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H-FABP

合集下载

H-FABP_培训资料

H-FABP_培训资料

推荐心梗新组合:
H-FABP+Troponin
H-FABP + Troponin
・根据WHO的调查,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后24小时以内的死亡率为80% ・治疗的黄金时期为发病后6小时以内
Value H-FABP Troponin
0
6
24
48
Time(hr) 48hr~
~2hr H-FABP Troponin
梗死面积的早期评估
• FABP的完全释放明显早于CK和LDH
Bio Links H-FABP试剂盒
①以乳胶凝集法为原理 ②可以定量检测 ③可以使用各种自动生化分析仪在短时间内得出结果 ④特异性高(不发生非特异反应) ⑤重现性良好
⑥稳定性优
⑦检测范围 (2.5~160 ng/mL)
⑧参数 1) 样本 / R1 / R2 = 4 / 100 / 100 μ L * 样本 = 血清或血浆 2) 波长 = 660nm or 700nm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H-FABP)
内容
H-FABP简介
H-FABP应用
H-FABP的诊断价值 H-FABP的其它功能
H-FABP试剂 盒
心脏标志物
• 心肌受到伤害坏死时升高的标志物
– H-FAB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 Troponin I or T(肌钙蛋白) – Myoglobin(肌红蛋白) – CK、CK-MB(肌酸激酶) 疑似病症: 心肌梗塞或心绞痛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 (ACS)
Annales de, Un nouveau marqueur cardiaque : la heart fatty-acid binding protein (h-FABP) Ann Biol Clin 2006 ; 64 (3) : 209-17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试剂(免疫层析法)产品技术要求万孚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试剂(免疫层析法)产品技术要求万孚

2性能指标
2.1外观检查
外观应平整,材料附着应牢固,各组份应齐全。

2.2物理检查
膜条应不小于 2.5mm;液体移行速度应不低于 10mm/min。

2.3阳性参考品符合率
对 3 份阳性参考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

2.4阴性参考品符合率
对 5 份阴性参考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

2.5灵敏度
对灵敏度参考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

2.6精密度
2.6.1批内精密度
取同一批次试剂,对精密度参考品进行检测,重复检测 10 次,其反应结果应呈阳性,显色均一。

2.6.2批间精密度
取三个批次试剂,对精密度参考品进行检测,各重复检测 10 次,其反应结果应呈阳性,显色均一。

2.7分析特异性
在浓度为 25ng/mL 的阳性参考品中加入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使得血红蛋白浓度≤5mg/mL、甘油三酯浓度≤30mg/mL和胆固醇浓度≤5mg/mL,重复检测 3 次,检测结果应为阳性。

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酶联免疫分析ELISA

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酶联免疫分析ELISA

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含量。

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

用纯化的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再与HRP标记的H-FABP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

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浓度。

试剂盒组成:试剂盒组成48孔配置96孔配置保存说明书1份1份封板膜2片(48)2片(96)密封袋1个1个酶标包被板1×48 1×96 2-8℃保存标准品:1350ng/L 0.5ml×1瓶0.5ml×1瓶2-8℃保存标准品稀释液 1.5ml×1瓶 1.5ml×1瓶2-8℃保存酶标试剂 3 ml×1瓶 6 ml×1瓶2-8℃保存样品稀释液 3 ml×1瓶 6 ml×1瓶2-8℃保存显色剂A液 3 ml×1瓶 6 ml×1瓶2-8℃保存显色剂B液 3 ml×1瓶 6 ml×1瓶2-8℃保存终止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浓缩洗涤液(20ml×20倍)×1瓶(20ml×30倍)×1瓶2-8℃保存样本处理及要求:1. 血清: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分钟,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FABP产品描述

FABP产品描述

产品描述: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盒是应用免疫胶体金层析技术建立的快速、特异、操作简便的一步法定性检测方法,用于定性检测人全血、血清或血浆中的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可用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辅助诊断。

检验原理:H-FABP存在于心肌细胞质中,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细胞坏死时,H-FABP渗漏到血液中,从而使外周血浓度升高。

因此,它就成为AMI的早期检测指标。

产品特点:1.高灵敏度及二次检测灵敏性:有病正确诊断率高。

现有的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异构酶,在发病6—8小时可检测出,而本品早在发病2小时即可检出,4—6小时达到峰值,12小时后浓度消退,是目前检测出时间最早的一类。

且对于短期的AMI二次发作检测灵敏度高。

2.高特异性:目前医院对于发病2小时左右的病人采用测肌红蛋白,但是由于肌红蛋白在骨骼肌中的含量是心肌的两倍,故在骨骼肌受损的情况下易造成假阳性。

而H-FABP大量存在于心肌细胞中,骨骼肌中的含量只有心肌的四分之一,故特异性高于肌红蛋白。

产品的使用方法:产品的适用科室:产品的制造工艺:病例讨论:对于发病6小时以内的病人检测H-FABP,其敏感性要高目前医院所使用的CK-MB和肌钙蛋白I1. 材料和方法1.1 选取急诊就诊及住院的病史资料完整的A MI患者46例。

诊断均符合WHO的标准(典型的胸痛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ST段抬高>2mm;血清心肌酶学升高超过正常上限两倍以上)。

异常者。

1.2 所有AMI患者于发病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4小时、6小时、12小时静脉采血,采血4ml注入已预先加入EDTA及抑肽酶的试管中,立即进行超高速离心20分钟后,分离出血浆,置于-70℃冰箱保存,避免反复冻溶。

待标本资料收集完整后,用采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H-FABP浓度。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2表示;组间数据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各组间比较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资料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资料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心脏中富含的一种新型小胞质蛋白,它具有高度心脏特异性(也就是主要在心脏组织中表达)。

心肌缺血性损伤出现后,h-FABP可以早在胸痛发作后1至3小时在血液中被发现,6至8小时达到峰值而且血浆水平在24至30小时内恢复正常。

心脏脂肪酸结合胞质蛋白由13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5 kDa。

h-FABP基因位于染色体I上。

它是心脏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

h-FABP结合两个脂肪酸分子并参与脂肪酰基辅酶A的运输,活跃于氧化过程,从而在线粒体中产生能量。

h-FABP在生物学方面的几个特点,表明其是心肌损伤早期诊断有价值标志物:1.在心肌中高浓度;2.在细胞质中限制;3.低分子量和面积小;4.相对组织特异性;5.与心脏以外组织中CK-MB的分布相似;6.在心肌损伤后早释进入血浆和尿液。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应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h-FABP与急性心肌梗死。

由于h-FABP可以早在胸痛发作后1至3小时在血液中被发现,故h-FABP能够提供最强的诊断能力,尤其是在急性缺血事件的前6小时内,有助于快速危险分层和更早预测患者预后。

另外,h-FABP的早期使用可以克服急性胸痛早期心肌肌钙蛋白检测的陷阱。

心肌肌钙蛋白在循环中越持久,可能越有助于急性心肌损伤的后期诊断。

二是h-FABP和手术后急性心肌损伤。

h-FABP用于早期检测心肌损伤还被延伸到心脏手术。

在心脏手术中松开主动脉钳夹后h-FABP血清浓度比CK-MB和TnT更早达到最高水平。

普遍认为h-FABP释放量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

三是h-FAB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h-FABP在ACS发病早期可迅速释放到血液中,对于ACS的诊断具有时间优势,同时对心肌损伤具备高特异性、高灵敏度、高符合率的特点;h-FABP浓度在ACS长期预后中,可有效鉴别出AMI、心衰及不稳定心绞痛等不良事件的高危患者;h-FABP与肌钙蛋白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敏感性,对ACS更具诊断价值。

H-FABP检测在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

H-FABP检测在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

H-FABP检测在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陈阵;韩青;李民【期刊名称】《临床军医杂志》【年(卷),期】2010()5【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 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92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患者,采用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患者发病0~3 h、3~6 h 和6 h 后血清的H-FABP,并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3种心肌标志物在诊断不同发病时间段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H-FABP检测诊断AMI的敏感性在0~3 h(66.7%)和3~6 h(85.71%)时间段显著高于cTnI(16.67%、61.9%)和CK-MB(8.3%、66.7%);在诊断特异性上,H-FABP高于CK-MB,比cTnI低.结论 H-FABP对于诊断早期AM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良好的特异性,更适合于临床AMI的早期诊断.【总页数】3页(P816-818)【关键词】H-FABP;快速检测试剂盒;诊断特异性;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价值;AMI;diagnosis;of;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敏感性和特异性;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时间段;cTnI;心肌标志物;早期诊断;血清;胸痛患者;检测结果;检测诊断【作者】陈阵;韩青;李民【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解放军第210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2【相关文献】1.快速检测血浆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J], 夏杰2.CK-MB、BNP、MYO、H-FABP及hs-cTnI联合检测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J], 陈力;杨静3.H-FABP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J], 王丹丹4.血浆GPBB和H-FABP及cTnT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 [J], 刘秋静;欧阳玉立5.急诊床旁快速检测(POCT)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符莹莹;武冬;薛辉;唐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心脏中富含的一种新型小胞质蛋白,它具有高度心脏特异性(也就是主要在心脏组织中表达)。

心肌缺血性损伤出现后,h-FABP可以早在胸痛发作后1至3小时在血液中被发现,6至8小时达到峰值而且血浆水平在24至30小时内恢复正常。

心脏脂肪酸结合胞质蛋白由13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5 kDa。

h-FABP基因位于染色体I上。

它是心脏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

h-FABP结合两个脂肪酸分子并参与脂肪酰基辅酶A的运输,活跃于氧化过程,从而在线粒体中产生能量。

h-FABP在生物学方面的几个特点,表明其是心肌损伤早期诊断有价值标志物:1.在心肌中高浓度;2.在细胞质中限制;3.低分子量和面积小;4.相对组织特异性;5.与心脏以外组织中CK-MB的分布相似;6.在心肌损伤后早释进入血浆和尿液。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应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h-FABP与急性心肌梗死。

由于h-FABP可以早在胸痛发作后1至3小时在血液中被发现,故h-FABP能够提供最强的诊断能力,尤其是在急性缺血事件的前6小时内,有助于快速危险分层和更早预测患者预后。

另外,h-FABP的早期使用可以克服急性胸痛早期心肌肌钙蛋白检测的陷阱。

心肌肌钙蛋白在循环中越持久,可能越有助于急性心肌损伤的后期诊断。

二是h-FABP和手术后急性心肌损伤。

h-FABP用于早期检测心肌损伤还被延伸到心脏手术。

在心脏手术中松开主动脉钳夹后h-FABP血清浓度比CK-MB和TnT更早达到最高水平。

普遍认为h-FABP释放量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

三是h-FAB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h-FABP在ACS发病早期可迅速释放到血液中,对于ACS的诊断具有时间优势,同时对心肌损伤具备高特异性、高灵敏度、高符合率的特点;h-FABP浓度在ACS长期预后中,可有效鉴别出AMI、心衰及不稳定心绞痛等不良事件的高危患者;h-FABP与肌钙蛋白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敏感性,对ACS更具诊断价值。

关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你了解多少

关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你了解多少

关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你了解多少近几年,随着医疗行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很多人开始注重养生保健,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

2020年我国心血管疾病中心为研究国民身体素质,对全国98万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风险人群超过10.5%,这意味着心血管疾病对于人们死亡构成的威胁超过40%以上。

至此,心血管疾病已然成为影响人们生命健康的“杀手”,心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发病快、后遗症大、死亡率高的特点,患者往往预后不好,必须进行定期检查,秉承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

1.带你了解新型心肌标志物的诞生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是心肌标志物,近几年在临床上为探究心血管疾病对此进行了较多研究。

H-FABP中富含新型小胞质蛋白,特异度和灵敏度较高,心脏中所含有的浓度是骨骼肌的10倍。

早在1971年美国就已经在肠粘膜中研究出脂肪酸结合蛋白,这是一种同源性小分子细胞内蛋白质,分子量是14000-16000,在很多脂肪酸代谢细胞中广泛分布。

研究至今,发现了至少9种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包括肝型、肠型、心型、脂肪细胞型、脑型、回肠型、上皮细胞型、髓磷脂型以及睾丸型等,分别以分离的第一组织进行命名。

不同类型的脂肪酸结合蛋白氨基酸序列中38%-70%的同源性,空间结构上有两个α2螺旋和一个β2折叠结构,这些结构共同组成一个稳定的,类似于蚌壳的结构,可以容纳脂肪酸,能够对结构进行屈曲,因此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对其内的脂肪酸结构进行保护。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广泛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包括骨骼肌细胞、主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等,在肾脏、肾上腺、脑部中存在含量较少,肝脏、脂肪组织中不含有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脏全部可溶性蛋白质中含量大多为4%-8%,在正常人心肌细胞中每克含量约为( 0.52 ±0.06) mg,在侧壁中的H-FABP含量最高,然后是左室后壁、室间隔,右心室含量最少。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青海地区急诊胸痛患者中应用的疗效评价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青海地区急诊胸痛患者中应用的疗效评价

合征 、 主动脉夹 层 等 , 其预 后 就 越具 有 时 间依 赖 性 ,
即诊断 越早 , 治疗越及 时 , 预后 越好 。对这 些预后 不
F B 、T I A P C n 阳性例 数 、K—M C b定 量结 果 , 并初 步筛
查 出急性心 梗患者 。急性 心梗患者 再按 照发病 时间 分组 , 别记 录各 时 间段 内 H—F B 、 T I 分 A P C n 阳性例 数 、 K—M C b定 量结果 , 进行统 计学 分析 。 3 统计 学处理 以 ( ±s 表 示 , 间 比较 采 用 t ) 组
21 0 0年 6月 我科 门诊 就 诊 的 急 性 胸痛 患 者 9 8例 , 男 2 4例 , 1 女 2例 ; 年龄 最 小 3 4岁 , 最大 8 5岁 , 平 均 5 . 。最后 确 诊心肌梗 死 5 ( 2 3岁 7例 发病 时 间 3 O 分 钟 ~9小 时) 心绞痛 组 ( 括稳定 型及不 稳定型 ) , 包 l , 他原 因 2 6例 其 5例 。 2 方法 本组 病例人 院后 常规行 心 电图 、 胸部拍 片
检 验 , 00 P< . 5为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
结 果
蛋白( F B ) H— A P 检测试剂盒( 深圳康生保生物技术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 可 证 编 号 : 药 管 械 生 产 证 许 粤 20 15 05 3号 ) 1 在胸 痛 病 人 中 , 急 性 心 肌梗 死 患者 使 在最 短时 间 内得 到确诊 , 而节 省 了救 治时 间 , 从 相对 延 长 了溶栓 时 间窗 , 最大 限度 的挽 救 了其 频死 心肌 ,
良的疾病 , 果 误 诊 或 是 漏 诊 , 会 产 生严 重 的 后 如 则
果 。因此 , 对急性 胸痛病 人给予 快速鉴 别诊 断 , 同时 对其 危 险性 给予 准确 的评估 并 作 出及 时、 确 的处 正 置 , 目前 急诊 医生面 临的巨大挑 战之 一 。 是 我科 自20 0 9年 1月 起应 用 心 脏 型脂 肪 酸结 合

H-FABP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分析

H-FABP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分析

H-FABP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快速检测试剂盒在诊断早期急心肌梗死(AMI)的应用价值。

方法临床选取因胸痛6 h内入院的AMI患者48例,分别在发病后2、4、6 h各时间段采肘静脉血,检测血清中H-FABP、C-TnI、CK-MB、MYO的含量,分析其检测数据。

结果发病2 h血清H-FABP、CTnI、CK-MB、MYO的阳性率分别为81.8%、40.9%、4.5%、77.3%;发病4 h 的阳性率分别为100%、79.6%、53.6%、92.9%;发病6 h的阳性率分别为100%、84%、76%、96%。

结论H-FABP比C-TnI和CK-MB提前呈阳性,对AMI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趋高,越来越为临床工作者所重视。

随着治疗技术的提高,早期诊断对决定溶栓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能够发现早期诊断AMI的生化标志物非常重要[1]。

H-FABP是一种可溶性的细胞质蛋白,主要分布于心肌细胞内,具有相对的组织特异性,其特点是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具有高度敏感性及相对的特异性[2]。

本文通过对48例AMI患者进行H-FABP、C-TnI、CK-MB、MYO等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来探讨H-FABP快速检测试剂盒在AMI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8例AMI患者均为本院2008年3月至2009年9月的住院患者,均在发病后6 h内入院,男28例,女20例,年龄33~72岁,平均43岁。

均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

1.2 标本留取48名AMI患者入院按发病2、4、6 h采静脉血5 ml,其中发病2 h采血22例;发病4 h采血40例;发病6 h采集25例,分别送检H-FABP、C-TnI、CK-MB、MYO的浓度。

1.3 检测方法采用H-FABP快速检测试剂盒。

什么是H-FABP

什么是H-FABP

H-FABP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是一种心肌缺血的高敏早期标志物,缺血性发作30分钟后即可检。

和肌钙蛋白一起,可以促进疑似ACS患者的早期管理。

朗道H-FABP检测基于实验室的临床化学分析,适用于广泛的生化分析仪。

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 )在活性脂肪酸代谢的组织中大量存在,如心脏和肝脏,它们的主要功能促进细胞内的长链脂肪酸运输。

现已确定九个不同类型的FABP,其中,H-FABP 是最广泛的,因为它大量存在于心肌细胞。

其低分子量和细胞质的位置相结合,使H – FABP成为急性冠脉综合症(尤其是胸痛发作6小时内)的一个高敏的早期标志物,缺血性发作30分钟后即可检测。

这可能是因为在心肌缺血和心肌坏死以后,它迅速从细胞质进入血液循环。

H-FABP在6-8小时左右达到浓度峰值,然后在24-30小时左右恢复至正常水平。

如此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得益于高肾清除率,这意味着H-FABP不仅能够用作AMI早期标志物,还是理想的心肌梗死复发诊断标志物。

尽管H-FABP的释放特点与肌红蛋白相似,但其心肌特异性是肌红蛋白的15-20倍;因此H-FABP是更有效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此外,H-FABP的正常血清/血浆值比肌红蛋白低,从而降低假阳性比率。

H-FABP的释放特点AMI发作后,H-FABP,返回到基线浓度如此之快(通常20-24小时),它也可以用作AMI复发的标志物。

这点与CK-MB一样,由于其比肌钙蛋白相比,有更快速的清除率(3-4天vs 10-14天)。

H-FABP是在体外非常稳定的蛋白质,研究表明,血清和血浆样品可经受高达8次冷冻/解冻循环而没有免疫反应性的损失。

H-FABP的临床价值相较于单独使用肌钙蛋白的情况,使用H-FABP和肌钙蛋白的组合已证实,在症状出现后的早期(<4小时或<6小时),可显著改善MI / ACS的诊断敏感性。

关于预后,一些大型临床试验中肌钙蛋白阳性和肌钙蛋白阴性的患者分层长期ACS的风险已经说明了H-FABP的价值。

H-FABP、hsTnI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H-FABP、hsTnI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H-FABP 、hsTnI 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吕文艳,张琳,刘佳乐,刘航,毕丽丽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医学检验科,陕西宝鸡721006【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高敏肌钙蛋白(hsTnI)表达水平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收治的220例因急性胸痛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98例确诊AMI 患者纳入AMI 组,122例非AMI 患者纳入非AMI 组,选取本院同期1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体检组,比较三组受检者的血清H­FABP 、hsTnI 水平。

收集AMI 组和非AMI 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得到曲线下面积(AUC),评估H­FABP 、hsTnI 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

结果AMI 组患者的血清H­FABP 、hsTnI 水平分别为(38.77±8.09)ng/mL 、(250.74±40.86)ng/mL ,明显高于非AMI 组的(30.98±5.78)ng/mL 、(208.04±31.01)ng/mL 及体检组的(2.13±0.35)ng/mL 、(4.26±1.36)ng/mL ,且非AMI 组明显高于体检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MI 组和非AMI 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AMI 组患者的高血压发生率为69.39%,明显高于非AMI 组的5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ROC 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FABP 、hsTnI 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早期AMI 诊断的AUC 分别为0.798、0.808、0.882,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0.30%、75.40%、85.80%,特异性分别为73.50%、78.60%、84.20%,提示H­FABP 、hsTnI 对早期AMI 有诊断价值,且H­FABP 、hsTnI 联合检测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性。

HFABP培训讲义

HFABP培训讲义

100
n.k.
< 3h 3-6h
96 92
8 84
n.k.
n.k.
TnT
Presented at "The Joint Meeting of The 16th Scientific Session of The Saudi Heart Association and the 3rd Conference of The Gulf Heart Association 2005" Submitted to the Annual Congress of the Europ. Soc. of Cardiology 2005
灵敏度: 100% 特异性: 94.0%
德国糖尿病研究院的171 例患者
CardioDetect®
临床诊断 Non-AMI非AMI患者 AMI患者 - 63 0 + 11 97 Total 74 97
灵敏度: 100% 特异性: 85.1%
合计
63
108
171
Chan CPY et al. IVD Technology 2006, 12(2); 51
24
cTnI: 肌钙蛋白I cTnT: 肌钙蛋白T CK-MB: 肌酸激酶同功酶 FABP: 脂肪酸结合蛋白
Galvani M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1998;65:17-22
Chu WW et al. World Medical Journal 2002;101:40-48
Spanish medical journal: emergencies 2004:16:233-238
King Khalid Univ. Hospital; King Fahad Cardiac Center, Riyadh Med. Complex Saudi Arabia 2004 German Red Cross Ambulances in Wittenberg Germany 2004 Deutsches Diabetes Forschungsinstitut Germany 2003 Herzzentrum Bernau Germany 2003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hFABP的特征看似与肌红蛋白的相似。这两种在心肌和骨骼组织中表达的低分子量胞质蛋白是线粒体氧化的 基质而且在症状发作后2小时内释放,6小时出现最大浓度,24小时内恢复基线浓度。然而,他们在心脏和肌肉组 织中的浓度不同。心脏中hFABP浓度比骨骼肌中高2-10倍((净重0.5 vs. 0.05-0.2 mg/g)。与此相反,心脏细 胞中肌红蛋白浓度比骨骼细胞中低2倍(2.5和4.0 mg/g净重)。肌红蛋白的正常血浆浓度(20-80 μg/l)比 hFABP的(<5μg/l)高10-15倍。游离血浆肌红蛋白水平升高是被广泛接受的早期心肌损伤标志而且在1994年 Bhayana等人证明了血浆肌红蛋白水平升高比CK-MB和cTnT水平升高在症状发作后3-6小时内排除急性心肌梗塞 (AMI)上具有优越性。尽管在发表的几个准则中肌红蛋白被推荐为心脏损伤的早期标志物,但hFABP更加具有心 脏特异性而且由于其生物学特性它可能被认为是一种更准确的诊断试验。
临床应用
hFABP与急性心肌梗塞
1988年,Glatz等人提出hFABP用作鼠类AMI的新型生物化学标志物。1991年,这一观察结果被Abe等人和 Tanaka等人在人类中得到确认,表明人类hFABP可被用作一种对心肌梗塞检测具有高灵敏度和检测率的良好生物 标志物。后来的研究证实了这一假设。hFABP在症状发作后早期释放到血流中而且在20分钟后可以被检测到。最 大浓度在胸痛发作后3-5小时出现,在20小时内恢复正常基线值。Kleine等人报告在症状发作后30-210分钟内诊 断出AMI的灵敏度高于80%。2004年,Chan等人报告了对218位入院时伴随胸痛的疑似AMI患者进行的研究结果。 对于在症状发作后24小时内入院的患者来说,在第一份监测样本中hFABP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72和67%)好于 CPK (54和55%)及cTnI (51和51%)。此外,对于入院后1小时被监测的样本,与CPK或cTnI测定相比hFABP的灵敏 度和阴性预测值增加到100%。因此,连续两个样本hFABP监测可以在1小时内确定几乎所有患持续AMI的患者而且 可以100%排除非AMI患者,不会有假阴性结果。对于其他心脏标志物比如CK-MB、CTnI和cTnT,据报道在症状发 作后间隔0-6小时内检测出AMI的灵敏度约为64%。在一项前瞻性多中心试验中,Nakata等人研究了133位到达急 诊室时疑似患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患者,证明与肌红蛋白、TnT和CK-MB相比hFABP在症状发作后12 小时内检测出ACS和AMI的ROC曲线下面积最高(对于ACS,hFABP的曲线下面积为0.936,肌红蛋白 0.862, TnT 0.734以及CK-MB 0.793;对于AMI,hFABP 0.907,肌红蛋白0.860,TnT 0.838以及 CK-MB 0.880)。ROC分析 结果表明在这些生物标志物中hFABP提供最强的诊断能力,尤其是在急性缺血事件的前6小时内,有助于快速危险 分层和更早预测患者预后。

养猪学综述 (6)

养猪学综述 (6)

H-FABP基因对不同猪肉质的影响摘要: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基因是影响IMF 含量的重要候选基因,但在不同猪种中影响不同。

猪的HFABP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上, 该基因拥有1.6 kb的上游调控序列和0.2 kb的3′非转录区。

H-FABP基因含有4个外显子, 分别转录产生含有24、58、17和17个氨基酸的多肽片段。

对于圩猪,基因型HH 对IMF 含量的效应值最大;对于PIC杂种商品猪,不同基因型对肌内脂肪和肌内蛋白的含量有显著影响(P < 0.01), 其中AA基因型有最高的肌内脂肪和肌内蛋白;对于莱芜猪和杜洛克猪,背最长肌H—FABP基因mRNA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显著相关。

关键字:肌内脂肪含量,H-FABP基因,猪,影响H-FABP gene on different influence of porkAbstract :Fact acid-binding protein (heart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H-FABP) genes are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IMF candidate genes, but in different pig in a different effect on different. Pig HFABP gene is located in 6 on chromosome, this gene has 1.6 KB upstream of the control sequence and 0.2 KB 3 'the transcription area. H-FABP gene contains four explicit son, for fair Hinf pig Ⅰ-RFLP sites with different genotypes in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IMF content and with the least square effect analysis shows that, gene type to the effects of the content of IMF HH value most; For breeding hybrid PIC, different genotypes of the fat and the muscle to muscle in the content of protein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P < 0.01), which is the highest genotype AA fat and muscle in the muscle in protein ; Laiwu pigs and distinctively pig back the longest muscle H-FABP mRNA gene expression in volume and muscle adipose content i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Keywords:IMF,H-FABP,PIG,Influence肌内脂肪含量(intramuscular fat,IMF)是度量肉质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认为2%—3%的IMF 含量可产生理想的口感[1]肌内脂肪含量与肉的嫩度和风味正相关[2-3],但与其他生产性状呈负相关[4-5],IMF含量影响着肉质的嫩度、风味和多汁性。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综述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综述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一,FABP的生物学特性脂肪酸结合蛋白( FABP) 是一组多源性的小分子细胞内蛋白质,分子量14 ~ 15 kDa,。

目前已发现的FABP有9种类型,其中心脏型FABP (H —FABP)较特异地存在于心肌组织中,红骨骼肌、主动脉壁的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胃腺体的壁细胞和睾丸间质细胞中亦有,少量存在于肾脏、白骨骼肌、肾上腺、脑,但肝脏、脂肪组织内无H—FABP分布【1】。

FABP 在骨骼肌中的含量是其在心肌中含量的1 /10。

心脏中的FABP 称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H-FABP 具有稳定的细胞内半衰期,约2 ~ 3天。

人心脏每克湿重中含0. 5 mg FABP,占胞质蛋白的15%。

生理情况下,血浆或细胞间液不存在H-FABP,细胞质的浓度比血中浓度高2 ×105 倍。

健康人群的血浆含有少量H-FABP,是由骨髂肌损伤连续释放引起,年龄、性别、昼夜节律可显著影响H-FABP浓度。

因为男性肌肉较多,所以男性浓度高于女性,H-FABP 大部分经肾清除,故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功能下降,血H-FABP 浓度逐渐升高,此外,和肌红蛋白一样,年老、锻炼会增加H-FABP 浓度。

二,临床应用1.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H-FABP 血浆释放特点与肌红蛋白( myoglobin,Mb) 相同,但HFABP在心肌细胞内的含量高于Mb,而在血浆内的含量远低于Mb。

因此,当心肌损伤后,血浆H-FABP迅速升高超正常上限,比Mb 和肌钙蛋白来得快,因而更有诊断价值。

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血清H-FABP 能识别超急期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胸痛发病6 h 内的患者,对决定是否住院、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有很大帮助。

陶日新等【2】就研究了cTnI和h-FABP诊断心梗的比较,结果证实:对于胸痛发作6h内的AMI患者,H—FABP的诊断敏感性最高,达到78.26%。

而在胸痛发作超过6h的AMI患者中,cTnI检测的诊断敏感性有显著的上升,均达到了93.33%,所以可以对AMI进行确诊。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ELISA试剂盒说明书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ELISA试剂盒说明书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预期应用ELISA法定量测定人血清、血浆或其它相关生物液体中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含量。

实验原理用纯化的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载体,往包被抗h-FABP抗体的微孔中依次加入标本或标准品、生物素化的抗h-FABP抗体、HRP标记的亲和素,经过彻底洗涤后用底物TMB显色。

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h-FABP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计算样品浓度。

试剂盒组成及试剂配制1. 酶联板:一块(96孔)2. 标准品(冻干品):2瓶,每瓶临用前以样品稀释液稀释至1ml,盖好后静置10分钟以上,然后反复颠倒/搓动以助溶解,其浓度为150 ng/ml,请先稀释至30 ng/ml,再做系列倍比稀释(注:不要直接在板中进行倍比稀释)后,分别稀释成30 ng/ml,15 ng/ml,7.5 ng/ml,3.75 ng/ml,1.88 ng/ml,0.94 ng/ml,0.47 ng/ml,样品稀释液直接作为标准浓度0 ng/ml,临用前15分钟内配制。

如配制15 ng/ml标准品:取0.5ml (不要少于0.5ml )30 ng/ml的上述标准品加入含有0.5ml样品稀释液的Eppendorf管中,混匀即可,其余浓度以此类推。

3. 样品稀释液:1×20ml。

4. 检测稀释液A:1×10ml。

5. 检测稀释液B:1×10ml。

6. 检测溶液A:1×120μl(1:100)临用前以检测稀释液A 1:100稀释,稀释前根据预先计算好的每次实验所需的总量配制(100μl/孔),实际配制时应多配制0.1-0.2ml。

如10μl 检测溶液A加990μl检测稀释液A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

7. 检测溶液B:1×120μl/瓶(1:100)临用前以检测稀释液B 1:100稀释。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产品技术要求百奥泰康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产品技术要求百奥泰康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适用范围:该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中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浓度。

1.1 产品规格1.2 组成成分1.2.1 试剂组成试剂1 甘氨酸缓冲液 150mmol/L试剂2 抗人H-FABP抗体包被的胶乳悬浊液 <0.5%1.2.2校准品的组成六个水平的冻干校准品,在水基质中添加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纯品及甘露醇(50g/L)。

定值范围:0ng/mL;(4-10) ng/mL;(10-20)ng/mL;(15-50)ng/mL;(40-80)ng/mL;(80-160)ng/mL。

1.2.3质控品的组成两个水平的冻干质控品,在牛血清(30g/L)中添加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纯品。

定值范围:(2-10)ng/mL;(15-45)ng/mL。

2.1 外观液体双试剂:试剂1:无色至淡黄色澄清液体,试剂2:乳白色液体。

校准品:冻干,复溶后无色至浅黄色透明液体。

质控品:冻干,复溶后无色至微黄色透明液体。

2.2 净含量液体试剂的净含量不得低于标示体积。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试剂空白吸光度应在0.3-2.0之间。

2.4 分析灵敏度浓度为30ng/mL时,吸光度变化范围应≥0.01。

2.5 线性测试血清样本,试剂线性在[1,120]ng/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0;在[1,40]ng/mL范围内绝对偏差不超过4ng/mL;在(40,120]ng/mL 范围内的相对偏差不超过±10%。

2.6 批内重复性变异系数(CV)应≤10%。

2.7 批间差不同批号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极差应≤15%。

2.8 准确度:回收试验:回收率应在90%-110%之间。

2.9 批内瓶间差校准品(除1号外)批内瓶间差瓶间重复性CV≤5%质控品批内瓶间差CV≤5%2.10质控品赋值有效性测定值在质控靶值范围内2.11校准品溯源性要求根据GB/T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及有关规定提供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校准品的来源、赋值过程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FABP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是一种心肌缺血的高敏早期标志物,缺血性发作30分钟后即可检。

和肌钙蛋白一起,可以促进疑似ACS患者的早期管理。

朗道H-FABP检测基于实验室的临床化学分析,适用于广泛的生化分析仪。

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 )在活性脂肪酸代谢的组织中大量存在,如心脏和肝脏,它们的主要功能促进细胞内的长链脂肪酸运输。

现已确定九个不同类型的FABP,其中,H-FABP 是最广泛的,因为它大量存在于心肌细胞。

其低分子量和细胞质的位置相结合,使H – FABP成为急性冠脉综合症(尤其是胸痛发作6小时内)的一个高敏的早期标志物,缺血性发作30分钟后即可检测。

这可能是因为在心肌缺血和心肌坏死以后,它迅速从细胞质进入血液循环。

H-FABP在6-8小时左右达到浓度峰值,然后在24-30小时左右恢复至正常水平。

如此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得益于高肾清除率,这意味着H-FABP不仅能够用作AMI早期标志物,还是理想的心肌梗死复发诊断标志物。

尽管H-FABP的释放特点与肌红蛋白相似,但其心肌特异性是肌红蛋白的
15-20倍;因此H-FABP是更有效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此外,H-FABP的正常血清/血浆值比肌红蛋白低,从而降低假阳性比率。

H-FABP的释放特点
AMI发作后,H-FABP,返回到基线浓度如此之快(通常20-24小时),它也可以用作AMI复发的标志物。

这点与CK-MB一样,由于其比肌钙蛋白相比,有更快速的清除率(3-4天vs 10-14天)。

H-FABP是在体外非常稳定的蛋白质,研究表明,血清和血浆样品可经受高达8次冷冻/解冻循环而没有免疫反应性的损失。

H-FABP的临床价值
相较于单独使用肌钙蛋白的情况,使用H-FABP和肌钙蛋白的组合已证实,在症状出现后的早期(<4小时或<6小时),可显著改善MI / ACS的诊断敏感性。

关于预后,一些大型临床试验中肌钙蛋白阳性和肌钙蛋白阴性的患者分层长期ACS的风险已经说明了H-FABP的价值。

即使在使用高度敏感的肌钙蛋白的情况下,诊断和预后,也常增添H-FABP。

除了ACS,H-FABP还用于其他范围,例如肺栓塞(PE),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和脑血管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