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语文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C卷(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市语文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
1. (2分) (2017高一上·深圳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FeCl3溶液与Fe(OH)3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
B .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
C . 溶液和胶体均为呈电中性的分散系
D . 氯化钠溶液和水均为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
2. (2分) (2017高三上·成都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3. (2分) (2019高一下·临海月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乙醇、苯应密封保存,置于阴凉处,且远离火源
B . 金属钠着火时,可用细沙覆盖灭火
C . 有毒药品的废液须倒入指定的容器
D . 容量瓶洗净后须用酒精灯加热干燥
4. (2分) (2017高一上·武汉期末) 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A . 向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C . 滴加硝酸化的AgNO3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一定含有Cl﹣
D .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
5. (2分)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选择适当的试剂B并进行如下实验,可以达到目的是()
A . 试剂B为浓硫酸,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SO2气体
B . 试剂B为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C . 试剂B为水,收集NO、CO等难溶于水的气体
D . 试剂B为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甲醛
6. (2分)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A . 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B . 用石膏或盐卤制豆腐
C . 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 . 阳光透过墙上的小孔在较暗的房间里形成一道道光柱
7. (2分) (2019高二下·蛟河月考) 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粉末,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16H++5Na2O2═2Mn2++5O2↑+8H2O+10N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高锰酸钾是氧化剂,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 . 反应的氧化产物只有氧气
C . 当反应产生标况下2.24L氧气时反应转移的电子为0.1mol
D . 向高锰酸钾溶液加浓盐酸可以得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8. (2分) (2018高一上·吉林期中) 1 mol/L FeCl2和1 mol/L KCl溶液中,Cl- 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 . 1∶1
B . 2∶1
C . 3∶1
D . 1∶3
9. (2分) (2016高一下·温州期中) 下列实验现象不能实验预期的目的是()
A . 用食醋,石灰水来验证蛋壳的成分是碳酸盐
B . 用银氨溶液鉴别乙醇和乙醛
C . 用酸性高锰酸钾验证苯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
D . 用溴水鉴别乙烯和乙炔
10. (2分)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后静置,能分层且浮于水面上的是()
A . 溴苯
B . 汽油
C . 硝基苯
D . 乙酸
11. (2分) (2017高一上·红桥期中)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及反应类型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2. (2分)(2017·南通模拟)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向H2O中通人 NO2:3NO2+H2O═H++NO3﹣+2NO
B .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少量SO2:Na2SiO3+SO2+H2O═H2SiO3↓+2Na++SO32﹣
C . 用饱和纯減溶液洗涤试管中残留的苯酚:CO32﹣+2 →2 +CO2↑+H2O
D .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Fe(SO4)2和Ba(OH)2混合:2Fe3++3SO42﹣+3Ba2++6OH﹣═3BaSO4↓+2Fe (OH)3↓
13. (2分) (2018高一上·安平期末) 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B .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 . 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 . 氯化铵、漂白粉都属于强电解质
14. (2分) (2016高一下·西城期末) 下列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硫元素只表现还原性的是()
A . H2S
B . SO2
C . H2SO3
D . H2SO4
15. (2分) (2018高一上·南宁月考)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含有2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
B . 32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数为NA
C . 在常温常压下,1mol 氯气的体积大于22.4 L
D . 标准状况下,22.4L H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NA
16. (2分) (2015高一上·大新月考)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入到液体中
B . 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溶质在其中更易溶的溶剂作萃取剂,且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其密度比原溶剂要大
C . 用固体NaOH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将NaOH固体溶于水后,立即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D . 称取28.6gNa2CO3•10H2O溶于水配制成100 mL1mol•L﹣1的Na2CO3溶液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32分)
17. (5分)Ⅰ、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
(1)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
(2)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反应为:
2Ca3(PO4)2+6SiO2═6CaSiO3+P4O1010C+P4O10═P4+10CO
每生成1molP4时,就有________ mol电子发生转移.
(3)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常用的还原剂.在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的水溶液中加入过量I2溶液,使维生素C完全氧化,剩余的I2用Na2S2O3溶液滴定,可测定溶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发生的反应为:C6H8O6+I2═C6H6O6+2H++2I﹣2S2O32﹣+I2═S4O62﹣+2I﹣
在一定体积的某维生素C溶液中加入a mol•L﹣1I2溶液V1mL,充分反应后,用Na2S2O3溶液滴定剩余的I2,消耗b mol•L﹣1Na2S2O3溶液V2mL.该溶液中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mol.
(4) II、稀土元素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我国的蕴藏量居世界首位.
铈(C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在加热条件下CeCl3易发生水解,无水CeCl3可用加热CeCl3•6H2O 和NH4Cl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其中NH4Cl的作用是________.
(5)在某强酸性混合稀土溶液中加入H2O2,调节pH≈3,Ce3+通过下列反应形成Ce(OH)4沉淀得以分离.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e3++□H2O2+□H2O═□Ce(OH)4↓+□________.
18. (7分) (2016高一上·辽源期中) 回答下列问题:(均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1) 0.1molAl2(SO4)3中含有离子总数为________个,Al3+的质量是________,SO4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2)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mol,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________ g;
(3)将标准状况下的aLHCl(g)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g/mL,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4)现有14.4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8.96L;
①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
②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
19. (7分)已知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O3﹣、Cl﹣、SO42﹣、CO32﹣、NH4+、Fe3+、Al3+和K+中的几种,且所含阴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为确定该溶液的成分,某学习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
②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
③向上述滤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①和②,判断原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 ,可以排除的离子是________ .
(2)由③推知原溶液中一定有________ 离子,其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
(3)综合(1)、(2)及题干信息,结合溶液中电荷守恒知识,还可以排除的离子是________ .该学习小组最终得出结论:该溶液由________ 种阳离子(填数字,下同)和________ 种阴离子组成.
20. (8分) (2018高一上·红桥期末)
(1)Ⅰ.下面是几种实验中常用的仪器:
写出序号所代表的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Ⅱ.实验室要配制100mL2mol/LNaCl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配制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包括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天平、量筒和________。
(3)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其质量为________g。
(4)下列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加水至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厘米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③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④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5)如果实验过程中缺少步骤⑤,会造成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
21. (5分) (2019高一上·颍上期末) 向20 mL某浓度的AlCl3溶液中滴加2 mol•L-1的NaOH溶液时,得到Al(OH)3沉淀的质量(g)与所滴加NaOH溶液的体积(mL)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表示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其物质的量是________。
(2)反应至A点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
(3) AlCl3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
(4)假设溶液中有0. 39克Al(OH)3沉淀,则此时用去NaOH溶液体积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32分) 17-1、
17-2、
17-3、
17-4、
17-5、
18-1、
18-2、
18-3、
18-4、
19-1、
20-1、20-2、20-3、20-4、20-5、21-1、21-2、21-3、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