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 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 分,共16 分)
1.(
2.00 分)下列四个事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2.00 分)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滴加液体B.点燃酒精灯C.称量反应物质量D.稀释浓硫酸
3.(2.00 分)下列说法:
①二氧化硫和臭氧都是空气污染物;
②洁净的空气和水都是纯净物;
③因为水体有自净能力,所以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④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途径之一;
⑤烧碱和熟石灰的溶液都显碱性;
⑥复合肥中一定要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⑦如果将化合物按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两大类划分,则葡萄糖和尿素应属于有机化合物。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⑤⑦ B.①②④⑥C.④⑤⑦ D.①②⑤⑥
4.(2.00 分)小雨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
①3 个锌原子;3Z N;
②两个氢分子:2H2;
③两个氢氧根离子:2OH﹣;
④原子结构示意图对应的粒子:Mg2+;
⑤氯化亚铁的化学式:FeCl2;
⑥﹣2 价的氧元素:O2﹣。
其中正确的有()
A.②③⑤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5.(2.00 分)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 的值等于0.5 B.甲一定是化合物
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6.(2.00 分)金属钨(W)可做白炽灯泡的灯丝。
用黑钨矿[主要含有FeWO4(钨酸亚铁)]制得金属钨(W)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其主要反应原理如下:
①4FeWO4+4Na2CO3+O2 4Na2WO4+2Fe2O3+4CO2
②Na2WO4+2HCl(热浓)=H2WO4+2NaCl
③H2WO4 H2O+WO3
④3H2+WO3W+3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③属于分解反应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x 24 3
B.反应①②③④的产物都有氧化物
C.反应①④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为加快反应的速率,可将黑钨矿石碾成粉末
7.(2.00 分)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总结,正确的是()
A.C、CO、CO2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故参与反应时均具有碳的还原性B.HCl 和NaOH 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故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C.酸溶液都含有H+,故酸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浓H2SO4、NaOH 都具有吸水性,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8.(2.00 分)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CO、CO2和H2O,且总质量为20.8g,其中H2O 的质量为10.8g,则CO2的质量为()
A.5.6g B.8.8g C.4.4g D.4.8g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3 小题,共13 分)
9.(4.00 分)化学基础与常识
(1)图1 金属应用的实例,主要利用金属的导热性的是(填序号);
(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2 所示(其中其中表示不同离子)。
则“ ”与“”反应生成了(填物质名称)。
(3))氢氟酸(HF)能刻画玻璃,其中有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SiO3+6HF=X+SiF4↑+3H2O,则X 的化学式为
(4)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
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
其反应过程如图3 所示。
写出反应I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0.(5.00 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着较大差异;
(2)用一氧化碳和磁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3O4)炼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用盐酸除去自行车钢圈上的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铝制品形成致密保护膜的化学方程式是;
(5)氢化镁(MgH2)是一种贮氢合金,当它与H2O 混合时释放出氢气,同时生成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1.(4.00 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丙是单质,则甲可能是(填化学式);(2)若甲是一种黑色固体,乙和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写出丙→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3)若甲是纯碱,乙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则丙可能是(填化学式),写出乙→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1 小题,共3 分)
12.(3.00 分)为测定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含量,现称取12.5g 石灰石矿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得到二氧化碳气体4.4g (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请计算:该石灰石样品含CaCO3的质量分数?
四、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包括2 小题,共8 分)
13.(3.00 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用装置B 和E 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现需要制取并收集一瓶氢气,在装置A、B、C、D、E 中,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3)C、D、E、F 都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收集装置,其中装置C 和装置E 不能用来收集二氧化碳,则不能用装置E 的原因是。
14.(5.00 分)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法。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CO2通入NaOH 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设计了下列二组实验。
请和化学兴趣
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并回答问题:【设计与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步骤一实验步骤
二
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一实验步骤
二
实验I 实验II
【探究与结论】
(1)实验I 中步骤一看不到明显现象,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
(2)实验Ⅱ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在实验Ⅱ的步骤一中CO2和NaOH 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却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原因是。
【拓展延伸】现有下列信息:
请你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利用以上料信息再设计实验Ⅲ,证明CO2确实与NaOH 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Ⅲ的操作为:。
看到的现象是。
2018 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 分,共16 分)1.(2.00 分)下列四个事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①玻璃片上出现水珠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大理石投入到稀盐酸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③自制汽水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④品红在水中扩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00 分)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滴加液体B.点燃酒精灯C.称量反应物质量D.稀释浓硫酸
【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可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
示操作正确。
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
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2.00 分)下列说法:
①二氧化硫和臭氧都是空气污染物;
②洁净的空气和水都是纯净物;
③因为水体有自净能力,所以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④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途径之一;
⑤烧碱和熟石灰的溶液都显碱性;
⑥复合肥中一定要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⑦如果将化合物按有机化合物和无
机化合物两大类划分,则葡萄糖和尿素应属于有机化合物。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⑤⑦B.①②④⑥C.④⑤⑦D.①②⑤⑥
【分析】①根据空气的污染物解答,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
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臭氧等进行分析;
②根据洁净的空气的成分进行分析;
③根据水体的自净能力时是有限的进行分析;
④根据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不能降低或升高进行分析;
⑤根据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含有的离子进行分析;
⑥根据复合肥的定义进行分析;
⑦根据有机化合物的概念进行分析。
【解答】解:①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臭氧等,故说法正确;
②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属于混合物,故说法错误;
③水体虽然有自净能力,但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严重污染水体,根本无法达到自净,故说法错误;
④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一般不变,故说法错误;
⑤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在水溶液中会解离出氢氧根离子,所以,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都显碱性,故说法正确;
⑥复合肥是含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的肥料,故说法错误;
⑦葡萄糖和尿素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物质的分类最基础的化学知识之一,但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学习时应正确理解概念,了解概念间的本质区别和联系。
4.(2.00 分)小雨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
①3 个锌原子;3Z N;
②两个氢分子:2H2;
③两个氢氧根离子:2OH﹣;
④原子结构示意图对应的粒子:Mg2+;
⑤氯化亚铁的化学式:FeCl2;
⑥﹣2 价的氧元素:O2﹣。
其中正确的有()
A.②③⑤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分析】①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
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②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
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③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
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④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为原子,进行分析判断。
⑤氯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 价,氯元素显﹣1 价,进行分析判断。
⑥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
在后。
【解答】解:①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 个锌原子表示为:3Zn,故书写错误。
②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
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 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故书写正确。
③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
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 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2OH﹣,故
书写正确。
④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为原子,其原子符号为Mg,故书写错误。
⑤氯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 价,氯元素显﹣1 价,其化学式为FeCl2,故书写正确。
⑥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
字在后,﹣2 价的氧元素可表示为,故书写错误。
故②③⑤书写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2.00 分)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 的值等于0.5 B.甲一定是化合物
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分析】根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50g﹣23g=27g,故是生成物,生成的甲的质量为27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丙的质量为24g﹣0g=24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3g﹣0g=3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乙的质量不变,则x 的值等于0.5,故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甲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24g:3g=8:1,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B 选项的分析,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6.(2.00 分)金属钨(W)可做白炽灯泡的灯丝。
用黑钨矿[主要含有FeWO4(钨酸
亚铁)]制得金属钨(W)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其主要反应原理如下:
①4FeWO4+4Na2CO3+O2 4Na2WO4+2Fe2O3+4CO2
②Na2WO4+2HCl(热浓)=H2WO4+2NaCl
③H2WO4 H2O+WO3
④3H2+WO3W+3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③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①②③④的产物都有氧化物
C.反应①④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为加快反应的速率,可将黑钨矿石碾成粉末
【分析】A、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
总结为“一变多”。
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C、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
析判断。
D、根据加快反应的速率,可以采用的增大接触面积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反应③是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①②③④的产物中,Na2WO4、H2WO4、W 均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①④,均有单质与化合物的转化,均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选项
说法正确。
D、加快反应的速率,可以采用的增大接触面积方法,可将黑钨矿石碾成粉末,
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掌握分解反应、氧化物的特征、化合价的原则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2.00 分)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总结,正确的是()
A.C、CO、CO2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故参与反应时均具有碳的还原性B.HCl 和NaOH 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故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C.酸溶液都含有H+,故酸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浓H2SO4、NaOH 都具有吸水性,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分析】A.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B.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来分析;
C.根据酸具有通性的原因来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A.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故错误;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虽然生成了盐和水,但并不符合“ 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的特点,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错误;
C.酸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H+,故正确;
D.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来干燥二氧化碳,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区分应用。
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8.(2.00 分)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CO、CO2和H2O,且总质量为20.8g,其中H2O 的质量为10.8g,则CO2的质量为()
A.5.6g B.8.8g C.4.4g D.4.8g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
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甲烷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12:4=3:1;所以甲烷的质量应该是氢元素质量的 4 倍,
则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0.8g﹣10.8g××4=16g,
设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
根据题意有:x×+(20.8g﹣10.8g﹣x)×+10.8g×=16g,
x=4.4g,
故选:C。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3 小题,共13 分)
9.(4.00 分)化学基础与常识
(1)图1 金属应用的实例,主要利用金属的导热性的是 B (填序号);
(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2 所示(其中其中表示不同离子)。
则“ ”与“”反应生成了水(填物质名称)。
(3))氢氟酸(HF)能刻画玻璃,其中有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SiO3+6HF=X+SiF4↑+3H2O,则X 的化学式为CaF2
(4)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
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
其反应过程如图3 所示。
写出反应I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I2+2H2O=H2SO4+2HI 。
【分析】(1)根据金属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2)根据题意,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4)根据反应I 为二氧化硫、水与碘发生反应生成硫酸和HI 进行分析。
【解答】解:(1)A.金属制成电缆主要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
B.电热壶主要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
C.金属丝主要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
D.金属乐器主要是利用了金属的耐腐性和特殊光泽;
故选:B;
(2)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
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由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图,此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生成水分子,故填:水;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反应前:
1 个钙原子、1 个硅原子、3 个氧原子、6 个氢原子、6 个氟原子;反应后:1 个硅原子、4 个氟原子、6 个氢原子、3 个氧原子,所以X 中含有1 个钙原子和2
个氟原子,其化学式为CaF2;故填:CaF2;
(4)由图可知,反应I 为二氧化硫、水与碘发生反应生成硫酸和HI,化学方程式为:SO2+2H2O+I2=H2SO4+2HI;故填:SO2+I2+2H2O=H2SO4+2HI。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5.00 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着较大差异;
(2)用一氧化碳和磁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3O4)炼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3O4+4CO 3Fe+4CO2;
(3)用盐酸除去自行车钢圈上的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HCl+Fe2O3=2FeCl3+3H2O ;
(4)铝制品形成致密保护膜的化学方程式是4Al+3O2=2Al2O3;
(5)氢化镁(MgH2)是一种贮氢合金,当它与H2O 混合时释放出氢气,同时生成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H2+2H2O=Mg(OH)2+2H2↑。
【分析】(1)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解答;
(2)根据反应原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
(3)根据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会生成盐和水进行分析;
(4)根据铝与氧气作用生成氧化铝解答;
(5)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解: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着较大差异;
(2)用一氧化碳和磁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3O4)炼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3O4+4CO 3Fe+4CO2;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酸反应会生成盐和水,用盐酸除去自行车钢圈上的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HCl+Fe2O3=2FeCl3+3H2O;
(4)铝与氧气作用生成氧化铝,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Al+3O2=2Al2O3。
(5)氢化镁(MgH2)是一种贮氢合金,当它与H2O 混合时释放出氢气,同时生成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H2+2H2O=Mg(OH)2+2H2↑
答案:
(1)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Fe3O4+4CO 3Fe+4CO2
(3)6HCl+Fe2O3=2FeCl3+3H2O;
(4)4Al+3O2=2Al2O3。
(5)MgH2+2H2O=Mg(OH)2+2H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11.(4.00 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丙是单质,则甲可能是H2O2(填化学式);(2)若甲是一种黑色固体,乙和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写出丙→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CO2+C2CO ;
(3)若甲是纯碱,乙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则丙可能是CaCO3(填化学式),写出乙→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结合题目要求分析解答,常用的溶剂是水,黑色固体碳能生成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二氧化碳是常见的温室气体,据此解答。
【解答】解:(1)乙是最常用的溶剂,丙是单质,则甲可以是过氧化氢,故填:H2O2;(2)黑色固体碳能生成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丙→乙
可以是二氧化碳和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填:CO2+C 2CO;
(3)甲是纯碱,乙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则乙是二氧化碳,丙可以是碳酸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填:CaCO3;Ca(OH)2+CO2═ CaCO3↓+H2O。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1 小题,共3 分)
12.(3.00 分)为测定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含量,现称取12.5g 石灰石矿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得到二氧化碳气体4.4g (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请计算:该石灰石样品含CaCO3的质量分数?【分析】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质量可以计算碳酸钙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设该石灰石样品含CaCO3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4.4g
x=10g
该石灰石样品含CaCO3的质量分数==80%
答:该石灰石样品含CaCO3的质量分数为8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解题的规范性。
四、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包括2 小题,共8 分)
13.(3.00 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2KC1O3
(1)用装置 B 和E 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C1+3O2↑ 。
(2)现需要制取并收集一瓶氢气,在装置A、B、C、D、E 中,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AC(或AE)。
(3)C、D、E、F 都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收集装置,其中装置C 和装置E 不能用来收集二氧化碳,则不能用装置 E 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可与水反应。
【分析】(1)根据装置的特点来分析解答;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条件来确定制取装置,根据气体的性质来确定收
集方法;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1)装置 B 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氧气,因为试管口没有棉花团,所以是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故填:
2KC1O3 2KC1+3O2↑;
(2)在实验室中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气体,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选择装置A 来制取;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氢气,也可以用排水法来收集;故填:AC(或AE);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来收集二氧化碳;故填: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可与水反应。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收集方法等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
行拓展,难度不大,关键是明确发生装置、收集方法选择的依据,并熟练书写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