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丹心颂苌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碧血丹心颂苌弘
苌弘(约公元前582年-公元前492年),亦作苌宏,字叔,又称苌叔,东周时期蜀地资州人,周景王、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

曾为孔子之师。

刘氏与晋范氏世为婚姻,在晋卿内讧中,由于帮助了范氏,晋卿赵鞅为此声讨,苌弘被周人杀死。

传说死后三年,其心化为红玉,其血化为碧玉,故有"苌弘化碧"、"碧血丹心"之说,以喻忠诚正义。

事见《左传·哀公三年》。

《庄子·外物》记载:"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后亦用以借指屈死者的形象。

东晋《华阳国志》记苌弘蜀人,唐《元和郡县志》《资州图经》。

《庄子·外物篇》载:"苌弘蜀人,被杀之后,血流不止,蜀人藏其血,三年之后化为碧。

"后人以"苌弘化碧"形容一个人精诚忠正。

成语"碧血化珠"、"碧血丹心"、"苌弘化碧"即由此而来。

贤士苌弘
苌弘是"以方术事周王"之贤士,在周王室大臣刘文公手下任大夫一职。

《淮南子》载:"苌弘,周室之执数者也。

"高诱注:"数,历术也。

"说明苌弘的主要任务是观测天象、推演历法、占卜凶吉,对周王室的出行起居、祭礼战事等做预测,对自然变迁、天象变化进行预报和解释。

司马迁把他写进《史记·天官书》,作为天文学家录入该书。

苌弘在周王室做事,为王室效力达五十年,并长眠于邙山脚下,与洛阳有着不解之缘。

苌弘学识渊博。

《淮南子》是这样描述他的,"天地之气,日月之行,风雨之变,历律之数,无所不通"。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都有记载。

公元前518年,孔子自曲阜西行至洛邑,向老子请教礼制,特意去拜访苌弘,向其请教"乐"的知识,足见苌弘的学识和地位。

苌弘忠于职守。

他在王室任职期间,国家已经出现了"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的局面。

为极力辅佐周王,维护王室的尊严,苌弘巧妙地运
用自己精通的"方术"为周王寻找统率天下的依据,从而达到控制各诸侯国的目的。

《史记》、《左传》中有多处记载,如《史记·封禅书》载:"是时,苌弘以方术事周灵王,诸侯莫朝。

周力少,苌弘乃明鬼神事,设射"狸首"。

"狸首"者,诸侯之不来者,依物怪欲以致诸侯。

"苌弘通过设射"狸首",借助鬼神之力,要求诸侯国服从周天子,奉行上天的旨意。

为避王子朝之乱,帮助王室摆脱困境,苌弘和刘文公商定在瀍水以东的狄泉附近扩建成周城。

《国语·周语下》记载:"敬王十年,刘文公与苌弘欲成周,为之告晋,魏献子为政,说苌弘而与之,将合诸侯。

"由于周王室财力匮乏,苌弘四处游说,争取到晋国和其他诸侯的支援,最终完成了这一伟大工程。

苌弘死得悲惨壮烈。

苌弘的学识、忠诚和治国之道,并没有赢得应有的回报。

公元前492年,晋国发生了大夫范吉射和中行寅叛乱事件,苌弘的上司刘文公与范吉射为世代姻亲,为达到削弱晋国实力、辅助王室的目的,苌弘暗中为范氏出谋划策。

内乱平息后,晋卿赵鞅以此为借口要征讨王室。

周敬王是依靠晋国的支持,才登上王位的,他迫于压力,为息事宁人,讨好晋国,下令杀了苌弘。

忠心耿耿的苌弘最终做了"替死鬼"。

相传,因苌弘死得悲壮、死得冤屈,其血三年化为碧玉。

后常以"碧血"与"丹心"连举,称颂为国捐躯之士,用"苌弘化碧"、"六月飞雪"比喻千古奇冤。

《后汉书·郡国志》中,洛阳下注引《皇览》说,偃师东北山(邙山)有苌弘墓。

今偃师市化碧村有一冢,应为苌弘所葬之地。

在该村发现明朝万历年间所立的苌弘墓碑,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说法。

苌弘的赤胆忠心为历代人所颂扬。

战国著名哲学家庄子是这样评价苌弘的:"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故四子贤,而身不免乎戮"。

清人张汉为苌弘墓题诗曰:
贰被忠臣墓,先师访乐人。

三年消碧血,万古化清怜。

地下追彭化,天中重鬼神。

如何薄西路,抔土冥湮云。

会晤孔子
苌弘博学多才,知天文地理,精星象音律,常与周景王交往,孔子在齐国久仰其名其才,于周敬王二年(前518年)前往洛邑造访苌弘,求教韶乐与武乐之异同和不解之处。

孔子在请教苌弘韶乐与武乐异同后,问苌弘道:"武乐与韶乐孰为轩轾?"苌弘道:"武乐为周武王之乐名,韶乐为虞舜之乐名,若以二者之功业论,舜是继尧之后治理天下,武王伐纣以救万民,皆功昭日月,无分轩轾。

然则就乐论乐,韶乐之声容宏盛,字义尽美;武乐之声容虽美,曲调节器却隐含晦涩,稍逊于韶乐。

故尔武乐尽美而不尽善,唯韶乐可称尽善尽美矣!"
对于苌弘博学施教,孔子称谢不迭,并于次年前往齐国聆听了韶乐的演奏,乐得手舞足蹈,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与苌弘的会晤,史称"访弘问乐"。

其六艺(礼、乐、书、诗、易、春秋)中"乐以发和"思想即源于苌弘的乐学理论。

历史传说
东周景王时,苌弘任上大夫。

景王死后,王族内乱,苌弘和卿士刘文公联手,借晋国帮助平乱,辅立王子匄即位,史称周敬王。

苌弘忠心耿耿,尽心竭力,又有修齐治平之雄才大略,深得周敬王的信任。

君臣同心戮力,欲复兴王室。

但是,他们的做法,引起诸侯国中一些政客的嫉恨,卫国大夫彪傒说:"周王朝自从幽王昏乱以来,至今已历十四世了。

苌弘还想复辟,一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不久,晋国的范氏、中行氏、智氏、赵氏、魏氏、韩氏六卿内讧,范氏和中行氏被其他四氏剿灭。

范氏原为晋国执政正卿,又和周王室的卿士刘文公有姻亲关系。

因此,在晋国内乱时,周王室明显地站在范氏和中行氏一边。

赵、智、魏、韩四氏灭了范氏和中行氏后,接着又追究周王室中支持范氏和中行氏的人。

他们知道刘文公根基深、地位高,无法扳倒,便指名道姓要周敬王惩治苌弘,而周敬王认为苌弘是辅立自己的功臣,一向忠心不二,不肯惩处他。

晋国正卿赵鞅便派大夫叔向出使周王室,用阴谋诡计离间周敬王和苌弘的君臣关系。

他故意频繁地同苌弘接触,有时密谈到深夜才告辞,试图引起周敬王和刘文公的怀疑。

最后,叔向去晋见周敬王时煞有介事地说:"大王,我们晋国已经查明范氏、中行氏之乱与苌弘无关,你不必再追究苌弘了。

我也便告辞回国复命去了。

"叔向临走时,故作匆忙状,不慎把袖中一封伪造的信件遗落在殿阶上。

内侍把信件捡起来交给周敬王。

周敬王打开一看,竟是苌弘写给叔向的密信。

信曰:"请转告晋君,尽速发兵攻打周国,我将迫使敬王废黜刘氏,以作内应"云云,周敬王把信传给刘文公,刘看了大怒,不辨真假,不由分说,立即要周敬王搜捕苌弘,诛灭其九族。

周敬王念其辅佐之功,不忍加害,但最终还是把苌弘放逐到千里之外的蛮荒蜀地去了。

苌弘有口难辩,悲愤交加,没想到自己对周王室一片忠心,到头来却因一封假信,竟落得如此悲惨结局!他到蜀地后,郁郁寡欢。

不久便剖腹开膛自杀了。

苌弘的冤死,引起了当地吏民的怜惜同情,他们把苌弘的血用玉匣子盛起来埋葬,立碑纪念。

三年后,掘土迁葬,打开玉匣一看,他的血已化成了晶莹剔透的碧玉。

苌弘之死
在晋国的"六卿之乱"中,苌弘站在周王室一边支持范氏而被殃及,后被杀。

公元前497年8月,范吉射跟中行寅合攻赵简子,拉开魏、韩、赵三家分晋的序幕。

鉴于范氏与刘家世代姻亲,关系密切,中行氏和范氏又是通家之好,苌弘为了宗周的前途,乃以周朝名义帮助他们,把王室田税也让出一些。

公元前493年9月,苌弘让郑兵护送齐国粟子给范氏。

赵简子在途中偷袭,击溃郑兵,劫走军粮,在戚誓师,大败范氏、中行氏。

接着,唆使晋大夫叔向到周,多次密会苌弘,造成关系诡秘的假象,然后率师逼周。

兵临城下之际,周敬王得到叔向伪造的书简:"苌弘对叔向说:'你起晋师来攻周,我废刘氏另立单氏。

'"周敬王信以为真,万分震怒,杀心顿起。

公元前492年7月9日,苌弘在成周被剖腹掏肠,壮烈殉国,享年约90岁。

押解出宫时,老人大呼冤枉,周敬王置之不理,杀了他好请晋师退兵。

临刑前,先生沉痛陈词:"杀身之祸,我并不悲哀,我是痛惜宗周不统一!难道主张迁都是为了表功?唉,可怜周王清静的庙堂就要毁灭了!"
苌大夫的忠骨安葬在河南洛阳东北邙山上,遗著《苌弘》15篇,惜已无存,其言论散见《左传》《国语》《孔丛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

后人筑祠祭祀他,并自战国以迄民国,流传了他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

一说他因范氏、中行氏之乱放逐归蜀,自恨回天无力,剖腹自尽。

一说是被周人车裂而死。

一说是赵简子派兵入蜀(周时小邑,在今河南禹州市西北)将他胣刑而死,乡亲们感于苌弘殉难之惨烈,把他的血藏在匣中,三年以后化作青绿色的美玉,璀璨夺目,光照人间。

这个故事形成典故,左太冲写《蜀都赋》,关汉卿著《窦娥冤》,秋鉴湖作《对酒》诗,孙中山挽黄花岗,柳亚子悼李家钰,共和国颂周恩来,都运用了这个典故。

后世评价
后人遂用"苌弘化碧、血化碧、碧化、碧血、血碧、三年化碧"等形容刚直忠正,为正义事业而蒙冤抱恨;亦写青绿的颜色。

关汉卿《窦娥冤》:"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辛弃疾《兰陵王》:"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

"顾况《露青竹杖歌》:"玉润犹沾玉垒雪,碧鲜似染苌弘血。

"温庭筠《马嵬诗》:"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成碧草愁。

"
文献记载
《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国语·周语》:"敬王十年,刘文公与苌弘欲城周,为之告晋。

魏献子为政,说苌弘而与之。

将合诸侯。

"《礼记·乐记》: "丘之闻诸苌弘,亦若吾子之言是也。

" 郑玄注:"苌弘,周大夫。

"《史记·封禅书》:"是时苌弘以方事周灵王,诸侯莫朝周,周力少,苌弘乃明鬼神事,设射狸首。

狸首者,诸侯之不来者。

依物怪欲以致诸侯。

诸侯不从,而晋人执杀苌弘。

周人之言方怪
者自苌弘。

"后亦用以借指屈死者的形象。

汉张衡《东京赋》:"苌弘、魏舒,是廓是极。

"晋·左思《蜀都赋》:"碧出苌弘之血,鸟生杜宇之魄。

"汉·刘安《淮南子·泛论》:"苌弘,周室之执数者也,天地之气,日月之行,风雨之变,律历之术,无所不通。

"晋·王嘉《拾遗记》卷三·周灵王:"时有苌弘,能招致神异。

王乃登台,望云气蓊郁,忽见二人乘云而至,须发皆黄,非谣俗之类也。

乘游龙飞凤之辇,驾以青螭。

其衣皆缝缉毛羽也。

王即迎之上席。

时天下大旱,地裂木燃。

一人先唱:'能为雪霜。

'引气一喷,则云起雪飞,坐者皆凛然,宫中池井,坚冰可琢。

又设狐腋素裘、紫罴文褥,罴褥是西域所献也,施于台上,坐者皆温。

又有一人唱:'能使即席为炎。

'乃以指弹席上,而暄风入室,裘褥者弃于台下。

时有容成子谏曰:'大王以天下为家,而染异术,使变夏改寒,以诬百姓,文、武、周公之所不取也。

'王乃疏苌弘而求正谏之士。

时异方贡玉人、石镜,此石色白如月,照面如雪,谓之'月镜'有玉人,机戾自能转动。

苌弘言于王曰:'圣德所招也。

'故周人以苌弘幸媚而杀之,流血成石,或言成碧,不见其尸矣。

"
按诸书记苌弘事颇相抵牾,其详可参看高步瀛《文选李注义疏·蜀都赋疏》。

苌弘主要活动于东时期周景王、周敬王时,四川资州人。

苌弘知识渊博,在当时是一位政治活动家,中音乐和礼仪,以及历史知识、天文、卜筮等,都有很深的修养,其中对音乐理论尤有极高的造诣。

周景王时,苌弘任上大夫。

后来景王死了,王族内乱,苌弘和卿士刘文公二人鼎力相助,利用晋国平平息了内乱,并辅立王子匄即位,史称周敬王。

苌弘能未卜先知,在周王室大臣刘文公手下任大夫一职,文公死后,成为周王所倚重的实际执政者。

公元前531年的春天,周景王问苌弘:“目前,在天下各诸侯国中,哪国的情况吉利,哪国的情况不吉利呢?”苌弘回道:“纵观天下各国的情况,蔡国不吉利。

因为今年正好和蔡候般杀死他父亲那年一样,岁星都在豕韦的位置上,蔡国在今年将大祸临头,蔡侯将命不保。

”果然,这年楚王用重礼和甜言蜜语诱骗蔡候去楚国访问,蔡候不听大夫劝告,带着随从贸然前往,楚王将蔡侯和随从人员70人一起杀掉,并占有了蔡国。

后来晋国六卿起了内讧,牵扯到刘文公与苌弘,对于刘文公无法扳倒,于是便对苌弘下手,晋国要求周敬王严惩苌弘,周敬王认为苌弘是辅立自己的功臣,一向忠心不二,所以没有惩处他。

晋国正卿赵鞅,使用了离间计离间周敬王和苌弘的君臣关系。

周敬王信以为真,便把苌弘给杀了,苌弘被杀之后,血流不止,蜀人藏其血,三年之后化为碧。

成语“碧血化珠”、“长苰化碧”即由此而来。

还有一说“碧血丹心”也是由此而来:
苌弘死后百姓把他装棺土葬,三年后周敬王知道自己错杀了苌弘,打算重新厚葬苌弘,便来到苌弘墓地,打开石棺一看,发现苌弘的尸
骨已无影无踪,只有一大块青绿色的美玉和一颗红色的心,再仔细看罢那颗心却是红色的玛瑙。

敬王与众人惊得目瞪口呆,周敬王满眼泪水仰天呼唤道:“苌弘啊苌弘,我冤枉你了!你魂飞九天,尸骨无存,一腔忠烈,化作碧血丹心,我乃愧对于你!”
如果苌弘听到了周敬王的呼喊会不会原谅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