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治疗
有报告表明,糖尿病并发胆囊疾病无论急腹症还是非急腹症,在普外科中发病率是最高的[1,2]。
2006年7月~2010年6月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38例,不包含同时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例。
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糖尿病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影响以及手术治疗的体会。
资料与方法
2006年7月~2010年6月收治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并手术治疗患者38例,糖尿病分型未做具体分型。
其中男15例,女23例;年龄31~84岁,平均58岁;有典型糖尿病病史26例,有12例入院时无糖尿病病史,但空腹血糖在7.0~22.8mmol/L。
糖尿病诊断是根据中华糖尿病学会1999年开始实施的诊断标准。
手术方法:32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6例行四孔法或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围手术期控制血糖方法:手术前血糖控制在5~11mmol/L,尿糖(-)或(+),尿酮(-)是相对安全的。
术前术后禁食期间每天输糖量100~200g,胰岛素和葡萄糖比例以1:4~1:5为宜;必要时胰岛素40U微量泵泵入,并动态监测手指末梢血糖,根据血糖调整泵入速度。
使术前血糖控制在11.1mmol/L以下,使术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以下。
或进食患者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8~10U,3餐前,一般皆可调整到上述要求。
部分患者急诊手术前血糖高达22.2mmol/L以上,术中术后继续应用胰岛素泵或是生理盐水-胰岛素-钾液另路静脉滴注,亦可控制血糖到上述要求。
结果
32例开腹胆囊切除术,并发坏疽性胆囊炎5例,并发胆囊穿孔3例,并发弥漫性腹膜炎2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切开裂开1例,肺部感染1例,尿路感染2例,无酮症酸中毒和高渗非酮症性昏迷,无手术死亡。
术后7~15天出院。
6例腹腔镜手术均为长期胆囊结石患者,急性发作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术后无任何并发症,术后3~7天出院。
讨论
控制血糖:单纯的糖尿病并不增加手术的危险性,而要害是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肾脏的损害,糖尿病合并感染、败血症以及神经系统病变、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等问题,从而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3]。
外科手术作为一种应急状态,通过胰岛素及调节激素的效应而影响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状态,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低血糖对患者有害,血糖高于13.3mmol/L时,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
手术时机的选择:糖尿病和胆囊炎互相影响、互相加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应积极地手术治疗。
胆囊结石病史较长,多有反复发作史,单纯抗感染解痉治疗效果不佳,最终还是要依靠手术。
如病变发展到胆囊及三角区则严重水肿,解剖不清楚,即使手术,术后出血多,风险大;我们认为手术治疗应尽量提前。
如果一味保守,加之多日禁食,就可能使患者衰竭加重,延誤治疗。
对于急性胆囊炎伴有穿孔、弥漫性腹膜炎需急诊手术已无异议。
对于急性单纯重症胆囊炎何时手术仍存在不同看法:一般认为发作在72小时以内,局部炎症水肿尚不明显,宜急诊手术。
有的患者在外院治疗超过72小时,如没有心肺肾功能明显异常,手术应持积极态度,入院后给予积极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如B 超检查示胆囊体积明显增大,张力高。
CT提示:胆囊壁水肿、增厚,周围有积液,粘连、包裹。
手术方式的选择: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在我院已是成熟应用,但我们严格把握适应症。
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发病早期者,无黄疸,B超及CT检查无胆囊壁增厚者,考虑腹腔无粘连,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无中转开腹手术。
开腹手术的患者,对于反复发作、胆囊周围粘连严重,胆囊壁高度水肿,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清的胆囊手术随机应变,在常规分离胆囊周围粘连组织暴露胆囊后,应依局部具体病理改变行恰当的手术方式。
总之,糖尿病不应成为手术的障碍,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对于结石性急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进.外科急症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J].腹部外科,2002,15(6):333.
2 雷道雄,艾中立,刘志苏.外科患者并存糖尿病的特点及其围手术期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3):145.
3 黄晓强.胆石、胆狡炎与糖尿病(英)[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91,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