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迎香、风池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敏灸迎香、风池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蔡加;曾繁华
【摘要】目的:探讨热敏灸迎香、风池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
方法:选取过
敏性鼻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热敏灸风寒表虚组、热敏灸风寒夹湿与常规针刺组,每组均20例。
热敏灸风寒表虚或风寒夹湿组均选取患者迎香、风池为主穴,并根据临床表现,辩证取穴。
在上述穴位去查找热敏腧穴进行热敏灸治疗,灸至热敏感消失为1次治疗;常规针刺组选取患者迎香、鼻通、印堂、合谷等穴,用平补平泻。
三组均每日治疗一次,连续治疗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比较3组疗效。
结果:热敏灸风寒表虚组总有效率为95.0%,热敏灸风寒夹湿组总有效率
为75.0%,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45.0%,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p<0.05,p<0.01)。
结论:热敏灸迎香、风池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肯定,热
敏灸迎香、风池治疗风寒表虚效果更好。
【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6
【总页数】2页(P942-943)
【关键词】热敏灸;风寒表虚;风寒夹湿;过敏性鼻炎
【作者】蔡加;曾繁华
【作者单位】赣州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江西赣州 341000;赣州市中医院针灸康
复科,江西赣州 3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5.21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是特异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1]。
临床表现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特征。
属中医“鼻鼽”病证,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于肺表气虚,卫外不固,腠理疏松,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犯及肺表(肺开窃于鼻)。
同时与脾气及肾气虚有关。
中国幅员辽阔,而赣南属于山区,患者易受风寒湿邪的侵袭。
目前药物治疗效果尚难令人满意,鼻腔局部用药也易产生耐药性。
笔者对2011年7月~2014年6月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
分别应用热敏灸迎香、风池,常规针刺方法进行治疗,疗效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1.1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本院本科门诊及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3组:热敏灸风寒表
虚组20例、热敏灸风寒夹湿组20例,常规针刺组20例;年龄16~65岁;男女不限。
病程最短1.5年, 最长9年。
1.2 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鼻鼽即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标准。
结合临床实际中过敏性鼻炎的诊治,本研究以外感风寒型过敏性鼻炎为研究对象。
对上述临床表现兼见自汗,少气懒言,面色苍白者为风寒表虚证,兼见病情缠绵难愈,头重如裹,肢体困重者,分为风寒夹湿型。
1.3 治疗方法
1.3.1 热敏灸风寒表虚组取患者迎香、风池为主穴,根据敏化穴位常探寻肺腧、关元等穴。
依次按照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4步法进行操作,先回旋灸1 min
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2 min加强敏化,循经往返1 min激发经气,再以温
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当患者感受到艾灸发生透热(艾灸从施灸部位皮肤表面
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扩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
始循某一方向传导)和非热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感觉时,即为发生腧穴热敏化现象,该探查穴为热敏化腧穴。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的热敏化穴被查出来。
选择
上述热敏化强度最强的穴位实施艾条温和悬灸,每日1次,施灸时间以该穴热敏
灸消失为度(一般30~60 min)[3]。
每10天为一个疗程,每2个疗程之间休息
2~3 d。
1.3.2 热敏灸风寒夹湿组取患者迎香、风池为主穴,根据敏化穴位常探寻脾腧、足三里、中脘等穴取。
操作方法同风寒表虚组。
1.3.3 常规针刺组取穴标准采用新世纪第二版《针灸治疗学》[4],取迎香、鼻通、印堂、合谷,因为是外感风寒,加列缺、风池,针刺手法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
每日1次,连续治疗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隔2~3天。
三组患者均嘱避风寒,清淡饮食,畅情志。
在本试验观察期内不允许加用其他治疗本病的相关药物及治疗方法。
1.4 疗效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制定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
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为了准确、客观地评价疗效,进行症状分级(见表1)和体征分级[1]。
体征分级下鼻甲与鼻底、鼻中隔紧靠,见不到中鼻甲,或中鼻甲粘膜息肉样变、
息肉形成,记录为3分;下鼻甲与鼻中隔(或鼻底)紧靠,下鼻甲与鼻底(鼻中隔)之
间尚有小缝隙,记录为2分;下鼻甲轻度肿胀,鼻中隔、中鼻甲尚可见,记录为1分。
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计分的总和,改善的百分率按下列公式评定过敏性鼻炎的疗效: (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51%为显效,50%~21%
为有效,≤20%为无效。
各组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疗效见表2。
结果显示,热敏灸风寒表虚组与热敏灸风寒夹湿组及常规针刺组的总有效率相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5,P<0.01);热敏灸风寒表虚组与常规针刺组的显效率相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意义(P<0.01),热敏灸风寒表虚组与热敏灸风寒夹湿组的显效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
性意义;而热敏灸风寒夹湿组与常规针刺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说明热敏灸迎香、风池,对风寒表虚和风寒夹湿的过敏性鼻炎均有较
好的治疗作用,热敏灸迎香、风池,对风寒表虚组的效果更为显著。
AR由过敏原激发的、由IgE介导的鼻部炎性疾病。
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方法种类繁多,目前重点仍然以防为主。
针灸在防治过敏性鼻炎上有疗效好,无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且具有经济支出不高的优势。
赣南属山区,多山、多水,久居易受风寒湿邪侵袭,AR以农村患者较多。
症状常见鼻痒、流清涕、喷嚏呈连续性、无明显或稍有鼻塞、嗅觉无明显改变。
辩证多属“风寒表虚”或“风寒夹湿”。
艾灸迎香有宣肺解表开窍之功,艾灸风池有祛风散寒化湿之效,结合热敏灸特定的灸法,不论是“风寒表虚”还是“风寒夹湿”型的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
热敏灸属悬灸的一种,自江西省中医院灸疗医院成功推广以来,得到全国各地广泛认同,并用于临床。
它可以提高人体抵御外界自然环境的能力。
[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13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4.
[3]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3.
[4]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59.
【相关文献】
[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13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4.
[3]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3.
[4]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59.
中图分类号:R76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