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刀格挡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刀格挡术
格挡术中,有一种叫做手刀格挡。

说明:手刀格挡有两种常见的版本,作用是一样的。

不过,它们的起始动作并不相同。

本文只研究其中的一个版本,但文中所论及的思想对另
一种也完全适用。

这一招数的主要动作是身体突然向后挪,同时双手抬起。

然后,两手向
前挥动,后掌紧贴身体,前掌向外劈出。

在一般的武术课上,教手刀格挡的目的是为了格挡敌人拳头的进攻。

一个假想敌人站
在八英尺之外,做出一副要攻击你的样子。

然后按照要求,他猛然前进一步,冲出一拳,
打向你的身体中部,这时通常还会大喝一声。

你先向后退,使出手刀格挡的第一个招式,
然后一掌劈向他的手腕,就算是成功了。

不过,对于想要真正了解这一招的人来说,上述的武功表演仅仅是个花架子,没有任
何实际意义。

存在的问题
对于初学者,敌人用的招数可能是你从来没有见过的一种攻击方式。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教练常常会告诉你:这种招式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古代武师的作战方式就是这样的。

不过,如果你看过古代武术史,你就会发现:其实古代人和现代人的作战方式并没有什么
两样。

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唯一影响作战方法的是所用
武器的不同、紧急情况的不同和不同文化对“公平战斗”的的界定,这种界定规定了攻击
的目标和一些职业规则。

但是,在任何一种状况下,前冲拳都不是很好的攻击方式。

上面提到的训练过程中,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在挡敌人的手腕时,你必须离他伸出
的拳头有18到24英寸远。

其实,这时你根本没有必要用,因为你仍然在敌人拳头能攻击
到的范围之外。

真是这样的话,练就是彻头彻尾的浪费时间。

武术教练们往往坚持说挡开
敌人的胳膊,本身就是在搏斗,以此来表明他们的观点的正确性。

由此,又产生了第三个问题:仅仅是为了对敌人的手腕作一次无足轻重的劈打,你却
用了一个需要全身一起动的招数。

你再去找教练解释,这些空手道教练们常常会说,手刀
格挡可以使出很大的力气,从而打伤敌人的胳膊,这样就能很快制服对手。

他还会解释说,在打击敌人手腕之前的所有动作都会增加你最后的打击力量。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被他
们用这种功夫打伤手腕的那些练空手道的人又都到哪里去了呢?
另一种手刀格挡
黑带高手乔治·第尔曼和他的学生所教的带点穴的手刀格挡功夫就没有上述问题。

首先,点穴功夫实际上就是一种真正的攻击手段。

在这种手刀格挡功夫中,攻击者站在离你只有三英尺的地方,他向你的头部打出一拳,就象在一个客店或一条小道上发生的那样。

使用手刀格挡的第一个动作,你双臂摆动来挡开敌人的拳头。

你的手打到了敌人的经渠穴和手三里穴。

因为他的穴道受到了刺激,他的身体就会做出你预想到的反应,这就暴露出了他的薄弱部位。

然后,你通过打他的那些暴露部位,完成你的手刀格挡。

用你后面那只手,抓住他的胳膊,用力往身边拉。

前面那只手向前伸出,首先用肘攻击他前胸的渊液穴和辄筋穴,二者相距仅有1英寸远。

然后,你的前面那只手向下伸,点他下巴处的大迎穴。

这几个动作攻击了敌人的四个穴位,从而可以控制敌人的身体。

这一招很可能把敌人打倒。

即使不能这样,也会使他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使你能够继续反击,他根本来不及反应。

最后,用一个和一般做法相同的动作,劈向敌人的手腕。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明白,不客气地讲,对于手刀格挡的一般认识是完全错误的。

同时,使用点穴功夫,从战术上讲合情合理,既符合这种功夫的动作要领,也利用了敌人的实战反应,完全实践了手刀格挡的动作,并使之具有实际意义。

经常有武师为一般认识进行辩解,说用点穴的方法实现手刀格挡过于复杂,不利于在实战中发挥功效。

其实,形成这些论调,都是由于他们并不知道这种功夫的技术本质主要是什么。

技术内幕
实战中的第一真理就是:面对压力,你会胆怯。

就象唱反调的人说的那样,面对一个强大的攻击者,你会失去力量,也没有准确性。

通常意义下,那就意味着在实战的场合,你发现自己根本不使出曾经熟悉的功夫,尽管曾在武馆里面练过多遍。

这条真理对于所有的功夫都适用,包括点穴功夫。

不过,有两种办法可以把这个问题化解掉。

其一,就是正确的训练方法,这是最基本的,如果你想要在压力很大的状态下使出你的复杂招数的话。

只有通过正确的训练,士兵才能在战场上勇猛杀敌,才能处理好战场上的那些突发事件。

本文内容并不想讨论如何进行正确的训练,但正确训练的方法对于想练点穴功夫的人来说,确实至关重要。

在压力很大的状态下,要想使出自己练过的功夫,其二就是“重复练习原则”。

简单地说,重复练习得多了,即使功夫练得不好,它也会发生作用。

为了在手刀格挡功夫中使用"重复练习原则",这些动作必须是简单易练的。

这正是他们的创新之处。

这样我们可以重新审视一下手刀格挡,不把它看做一种深奥费解的点穴功夫,而是一种只用几分钟就可以学会,马上可以用于战斗的实用功夫。

遇到一个突如其来的袭击,你可能会不由自主地做出一个躲避动作,这样的动作五花
八门,各不相同,如惊奇、后退和自动格挡等等反应。

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快的刺激反应,
可以躲开一般的攻击。

这是一种自然反应,你最好顺其自然,不要刻意去进行训练。

但是,值得称道的是,在手刀格挡中也把这种躲避动作放在研究范围之内。

那个被称为预备式的
动作,很显然是一个自然的躲避动作。

当一个突如其来的攻击来到你的头顶的时候,你的双手会不由自主地一齐举起,用手
刀格挡的起式来进行反击。

这一招根本不必教,因为它是条件反射的结果。

不过,训练能
够缩短反应时间,增强动作的熟练程度。

也就是说,天性已经使我们学会了手刀格挡的起
始招式。

如果手刀格挡的前半部分是一种自然的反应,那么它的后半部分就是很直接的动作延续。

从起先的躲避动作开始,你用后面那只手抓或抱住敌人的胳膊,与敌人进行周旋,并
用你的前面那只手攻击敌人的穴位。

有一个古代的武士曾经说过:“当感到突然受到攻击的时候,就向前移动。

”传统的
手刀格挡体现了这种概念,它告诉你如何迅速而不假思索地从震惊状态变换到攻击状态。

这一切都是在深奥微妙的点穴功夫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

这一功夫简单易学,因为它完全是在自然反应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而且,这一功夫非
常可靠,简单易学。

顺便提一下,我没必要提及这些。

在课堂上把它教给那些初学者,你
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重复训练的法则是:开始时用一个自然的简单易学的招数,然后训练,使之变得准确
无误。

即使在实战的压力下,你发挥不出你的上乘功夫,打起来也没有什么准确性,仍然
会有一些可以发挥作用的功夫供你使用。

有了一种可以倚赖的功夫作为基础,你会在实际
战斗中更加从容,压力减少。

这样,你将更可能保持你的上乘功夫。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