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读书节活动方案样本(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读书节活动方案样本
——畅游书海享受阅读快乐浸润书香丰厚生命底蕴
一、活动目的: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万物生长的春天,开展“读书节”活动,旨在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全体师生畅游书海,享受阅读快乐;浸润书香,丰厚生命底蕴。
二、活动主题:畅游书海享受阅读快乐浸润书香丰厚生命底蕴
三、活动时间:___年___月___日----___月___日
四、参与对象:新湖小学全体师生
五、活动安排:
(一)发动阶段(___月___日—___月___日)
1、启动仪式:举行读书节开幕式,向全校发出倡议。
(___月___日)
2、给每位老师下发借书卡,以班为单位到阅览室借阅图书。
(___月___日)
3、各班完善班级图书角的建设;做好环境布置,营造班级浓郁的书香氛围。
(___月___日检查)
(二)实施阶段(___月___日—___月___日)
重点开展七项活动:
1、“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___月___日----___月___日)【负责人:各班语文老师】
针对学生年段学龄特征,语文教师到学校阅览室选择喜欢的作品进行师生共同阅读。
开展讲故事、交流读书心得、好书推荐等形式多样的班级读书会,___月每年级推选一节班级读书会进行展示,上交一份读后感。
2、“读书卡片制作比赛”(___月___日---___月___日)【负责人:各班美术老师、语文老师】
征集读书名言,制作精美书签;阅读经典名著,制作推荐书卡。
活动要求:各班自行___学生进行小书签(___年级)、好书推荐卡制作比赛(4---___年级),指导学生把读书名言、格言警句、好书推荐内容等制作成漂亮的书签、卡片,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语文老师布置,美术老师指导设计图案,推荐部分优秀书签(每班___份)于___月月___日之前上交教导处,统一进行评比展示。
3、“读好书、写好字”硬笔书法比赛(___月___日)【负责人:___】
书写内容: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的好词好句、名家名段(具体内容年级会统一)
参赛对象:一~六年级整班参赛
参赛评委:___
4、诗文诵读表演大赛(___月___日)【负责人:___】
参赛要求:四至六年级各班精选美文或诗文___表演朗诵,每班至少___人参加,表演形式灵活多样,展示班级诗文诵读成果。
参赛评委:语文备课组长、学生代表
5、课本剧表演大赛(___月___日、___日)【负责人:___】
参赛要求:1---___年级各班从经典课文或经典童话故事中选择一个排成课本剧,要求服装道具准备充分,学生语言动作表演到位,故事情节表演生动形象。
参赛评委:___
6、红领巾图书漂流活动(___月___日)
为了解决同学之间库存书籍浪费的问题,让学生手中的好书真正流动起来,我们将在校内操场举办3---___年级图书漂流活动,每班布置1-___个书籍“门市”,给书店取一个好听的名字,设计图书海报,由学生自己自主谈价砍价,学习交易(注意教育学生用卖书的钱再去买书,不要购买零食)。
7、一~六年级现场作文比赛(___月___日)【负责人:___】
参赛要求:现场命题作文,时间为___分钟,以年级为单位评奖项。
参赛评委:语文备课组长
(三)评比阶段(___月底)
1、七项活动分别设个人单项的一、二、三等奖,并将根据班级文化创设、活动开展情况及学生参赛情况评选出本届读书节的“书香班级”。
2、评选校“诵读之星”“读书之星”“书香家庭”。
六、活动意见:
1、红领巾广播及时报道信息,营造良好氛围。
2、教师是学生的表率,用我们老师的读书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爱好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3、语文教师要做好导读工作,认真___好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各班可以在学校读书节活动方案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一些小型的各类班级读书活动。
提倡老师以“大声读”、“导读课”、“欣赏课”、“班级读书会”等多种形式给学生的课外阅读以一定的指导,
利用语文课认真上好“读书指导课”,做好班级读书活动的指导、交流、评比、表彰等工作。
4、要让学生的读书习惯能够保持下来,就必须把“书香校园”向“书香家庭”延伸。
要充分利用“读书节”活动的平台,动员家庭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给学生良好的读书环境。
小学读书节活动方案样本(2)
活动目的:
读书节是为了鼓励小学生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丰富知识,培养情操,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全面发展。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
活动时间:
____年4月23日-4月30日
活动内容:
1. 读书展览
组织师生共同参与读书展览活动,展示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鼓励学生积极阅读。
每个班级可以组织一次读书展览,学生可以带来自己最喜欢的图书,展示图书的封面和相关评语,向其他同学推荐优秀图书。
为了增加游戏性,可以设置评选最佳图书、最佳推荐语等奖项。
2. 读书分享会
组织读书分享会,邀请嘉宾或家长分享自己喜欢的图书或故事,让学生们有机会听到不同的故事和观点,扩大阅读范围。
可以根据不
同年级的学生兴趣,安排不同主题的分享会,如童话故事分享会、科普读物分享会等。
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组织阅读小组,互相分享喜欢的书籍和阅读心得。
3. 读书讲座
邀请专业讲师来校开展读书讲座,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技巧和习惯养成。
讲座可以包括阅读技巧、阅读理解、速读方法等内容。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读书比赛
开展阅读比赛,既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
可以设置口述阅读比赛、朗读比赛、速读比赛等项目。
在比赛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相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5. 读书主题班会
每个班级可以组织一次读书主题班会,让学生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并通过语言、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书籍的理解和感受。
班会上可以进行学生作品展示和评选,激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
6. 读书周边活动
在学校图书馆和教室周边布置读书主题的装饰和展板,营造温馨的读书氛围。
同时,开设读书角,提供各种书籍供学生阅读,并设置读书笔记、书评、推荐等活动,鼓励学生留下自己的读书记录和感想。
可以设立阅读宣传栏,定期更新优秀读书推荐和学生读后感,向全校师生宣传阅读的重要性。
活动评价:
通过本次读书节活动,旨在使学生对阅读充满热爱、提高阅读能力和品位,培养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读书展览、分享会、讲座、比赛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效果。
同时,希望学生能够从阅读中开阔眼界,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小学读书节活动方案样本(3)
一、活动主题:《探索未知的世界,开启阅读的大门》
二、活动宗旨:
1. 倡导小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2. 鼓励学生多元化地阅读,拓宽知识面,培养兴趣爱好;
3. 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与沟通。
三、活动时间:____年4月23日-4月30日
四、活动形式:
1. 阅读展览:在校园内搭建图书展览区,展示各类图书,包括小说、童话、科普等不同类型的图书,以吸引学生们的兴趣。
同时,为学生提供阅读沙龙,校外图书馆的合作机会,使学生更广泛地接触图书。
2. 朗读比赛:组织小学生参加朗读比赛,鼓励他们通过朗读提高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自信心。
比赛设置初赛、复赛和决赛环节,选出优秀的朗读者和作品。
3. 故事创作:组织学生参与故事创作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故事。
可以设置一个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创作,并选择优秀作品进行展览。
4. 阅读分享会:邀请作家、教育专家以及学生家长代表参加阅读分享会,分享他们的阅读心得、阅读经验和推荐书目,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欲望。
5. 阅读亲子活动:组织阅读亲子活动,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培养亲子间的共同语言和感情,提升家长对孩子的阅读引导意识。
6. 课外阅读挑战:组织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挑战活动,鼓励他们用闲暇时间阅读,并设置阅读任务,如每周阅读一本书,满足任务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
五、活动内容:
1. 阅读展览:展览图书将分为儿童文学、科普百科、社会生活等品类,其中融入一些互动元素,如图书投票、阅读心得分享等。
2. 朗读比赛:比赛分为个人赛和班级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各班级选送优秀选手参加班级比赛,进入校级比赛。
评分标准为语音表达、语音吐字清晰度以及情感表达等。
3. 故事创作:设置一个主题,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可以通过获奖、展览、出版等形式激励学生参与,同时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和互评环节,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 阅读分享会:安排作家、教育专家、学生家长代表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阅读经验和推荐书目,为学生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能够从中获得启发与指导。
5. 阅读亲子活动:组织亲子阅读比赛,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朗读、讲故事、共同分享阅读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家长对阅读的重视和鼓励,建立良好的阅读氛围。
6. 课外阅读挑战:设置每周阅读任务,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并开展阅读心得分享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和收获。
六、活动预期效果:
1.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培养他们持续阅读的意愿;
2.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广度,培养他们多元化的阅读兴趣;
3. 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与沟通,加强学生对阅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 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提升家长对孩子阅读的引导意识。
七、活动评估与总结:
1. 设立评估机构,对各项活动进行评估和总结,统计和分析活动的参与度、效果和问题;
2. 根据评估结果,总结活动经验,提出改进意见,为今后的读书节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3. 在校刊、校园广播等媒介上宣传活动成果,展示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