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课件-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精选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来源于神话寓言 精卫填海 据《山海经·北山经》记载: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变为 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想把东海填平。 守株待兔 据《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 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于是他便放下锄头每天在树桩旁等待,希望再 得到撞死的兔子。
成语出处
(4)来源于群众口语 狼子野心 《左传·宣公四年》:“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 畜乎?” 千夫所指 《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古汉语的一些特征
(2)古今异义 不刊之论 刊:削除错字 赴汤蹈火 汤:滚烫的水 身体力行 身体:亲身体验 便宜行事 便宜:方便,适宜 贻笑大方 大方:内行人 求全责备 责备:要求完备
学习内容
(3)词类活用及文言特殊句式 星罗棋布 星、棋,名词作状语 闭月羞花 闭,动词使动用法;
羞,形容词使动用法 不远万里 远,形容词意动用法 时不我待 宾语前置,时不待我 晓之以理 状语后置 ,以理晓之 贻笑大方 省略句,贻笑(于)大方
字词梳理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日子。 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十足。 指点江山:评论国家大事。 昂首阔步:仰起头,迈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振奋,意 气昂扬。 五彩缤纷:表示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 喜怒哀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字词梳理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 心神慌乱。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通常是不好的事)。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讷讷:形容说话迟钝。 讪讪:形容不好意思、难为情的样子。 磕磕绊绊:跌跌撞撞的样子。
岩画是汉字的父母。中国各地逐渐发现了不少岩画。岩画的历史大约有一万 年。汉字的历史从甲骨文算起大约有3300年。
学习内容
汉字的起源
甲骨文(商)
大篆(秦)
隶书(汉)
金文(周)
小篆(秦)
楷草行(汉末)
汉字的起源
1、甲骨文 占卜、祭祀 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
2、金文 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汉字的起源
部编版必修上册第八单元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导入
北比臼舅
某人于婚礼上送一横匾,上书:“北比臼舅”四字,人皆不解其意。 那人解释说: “北”字正如二人互不相识时背靠背的样子; “比”是一个向另一个开展追求的样子; “臼”是二人面对面互相倾谈的样子; “舅”字是二人合作生下一男的样子。
素养目标
1.了解汉族起源。 2. 掌握有关词语的语法知识。 3.增强积累词语的意识,能运用多种方法积累词语,扩大词汇量。 4. 加强联想,建立起零散词语间的联系,通过词语的“家族”和“系统” 积累词语。
成语出处
(5)来源于外来文化 想入非非 《楞严经》第九卷:“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 非想非非想处。” 火中取栗 法国寓言《猴子与猫》:“狡猾的猴子哄骗头脑简单的猫儿, 替它从炉火中取出烤熟的栗子来。猫儿应命去做,结果猫爪子被火烧伤了, 而取出的栗子却被猴子吃光了。”
古汉语的一些特征
(1)古今异读 余勇可贾 “贾”读gǔ 暴虎冯河 “冯”通“凭”,读píng 博闻强识 “识”通“志”,读zhì
名词
代词
动词
实词
量词
形容词
数词
副词
拟声词
介词
虚词
叹词
连词
助词
成语出处
(1)来源于历史故事 余勇可贾 《左传·成公二年》:“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 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余余勇。’” 四面楚歌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 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 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第二部分
词语积累
合作练习
1.汉语中的词语有的包含同一个语素,有的通过同义、反义、亲属、顺序等关系 联系在一起。 将下面20个词语进行分组,并说明分组依据。 沉静 破土 布衣 踌躇 平静 结籽 静谧 安静 犹豫 寂静 果断 拔节 黔首 迟疑 萌芽 爽快 百姓 抽穗 黎民 庶人 第一组:包含共同语素“静”:沉静、平静、静谧、安静、寂静 第二组:“百姓”的近义词:布衣、黔首、百姓、黎民、庶人 第三组: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语:迟疑、踌躇、犹豫、果断、爽快 第四组:体现时间顺序的词语:破土、萌芽、拔节、抽穗、结籽
第一部分
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
人要寻根,字也要寻根。 50年代,考古学者发掘出五千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其中彩陶上
有分散的几十个刻划符号。有人认为这或许是甲骨文的祖先。 70年代,考古学者又发掘出六千年前的临潼“姜寨遗址”,其中彩陶
上有分散的刻划符号102处之多。又有人认为这或许是甲骨文的祖先。 汉字与岩画同出一源。有的字形与岩画相同。有的字形与岩画相似。
从日常生活中探寻时代发展的轨迹,找一找时代变革下的新词。
合作探究
以“我看时代新词”为主题制作词语档案 1.分享所补充的时代新词背后的时代意义。 2.讨论同学们所展示的新词中,是否有不适合出现的词语,挑选出来说说为什么?
归纳整理:YYDS 躺平 爱豆 GOAT 奥利给 996 绿茶 普信男 字幕组 玄幻小说 拆二代 凤凰男 网络直播 高考移民 学区房 钉子户 绝绝子
合作练习
5.从前积累词语,就是课本中出现哪些词语,就机械记忆。记忆效果并不好, 也不能很好地在写作中加以运用。现在我发现一个积累词语的好方法——实景联 想法。实景联想法就是在现实生活中,身边的实景实物,可以触发的联想,想到 与之相关联的词语。例如:由春天联想到什么词语?
时当三月 春寒时节 春寒季节 春天渐近 春天来临 春令已到 春回大地 春到人间 春满人间 大地加春 天地加春 春回地暖 冰雪消融 冰融雪消 冰消雪化 天地回转 冰雪融化 雪化冰消 万物解冰 风和日丽 这些词语从不同角度概括了春天的特点,如此积累,对词语的运用也能得心应手。
3、大篆
4、小篆
汉字的起源
5、隶书
6、楷草行
汉字的起源
现代汉语基础知识
语素 词字
汉语中的词语是有“家族”、 成系统的,抓住规律,从词语的 “家族”或者“系统”出发,触类 旁通,就可积累词语。
汉字的起源
词
实词:有实在的意义、能做句子成分、能单独回答问题。 虚词:一般没有实在意义,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合作练习
4.在此基础上体会运用成语和现代汉语的区别——在班级中合作展示 误用成语小贴士 。
不足为训解释 误用来自不能作为准则或典范。 易被误解为不足作为教训。
解释
不辜负众人的期望。
不负众望
误用
常和“不孚众望”混用。 “不孚众望”,不能使众人信服。
豆蔻年华
解释 误用
少女十三四岁的时光。 误用为成年女子。
成语出处
(2)来源于古书成句 耳提面命 《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博闻强识 《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 君子。” 暴虎冯河 《论语·述而》:“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成语出处
字词梳理
不谋而合: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离群索居: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 炉火纯青: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 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冰心一片: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字词梳理
鹤立鸡群:是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 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义无反顾: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以别人为准;或为了 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无可辩驳:没有理由否定对方的意见。形容事实确 凿,理由充足。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义。
画蛇添 孤掌难鸣:指的是一个巴掌难以拍响 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只说 足——多 ,比喻力量单薄,难以成事,引伸比喻 上半句或者下半句,利用谐音、
此一举
事情关系到甲乙双方。
双关、比喻来表达意义。
合作练习
3.按照下文表格中的示例,小组合作选择一种类型,结合一组成语,参阅工具书 和文献,说明其来源和误用的地方。
第三部分
时代新词
时代新词
关注新词语,让语言鲜活生动 随着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新词语在不断涌现,为汉语增添了鲜活的生命 力。积累词语,不能不关注新词语。新词语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汉语自身 的新造词和外来词,如“供给侧”“高铁”“刷屏”“博客”“作秀”等。 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搜集一些新词语,从中选择十个,参考后面的“学习资 源”(见课本),为它们制作“词语档案”。档案内容包括词语的来源、含义, 体现了社会生活哪些领域的变化,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现象,等等。
字词梳理
不约而同:指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和蔼可亲:指人态度温和,性格善良容易接近。 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心神不定:指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坐卧不安:坐着躺着都不安宁,形容心烦意乱。 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都投人进去。 座无虚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字词梳理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 雷厉风行: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 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开门见山:指打开门就能看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 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音 调忽高忽低和故事情节的曲折。 五大三粗:形容人高大粗壮,身材魁梧。 有目共睹:指非常明显,谁都看得见。
成语类型 感情色彩易误用 适用对象易误用
容易望文生义 具有双重含义
示例 弹冠相庆 始作俑者 无所不为
处心积虑 趋之若鹜 炙手可热 明日黄花 豆蔻年华
蓬荜生辉 不耻下问 登堂入室 不赞一词 万人空巷
七月流火 三人成虎 想入非非 李代桃僵 逐鹿中原
灯红酒绿 登峰造极
积累
容易混淆
半斤八两/不分伯仲 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合作探究
3.讨论和搜集时代发展中产生的新词,将下文表格分类补充。
日常生活类 社会发展类 政策压缩词 娱乐生活类
云闪付
高铁
双减
工具人
共享单车
智能手机
两免一补
后浪
蓝牙耳机
供给侧
一岗双责
内卷
课堂练习
同一个意思,可以用成语表达,也可以用谚语或歇后语表达,请写出与 “人心齐,泰山移”意思相近的成语、谚语、歇后语。 (1)成语:(_示__例__)_众__志__成__城__、__同__心__协__力_、___和__衷__共__济。 (2) 谚 语 :(示_例__)_一__人__拾__柴__火__不__旺___,__众__人__拾__柴__火__焰__高____ 、单 _丝__不__成__线_,__独_____ _木__不__成__林__、__不__怕___巨_浪__高___,__只__怕__桨__不__齐。 (3) 歇 后 语 (示:例)三_个__臭__皮__匠__—__—__抵__个__诸__葛__亮__________ 、 _油__浇__的__蜡__烛__—__—__一__条__心___、_麻__子__打__哈__欠__—__—__全__面__动__员__。
合作探究
在“寻找名字”、“探讨熟语”等合作学习中,学生们有这样的疑问:
1.为何在秦汉和魏晋之间,取名字多单名,而在魏晋后,取名字多双名。 2.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取名的风潮不同,名字代表着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 象的成因是什么?
以上两个问题,都提出了时代发展和词汇之间的紧密关系。时代的不断 发展,伴随着新词的产生。
含侮辱性词汇 违背主流价值观
缩写简洁 但适用范围狭窄
英文缩写词 受众范围狭窄
网络用语,音译词 需要进一步解读
不利于传播
绿茶 普信男 YYDS 996 BTW GOAT 爱豆 绝绝子
词语是文化的表现形式,需要符合科学的价值观,并以传播文化和价值观以及大量运用为前提。 新词,需要不断的持续的生命力。而不是昙花一现的,小范围流行的“密码”。
合作练习
2.依据下列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讨论这三种类型的熟语的区别, 找一找它们的规律。
汉语常用的三字习惯用语 安乐窝:安逸的生活环境 或小巧、温暖、舒适的处
所。 白骨精:《西游记》中一 个阴险狡诈、善于伪装的 女妖精。常用来比喻阴险
恶毒的坏人。
绊脚石:绊脚的石头,比 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歇后语 八仙过 海——各 显神通
每日成语积累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 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
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成语:长期习用的、见解精辟。 大多以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
出处。 惯用语:口头语言中短小且固
蚕豆开 白云苍狗:指浮云像白衣裳,顷刻又
花——黑 变得像灰色的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心
定的习惯用语,表示一个整体 意义,主要表示比喻义和引申
成语出处
(4)来源于群众口语 狼子野心 《左传·宣公四年》:“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 畜乎?” 千夫所指 《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古汉语的一些特征
(2)古今异义 不刊之论 刊:削除错字 赴汤蹈火 汤:滚烫的水 身体力行 身体:亲身体验 便宜行事 便宜:方便,适宜 贻笑大方 大方:内行人 求全责备 责备:要求完备
学习内容
(3)词类活用及文言特殊句式 星罗棋布 星、棋,名词作状语 闭月羞花 闭,动词使动用法;
羞,形容词使动用法 不远万里 远,形容词意动用法 时不我待 宾语前置,时不待我 晓之以理 状语后置 ,以理晓之 贻笑大方 省略句,贻笑(于)大方
字词梳理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日子。 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十足。 指点江山:评论国家大事。 昂首阔步:仰起头,迈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振奋,意 气昂扬。 五彩缤纷:表示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 喜怒哀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字词梳理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 心神慌乱。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通常是不好的事)。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讷讷:形容说话迟钝。 讪讪:形容不好意思、难为情的样子。 磕磕绊绊:跌跌撞撞的样子。
岩画是汉字的父母。中国各地逐渐发现了不少岩画。岩画的历史大约有一万 年。汉字的历史从甲骨文算起大约有3300年。
学习内容
汉字的起源
甲骨文(商)
大篆(秦)
隶书(汉)
金文(周)
小篆(秦)
楷草行(汉末)
汉字的起源
1、甲骨文 占卜、祭祀 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
2、金文 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汉字的起源
部编版必修上册第八单元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导入
北比臼舅
某人于婚礼上送一横匾,上书:“北比臼舅”四字,人皆不解其意。 那人解释说: “北”字正如二人互不相识时背靠背的样子; “比”是一个向另一个开展追求的样子; “臼”是二人面对面互相倾谈的样子; “舅”字是二人合作生下一男的样子。
素养目标
1.了解汉族起源。 2. 掌握有关词语的语法知识。 3.增强积累词语的意识,能运用多种方法积累词语,扩大词汇量。 4. 加强联想,建立起零散词语间的联系,通过词语的“家族”和“系统” 积累词语。
成语出处
(5)来源于外来文化 想入非非 《楞严经》第九卷:“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 非想非非想处。” 火中取栗 法国寓言《猴子与猫》:“狡猾的猴子哄骗头脑简单的猫儿, 替它从炉火中取出烤熟的栗子来。猫儿应命去做,结果猫爪子被火烧伤了, 而取出的栗子却被猴子吃光了。”
古汉语的一些特征
(1)古今异读 余勇可贾 “贾”读gǔ 暴虎冯河 “冯”通“凭”,读píng 博闻强识 “识”通“志”,读zhì
名词
代词
动词
实词
量词
形容词
数词
副词
拟声词
介词
虚词
叹词
连词
助词
成语出处
(1)来源于历史故事 余勇可贾 《左传·成公二年》:“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 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余余勇。’” 四面楚歌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 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 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第二部分
词语积累
合作练习
1.汉语中的词语有的包含同一个语素,有的通过同义、反义、亲属、顺序等关系 联系在一起。 将下面20个词语进行分组,并说明分组依据。 沉静 破土 布衣 踌躇 平静 结籽 静谧 安静 犹豫 寂静 果断 拔节 黔首 迟疑 萌芽 爽快 百姓 抽穗 黎民 庶人 第一组:包含共同语素“静”:沉静、平静、静谧、安静、寂静 第二组:“百姓”的近义词:布衣、黔首、百姓、黎民、庶人 第三组: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语:迟疑、踌躇、犹豫、果断、爽快 第四组:体现时间顺序的词语:破土、萌芽、拔节、抽穗、结籽
第一部分
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
人要寻根,字也要寻根。 50年代,考古学者发掘出五千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其中彩陶上
有分散的几十个刻划符号。有人认为这或许是甲骨文的祖先。 70年代,考古学者又发掘出六千年前的临潼“姜寨遗址”,其中彩陶
上有分散的刻划符号102处之多。又有人认为这或许是甲骨文的祖先。 汉字与岩画同出一源。有的字形与岩画相同。有的字形与岩画相似。
从日常生活中探寻时代发展的轨迹,找一找时代变革下的新词。
合作探究
以“我看时代新词”为主题制作词语档案 1.分享所补充的时代新词背后的时代意义。 2.讨论同学们所展示的新词中,是否有不适合出现的词语,挑选出来说说为什么?
归纳整理:YYDS 躺平 爱豆 GOAT 奥利给 996 绿茶 普信男 字幕组 玄幻小说 拆二代 凤凰男 网络直播 高考移民 学区房 钉子户 绝绝子
合作练习
5.从前积累词语,就是课本中出现哪些词语,就机械记忆。记忆效果并不好, 也不能很好地在写作中加以运用。现在我发现一个积累词语的好方法——实景联 想法。实景联想法就是在现实生活中,身边的实景实物,可以触发的联想,想到 与之相关联的词语。例如:由春天联想到什么词语?
时当三月 春寒时节 春寒季节 春天渐近 春天来临 春令已到 春回大地 春到人间 春满人间 大地加春 天地加春 春回地暖 冰雪消融 冰融雪消 冰消雪化 天地回转 冰雪融化 雪化冰消 万物解冰 风和日丽 这些词语从不同角度概括了春天的特点,如此积累,对词语的运用也能得心应手。
3、大篆
4、小篆
汉字的起源
5、隶书
6、楷草行
汉字的起源
现代汉语基础知识
语素 词字
汉语中的词语是有“家族”、 成系统的,抓住规律,从词语的 “家族”或者“系统”出发,触类 旁通,就可积累词语。
汉字的起源
词
实词:有实在的意义、能做句子成分、能单独回答问题。 虚词:一般没有实在意义,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合作练习
4.在此基础上体会运用成语和现代汉语的区别——在班级中合作展示 误用成语小贴士 。
不足为训解释 误用来自不能作为准则或典范。 易被误解为不足作为教训。
解释
不辜负众人的期望。
不负众望
误用
常和“不孚众望”混用。 “不孚众望”,不能使众人信服。
豆蔻年华
解释 误用
少女十三四岁的时光。 误用为成年女子。
成语出处
(2)来源于古书成句 耳提面命 《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博闻强识 《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 君子。” 暴虎冯河 《论语·述而》:“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成语出处
字词梳理
不谋而合: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离群索居: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 炉火纯青: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 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冰心一片: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字词梳理
鹤立鸡群:是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 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义无反顾: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以别人为准;或为了 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无可辩驳:没有理由否定对方的意见。形容事实确 凿,理由充足。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义。
画蛇添 孤掌难鸣:指的是一个巴掌难以拍响 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只说 足——多 ,比喻力量单薄,难以成事,引伸比喻 上半句或者下半句,利用谐音、
此一举
事情关系到甲乙双方。
双关、比喻来表达意义。
合作练习
3.按照下文表格中的示例,小组合作选择一种类型,结合一组成语,参阅工具书 和文献,说明其来源和误用的地方。
第三部分
时代新词
时代新词
关注新词语,让语言鲜活生动 随着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新词语在不断涌现,为汉语增添了鲜活的生命 力。积累词语,不能不关注新词语。新词语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汉语自身 的新造词和外来词,如“供给侧”“高铁”“刷屏”“博客”“作秀”等。 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搜集一些新词语,从中选择十个,参考后面的“学习资 源”(见课本),为它们制作“词语档案”。档案内容包括词语的来源、含义, 体现了社会生活哪些领域的变化,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现象,等等。
字词梳理
不约而同:指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和蔼可亲:指人态度温和,性格善良容易接近。 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心神不定:指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坐卧不安:坐着躺着都不安宁,形容心烦意乱。 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都投人进去。 座无虚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字词梳理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 雷厉风行: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 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开门见山:指打开门就能看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 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音 调忽高忽低和故事情节的曲折。 五大三粗:形容人高大粗壮,身材魁梧。 有目共睹:指非常明显,谁都看得见。
成语类型 感情色彩易误用 适用对象易误用
容易望文生义 具有双重含义
示例 弹冠相庆 始作俑者 无所不为
处心积虑 趋之若鹜 炙手可热 明日黄花 豆蔻年华
蓬荜生辉 不耻下问 登堂入室 不赞一词 万人空巷
七月流火 三人成虎 想入非非 李代桃僵 逐鹿中原
灯红酒绿 登峰造极
积累
容易混淆
半斤八两/不分伯仲 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合作探究
3.讨论和搜集时代发展中产生的新词,将下文表格分类补充。
日常生活类 社会发展类 政策压缩词 娱乐生活类
云闪付
高铁
双减
工具人
共享单车
智能手机
两免一补
后浪
蓝牙耳机
供给侧
一岗双责
内卷
课堂练习
同一个意思,可以用成语表达,也可以用谚语或歇后语表达,请写出与 “人心齐,泰山移”意思相近的成语、谚语、歇后语。 (1)成语:(_示__例__)_众__志__成__城__、__同__心__协__力_、___和__衷__共__济。 (2) 谚 语 :(示_例__)_一__人__拾__柴__火__不__旺___,__众__人__拾__柴__火__焰__高____ 、单 _丝__不__成__线_,__独_____ _木__不__成__林__、__不__怕___巨_浪__高___,__只__怕__桨__不__齐。 (3) 歇 后 语 (示:例)三_个__臭__皮__匠__—__—__抵__个__诸__葛__亮__________ 、 _油__浇__的__蜡__烛__—__—__一__条__心___、_麻__子__打__哈__欠__—__—__全__面__动__员__。
合作探究
在“寻找名字”、“探讨熟语”等合作学习中,学生们有这样的疑问:
1.为何在秦汉和魏晋之间,取名字多单名,而在魏晋后,取名字多双名。 2.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取名的风潮不同,名字代表着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 象的成因是什么?
以上两个问题,都提出了时代发展和词汇之间的紧密关系。时代的不断 发展,伴随着新词的产生。
含侮辱性词汇 违背主流价值观
缩写简洁 但适用范围狭窄
英文缩写词 受众范围狭窄
网络用语,音译词 需要进一步解读
不利于传播
绿茶 普信男 YYDS 996 BTW GOAT 爱豆 绝绝子
词语是文化的表现形式,需要符合科学的价值观,并以传播文化和价值观以及大量运用为前提。 新词,需要不断的持续的生命力。而不是昙花一现的,小范围流行的“密码”。
合作练习
2.依据下列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讨论这三种类型的熟语的区别, 找一找它们的规律。
汉语常用的三字习惯用语 安乐窝:安逸的生活环境 或小巧、温暖、舒适的处
所。 白骨精:《西游记》中一 个阴险狡诈、善于伪装的 女妖精。常用来比喻阴险
恶毒的坏人。
绊脚石:绊脚的石头,比 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歇后语 八仙过 海——各 显神通
每日成语积累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 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
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成语:长期习用的、见解精辟。 大多以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
出处。 惯用语:口头语言中短小且固
蚕豆开 白云苍狗:指浮云像白衣裳,顷刻又
花——黑 变得像灰色的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心
定的习惯用语,表示一个整体 意义,主要表示比喻义和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