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同步练习:6.1 秦始皇本纪 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专题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
——《史记》的叙事艺术
*
秦始皇本纪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桓慙.(yǐ) 扈辄..
(hù zhé) 颍.川(yǐng ) 井陉.
(xíng ) B.王贲.(bēn ) 眇.
眇(miǎo )
仇雠.(chóu ) 羌瘣.
(huì) C.钟旜.(jù) 辅拂.(bì) 卜筮.
(shì)
中羡.(yán ) D.轶.毁(yì) 王绾.
(wǎn ) 胡亥.(hài ) 强.
起之(qiǎng ) 解析:D 项,“轶”读“dié”。
答案:D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卒受地韩南阳假.
守腾 假:代理 B.内史腾攻韩,得.
韩王安 得:捕获 C.悉诣守、尉杂.
烧之 杂:杂乱 D.秦用李斯谋,留.非 留:扣留
解析:C 项,“杂”应解释为“共,全都”。
答案:C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 . 军上谷十四年 攻赵军于平阳
B. 天下无异意 则安宁之术也降越君 置会稽郡
C. 非
D. 事不师 而能长久 人善其所私学
解析:A 项,名词作动词,驻军/一般用法,军队。
B 项,均为使动用法:使……安宁、使……降服。
C 项,均为名词作动词:下、灭族。
D 项,均为意动用法:以……为师、学习,以……为善。
答案:A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 .①群臣皆 为..便 ②寡人 为..
善 B.①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 ② 陛下有海内,而.
子弟为匹夫
C.①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 辄射之②所.置凡七庙
D.①吏见知不举 与.同罪②党与.成乎下
解析:A项,均是“认为”;B项,均为连词,表转折;C项,均为所字结构;D项,①和、跟,②结交的人。
答案:D
二、阅读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9题。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
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更名民曰“黔首”。
大酺。
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钅豦,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
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臣皆 为便.便:合适
B.然后属.疏远属:连续不断
C.车同.轨同:统一
D.又复立国,是树兵
..也树兵:自我树敌,自引战乱
解析:B项,属:族属,同族的人。
答案:B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唯上幸许
唯 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B.
有侯王
其求思之 而无不在也
C.
然后属疏远
不然籍何 至此
D.
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而蔺相如徒 口舌为劳
解析:A项,表“希望”;B项,表原因;C项,前表转折,后一个为代词;D项,表转折。
答案:C
7.下列各句中省略内容的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姓子弟)相攻击如仇雠
B.分天下 (天下)为三十六郡
C.销(兵)(兵)为钟钅豦
D.置(兵)廷宫中
解析:D项,省略“金人”。
答案:D
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丞相王绾等人认为应该在天下分封诸侯,其他 臣们也都认为应该这样做,只有廷尉李
斯反对这种做法。
B.李斯认为在全国设置郡县,国家用征收的赋税赏赐给皇子功臣,就很容易控制他们,天
下也会安定,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
C.李斯向秦始皇建议,在全国设置郡县,统一全国法律,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的 和全
国的文字,秦始皇也完全同意。
D.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设置郡县,统一法律制度,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的 和文字,对社
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解析:C项,“李斯向秦始皇建议”文中无依据。
答案:C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2)车同轨。
书同文字。
答案:(1)请封立各位皇子为王,希望皇上恩准。
(2)统一车辆两轮间的宽度。
书写使用统一的文字。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
(秦)王问于将军李信曰:“吾欲取荆①,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
”王以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
”王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遂使李信、蒙恬将二十万人伐楚;王翦因谢病归频阳。
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楚军。
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楚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②,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李信奔还。
王闻之,大怒,自至频阳谢王翦曰:“寡人不用将军谋,李信果辱秦军。
将军虽病,独忍
弃寡人乎!”王翦谢病不能将,王曰:“已矣,勿复言!”王翦曰:“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
可!”王曰:“为听将军计耳。
”于是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
王送至霸上,王翦请美田宅甚众。
王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
”王大笑。
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或曰:“将军之乞贷亦
已甚矣!”王翦曰:“不然。
王怚中③而不信人,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
”
王翦取陈以南至平舆。
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王翦坚壁不与战。
楚人数挑战,终不出。
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
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④。
”王翦曰:“可用矣!”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
王翦
追之,令壮士击,大破楚师,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楚师遂败走。
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
(选自《资治通鉴》始皇帝二十一年—二十三年) 注:①荆:楚国,因有荆山,故又称荆。
②顿舍:停驻,休息。
③怚(cū)中:粗心。
④超距:跳远。
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败李信,入两壁.壁:城墙
B.故及. 王之向臣及:趁着
C. 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委:托付
D.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略:攻占
解析:A项,壁:营垒,军营。
答案:A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王将军老矣何怯也 王来何操
B.
久之王翦使人问
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
C.
乃悉国中兵 御之
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 自坚
D.
杀其将军项燕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解析:C项,连词,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以便”。
A项,副词,多么/疑问代词,什么。
B项,音节助词,无义/人称代词,他们,指士卒。
D项,代词,指楚国/语气词,表示期望语气。
答案:C
12.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王翦为将才干的一组是()
①王翦谢病不能将
②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
③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 辈
④王翦坚壁不与战
⑤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
⑥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④⑤
解析:①是王翦借口生病拒绝为将,③是王翦为消除秦王的疑心的做法,这两句都与“为将才干”无关;⑥是从侧面间接说明王翦的“为将才干”。
答案:D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信认为灭楚的兵力“不过用 十万”,虽然其勇可嘉,但毕竟流露出了轻敌的情绪,因而在其后的伐楚之战中,由开始的节节胜利最终导致了惨败而归。
B.王翦与李信相反,他实事求是,做事谨慎,老谋 算,运用 逸待劳、敌疲我打、敌退我
追的策略,赢得了全线胜利。
C.李信和王翦在灭楚上的不同看法及其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印证了《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科学的真理。
D.王翦虽然为秦国灭楚立下了 功,但是他借秦王重用他为将之机,多次请求得到良田 宅,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解析:“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
”这充分说明了王翦借秦王重用他为将之机,多次请求得到良田大宅的真正目的是消除秦王的疑心。
答案:D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 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
(2)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 御之,王翦坚壁不与战。
解析:第(1)句:“自坚”,坚定自己的志向;“顾”,反而;“坐”,因此。
第(2)句:“益”,增加;“坚壁”,
坚守营垒。
答案:(1)我如果不多多地讨封良田 宅作为子孙的产业,来表示自己无别的打算,就反而
会使 王因此猜疑我了。
(2)楚人听说王翦增兵攻来,于是调动了全国的兵力来抵抗;王翦坚守营垒不与楚人
交战。
参考译文:(始皇帝二十一年)秦王向将军李信询问说:“我准备占领楚国,将军估计一
下要用多少兵力才够?”李信回答说:“不超过二十万。
”秦王同样拿这个问题问王翦,王翦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
”秦王说:“王将军老了,多么胆怯啊!”于是派遣李信、蒙恬率领
二十万人进攻楚国;王翦也就以有病为理由辞职回家乡频阳。
(二十二年)李信攻打平舆,蒙恬进攻寝城,大败楚军。
李信又进攻鄢、郢,拿下了它们,于是带领军队向西推进,同蒙恬在城父会师,楚军便紧紧跟在秦军的后边,三天三夜不停
留休息,使李信(的军队被拖得疲惫不堪,)遭到惨败,两座军营被攻下,七名都尉被杀死;李
信逃回。
秦王听到这个消息,大怒,亲自到频阳向王翦道歉说:“寡人不采用将军的计谋,使得李
信玷辱了秦军的声威。
将军虽然有病,难道忍心丢下寡下不管吗?”王翦推托有病不能带兵,秦王说:“从前的事已经过去了,不要再说了!”王翦说:“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用我,非得
六十万人不行!”秦王说:“但凭将军安排考虑。
”于是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进攻楚国。
秦
王送到霸上,王翦要求赏赐给他很多良田大宅。
秦王说:“将军出发吧,难道还忧虑贫穷吗?”王翦说:“担任大王的将领,即使立了功,终究也是不会得到封侯之赏的,所以趁着大王
信用我的时候,只好讨些田宅来作为留给子孙的产业。
”秦王大笑。
王翦出发后,到了武关,先后派五批使者回去讨封良田。
有人说:“将军讨封赏也太过分了!”王翦说:“这个看法
不对。
大王粗心大意而又不信任人,现在倾尽国内兵力委托我独自指挥,我如果不多多地讨封良田大宅作为子孙的产业,来表示自己无别的打算,就反而会使大王因此猜疑我了。
”
(二十三年)王翦占领了陈以南直到平舆一带地区。
楚人听说王翦增兵攻来,于是调
动了全国兵力来抵抗;王翦坚守营垒不与楚人交战。
楚人多次挑战,王翦始终不肯出兵。
王翦每天只让士卒休息洗浴,吃好喝好,安抚他们;并亲自同士卒一起用饭。
过了一段日子,王翦派人探问:“军中玩乐吗?”回答说:“正在玩投石、跳远的游戏。
”王翦说:“可以出
兵了!”这时楚军见找不到战机,便向东转移。
王翦趁机出兵追赶,命令壮士攻击,将楚军打得大败,一直追到蕲南地区,杀死了楚军将军项燕,楚军于是全线溃败。
王翦便乘胜占领
了城邑。
三、语言表达
15.(2014·广东高考)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
辑严密,前后连贯。
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
大栌榄树是曾经生长在毛里求斯的珍贵树种,如今在地球上已难觅踪影。
①?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
美国一
位科学家的研究认为,②,而渡渡鸟在三百年前灭绝了,因此,大栌榄树也就跟着消失了;后来,有学者研究发现大栌榄树的种子不需
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
于是,又有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假说: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了大栌榄树的消失。
不过,这个假说需要进一步验
证:③;如果被证伪,则会被抛弃。
解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
上下文分析作答。
①前陈述事实,后有“因此,大栌榄树也跟着消失了”,可知是要问原因。
②后面有“后来,有学者研究发现大栌榄树的种子不需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据此
可推断是要说渡渡鸟的肠胃软化与种子发芽的关系。
③据最后一句可知。
答案:① 栌榄树为什么会消失( 栌榄树消失的原因是什么)② 栌榄树的种子需要
渡渡鸟的肠胃软化才能发芽③如果被证实,则会被接受(则会成为科学理论)
16.中南 学学生刘路由于破解了堪称国际数学难题的“西塔潘猜想”,被聘为正教授级研
究员,成为目前中国最年轻的教授,还获得百万元奖励。
此事引起热议,有人赞成,有人质疑。
针对这种现象,请拟写赞成 与质疑 的不同看法。
要求:赞成 使用陈述句,质疑
使用反问句;每条不超过50字。
赞成 说:
质疑 说:
解析:注意明确观点和反问句式。
赞成者可从创新举措、利于发现和重用人才的角度思
考作答;质疑者可从奖励额度、助长走偏等角度思考作答。
答案:赞成 说:破常格才能成 才,这种不走“寻常路”的方式,未尝不是人才培养的一次
尝试。
质疑 说:过度的奖励和关注,有可能会揠苗助长、适得其反,历史上不是有方仲永“泯然众人”的悲剧吗?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 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
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 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 ,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 ,却难 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
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
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
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 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 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