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认识共情(教案)小学心理健康五年级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上节课所学的感受别人的感受的内容,总结共情的重要性,提高整体学习的能力,促进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课堂总结
师:本节课我们通过情绪归类、故事分析、自我经历分享、画共情之树等环节,认识到共情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能力,它对于个人成长、人际关系、社会和谐以及问题解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以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他人,同时也为自己带来更加充实和幸福的生活。
三、成长树
出示课件,回答问题:
1.你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被他人共情的经历是什么?
2.你为什么对这个经历印象深刻?
3.当你被支持后,你的情绪或感受是怎样的?
4.你有过与他人共情的经历吗?如果有,你的共情对他(她)有何影响?
5.一个人在哪些时候最需要被别人共情?
讨论分享。
师:一个人最需要被别人共情的时候,往往是那些经历了情感上、心理上或生活上重大挑战、困难或痛苦的时候。如遭受重大打击或失落、面临心理压力和焦虑、遭遇人际关系问题、经历生活变故、孤独和社交隔离等。在这些情况下,共情不仅能够帮助个体缓解情绪、减轻压力,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因此,当我们看到身边的人处于困境中时,应该积极展现共情能力,给予他们必要的关心和支持。
3. 情感支持
即运用倾听、关注、接纳、鼓励等方法,给予对方情感上的关怀。
a. 表达同情与理解:用温暖、真诚的语言表达你对对方处境的同情和理解。
b. 提供情感上的安慰:根据对方的情绪状态,给予适当的安慰。这可能是一个拥抱、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理解的微笑或是一个倾听的耳朵。
c. 鼓励积极应对:在给予情感支持的同时,也要鼓励对方积极面对问题。分享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或资源,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消极情绪,也称为负面情绪或不愉快情绪,是指个体在某种情境下体验到的悲伤、愤怒、焦虑、恐惧、失望、沮丧等感受。
结合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掌握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感受别人的感受。
引出课题《认识共情》。
词语归类,认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通过情绪词语归类的活动,更好地理解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导入课程。
课题
第四课 认识共情
学科
心理健康教育
年级
五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识和技能:理解共情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共情的步骤,学会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情感支持。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讨论、自我经历回忆、故事分析等过程,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促进新旧知识结合,融会贯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同理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树立正确交友观,促进个人成长。
生2:小轩需要的是支持和鼓励,鼓励他重塑信心,继续训练,早日成为篮球队的一员。
师:这就是共情的步骤,具体如下:
1. 分析问题
a. 细致聆听:首先,全神贯注地聆听对方的叙述,注意捕捉关键信息,包括问题的起因、经过、现状以及可能的影响。
b. 澄清与确认:在聆听的过程中,适时地提出开放性问题或进行简短的反馈,以确保你对问题的理解是准确的。
重点
理解共情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共情的步骤。
难点
结合上节课的内容,总结共情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活动:情绪归类
开心 踏实 郁闷 好奇 无聊
紧张 急切 怀疑 高兴 坦然
满足 委屈 喜悦 害怕 激动
伤心 恐惧 轻松 佩服 自豪
积极情绪:
消极情绪:
师:积极情绪,也称为正面情绪或愉悦情绪,是指个体在某种情境下体验到的愉快、满足、幸、兴奋、希望、乐观等感受。
讲授新课
一、观景台
出示课件,猜猜他(她)的感受。
故事1:乐乐是学校女子篮球队的队长,她性格爽朗,乐于助人。一天,乐乐戴了一个粉色的小兔子发卡,课间被几个男生看见,他们笑话乐乐幼稚,说她像幼儿园的小朋友。受此打击,乐乐好几天都很少开口说话。
师:乐乐的感受是怎样的?为什么?
预设:
生1:乐乐感到很伤心。
生2:因为乐乐被同学嘲笑了。
回顾知识,思考共情的重要性。
呈现故事情境,通过分析交流,提高情绪感知力,理解共情的基本概念,认识到人际交往中情感支持的必要性。
通过对故事的深入分析,掌握共情的步骤,学会共情,学会给予他人情感支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问题层层递进,通过回忆自身的共情经历,分析需要被人共情的情境,学会在人际交往中积极与他人共情。
c. 深入分析问题: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尝试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这有助于你更全面地把握对方的处境。
2. 判断情绪感受
a. 观察非言语信号:细致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以及声音的变化,这些都能提供关于他们情绪状态的宝贵线索。
b. 识别情绪类型:基于对方的言语和非言语信号,尝试识别他们当前的主要情绪类型,如悲伤、愤怒、焦虑等。同时,也要意识到情绪可能具有多层次和复杂性,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可能体验到多种情绪。
师:你希望亮亮对小轩说些什么?为什么?
预设:
生1:我希望亮亮能够安慰小轩,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应该互相支持体谅。
生2:亮亮可以说:“小轩,很遗憾你落选了,但是你不要难过,我会和你一起训练,争取下次选拔,你也可以顺利进入篮球队!”
师:共情,即同理心,是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好朋友相处离不开共情,需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给对方必要的情感支持。
故事2:小轩和亮亮是好朋友,两个人都很喜欢打篮球,他们都想参加学校的篮球队,但篮球队现在只剩一个名额了。最终,通过选拔,亮亮被篮球队录取了。小轩向亮亮表示祝贺。
师:小轩和亮亮的情绪分别是什么?
预设:
生1:小轩既为自己落选而难过,又为亮亮被录取而感到高兴。
生2:亮亮为自己感到开心,作为小轩的朋友,也替他感到遗憾。
二、回音壁
师:想一想,乐乐和小轩分别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们的情绪或感受一样吗?
预设:
生1:乐乐是被同学嘲笑了,小轩是篮球队落选了。
生2:他们都会伤心难过。
生3:但是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师: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最需要的情感支持是什么?
预设:
生1:乐乐需要的是安慰和接纳,赞美她的发卡,告诉她并没有错,让她重新变得开朗。
四、加油站
共情之树
在下面的“共情之树”上,写出共情的重要性。
交流讨论。
师:结合上节课《感受别人的感受》所学的内容,共情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1.增进人际关系。
2.促进沟通。
3.提升个人幸福感。
4.促进社会和谐。
5.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分析两个故事中主人公的情绪感受。
回顾分析,学习知识。
回忆共情经历,交流讨论。
课堂总结
师:本节课我们通过情绪归类、故事分析、自我经历分享、画共情之树等环节,认识到共情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能力,它对于个人成长、人际关系、社会和谐以及问题解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以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他人,同时也为自己带来更加充实和幸福的生活。
三、成长树
出示课件,回答问题:
1.你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被他人共情的经历是什么?
2.你为什么对这个经历印象深刻?
3.当你被支持后,你的情绪或感受是怎样的?
4.你有过与他人共情的经历吗?如果有,你的共情对他(她)有何影响?
5.一个人在哪些时候最需要被别人共情?
讨论分享。
师:一个人最需要被别人共情的时候,往往是那些经历了情感上、心理上或生活上重大挑战、困难或痛苦的时候。如遭受重大打击或失落、面临心理压力和焦虑、遭遇人际关系问题、经历生活变故、孤独和社交隔离等。在这些情况下,共情不仅能够帮助个体缓解情绪、减轻压力,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因此,当我们看到身边的人处于困境中时,应该积极展现共情能力,给予他们必要的关心和支持。
3. 情感支持
即运用倾听、关注、接纳、鼓励等方法,给予对方情感上的关怀。
a. 表达同情与理解:用温暖、真诚的语言表达你对对方处境的同情和理解。
b. 提供情感上的安慰:根据对方的情绪状态,给予适当的安慰。这可能是一个拥抱、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理解的微笑或是一个倾听的耳朵。
c. 鼓励积极应对:在给予情感支持的同时,也要鼓励对方积极面对问题。分享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或资源,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消极情绪,也称为负面情绪或不愉快情绪,是指个体在某种情境下体验到的悲伤、愤怒、焦虑、恐惧、失望、沮丧等感受。
结合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掌握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感受别人的感受。
引出课题《认识共情》。
词语归类,认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通过情绪词语归类的活动,更好地理解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导入课程。
课题
第四课 认识共情
学科
心理健康教育
年级
五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识和技能:理解共情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共情的步骤,学会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情感支持。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讨论、自我经历回忆、故事分析等过程,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促进新旧知识结合,融会贯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同理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树立正确交友观,促进个人成长。
生2:小轩需要的是支持和鼓励,鼓励他重塑信心,继续训练,早日成为篮球队的一员。
师:这就是共情的步骤,具体如下:
1. 分析问题
a. 细致聆听:首先,全神贯注地聆听对方的叙述,注意捕捉关键信息,包括问题的起因、经过、现状以及可能的影响。
b. 澄清与确认:在聆听的过程中,适时地提出开放性问题或进行简短的反馈,以确保你对问题的理解是准确的。
重点
理解共情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共情的步骤。
难点
结合上节课的内容,总结共情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活动:情绪归类
开心 踏实 郁闷 好奇 无聊
紧张 急切 怀疑 高兴 坦然
满足 委屈 喜悦 害怕 激动
伤心 恐惧 轻松 佩服 自豪
积极情绪:
消极情绪:
师:积极情绪,也称为正面情绪或愉悦情绪,是指个体在某种情境下体验到的愉快、满足、幸、兴奋、希望、乐观等感受。
讲授新课
一、观景台
出示课件,猜猜他(她)的感受。
故事1:乐乐是学校女子篮球队的队长,她性格爽朗,乐于助人。一天,乐乐戴了一个粉色的小兔子发卡,课间被几个男生看见,他们笑话乐乐幼稚,说她像幼儿园的小朋友。受此打击,乐乐好几天都很少开口说话。
师:乐乐的感受是怎样的?为什么?
预设:
生1:乐乐感到很伤心。
生2:因为乐乐被同学嘲笑了。
回顾知识,思考共情的重要性。
呈现故事情境,通过分析交流,提高情绪感知力,理解共情的基本概念,认识到人际交往中情感支持的必要性。
通过对故事的深入分析,掌握共情的步骤,学会共情,学会给予他人情感支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问题层层递进,通过回忆自身的共情经历,分析需要被人共情的情境,学会在人际交往中积极与他人共情。
c. 深入分析问题: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尝试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这有助于你更全面地把握对方的处境。
2. 判断情绪感受
a. 观察非言语信号:细致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以及声音的变化,这些都能提供关于他们情绪状态的宝贵线索。
b. 识别情绪类型:基于对方的言语和非言语信号,尝试识别他们当前的主要情绪类型,如悲伤、愤怒、焦虑等。同时,也要意识到情绪可能具有多层次和复杂性,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可能体验到多种情绪。
师:你希望亮亮对小轩说些什么?为什么?
预设:
生1:我希望亮亮能够安慰小轩,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应该互相支持体谅。
生2:亮亮可以说:“小轩,很遗憾你落选了,但是你不要难过,我会和你一起训练,争取下次选拔,你也可以顺利进入篮球队!”
师:共情,即同理心,是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好朋友相处离不开共情,需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给对方必要的情感支持。
故事2:小轩和亮亮是好朋友,两个人都很喜欢打篮球,他们都想参加学校的篮球队,但篮球队现在只剩一个名额了。最终,通过选拔,亮亮被篮球队录取了。小轩向亮亮表示祝贺。
师:小轩和亮亮的情绪分别是什么?
预设:
生1:小轩既为自己落选而难过,又为亮亮被录取而感到高兴。
生2:亮亮为自己感到开心,作为小轩的朋友,也替他感到遗憾。
二、回音壁
师:想一想,乐乐和小轩分别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们的情绪或感受一样吗?
预设:
生1:乐乐是被同学嘲笑了,小轩是篮球队落选了。
生2:他们都会伤心难过。
生3:但是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师: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最需要的情感支持是什么?
预设:
生1:乐乐需要的是安慰和接纳,赞美她的发卡,告诉她并没有错,让她重新变得开朗。
四、加油站
共情之树
在下面的“共情之树”上,写出共情的重要性。
交流讨论。
师:结合上节课《感受别人的感受》所学的内容,共情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1.增进人际关系。
2.促进沟通。
3.提升个人幸福感。
4.促进社会和谐。
5.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分析两个故事中主人公的情绪感受。
回顾分析,学习知识。
回忆共情经历,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