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车逻镇初级中学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五:图像、表格
【学习目标】1、能熟练解决图像问题
2、能熟练解决表格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1、能熟练解决图像问题
2、能熟练解决表格问题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1、把一定质量的a 、b 、c 、d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则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
x
7.2
2.8
A.a 和c 是反应物
B.d 一定是催化剂
C.x =2.0g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2、 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
A .丁一定是化合物
B .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丙和乙的质量之和
C .该反应可能是碳酸钙分解
D .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3、(2015•遂平县模拟)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可能是单质
B 、若消耗3g 的乙,则生成17g 的丙
C 、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 某同学电解水的实验中加入了少量的NaOH 溶液,测得分别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阳、阴两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1 2 3 4 5 6 7 8 阴极上生成气体的体积(cm 3
) 6 12 20 29 39 49 59 69 阳极上生成气体的体积(cm 3
) 2
4
7
11
16
21
26
31
仔细分析以上实验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变式训练1、(2014·绵阳)某金属单质X 与非金属单质Y 可发生反应:2X+Y X 2Y 。
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
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参加反应的X 与Y 的质量比为( )
实验序号
X 的用量/g
Y 的用量/g
生成X 2Y 的质量/g
1 7.4 1.6 8.0 2
9.6
3.2
12.0
A.4∶1
B.3∶1
C.2∶1
D.37∶8
活动二、下列图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B.将等量的镁和铝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中
C.向带锈的铁钉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D.向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活动三、(2014•鄂州)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2℃时将5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
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
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
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
溶液中无晶体析出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5•镇江一模)t℃时,测得某物质(不含结晶水)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
态时所溶解该物质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斜线.下列说法正确是()
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
C.M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D.图中4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N<M<P=Q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反馈】1.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示意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2.(2014·随州)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铁粉至过量
B.向一定量KNO3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
C.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充分反应
D.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
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制氧气
C.将未打磨过的铝片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D.20℃时,把少量氧化钙放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
4.(2014年山东烟台, 7题)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
下列用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A.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
B.地壳中部分元素的含量关系:
C.氯元素化合价大小关系:
D.几种化肥氮元素含量大小关系:
【课后作业】1.(2014德阳)金属单质M与非金属单质硫发生如下反应为
2M + S
△
M2S。
甲、乙二组学生在实验室分别进行该实验,加入的M和硫的质量各不相同。
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M
A.64 B.56 C.39 D.23
2.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以上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值为44
B.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4∶1
3. (2014年山东聊城,16题)下列四个坐标示意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情况,其中错误的是()
A B C D
A.加热一定量碳铵(NH4HCO3)的实验,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变化
B.等质量的镁条和铁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变化
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化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变化
4.(2014年山东烟台, 19题)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M的质量/g S的质量/ g M2S的质量/g
甲 6.0 2.5 7.5
乙7.0 1.5 7.5
A B C D
A.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B.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D.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
5.(2015•苏州模拟)t℃时,根据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图中的斜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50 g
B.图中4个点表示的溶液中只有z是饱和溶液
C.点z向点w移动的一种方法是恒温蒸发一定量的水
D.将m点表示的溶液中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再加入20g溶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