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巨化转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道
实践PRACTICE
产业变革加速发展的时代,变革与发展、转型与创新成为传统制造业与时俱进的
关键。

巨化集团公司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为主线,顺势而为、扭转困局。

/图 马立先 本刊记者 张莎莎
“互联网+”行动计划、工业4.0战略、
《中国制造2025》规划等构成我国经济转型升
级,特别是制造业做强的三大支柱。

2010年以
来,巨化集团公司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为主线,一手抓当前,一手谋长远,转观念、
树正气、定战略、强管控、搭框架、抓党建、
活机制,构建以化工新材料为主业,以服务业
和金融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多轮驱动”产
业组合模式,进入新材料、新能源、新环保、
新用途的“四新”领域,企业战胜严峻挑战,
扭转困难局面,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整合科技资源 创新驱动促升级
转型升级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是支
撑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

巨化集团一
直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的重要方式,持续向新材料、新能源、新环
保、新用途的“四新”产业方向发力。

巨化集团提出“支撑产业、引领未来、
整合协同、开放融合”的科创战略思想,积极
整合科创资源,构建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的科
技创新体系。

同时,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引进
环境友好型致冷剂技术,通过消化再创新,改
造核心装置,以极低的投资大大改进了装置效
能,降低了消耗,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引进
著名跨国公司全套新型致冷剂技术,生产成本
大幅度削减,目前已建成单机试车。

新技术的应用离不开硬件的更新。

巨化
建成了1.6万平方米的实验基地和实验工厂,
包括有机合成、高分子聚合、三废处理、计算
机自动控制的逐级放大试验装置、检验检测等
多种功能,基本形成技术中心、检测中心、氟
硅研究院(高新园区)和巨化新材料研究院
(临安)“四个法人、一个主体”的运行模式,
初步形成技术中心小试集聚区。

以此提高成果
转化率、研发投入产出比,加快创新驱动,促
进企业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必须有一流的人才作支撑。


年来,巨化集团不断完善人才保障及培养机
制,创新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通道和决策与培
养机制。

注重人才培养,修订完善师带徒管理
办法,提升新上岗人员能力;更好的发掘高层
次人才的专业特长,提供适合的事业平台;选
派高层次科技人才下基层挂职锻炼,推进了科
研力量的下沉和融合。

以绩效论贡献,形成人
才的动态考核评价机制和多维度的激励机制,
完善《技术中心激励政策规定》,通过公司激
励政策来引导、激发技术中心研发人员注重
创新驱动 巨化转型
国企管理
2016.04
62
. All Rights Reserved.
成果转化,积极参与事业部的成果孵
化。

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开展引进
人才的效果跟踪及评价,提升人才引
进实效。

变制造为“智造”“两化”融
合促发展
2014年4月,巨化自主研发的
“电商换市”平台——“中国化工云
商网”正式上线试运行。

“化工云商
网”以订单为驱动,创新“电子商务
+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的商业模式,
带动巨化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
协同联动,促进有形市场、电子商务、
区域物流和金融创新等业务的融合发
展。

这个平台可以说是巨化“智慧物
流”的核心、对外服务的总门户,也
是巨化“四链融合”中的重要一环。

巨化致力于构建“智慧巨化”平
台,以实现生产链、供应链、价值链、
管控链“四链”的完美融合。

在智慧物流供应链方面,“中国
化工云商网”、56168配载交易系统、
巨化招投标系统三个平台投入使用,
实现了供应链全程信息的集成和可视
化,实现了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
息流的“四流”合一,在供应商准入、
客户关系管理、采购集量降本、物流
过程跟踪等方面产生了直接的经济
效益。

在智慧金融价值链方面,围绕巨化
的资金管理创新,建立了资金管控与银
企互联系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财务公司管理系统
和财务数据中心管理系统两大深化应用
项目的建设,基本形成了“财务公司、
全面预算、资金管控和数据中心”四位
一体的信息化集成应用体系。

在智慧营运生产链方面,经营
管理信息化E R P系统覆盖到全集团,
形成了产、供、销、财、税业务的
一体化支撑。

危废物联、刷卡排污、
环保监控、3C M装置先进控制系统
(A P C)等生产信息化子项的应用,
在安全生产、节能降耗、质量提升、
减少排放、机器换人等方面产生了综
合效益。

在智慧总部管控链方面,以企业
信息门户EIP项目为核心,优化改造
了O A功能并覆盖到全集团。

重大事
项会签、商贸业务管控等21个重点
工作流程投入运行,有效提升了集团
管控能力。

“两化”深度融合,为企业降本
增效、提升管理、优化服务等发挥了
重要作用。

在资金统一归集、采购集
量降价等方面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发展循环经济 产业整合促转型
传统化工生产方式单纯以“大量
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主。

伴随着产品生产,大量废弃物的产生
造成了资源衰减、污染严重、生态承
载力差等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

巨化
加快增长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
通过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和
发展循环经济,走传统工业新型化、
新兴产业规模化的道路,建设资源节
约型和环境保护型企业。

近几年来,巨化围绕氯碱、氟化、
石化等三条产业链,将环境保护与资
源综合利用有机结合,构筑“资源—
产品—再生资源—产品”循环经济圈,
将原料、产品、中间品、副产物“吃
干榨净”,提高资源产出率,减少产
生废弃物,形成发展新模式。

通过低
碳技术,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燃废
气收集起来,再次用于其他装置的燃
烧加热,实现了资源或能源的循环使
用;将各种生产装置产生的电石渣、
氟石膏、磷矿渣等各种渣都生产成水
泥;原来需送污水处理厂处理的生产
废水,现在通过试验、改造,氟化
工、石油化工、氯碱化工生产废水中
的微量酸、碱、苯、甲醇等都得到了
回收利用,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率已达
到100%。

巨化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
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作为节能减排、转
变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加快淘汰落
后产能。

2014年1月巨化关停第一套
投入生产运营的装置——电石公司电
石炉,标志着高能耗的巨化电石炉在
走过56年的风雨历程后退出历史舞台,
每年由此可节电1.3亿千瓦时以上。

电化厂是巨化产业转型的缩影。

这家由盐化工发展起来的传统氯碱企
业,先后淘汰了年产13万吨隔膜烧
碱和8万吨P V C装置,向产业性能
更高的新型食品包装材料和膜系列产
品转型。

目前,电化厂建成的新型食
品包装材料项目,已然是国内行业老
大,彻底改变了该产业由国外企业主
导的格局。

随着生态化循环经济建设的深入,
巨化这座有着50多年悠久历史的老化
63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