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抗原机体)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免疫学 抗原ppt课件(共22张PPT)

免疫学 抗原ppt课件(共22张PPT)

T cell epitope
☆颗粒性抗原强于可溶性抗原
刺激性 超抗原 (superantigen, SAg )
☆颗粒性抗原强于可溶性抗原 第四节 抗原的分类
表位(epitope)
某些抗原物质,只需要极低浓度〔1-10ng/ml)
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②抗原性(antigenicity)
清除异物防止再感染 第四节 抗原的分类 ☆颗粒性抗原强于可溶性抗原
反应性
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
第二节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T cell epitope
异物性是免疫原的核心
表位(epitope)
T cell epitope
第三章 抗原
(antigen ,Ag)
1.表位(epitope)
❖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 抗原决定基(antigen determinant)
T、B细胞表位
B cell epitope
T cell epitope
Antigenic peptides degrade
Native protein
T cell epitope
❖共同抗原〔common antigen)
❖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
Ab1 Ag1
Ag2
交叉反应
第四节 抗原的分类
Hapten and carrier
二硝基苯
二硝基酚-蛋白
第二节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一、异物性
❖异物性是免疫原的核心 ❖异物的类型
❖在①胚异胎种期物质未与免疫活性
❖②同种异体物质
❖细③胞自充身分抗原接触过的物质
二、理化性状
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医学免疫学第三章-抗原ppt课件

医学免疫学第三章-抗原ppt课件

● 空间构象 with protein conjugated with
meta-azobenzene-
sulfonate
Collect serum
Mix serum antibody with:
ortho
-NH-
Binding of antibody to hapten
SO₃ +/-
MEDICAL IMMUNOLOGY
Granulocyte-
monocyte progenitor
Eosinophil
Eosinophil progenitor
Basophil
Basophil
progenitor
Platelets cell
Erythrocyte
Megakaryocyte Erythroid progenitor
Lymphoid progenitor
一、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
1.化学性质:蛋白质>多糖>脂类、核酸; 2.分子量大小: 3.结构的复杂性:芳香族氨基酸>直链氨基酸; 4.分子构象: 5.易接近性: 6.物理状态:
抗原性:十十十

十十十
多聚赖氨酸
多聚丙氨酸
酪氨酸
谷氨酸
氨基酸残基的位置和间距与免疫原性的关系
MEDICAL IMMUNOLOGY
二、 特异性 (specificity) >抗原的特异性:指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及其 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所显示的专一性。 抗原表位
·某一特定抗原只能刺激机体产生 特异性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某一特定抗原只能与特异性的抗 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
MEDICAL IMMUNOLOGY
第二节免疫学发展简史

医学免疫学课件——抗原

医学免疫学课件——抗原

Nursing School of Sia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抗原 Antigen
1 抗原的特异性 Antigenic specificity
抗原表位的分类
表位受体 表位性质
表位大小
表位类型 表位位置 MHC分子 APC处理
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的特征
T 细胞表位 TCR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因患“溃疡性结肠炎”而辞职
2020年8月28日当地时间下午17时左右,日 本首相安倍晋三召开记者会,宣布正式辞去 日本首相一职。 安倍在会上表示,因溃疡性大肠炎复发,无 法做出正确政治判断,决定辞去首相一职。 另据日本NHK新闻早前报道,安倍希望避免 因自身慢性病的恶化而影响国政的事态。
4 超抗原 丝裂原 佐剂 Superantigen Mitogen Adjuvant
抗原 Antigen
超抗原的概念
超抗原( superantigen,SAg ): 是指能在极低浓度下即可非特异地刺激多数T细胞 克隆活化增殖,激发极强免疫应答的大分子蛋白类物质。
Nursing School of Sia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抗原决定簇( antigenic determinant ):又称表位(epitope)是决定抗原分子特异 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与 TCR / BCR 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通常由 5~15个氨基酸 残基或 5~7个多糖等组成。
抗原的特异性与其表位的性质、数目和空间构象有关。
Nursing School of Sia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抗原 Antigen Nursing School of Sia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抗原ppt课件

抗原ppt课件

抗原性
编辑版ppt
7
抗原能诱导机体免疫应答的特性
它涉及:
相互作用
抗原分子
免疫细胞
因此抗原的免疫原性,既和抗原分子的化学性质有关, 也和机体的免疫应答特性有关。
编版ppt
8
相互作用
抗体
抗原分子
效应淋巴细胞
编辑版ppt
9
构成抗原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编辑版ppt
10
编辑版ppt
11
• 是首要因素
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即成为完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

① 复合半抗原:不能单独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但可与相应的抗体发生可见反应。

② 简单半抗原:不能单独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也不能与相应的抗体发生可见反应,但可阻止其抗体与完
全抗原结合。
编辑版ppt
34
编辑版ppt
35
第四节 半抗原-载体现象
编辑版ppt
• 2.抗原特异性表现在2个方面:
①免疫原性的特异性;
②反应原性的特异性。
• 3.抗原特异性是免疫应答最重要的特点,也是 免疫学诊断与防治的理论依据。
编辑版ppt
19

其物质基础是抗原分子中的抗原决定簇
编辑版ppt
20
二、抗原决定簇
Antigenic determinant
• 1、概念:
• 抗原的特异性不是由整个抗原分子 决定的,而是由暴露在抗原分子表 面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 化学基团决定的,这些基团称为抗 原决定簇,也称抗原表位。
•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半抗原是外加在抗原 分子上的已知化学结构的化学基团,在一 定意义上与抗原分子上的抗原决定簇是同 义语。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抗原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抗原
———————————————————
A型 A抗原
抗B抗体
B型 B抗原
抗A抗体
AB型 AB抗原
无抗A、抗B抗体
O型
无A、B抗原 抗A、抗B抗体
———————————————————
第三十八页,共52页
抗原
免 疫 应 答
新生儿溶血症
孕妇(Rh-)
胎儿(Rh+)
抗Rh抗体 + 新生儿RBC (Rh+)
抗原特异性:指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应答及与应
答产物发生反应所显示的专一性。
免疫原性的特异性 、免疫反应性的特异性
一、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分子结构基础
1、抗原决定簇的概念: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AD)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 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epitope)。通常5~15个氨基酸
2. 非胸腺依赖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 TI antigen)
TI
抗原亦称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其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无需T细
胞辅助 。
第二十八页,共52页
TD-Ag和TI-Ag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
特点
TD-Ag
TI-Ag
Th 细胞
+
-
体液免疫
+
+
细胞免疫
+
-
回忆应答
①甲胎蛋白(AFP)
检测其含量可协助诊断原发性肝癌;
②癌胚抗原(CEA) 检测其含量可协助诊断结肠癌;
第四十一页,共52页
抗原 免 疫 应 答
七、超抗原 1、概念: 指那些同时能与MHC分子及TCR多肽链结合
、从而激活多克隆T细胞的蛋白质大分子。 超抗原只需极低的浓度(1-10ug/ml)即可激活2%

医学免疫学课件ppt完整版

医学免疫学课件ppt完整版
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 免疫分子的结构、功能及 其在免疫应答中的调控作 用。
免疫应答类型及特点
1 2 3
固有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屏障结构、吞噬细胞、 NK细胞等的作用机制及特点。
适应性免疫应答
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的应答过程、特点及调控机 制。
免疫耐受与免疫调节
抗体结构与功能特点
抗体结构
由四条多肽链组成,包括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通过二硫键连接 在一起。每条重链和轻链又分为可变区和恒定区,可变区决定抗体的特异性。
功能特点
抗体具有特异性结合抗原的能力,通过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来清除抗原 。此外,抗体还能激活补体、调理吞噬和介导ADCC等作用。
接种疫苗前需了解疫苗种类、接 种对象、禁忌症等相关信息。
接种疫苗后需注意个人卫生,避 免局部感染。
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 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一级预防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 致癌物质等措施,降低肿瘤发 生风险。
二级预防
通过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早 期治疗,提高肿瘤治愈率。
识别病原体后,固有免疫细胞被激活,开始发挥免疫效应 。
效应阶段
固有免疫细胞通过吞噬、杀伤、分泌细胞因子等方式清除 病原体,同时激活适应性免疫系统,产生长期免疫记忆。
04
适应性免疫系统及其作用机制
T淋巴细胞发育和分化过程
01
胸腺内的发育
T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淋巴样干细胞,迁移到胸腺后开始发育和分
化。在胸腺中,T细胞经历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以确保其既能识别外
来抗原,又不对自身抗原产生反应。
02

第三章抗原ppt课件

第三章抗原ppt课件
第二篇 抗原与免疫分子
第三章 抗原 Antigen,Ag
一、抗原的概念和特性
(一) 抗原 是指能诱导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
产生抗体或效应T细胞(致敏T细胞), 并能与相应抗体或效应T细胞在体内或体 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称之为抗原。
1.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
指抗原分子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
三、特异性和交叉反应
特异性(specificity)是指物质间的相 互吻合性或针对性、专一性。
抗原特异性 是指抗原只能与相应抗体或 受体(BCR/TCR)互补结合的特性。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抗原表位 1、概念: 表位(epitope):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
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抗原结合价:
2、抗原决定基的类型
而不存在于相应组织正常细胞或其他肿
瘤细胞表面的抗原。
如黑色素瘤、结肠癌。
2. 肿瘤相关抗原
是指不为肿瘤细胞所特有的,在正常
细胞上也可微量表达的抗原分子。由于该类抗
原在细胞癌变时数量明显增高,而无严格的肿
瘤特异性,故称肿瘤相关抗原。
胚胎性抗原 如甲胎蛋白
病毒诱发的肿瘤抗原
如:EB病毒与鼻咽癌、Burkitt淋巴瘤
(toxoid) (三)动物免疫血清(immune serum (四)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 (五)同种异型抗原(alloantigen) (六)自身抗原(autoantigen) (七)肿瘤抗原(tumor antigen)
1. 肿瘤特异性抗原
是指只存于某种肿瘤细胞表面,
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
乙肝病毒与原发性肝癌
六、超抗原(supper antigen, SA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第三节 Ig的生物学活 性和各类Ig的主要特性
VH VL
CH1
CL
CH2
CH3
一、Ig的生物学活性
1、特异性识别、结合 相应抗原
2、激活补体
3、结合Fc受体
4、过胎盘
9
10
二、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一)IgG
在人血清含量中最多。半衰期约为23天。 唯一能通过胎盘,新生儿抗感染重要因
C4
C2
经典激活途径
C4b2a
C3
C4b2a3b
C5
C5a+C5b
C67
C89
C5b6789,MEMBRANE ATTACK COMPLEX
19
抗原抗体复合物
C1
C4
C2
经典激活途径
C4b2b
C3
C4b2b3b
C5
C5a+C5b
C67
C89
C5b6789,MEMBRANE ATTACK COMPLEX
恒定区(C区):来自同一种动物的各种 抗体之间都是相同的
可变区
恒定区
6
氨基端



合 部 位
VL

物 学
铰链区



VH
CH 2 CH 3 羧基端
重链 轻链
二硫键 补体结合部位 Fc受体结合部位
免疫球蛋白(IgG)基本结构图
7
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IgG、 IgM 、IgA IgD、 IgE。其产生顺序为: IgM→IgG→IgA→IgD→IgE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3、了解补体的临床意义。
17
第四章 补体系统
概念(complement,C):存在于新鲜血清中 的一种不耐热的成分,可辅助特异性抗体的溶 菌作用
一、补体活化的途径
经典途径(激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 旁路途径 MBL途径
二、补体活化的共同末端效应
18
抗原抗体复合物
C1
补体量增高见于哪些疾病? 炎症感染、肿瘤;甲状腺炎、急性风湿 热、心肌梗死等
23
补体不具备下列哪种作用 A.溶菌和细胞毒作用 B.中和毒素作用 C.调理和免疫粘附作用 D.炎症介质作用 E.溶解某些病毒作用
24
小结
免疫(抗原 机体)
概念
功能
机体免疫系 免疫防
统识别“自 御
己”与“非
己”物质, 对“非己” 物质加以清
免疫稳 定
除 免疫监

应答方式 非特异性免疫应 答(先天)
特异性免疫应答 (后天)
1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
学 1、掌握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习 2、掌握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与功 目 能。 的 3、熟悉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功
所有Ab均是Ig,但并非所有Ig都具有Ab活 性,如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球抗蛋体白
4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1、四肽链结构: 2条重链(H链) 2条轻链(L链) 通过二硫键连接成“Y”形结构 组成一个Ig的单体分子
5
可变区(V区):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氨 基酸序列在每一种抗体都不一样
20
21
第五节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一、溶细胞、溶菌及溶解病毒作用
二、调理作用
三、引起炎症反应 四、清除免复疫合物
22
补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补体量不足见于哪些疾病? 某些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链球菌感染 后肾小球肾炎、类风湿关节炎、 肝硬化、 慢性活动性肝炎、先天性补体缺乏症 大面积烧伤、失血
15
小结
名词解释:
抗体 免疫球蛋白
在五类Ig中血清含量最高的是

能通过胎盘的是
;具有亲细胞性
的是
;在粘膜局部发挥重要抗感
染作用的是

检查哪种特异性抗体有助传染病的早期诊 断
A.IgA B.IgM C.IgG D.IgE
16
第四章 补体系统
学习要求 1、掌握补体的概念,补体三条激活途径
的激活物; 2、熟悉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基本过程,
13
四、IgD
IgD是B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 B细胞的分化过程中首先出现膜结合型
IM(mIgM),后来出现mIgD,它的出现为B 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
14
五、IgE
含量极少。 反应素--参与I型变态反应。 由消化道、呼吸道粘膜固有层浆
细胞产生。
亲细胞: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 胞结合。
反应的重要因素
12
三、IgA
分为血清型(单体)和分泌型(双体),分 泌型IgA(SIgA)是主要的免疫抗体。
SIgA:主要存在于初乳、唾液、泪液及黏膜 表面的分泌液中。 功能:是机体粘膜抗感染的重要因素,排 除病原M、有害Ag、致癌物等-局部抗体 不能通过胎盘,新生儿从初乳中获得 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
素 是抗菌、抗毒素、抗病毒主要组成 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Ab 激活补体:调理吞噬、ADCC作用 参与Ⅱ、Ⅲ型超敏反应
11
二、IgM
占血清Ig总量6%,为五聚体、巨球蛋白。 最早产生的Ig,初次体液IR最早出现的
Ab-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 脐带血中IgM升高,提示有宫内感染(如
梅毒S、风疹V、巨细胞V) ABO血型的天然抗体-造成血型不符输血
能区及其功能、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2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
抗体(antibody,Ab):是B细胞识别抗 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糖 蛋白,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具有免疫功能。 主要存在于血清 中,是介导体液 免疫的重要免疫 分子
3
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 的球蛋白。(化学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