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残留溶剂中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residual solvents
(残留溶剂的鉴定与控制)
The test procedures described in this general method may be used:
基本方法中描述的步骤可能用至:
1)活性中间体(原料药),赋形剂和医药产品中的第一类、第二类不明溶剂的鉴定。

2)活性中间体(原料药),赋形剂和医药产品中的第一类、第二类溶剂的限度检测。

3)第二类溶剂大于1000ppm(0.1%)时的定量或第三类溶剂的定量。

第一、二、三类残留溶剂详见5.4
3种溶剂用于样品制备和顶空进样条件选择。

2种色谱体系体系A更合适而体系B常用于定性分析。

样品制备过程取决于被检测物的溶解性和一定程度上的残溶的控制。

下列残留溶剂不宜用顶空进样检测:
2-乙氧基乙醇(2-ethoxyethanol)、2-甲氧基乙醇(2-methoxyethanol)、乙二醇(ethylene glycol)、甲基吡咯烷酮(NMP)(N-methylpyrrolidone)、环丁砜(sulfolane)
当一种方法用于定量控制某种物质里的残留溶剂,必须对它进行验证。

方法、步骤(PROCEDURE)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2.2.28)
样品制备1.水溶性的物质残留溶剂控制
样品溶液(1)将0.200g待测物溶解于水(water R)并稀释至20.0ml。

样品制备2. 非水溶性物质残留溶剂控制。

样品溶液(2)将0.200g待测物溶解于DMF(二甲基甲酰胺)并稀释至20.0ml。

样品制备 3 用于当确定或怀疑待测物质里含有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时的残留溶剂的控制。

样品溶液(3)将0.200g待测物溶解于DMI(1,3-二甲基-2-咪唑啉酮)并稀释至20.0ml。

如以上所列样品制备方法均不适合,制备样品溶液使用的其它溶剂和静态顶空须验证。

溶剂溶液
溶剂溶液(a)1.0ml第一类残留溶剂溶液(CRS)加入9ml二甲亚砜,并用水(water R)稀释到100.0ml,用水稀释上述溶液1.0ml到100.0ml。

再用水稀释上述溶液1.0ml到10.0ml。

对照溶液限度如下:
苯:2ppm
四氯化碳:4ppm
1,2-二氯乙烷:5ppm
1,1-二氯乙烯:8ppm
1,1,1-三氯乙烯10ppm
溶剂溶液(b)用二甲亚砜(R)溶解适量的第二类残留溶剂并用水(water)稀释到100.0ml,再稀释到(5.4残留溶剂)表格2所列限度的1/20 。

溶剂溶液(c)用水或二甲亚砜(R)溶解1.0g溶剂或含有溶剂的待测物。

如果合适用水稀释到100.0ml。

再稀释到(5.4残留溶剂)表格2所列限度的1/20 。

空白溶液像配制溶剂溶液(c)一样配制,但不加溶剂(用于确认有无干扰峰)。

供试品溶液吸取5.0ml样品溶液和1.0 ml空白溶液于进样瓶中。

对照品溶液(a)(第一类) 吸取1.0 ml溶剂溶液(a)和5.0 ml稀释液注入进样瓶中。

对照品溶液(a1)(第一类) 吸取5.0 ml供试品溶液和1.0 ml对照品溶液(a)于顶空瓶中。

对照品溶液(b)(第二类) 吸取1.0 ml溶剂溶液(b)和5.0 ml 稀释液注入进样瓶中。

对照品溶液(c)吸取5.0 ml供试品溶液和1.0 ml溶剂溶液(c)于进样瓶中。

对照溶液(d)吸取1.0 ml空白溶液和5.0 ml稀释溶液于进样瓶中。

用带聚四氟乙烯的橡胶塞盖住瓶,为了保险再压上铝盖,摇匀以获得均质溶液。

可参照下列静态顶空进样条件:
色谱程序可能用到:
体系A
-- 熔融石英毛细管或宽口径(wide-bore)色谱柱,长30m,内径0.32mm 或0.53mm,涂渍6%OV-225、94%聚二甲基硅氧烷(液膜厚度:1.8µm或3µm)——DB1301
--氮气或氦气作载气,分流比1:5,流速35cm/s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也可用质谱仪或针对第一类含氯残留溶剂用电子捕获检测器)
--柱温40℃保持20分钟,以10℃/分钟速度上升到240℃并在240℃保持20分钟,进样口温度140℃,检测器250℃
如果跟使用最高限度冲突就用:
体系B
--熔融石英毛细管或宽口径(wide-bore)色谱柱30m长,内径0.32mm 或0.53mm,涂渍聚乙二醇2000(R)(液膜厚度0.25µm)
--氮气或氦气作载气,分流比1:5,流速35cm/s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也可用质谱仪或针对第一类含氯残留溶剂用电子捕获检测器)
--柱温50℃保持20分钟,以6℃/分钟速度上升到165℃并在
165℃保持20分钟,进样口温度140℃,检测器250℃
在色谱体系A条件下,进1ml气态对照品溶液(a),并记录色谱图使它满足1,1,1-三氯乙烷信噪比能测量。

信噪比不得低于5。

例图2.2.24-1
在色谱体系A条件下,进1ml气态对照溶液(a1),第一类残留溶剂仍然能检测。

在色谱体系A条件下,进1ml气态对照溶液(b), 记录色谱图使它满足确定乙腈与二氯甲烷能分开。

如果能获得跟例图2.2.24-2类似的色谱图,并且乙腈与二氯甲烷之间分离度不得小于1.0,则说明这个色谱体系合适。

在色谱体系A条件下,进1ml气态检品溶液,如果在获得的色谱图中的任何一个峰跟对照(a)或(b)的色谱图中所有残留溶剂峰都对应不上,那么被检测物符合规定。

如果有任何一个峰能对应上那么就选用色谱体系B。

在色谱体系B条件下,进1ml气态对照溶液(a),记录色谱图,使之满足苯的信噪比能测量,并且不小于5例图2.4.24-3。

在色谱体系B条件下,进1ml气态对照溶液(a1),第一类残留溶剂仍然能检测。

在色谱体系B条件下,进1ml气态对照溶液(b), 记录色谱图确定乙腈与三氯乙烯能分开。

如果能获得跟例图2.2.24-4类似的色谱图,并且乙腈与三氯乙烯之间分离度不小于 1.0,则说明这个色谱体系合适。

在色谱体系B条件下,进1 ml气态检品溶液,如果在获得的色谱图中的任何一个峰跟对照(a)或(b)的色谱图中所有残留溶剂峰都对应不上,那么被检测物符合规定。

如果有任何一个峰能对应上并且确认跟用体系A时所获得的结果一致,那么按下列步骤进行。

在色谱体系A或体系B条件下,进1 ml气态对照溶液(c),根据需要调整系统灵敏度,使已经确认的残留溶剂峰峰高超过记录满量程的一半。

进1 ml气态对照溶液(d),确定没干扰峰。

进1 ml气态检品溶液和1 ml气态对照溶液(c),再如此重复进样2次。

检品溶液残留溶剂峰面积平均值不大于对照溶液(c)残留溶剂峰面积平均值的一半。

只要三次对照溶液(c)和检品溶液待测物的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5%才有效。

流程图如:2-4-24-5
当一种残留溶剂(第二类或第三类)含量不小于0.1%时,需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检测。

(by the method of standard addition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