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第四册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被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的是下列哪次会议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五大”
2、“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A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 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1979年中国北方一个农民家庭正在召开一次重要的家庭会议,他们商量的内容可能贯彻了这一
时期我党的什么方针 A 土地改革 B 农业生产合作社(
C 人民公社化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下列城市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
①深圳②珠海③广州④上海
A ①②
B ②③C③④ D ①④
5、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A 深圳经济特区
B 上海浦东
C 海南经济特区
D 广州
6、“边陲小镇,首批特区,一夜崛起,开放窗口”所描述的城市是(
A 珠海
B 汕头
C 厦门
D 深圳
7、四项基本原则指的是(
①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③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④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⑤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8、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一五计划”的完成
B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指的是
A 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以思想基本原则为中心
D 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10、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
下列流行语与时间对应不正确的是(
A “大跃进”——20世纪50年代后期B经济特区——20世纪80年代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60年代
D 北京奥运——21世纪(
11、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民族分布格局是
A 小杂居、大聚居
B 大杂居、小聚居
C 小杂居、小聚居
D 大杂居、大聚居
12、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分别是
A 1984年、1987年
B 1997年、1998年(
C 1996年、1997年
D 1997年、1999年
13、港澳回归后,我国分别设立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这个“特别”的意思以及最大的不同分别是
A 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主权归属不同(
B 与原宗主国(即英国、葡萄牙还有政治经济联系;社会经济制度不同
C 原有的经济地位不变;生活习惯不同
D 政治上不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社会政治制度不同
14、下列关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紫荆花区旗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B 莲花区旗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C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D 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是澳门的回归
15“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希望。
能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其害。
”孙中山的这句话在当前对下列哪一地区而言非常适用?(
A 香港
B 台湾
C 澳门D西藏
16、香港传媒评价:“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
”这里的“创造”是指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一国两制”构想
17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础是(
A 经济文化交流
B 一国两制
C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 同属于中华民族
18、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是在(
A 20世纪的50年代中期
B 70年代后期
C 80年代中期
D 90年代中期
19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三通”中不包括(
A 通航
B 通商
C 通邮
D 通信
20下列适合实践“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地区有(
①新疆②西藏③香港④台湾⑤澳门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二、归纳列举题
21、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根据下列会议的主要内容,请列举出
会议的名称
(1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农业生产大发展,农民开始富裕起来的政策——
(2城市改革的重点——
(3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的一条新路——
(4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理论——
23、请写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24、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中共十四大上确立的领导核心——
25、请根据提示写出与下列歌曲相对应的少数民族名称。
(1《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2《阿拉木汗》——
(3《道拉基》——
(4《阿诗玛》——
26、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少数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
(2为实现祖国统一提出的伟大构想——
(3对于台湾,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4九二共识的内容——
27、根据提示写出下列相应内容。
(1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2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3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4海峡两岸的两个民间团体——
28、根据时间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1997年7月1日——
(21999年12月20日——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最可爱的人”中的一位——
(2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4提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八项主张的人——(5党的好干部——
(6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人是——
(7把生命献给了西藏的援藏干部——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220世纪90年代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而提出的战略——
(3实现香港,澳门回归的构想——
(4标志着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重要一步——
(5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是——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歌曲《走进新时代》这样唱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请回答:
(1歌词中赞扬领导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分别是谁?
(2他们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指导思想各是什么?各自产生了什么重大结果和影响?
(3我们应继承发扬他们的什么精神?
32、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为此学校开展了征文比赛活动,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征文,
请你结合征文中部分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一九四九天安门,开国大典站起来,西藏和解五一年,各族人民大团圆。
五六年,分界线,之前过渡之后建。
十年建设不简单,两弹都能飞上天。
七八年,转折点,社现建设谱新篇。
改革开放创伟业,中国特色美名传。
(1“一九四九天安门,开国大典站起来”指哪一历史事件?
(2“西藏和解五一年,各族人民大团圆”指哪一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3“五六年,分界线,之前过渡之后建。
”指1956年哪一历史事件的完成,
这一事件的完成有何意义?
(4跟“十年建设不简单,两弹都能上了天。
”这一句相关的是哪一历史人物?他被称为什么?(5哪一会议成为“七八年,转折点”?会议的伟大决策什么?
从此以后我国进入哪一历史时期?
33、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同学们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
(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主题一:总结成就〗
这位“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1强国富民的政策——
(2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3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
〖主题二:展望未来〗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
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34、刘爷爷的父亲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一名国民党军官,1905年出生在中国的福建。
1949年南京解放,
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后,他随军队到了台湾。
(11986年时已过80高龄的他思乡心切,想横渡台湾海峡回大陆探亲,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
他的愿望在当时能否实现?说出你的理由。
(2根据时间提示说说海峡两岸关系发生哪些变化?
1987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3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很多像老人一样的台湾同胞都心存遗憾,你最想对台湾同胞说些什么?
35、闻一多在《七子之歌·香港》中写道“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啃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嚎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诗中的“我”、“海狮”各指什么?
(2“我”是何时回到母亲怀抱的?
(3“我”能回到母亲怀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