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与体育有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生与体育有别
*导读:说到养生,大家可能很自然地想到体育运动,觉得
两者大同小异,其实他们是小同而大异。

首先,养生与体育的预期目标不同。

体育追求的是强健,养生追求的是康健。

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训练战士设置的,为了提高士兵战斗训练的兴趣,所以,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

在当时的作战条件下,士兵强壮的体魄,会对一些战斗的胜负产生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为了提高士兵战斗力设计的竞技体育,在中国,是划在武术里,民间摔跤、抓羊、玩石锁等,也属此类,但武术与民间竞技体育,不属养生,甚至与养生的目标恰恰相反。

但体能和技能的训练还是需要的,不仅是将士需要,在日常的劳动中也需要,但体能和技能的提高又可能有损健康,怎么办?除了用游戏来代替竞技体育,作为适度提高技能的手段外,更重要的是练武的人另修养生功夫。

中国养生术的动功,导引术起源很早,相传大禹就创造了禹步,据说就是道士在仪式上走的踏罡
斗步。

有明确记载的是华佗编创的五禽戏。

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导引术终于和技击术(武术)合流,形成了太极拳及其理论。

其次,养生与体育的锻炼理念不同,严格来说,体育讲锻炼,养生讲修炼。

锻炼从养生文化看来,恰恰是有损于健康的。

因为超强的压力,就像使机器超负荷运转,可能一时间取得超常的效益,但必然对机器的寿命有损害。

而从养生角度看来,健康主要是内脏的健康,因为内脏得病,可能危及生命,而肢体哪怕短截,肌肉哪怕切割,只要处理得当,对生存无妨。

养生是从生存角度来定义健康的。

按养生理论说,绝大多数人的内脏生来就是健康的,婴儿的内脏最健康,所以,《老子》中用婴儿、赤子来比喻理想的元气充盈的状态。

后来内脏之所以会有病,除了自然的物极必反,发育到极致,就转入退化的原因外,主要是有损内脏健康的因素起了作用。

佛教称之为四大不调之病。

损害内脏健康的因素很多,饮食不当,起居违常,心情忧郁,外邪入侵,除外邪入侵(如现在说的病毒、病菌感染,致癌因素、有毒物质等)难以避免外,其他因素都是主观意识造成的,也可以由改变主观意识、不良习惯加以克服,这种改变就叫修,就是把后天加上去的对健康不利的因素去掉。

道家把与生俱来的生命潜能称作先天元气,又叫元神,这是最健康的。

因此,元神不需练,也不能练,只能保养,使它少受后天因素的伤害。

但人早就脱离动物界,从动物性的自然人,进化为社会人,人类社会需要社会人除了先天元神外,还要后天获得一些知识、技能,道家称之为识神。

获得识神本来是为了帮助元神的,但一般人却只认后天的识神有种种作用,不知道先天的元神对健康其实有更大的功能,因为元神就是生命力,就是健康本身。

元神受到伤害,就是健康受到伤害,甚至是不可挽回的伤害。

但正因为只认识神有用、识神的能力提高,可以通过锻炼所得,所以在强化识神能力的同时,使元神大大受伤。

这不仅是指体育,在学业与工作中过度追求效率、强化技能,一样损害元神。

读书读出神经衰弱、抑郁症、精
神病,就是例证。

所以,修炼的自内而外也有两层意思:由充盈的内气来与外部环境交流、协调、平衡,修去过强的主观情志,顺应自然变化。

在修炼方法上,意念顺应内气运动,带动肢体动作,如太极拳的以意领指,以指领气,意到气到,与气功中的自发动功等。

很显然,养生与体育是不同的。

因此,养生前,先知道你到底要什么,这很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