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铜山区中考化学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州市铜山区中考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用多种分类方法.下列对物质的归纳、分类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 . 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是常见的营养素
B . 不锈钢、焊锡、生铁是常见的合金
C . 浓硫酸、火碱、生石灰是常见的干燥剂
D . 烧碱、纯碱、熟石灰是常见的碱
2. (2分) (2017九上·龙岗期中)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倾倒液体
B . 过滤液体
C . 加热液体
D . 读液体体积
3. (2分) (2019九上·北海期末)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 H2SO4
B . Fe2O3
C . NaCl
D . O2
4. (2分)下列有关CO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
B . 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C . 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1
D . 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5. (2分)(2016·泉州) 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A .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 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 . 用盐酸除去铁锈
D . 用氨水(NH3•H2O)处理工厂的硫酸
6. (2分)(2020·江油模拟) 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
B .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无现象,没有发生反应
C . 随着铁制品的不断锈蚀,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含量不断减少
D . 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是氮肥;尿素没有氨味,不是氮肥
二、填空题 (共4题;共10分)
7. (2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镁元素________;
(2)3个汞原子________;
(3)硝酸钡________;
(4)标出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
8. (3分)科学家们发现,有近20%的二氧化碳排放去向不明,这被称为“碳失汇”问题或“碳黑洞”问题.2013年11月发表的研究成果中:中国科学家领导的一个科研团队给出了解释﹣﹣盐碱土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研究和证实了盐碱土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盐碱土吸收无机碳,既是化学过程,也包括物理过程和生物过程.
中国社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彦称,该项目研究团队在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多地的实验观测均表明,盐碱土对二氧化碳有吸收现象,并可初步定量检测出这种吸收能力:每平方米一年可吸收62克﹣622克二氧化碳,高于植物吸收量的2倍至15倍.
在少量盐碱土中加水,液体的PH值随加入水的体积的变化符合如图________ 曲线的变化.
9. (3分)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医疗上常用其给病人补充体液。
①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________ (写化学式)。
②现需100g生理盐水,若按如下操作配制,正确的顺序是(填字母)________ 。
A B C D
E
此生理盐水若用10%的溶液加水稀释而得到,则需10%的溶液________g。
(2)在20℃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10 g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右图1所示的现象。
①20℃时,________(填“甲”或“乙”)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②右图2中表示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分别是b和a,将20℃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其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 (2分) (2019九上·瑞金期末)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燃烧时________能转化为热能。
(2)炒菜完毕,关闭煤气罐阀门,燃着的煤气熄灭,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
(3)金刚石比石墨的硬度大得多,原因是________。
(4)景德镇瓷器名扬天下,烧制瓷器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调查发现瑞金市土壤环境优越,富含“硒”和“锌”,“硒”和“锌”指的是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或“元素”)。
(6)为防止钢铁锈蚀,常在钢铁表面喷漆,其防锈原理是________。
(7)大棚里瓜果飘香这是因为分子具有________的性质。
三、流程题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5九上·太原期末) “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图3中“Cu”能表示的宏观意义是________;
(2)图1中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图1和图2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_,该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反应前后不变的离子是________,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
四、实验题 (共1题;共4分)
12. (4分) (2019九上·桐梓期中)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I)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II)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进(填“m”或“n”)
(III)用装置E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未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若实验成功,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③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I)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__(在A、B、C中选)。
(II)一般不选用碳酸钠粉末替代大理石,原因________。
(III)如图F所示,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将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小花,一半烘干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其中干燥的纸花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1分)
13. (1分) (2018九上·长春月考) 下图是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请回答问题。
.
(1)老师做了实验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小明通过实验乙和丙完成了探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由②④可获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由③④可获知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
(3)小亮设计了实验丁。
与甲实验相比,丁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
六、计算题 (共1题;共6分)
14. (6分)(2019·永州) 为探究CuO和C反应的最佳质量比(忽略副反应),化学兴趣小组取CuO和C的混合物17.2g,按不同的质量比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混合物中CuO所占的质量分数,纵坐标表示生成物中Cu的质量。
(1)分析可知,CuO和C的最佳质量比对应图中的________点。
(2)计算a点时,产生CO2的质量________(写出详细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填空题 (共4题;共10分)
7-1、
8-1、
9-1、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三、流程题 (共1题;共5分)
11-1、
11-2、
11-3、
四、实验题 (共1题;共4分)
12-1、
五、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1分) 13-1、
13-2、
13-3、
六、计算题 (共1题;共6分)
14-1、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