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7.18.039 •药物研究-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
张亮陆磊侯文洁周秋云丁红梓王洁
【摘要】目的建立人血浆中万古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为临床给药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6%
高氯酸沉淀血浆中的蛋白,以乙腈-0. 05 m o l/L三氟乙酸(22:3)为流动相,流速1m l/m in,检测波长280 nm。
结果
万古霉素在1.56 ~ 100 |x 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批内、批间准确度的偏差<5% ,批内、批间精密度<8%,在室温
放置8、16、24 h及-20^放置15 d后,万古霉素保持稳定,偏差小于5%。
结论本方法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具有
准确和灵敏度高的特点,适合在治疗药物监测的应用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万古霉素;高效液相色谱法;药物浓度检测
【中图分类号】R91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 -7386(2017)18-2861 -03
万古霉素是当前治疗革兰氏阳性菌,特别是耐甲 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 S A)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一直以来,万古霉素引起肾毒性是其在使用过程中最 大的担忧。
肾毒性是由于纯度较低导致的,随着制药 工艺的优化和纯度的提高,毒性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降 低[1]。
然而,临床实际中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患者 往往合并有其它的基础疾病、老年患者还常常合用其 他多种治疗药物。
因此,对于万古霉素相关的肾毒性 不可掉以轻心[]。
万古霉素属于治疗窗窄的药物,据 报道,即使在治疗窗内也有相关肾毒性报道[],若超 过了治疗窗,则风险会大大增加。
目前关于万古霉素 药物浓度监测的报道虽然有很多[45],但在临床进行 监测要求方法简单,操作简便。
我们认为在已有的方 法上依然有着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因此,本文参考了 H P L C法检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相关报道,在此基 础上进行了方法学的改进,并成功用于临床患者。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药L C-20A B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检 测器为S P D-M20A,岛津,日本);电子分析天平(E B224,0.1m g,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高速离心机(T G1650-W S,上海卢湘仪);万古霉素对 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30360- 200301);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Eli Lilly Japan K.K,规格:0.5g,批号:M W19231);乙腈(M e m k,德国)为色 谱纯,三氟乙酸(国药集团,中国)为分析纯,实验用水
项目来源:常州四药-南京药学会医院药学研究基金(编号:2014YX013)
作者单位:210029南京市,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胸科医院药学部
通讯作者:王洁,210029南京市,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胸科 医院药学部;
E-mail :xkyywj@ 163. com 为M I L L I P O R E自制超纯水。
1.2方法
1.2.1 色谱条件色谱柱:C L C-O D S(250 m m x 4. 6 m m,5 ^1,S M I M A D Z U,日本);流动相:乙腈 -0. 05 m〇l/L三氟乙酸(3: 2);柱温4°C;流速 1ml/m i n;检测波长280 n m;进样体积:20pl。
1.2.2血浆样品处理取血浆样品500 p l于E P管 中,加人6%高氯酸300 涡旋震荡1min,15 000 m m n
离心3 m i n后,取上清液经0. 45 p m滤膜过滤后进样 分析。
2结果
2.1专属性试验按“2.1”项下色谱条件,万古霉素 保留时间在8.6 m i n左右,峰形良好,血浆内源性物质 对分析无干扰,无杂质峰干扰检测。
见图1。
2.2标准曲线和定量下限精密秤取万古霉素对照品适量溶于10 m 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成1m g/m l的标准储备液。
在空白血浆中加入适量标准储备液,使 血浆中药物浓度分别为1.56、
3. 125、6. 25、12. 5、25、50和100 pg/m l。
按“2.2”项下的方法操作,记录下色 谱图,以浓度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通 过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运算,得到回归方程。
试 验结果表明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在1.56 ~ 100 pg/m l范 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L L O Q)为1.56 pg/m l。
2.3准确度与精密度试验分别于500 p l空白血浆 中加入标准储备液,配制成含低、中、高(2、10、80 pg/m l)3中不同的万古霉素血浆样品,每种浓度平 行配制5份,再按“2.2”项下方法进行处理,依据标准 曲线计算出万古霉素的血浆浓度,考察批内准确度和 批内精确度;连续3 d重复相同的操作考察批间准确 度和批间精确度。
批内、批间准确度的偏差<5%,批 内、批间精密度< 8%。
考察指标完全符合生物样品分 析的要求。
见表1、。
表1批内准确度和精密度n=5浓度(pg/ml)实测值准确度(%)偏差(%)精密度RSD(%)
21.97±0.03497.32.31.4
1010.07±0.128100.4-0.41.6 8081.27±1.254103.4-3.62.1
表2批间准确度和精密度n=5浓度(pg/ml)实测值准确度(%)偏差(%)精密度RSD(%)
21.87±0.07294.44.94.2
109.86±0.34598.50.67.6 8078.54±1.32498.61.27.2
2.4回收率试验分别于500 p i空白血浆中加入标 准储备液,精确配制成含低、中、高(2、10、0 pg/m l)3 中不同的万古霉素血浆样品,每种浓度平行配制5份,按“2.2”项下方法处理后再进行分析,记录峰面积。
800 P流动相代替空白血浆配制相应的对照品溶液,每种浓度平行配制5份的样品,进样20 p i进行检测,每个浓度测5遍,按“2. 2”项下方法处理后再进行分 析,记录峰面积。
以每种浓度两者峰面积之比计算提 取回收率。
绝对回收率大于90%。
见表3。
表4
表3回收率试验n=5浓度(pg/ml)提取回收率(%)RSD(%)
295.5±1.62.3
1096.6土1.11.7
8095.2±0.91.4
2.5稳定性考察血浆样品分别在室温放置8、16、24 h及- 20°C放置15 d后进行分析。
在这几个考察 条件下,万古霉素的测定值均保持稳定,相对偏差小于 5%。
见表4。
稳定性试验 0= 5)条件浓度(pg/ml)平均测得浓度(pg/ml)准确度(% )偏差(%)室温放置8h21.9997.82.3
109.8698.31.7
8078.9898.51.6室温放置16h21.9997.32.5
109.7898.11.9
8078.5497.91.9室温放置24h21.9997.22.9
109.6797.12.2
8078.3397.12.4在-20C放置15d21.9997.12.9
109.6496.42.5
8078.0496.52.6
2.临床实际应用本方法成功用于我院10例革兰3讨论
氏阳性菌感染患者的血药浓度检测,检测对象大都是 老年患者,用药为每8小时1 /或每12小时2 /。
检测 时间点为经4剂万古霉素治疗后,第5剂给药前30 m i n的浓度。
从测试结果看,患者的血浆中的药物 浓度有差异,浓度在7. 8 ~ 18. 6 p//m i,平均浓度(14. 5 ±4.3) pg/ml。
早前由于万古霉素在临床上的使用受到很大程度 的限制是由于其易引起毒性,相比较半合成青霉素更 加安全。
近些年(M R S A)感染率升高导致万古霉素的 使用增加[6]。
由于万古霉素的治疗窗窄,低浓度导致 耐药和治疗不佳,高浓度导致治疗毒性。
因此,对患者
经行治疗药物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美国感染病学在
2009年万古霉素治疗指南中之处,其谷浓度应维持在 10 m g/L以上,对于药敏结果提示最低抑菌浓度(M I C)达到1m g/L需要将谷浓度维持在15 ~ 20 m//L[7]。
对于峰浓度来说由于没有发现其与毒性 和疗效的之间有明确关系,所以不需要监测峰浓度。
目前主要有两种分析方法可以用来检测血浆中万 古霉素浓度,一种是免疫法(包括放射免疫分析法和 酶放大免疫检测法);另一种是色谱法[4’5]。
免疫法的 特点是简单、快速、有商业化的试剂盒可供使用。
但是 免疫法有难以克服的缺陷,一是成本过高;二是万古霉 素相关物质(降解产物或生产过程中引入的物质)也 会与试剂发生反应从而影响结果。
大部分已报道检测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方法还是色谱法[8_10]。
色谱法 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在检测低浓度药物时更 有优势。
由于万古霉素是水溶性抗生素,如果使用有机溶 剂萃取就会导致药物回收率的降低。
所以蛋白沉淀法 是更能够确保准确性的方法。
大部分已有的方法所使 用高氯酸的浓度都在10%以上[1,2]。
而本实验使用 的是6%高氯酸。
由于高氯酸属于有强腐蚀性的强 酸,若长期使用浓度较高的酸会对色谱柱有损伤。
我 们在使用了 6%、%、0%和15%四种高氯酸作为沉 淀剂进行试验后,发现对于10 p//m1万古霉素的回收 率并没有显示出差异。
所以最终选用了6%的高氯 酸。
也有报道使用有机溶剂(甲醇或乙腈)沉淀蛋白 的,我们经过反复试验认为使用有机溶剂会减少有效 保留时间,而且有可能将保留在色谱柱上的弱极性杂 质洗脱下来混进待测物中,对分析结果造成影响。
所 以,在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前提下应该可以优先选择有 机酸溶液。
在流动相方面,几乎所有研究中水相都使用了磷 酸二氢钾缓冲盐。
使用缓冲盐体系有很多缺陷:(1) 对色谱柱损伤较大;(2)结束后需要长时间用高比例 水冲洗,否则易堵塞色谱柱;(3)配制过程较为麻烦;
(4)用高比例有机相进行分析时磷酸盐有析出的可 能。
在本试验中尝试使用0. 05%三氟乙酸溶液做为水相,由于万古霉素的P k a为2.5 ~ 4.5,在偏酸性的 流动相中待测物会以分子形式经过色谱系统,不会形 成拖尾。
经过试验比对,使用0.05%三氟乙酸溶液各 项检测指标都能达到要求。
本试验具有简单、准确、经济的特点,使用15C M 高保留C18柱即可获得很好的保留时间。
能准确测 定血浆中的万古霉素、特别适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
参考文献
I George R , Baillie , Neal D , e t al. Vancomycin Ototoxicity and Nephrotoxicity. Drug Safety,1988,3:376-386.
2陈伯义,管向东,何礼贤,等.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 版).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1,30:561-573.
3李昕,李焕德,徐兵,等.万古霉素治疗细菌性肺炎患者时血药谷浓
度与肾毒性相关性研究.中南药学,2009,7:352-356.
4 Oyaert M,Peersman N,Kieffer D,et al. Novel LC-MS/MS method for plasma vancomycin : comparison with immunoassays and clinical impact. Clin. Chim. Acta,201
5 ,441 :63-70.
5 Iwamoto T,Kagawa Y,Kojima M.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in patients receiving vancomycin. Biol Pharm Bull, 2003,2
6 :876-879.
6 Rybak M,Lomaestro B,Rotschaer, et al. Therapeutic monitoring of vancomycin in adults summary of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ealth-System Pharmacists,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and the Socie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Pharmacists. Pharmaco- therapy,2009 ,29 : 1275-1279.
7 Cao YR , Yu JC , Chen YC ,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new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method for vancomycin assay in seru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her Drug Monit,2014 ,36:175-181.
8华俊彦,田伟强,朱雅艳,等.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
球菌的疗效和血药浓度分析.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0,15 :673-677.
9高稚婷,张锋英,王雷鸣,等.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应用.中 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4,14:526-531.
10石秀锦,蔡郁,魏国义,等.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
测与疗效评价.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 :803-805.
II Cheng C,Liu SR, Xiao DQ,et al. LC-MS/MS method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olymyxins and vancomycin in rat plasma. J Chromatogr B,2010,15,878 :2831-2838.
12 Bijleveld Y,Haan T,Toersche J,et al. A simple quantitative method an
alysing amikacin,gentamicin,and vancomycin levels in human newborn plasma using ion-pair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and its applicability to a clinical study. J Chromatogr B,2014,951 :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