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握诗歌的内容(修改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怀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①食万钱. 感事悲双鬓,包羞①食万钱. 鹿车②何日驾,归去颍东③田. 鹿车②何日驾,归去颍东③ 包羞:指所作所为于心不安.鹿车: 注:包羞:指所作所为于心不安.鹿车:原为佛家 此处比喻归隐山林.颍东: 语,此处比喻归隐山林.颍东:据传欧阳修曾居颖 日. (2)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欧阳修怎样的情感,请结 )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欧阳修怎样的情感, 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怀古诗
送别诗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远含滋.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这首诗从体裁来看属于 ) 送别朋友时
五言律诗
,表达了
二,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 咏物诗的特点: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 着意描摹 内容特点: 内容特点: 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 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 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三,写景诗 1.内容范围: 内容范围: 内容范围 一般有写景诗山水田园诗和咏怀诗(即景抒 一般有写景诗山水田园诗和咏怀诗( 怀); 2.山水田园诗的主题: 山水田园诗的主题: 山水田园诗的主题 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 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 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学生一】此诗塑造了一个高洁淡雅的小官形象,表 学生一】此诗塑造了一个高洁淡雅的小官形象, 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0分 分 【学生二】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无奈情绪. 学生二】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无奈情绪. 0分 分 【学生三】最后两句"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表 学生三】最后两句"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有意归隐田园, 达了作者有意归隐田园 寻求一种安逸, 达了作者有意归隐田园,寻求一种安逸,宁静生活的 愿望. 愿望. 2分 分
依依不舍(或感伤) 的感情. 依依不舍(或感伤) 的感情.
05广东 广东
思归诗
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准) 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② 沉思忽自惊. 旧业遥清渭②,沉思忽自惊. 此诗约作于980 980年 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 初任巴东知县. 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 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 水. (2) 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 从首句的" 到末句的" 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感情变化 ? 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把握诗歌的情感的方法: 把握诗歌的情感的方法: 1,观标题,明题材,知方向 观标题,明题材, 2,看作者,读注解,知背景 看作者,读注解, 3,审意象,参主旨,知情感 审意象,参主旨, 参主旨: 参主旨: (1)抓直接抒情的词语 (2)动词 (3)形容词
一,怀古诗 1.形式标志: 形式标志: 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 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 咏怀" 念奴娇赤 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如《念奴娇 赤 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京口北固亭怀古》 壁怀古》,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2.内容特点: 内容特点: 内容特点 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① 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 ②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③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 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④ 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诗歌内容鉴赏口诀
1.从题目认识对象 1.从题目认识对象 3.从注释破解难点 3.从注释破解难点 5.从原作找到根据 5.从原作找到根据 7.从首联找到特点 7.从首联找到特点 2.从字面读出感觉 2.从字面读出感觉 4.从作者了解背景 4.从作者了解背景 6.从题干得到启示 6.从题干得到启示 8.从尾句参透主旨 8.从尾句参透主旨
[答案 答案] 答案 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 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 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 不由一惊. 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的感情变 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08全国卷 全国卷II 全国卷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 宿鸟声中自掩门.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 ),字似之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 苏省苏州市) 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 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张罗地: 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 十分冷落的地方 的地方. 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①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 ②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 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 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 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 ③ 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 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 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 羡渔竿客" 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包羞:指所作所为于心不安.鹿车:原为佛家语, 注:包羞:指所作所为于心不安.鹿车:原为佛家语,此处 比喻归隐山林.颍东:据传欧阳修曾居颖日. 比喻归隐山林.颍东:据传欧阳修曾居颖日.
(2)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欧阳修怎样的情感,请结 )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欧阳修怎样的情感, 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五,行旅诗和闺怨诗 行旅诗主题: 行旅诗主题: 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 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 思念. 思念. 闺怨诗主题: 闺怨诗主题: 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 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 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 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 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 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 忧愁伤感; 忧愁伤感; 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 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 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08全国卷Ⅰ 全国卷Ⅰ 全国卷
江间作四首(其三)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1)没有根据地猜度,没有准确把握诗歌 )没有根据地猜度, 情感. 情感. (2)没法全面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没法全面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黯然的 原因
秋怀 欧阳修 美景, 美景, 不应该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黯然. 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情感 感事悲双鬓,包羞①食万钱. 感事悲双鬓,包羞①食万钱. 之二 鹿车②何日驾,归去颍东③田. 鹿车②何日驾,归去颍东③
9.从景物把握情感 10.从意境洞察心胸 9.从景物把握情感 10.从意境洞察心胸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①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 炎凉的情绪. 炎凉的情绪. 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 ②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 花狼藉, 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 失意的寂寞愁绪; 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 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呜叫声中, 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呜叫声中,关上了 自己的家门. 自己的家门. 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③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注释有重要 提示
参考答案
(1)既有忧世之慨,也有超然物外之想. )既有忧世之慨,也有超然物外之想. (2)诗人因感叹国事,连双鬓都因悲忧而变得 )诗人因感叹国事, 苍茫了! 苍茫了!自己实在羞于过这种食厚禄而于中无 补的苟且生活,所以尾联便写作者归隐的思想. 补的苟且生活,所以尾联便写作者归隐的思想. 这就是诗人心绪黯然的所在. 这就是诗人心绪黯然的所在.
江西卷】 【2007江西卷】 江西卷 题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 诗人为什么伤心? 【答案】(1)诗人为唐朝的衰败(或昔盛今衰)而 答案】 )诗人为唐朝的衰败(或昔盛今衰) 伤心. 伤心.
六,送别诗 1.形式标志: 形式标志: 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标题中有" 等字眼; 2.基本主题: 基本主题: 基本主题 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3.感情色彩: 感情色彩: 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低沉哀婉, 依恋与不舍 低沉哀婉 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旷达刚健, 安慰与祝愿 旷达刚健 乐观向上.
四,战争诗 1.形式标志: 形式标志: 形式标志 题目中朵出现" 等字眼; 题目中朵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 用乐府旧题的, 凉州词》 少年行》 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 从军行》 月》,《从军行》等; 2.基本主题: 基本主题: 基本主题 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 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 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