海洋渔业资源的而制定的政策,这样在休渔期可使鱼类。
(3)为保证渔业资源的永续利用,资料中列举了哪些措施:。
你还能提出什么建议(最少两点)。
答案:
1.B
2.B
3.C
4.D
5.C
6.C
7.C
8.C
9.B 10.D 11.B 12.D 13.C
14.
(1)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破坏
(2)过度捕捞较好地繁殖与生长
(3)实施“伏季休渔”政策,进行全国性渔船普查,对渔业官员
不以产量论政绩①发展水产养殖,加强优良鱼种培育和鱼病防治技术的研究②控制海洋污染③加强宣传工作,增强全民海洋意识④健全我国海洋和海洋资源法律体系(答出其中任两点均可,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