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三部分化学物质与定量研究第4讲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讲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考点1微观反应示意图
典题(2023·河南中考)如图为治理汽车尾气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该反应能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11
D.化学方程式为2CO+2NO N
2
+2CO
2
拓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E.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
F.该反应中C、N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G.图中属于单质的是N
2
,属于氧化物的是CO、NO、CO
2
(√)
考点2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题步骤
第1步:根据质量守恒,计算未知物的质量。
第2步:分析表格数据变化,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
反应后质量增加——生成物;
反应后质量减少——反应物;
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或杂质。
第3步:确定表达式。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特点确定反应类型。
第4步:回答相关问题。
根据反应物减少的质量之比确定反应物的质量比;根据生成物增加的质量之比确定生成物的质量比。
典题(2023·滨州中考)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物质甲是生成物
B.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分数是18%
C.该化学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是14∶3
D.物质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变式(2023·眉山中考)X、Y、Z、W四种元素的质子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X与W属于同一周期
B.Z与Y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
C.在化学反应中,Y原子易得到电子,W原子易失去电子
D.常温下,X、Y、W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pH>7
考点3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常见错误:
1.写错物质的化学式;
2.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如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理解不透彻,写出一些不能进行的反应;
3.化学方程式没配平;
4.错标或遗漏“↑”或“↓”;
5.错写或漏写反应条件。
典题(2023·济宁中考)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A.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Cu+2AgNO
3===2Ag+Cu(NO
3
)
2
B.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2KMnO
4===K
2
MnO
4
+MnO
2
+O
2
C.铁粉与稀硫酸的反应2Fe+3H
2SO
4
===Fe
2
(SO
4
)
3
+3H
2
↑
D.制取氨气的反应NH
4Cl+Ca(OH)
2
===CaCl+NH
3
↑+H
2
O
变式(2023·长沙中考)水能参与很多反应,本身就是一种化学资源。
请写出下列有关水的化学方程式。
(1)有水参加的反应。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O
2+H
2
O===H
2
CO
3。
(2)有水生成的反应。
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H
2+CuO H
2
O+Cu 。
考点4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模型:
其中n A、n B、n C、n D代表化学计量数,M A、M B、M C、M D代表物质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m A、m
B
、m C、m D代表物质A、B、C、D的质量。
典题(2022·临沂中考)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等作摩擦剂。
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
擦剂是CaCO
3和SiO
2
(SiO
2
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化学兴趣小组用该牙膏的摩擦剂测
定某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通过实验测得如图数据:(假设产生气体全部逸出)
(1)生成CO
2
的质量为 4.4 g。
(2)求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CaCO
3+2HCl===CaCl
2
+H
2
O+CO
2
↑
73 44
x 4.4 g
73 44=x
4.4 g
x=7.3 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g
73 g
×100%=10%。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拓展求该摩擦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设摩擦剂中碳酸钙的质量为y。
CaCO
3+2HCl===CaCl
2
+H
2
O+CO
2
↑
100 44
y 4.4 g
100 44=y
4.4 g
y=10 g
摩擦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 g
15 g
×100%≈66.7%。
答:摩擦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6.7%。
【重温真题】
1.(2022·东营中考)为了防止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
2H
5 SH),
一旦燃气泄漏即可闻到气味。
乙硫醇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时会生成一种空气污染物,该气体可能为(C)
A.CO
B.CO
2C.SO
2
D.NO
2
2.(2023·怀化中考)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P+O
2P 2 O
5
B.碳酸分解:H
2CO
3
===H
2
O+CO
2
↑
C.铁和稀硫酸反应:Fe+H
2SO
4
===FeSO
4
+H
2
↑
D.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Na
2SO
4
+BaCl
2
===BaSO
4
↓+2NaCl
3.(2023·济宁中考)常温下,X和Y反应生成Z和W,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C.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有3种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H
3+2Cl
2
===N
2
+6HCl
4.(2022·乐山中考)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种灯的造型灵感来自“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
宫灯,火种灯燃料是一种气体燃料X,点燃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X+5O
23CO
2
+4H
2
O,则
X的化学式为(C)
A.H
2B.CO C.C
3
H
8
D.CH
4
5.(数据分析题·2022·鄂州中考)同学们前往实验室参观,实验员正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混合,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项目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 40 3 2 3
反应后质量/g x 3 16 14
A.乙可能是催化剂
B.x的值为25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生成的丙、丁质量之比为14∶11
6.(2023·衡阳中考)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A)
A.x=14
B.乙一定是催化剂
C.甲可能是单质
D.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9∶8
7.(2023·江西中考)叩问天穹,化学助力。
(1)万户飞天:明代万户飞天时用黑火药(含有硫、木炭和硝酸钾)作火箭燃料。
黑火药属于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卫星发射:1970年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入轨。
制造人造卫星常用到钛合
金,工业制取钛(Ti)的一种方法:4Na+TiCl
4
Ti+x NaCl,式中x为 4 。
(3)载人航天: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运载火箭的燃料之一偏二甲肼(C
2H
8
N
2
)
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2∶7 。
(4)探月探火:近日“祝融号”火星车发现火星低纬度地区存在液态水,为星际移民的能源供给
提供了可能。
利用太阳能电池电解水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O 2H
2
↑+O
2
↑。
8.(2023·吉林中考)化学兴趣小组用气密性良好的不同装置进行下列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实验一: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为m1,保持装置密闭。
使红磷燃烧,待装置冷却后。
再次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为m2,m1与m2的大小关系是m1=m2;
(2)实验二:将气球中的碳酸钠粉末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气泡,气球膨胀,电子天平示数减小;
(3)为克服实验二中气球受浮力的影响。
在实验三中利用硬塑料瓶改进实验装置,用电子天平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倾斜瓶子,使稀盐酸和碳酸钠混合,待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电子天平示数不变;
(4)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其微观原因是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
9.(2023·新疆中考)《天工开物》中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发生的反应为
CaCO
3CaO+CO
2
↑。
请根据此化学方程式计算,实验室中10 g碳酸钙充分反应后,可制得
氧化钙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为x。
CaCO
3CaO+CO
2
↑
100 56 10 g x
100 56=10 g
x
解得x=5.6 g
答: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是5.6 g。
10.(2023·聊城中考)已知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将18 g赤铁矿石样品(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并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该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16 g。
(2)计算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氯化铁的质量为x。
Fe
2O
3
+6HCl===2FeCl
3
+3H
2
O
160 325 16 g x
160 325=16 g
x
则x=32.5 g
则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2.5 g
16 g+309 g
×100%=10%。
答: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精练模拟】
1.(2023·邵阳模拟改编)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书写正确的是(B)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2P+5O
2P 2 O
5
B.误食氯化钡后服用泻盐(硫酸镁)解毒:BaCl
2+MgSO
4
===BaSO
4
↓+MgCl
2
C.铜片放入稀硫酸溶液中Cu+H
2SO
4
===CuSO
4
+H
2
↑
D.氢氧化镁固体放入氯化铜溶液中Mg(OH)
2+CuCl
2
===Cu(OH)
2
↓+MgCl
2
2.(2023·淄博一模)某纯净物稍加热就能分解为NH
3、CO
2
、H
2
O,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D)
A.该物质是化合物
B.该物质由氮、氢、氧、碳四种元素组成
C.该物质不稳定
D.该物质中含有水
3.(2023·南宁模拟)单晶硅是制作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工业上通过以下反应将自然界中
的二氧化硅(SiO
2)转化成硅(Si):SiO
2
+2C Si+2C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A.碳表现出了还原性
B.碳发生了还原反应
C.二氧化硅发生了氧化反应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4.(2023·东莞模拟)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 20 20 2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10 26 24
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y是反应物
B.z、q是生成物
C.这个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x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5.(2023·青岛二模)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工艺流程处理工厂排放的含二氧化硫的尾气并获得氢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主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
2O+SO
2
+I
2
===H
2
SO
4
+2HI
B.膜反应器中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C.该工艺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I
2
D.该流程可以将有害气体转化成清洁燃料,不仅环保还能提高经济价值
6.二氧化碳可以转化为燃料。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1)写出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CO
2+3H
2
CH
3
OH+H
2
O 。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H
2
(填化学式)。
(2)甲醇燃烧释放能量,其化学反应为2CH
3OH+3O
2
2X+4H
2
O,则X的化学式为CO
2。
该成
果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可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方式。
7.(2023·西安一模)神舟十六号自2023年5月30日顺利进驻空间站,先后完成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科学实验机柜的解锁与测试、出舱活动准备等一系列空间科学实(试)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间站的天线是由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造的,它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可揉成一团放入卫星或宇宙飞船舱内,需要时可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原来的形状。
如图所示是冶炼金属钛的流程。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Cl
2+TiO
2
+2C TiCl
4
+2X,则X的化学式为CO 。
(2)铁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但是空间站多采用其他合金制造,是因为铁密度较大,且容易发生
锈蚀,工业上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Fe
2O
3
+6HCl===2FeCl
3
+3H
2
O 。
8.(2023·石家庄模拟)小明用粗锌测定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粗锌中的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且不溶于水),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
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0.25 g。
(2)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设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Zn+H
2SO
4
===ZnSO
4
+H
2
↑
98 2
50 g x 0.2 g
98 2=50 gx
0.2 g
则x=19.6%
答: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