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读练测12周 第6周周3(读)品美文不分版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读练测12周第6周周3(读)品美文不分版本
周3 品美文
歌唱着走向死亡
王开东
人从来都不是单向度的,人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矛盾交织,黑白掺杂,混合着兽性和人性,每个人内心都有猛虎在嗅着蔷薇。
任何一块石头里都有一个天使,把不需要的石块去掉,天使就赫然而出。
如果剔除自己的劣根性,永远向着明亮的前方,人人皆可为尧舜。
就算不能剔除,如果能够以自己伟大的人性压制兽性,仍然不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又何须“狠斗私念一刹那〞?
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也是矛盾混合的人,总想打破标准和束缚,不服从江湖。
尽管在大人和老师的眼里,我是一个好孩子,但我从来就不想做好孩子。
在我看来,不少好孩子是孬种!不敢出格,不敢冒险,不敢流血,鼠目寸光,畏首畏尾,只好用“好〞和“乖〞来掩盖自己的孱弱。
这样的下一代,文不能测字,武不能当兵,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未来。
小的时候,大人让我不要玩火,越是说我越想玩。
有一天,趁着大人不在家,我拿着方便袋烧着玩,看着火舌蔓延,我开心极了,直到快要烧到手了,才想起要把它扔掉。
谁知道方便袋没有抛走,反而黏在我手背上,直到把皮烧焦烧烂……今天我还能想到当年的刺痛,我的右手上有一道清晰的疤痕,犬牙交错。
大人再三叮嘱我不要碰电,说是会死人的。
我也知道电老虎厉害,但是,天地良心,每次看到裸露的电,我都有摸一摸的冲动。
直到今天,这种念头时不时还会冒出来。
每当我提着暖水瓶,或者战战兢兢地捧着易碎品,我总想把它们扔掉,看着它们摔碎,也许我会大笑。
晴雯撕扇子的内在心理,我认为不仅是嫉妒,可能还有一种破坏欲在作祟,这种心理或多或少我们都有。
因为压抑惯了,我们太需要一个出口。
也许在虚拟世界中坏一回,就能让我们在现实世界中踏踏实实地好下去。
为什么男人不坏,女人不爱?为什么所有的男孩子都喜欢看《教父》?此生不能做一个坏人,但是对黑帮人物呼风唤雨、一诺千金的英雄气、男人气,简直无限神往,心醉神驰。
那个时候最喜欢周润发扮演的赌神,或者是黑帮老大,穿着风衣,帅得一塌糊涂。
因此,作为教师完全杜绝学生的错误,或者试图培养纯洁高尚、不沾染一点点尘埃的学生,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也完全没有必要。
我们可以坦然地告诉孩子人性的复杂,人的非理性,同时引导孩子用后天的理性来战胜生命中的黑暗和懦弱,成就人之为人的壮阔和伟大。
所谓教学相长,也包含在战胜人的阴暗方面,师生光亮的互相温暖和照耀。
走向时间的隧道,一切隐秘翻开了,历史简直不忍细看。
东西方没有什么不同,人性如此复杂,如此难解,如此惊心动魄。
正如当年海德格尔读
到老子的《道德经》时的喟然长叹:我们如此相似,我们如此不同。
荒淫误国的慈禧太后,最后一道诏书居然是“女人不许预闻国政〞。
生命最后一刻慈禧居然人性显露,算是对自己干政祸国的一种忏悔。
这不是很令人惊奇吗?这就是当年那个“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昏聩的老佛爷吗?
也许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更让人吃惊的那么是路易十六。
他的人生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1790年,路易十六首次见到新式断头台,忍不住提出改良意见,认为断头应该全无痛苦而只有“一丝凉爽〞才好。
未料其后某日,路易竟亲身“尝试〞,这是西方版的请君入瓮。
伟大的演说家罗伯斯庇尔说:“路易应该死,因为共和国需要生。
〞于是,路易十六上了断头台。
在生命的最后几秒钟,路易十六,这个欧洲数一数二的制锁大师,回首看着刽子手,问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我们法国那个拉彼鲁兹探险队回来了没有?〞
因为这个探险队在太平洋上已经失联很多天了。
临死的时候,国王关心的却是一个伟大探险家的消息,这是法国人的浪漫,还是路易十六的幽默?我觉得都不是,这应该是人性的光芒。
路易十六最后高喊:“我清白死去。
我原谅我的敌人,但愿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
〞这就是路易十六,你能完全说他是混蛋吗?至少他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制锁工匠。
他与中国那个最喜欢做木匠的明武宗有点类似,可惜他们都做了国王,这只能说是造化弄人。
一代大家章士钊给某人撰写挽联,痛悼这个人的逝去。
“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
如果不说,你能知道这个人是谁?告诉你,这个人是戴笠,中国最大的特务头子,杀人如麻。
但你别忘了,他也是日寇和汪伪的梦魇,截获日本偷袭珍珠港情报的幕后英雄。
就算是大汉奸汪精卫,年轻时,也是热血满满,主动要求刺杀摄政王;失败之后,断头之时,挥笔写下“引刀一何快,不负少年头〞。
让无数的热血青年心潮澎湃,也使得发誓终身不嫁的陈璧君,对他猛追不舍,准备汪精卫死了,就做汪精卫的未亡人。
很多年之后,做了汉奸的汪精卫临死之时,口占一绝:“心宇将灭万事休,天涯何处不怨尤。
纵有前辈尝炎凉,谅无后人续春秋。
〞对自己的人生选择,充满悔恨。
当初汪精卫改名“精卫填海〞,寓意不惜一切,改造中国。
年轻时不怕死,难道老了反而怕死了?每个选择的背后都有原因。
陈璧君也是奇女子,入狱之后,何香凝和宋美龄要营救她,让她写一封信给蒋,说和汪精卫脱离关系,就可以出狱。
但陈璧君严词拒绝,要把牢底坐穿。
由汪精卫我又想起了李鸿章。
读书时,我最痛恨卖国贼李鸿章,骂他丧权辱国,签了那么多的不平等条约。
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李鸿章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啊,冷眼向洋看世界,推动洋务运动,14年锲而不舍,建造中国第一条铁路。
李鸿章之所以这样做的唯一原因,就是感觉国家太贫弱了,
需要变革图强。
年轻时的李鸿章,也是意气风发:“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可惜,李鸿章的卓越见识和非凡才干,挽救不了腐朽透顶的清政府。
甲午战败之后,李鸿章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双方僵持不下,李鸿章回馆途中,被狂热的日本爱国青年行刺,弹片击中了中堂大人左眼之下。
浑身是血的李鸿章大喜过望,说:此血可以报国矣!果然,日本当局“大感震惊〞,为表“清白〞,宣布“无条件停战〞。
签约之后,身心俱伤的李鸿章立马返回,发誓一辈子不踏上日本领土半步。
1896年,73岁的李鸿章出访欧美诸国途经日本转船,为了践诺明志,冒着葬身大海的风险,他搭乘舢板,跳上了开往美国的轮船……
在中国历史上最没落的时期,李鸿章只有自己扛起责任,其佝偻的身影背后就是大清朝的日落紫禁城。
《辛丑条约》签字仪式上,李鸿章最后一次为大清出场。
奕劻虽然手在抖,却对李鸿章说:这个字由我来签吧。
李鸿章微微摆手说:天下最难写的是自己的名字,庆王以后的路还长,没必要把自己搭进去,这卖国条约还是让我来签吧!签完字的李鸿章老泪纵横,再一次大口吐血……
真是李鸿章无德无能吗?日本明治维新之父伊藤博文曾经这样评价他:“如果你是我,在日本一定干得比我强;如果我是你,在中国不一定干得比你好。
〞算是说了一句公正话。
这些都是“坏人〞身上的明亮之处,那么,所谓的“好人〞呢?我们常常为长者讳,为亲者讳,为尊者讳,但凡我们的正面人物都是高大全。
对其美艳之处,大加颂扬。
对其溃烂之处,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文过饰非,更有甚者,反而把溃烂之处,誉为艳假设桃李。
我们把寸土不让以致被日本人炸死的张作霖当作一个大汉奸,却把他不成材的儿子,把东三省拱手让给日本人而不抵抗将军张学良当成民族英雄,这一点甚至连张学良自己也感觉无福消受。
不妨看看好人们的拙劣之处,也许我们对人性的复杂更增添一些认识。
伟大的爱国诗人白居易,最能嫉恶如仇,为民请命,仗义执言,他简直就是古代的鲁迅,其诗如匕首,如投枪。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这个老色狼,一方面叹息民间疾苦,一方面消费年轻的女人,而且恬不知耻,曾公然自炫:“我养的家妓,可是新鲜的货色。
三年一到,她们老了丑了,就换一批年轻貌美的,这十年间已经换了三次了。
〞
而元稹就是《莺莺传》中始乱终弃的张生的原型,只是他把自己打扮成了耽于情色,最后幡然悔悟的好男子,不知道无耻两个字怎么写的。
历史不分好坏,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抓住了一个契机,一不小心就能让所有的聚
光灯打在他的身上,一刹那成就伟业,从而铸就永恒的丰碑。
但也有人相反,一不留神,就成了罪人,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周国平说的好:“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本质的悲剧,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
在无可告慰的绝望中,我们咬牙挺住。
我们挺立在那里,没有观众,没有证人,也没有期待,没有援军。
我们不倒下,仅仅是因为我们不肯让自己倒下。
我们以此维护了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有删改)
人性是真实的,人性是复杂的,天使的另一面是魔鬼,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
定天使;大奸大恶之人亦有为人称道之处,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对其大唱
赞歌。
辩证地分析现象,客观地臧否人物,是我们生活的必须,也是考试
作文的必须。
相信我们能够压制兽性,保持温暖美好的人性,走向或平坦或
坎坷的前方。
前方是什么,也许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心里怀揣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