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4.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5-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快慢,即加速度大小与力有关,也与质量有关.
2 .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指导学生半定量的探究加速度和力、物体质量的关系,知道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
2 .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
3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看一下实验结果能验证什么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
2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3 .培养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2学情分析评论
【教学重点】
1 .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2 .如何提出实验方案并使实验方案合理可行.
3 .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教学难点】
1 .如何提出实验方案并使实验方案合理可行.
2 .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3重点难点评论
【教学重点】
1 .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2 .如何提出实验方案并使实验方案合理可行.
3 .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教学难点】
1.如何提出实验方案并使实验方案合理可行.
2 .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教学过程】
1、引入
通过观看视频,利用神舟十号飞船中宇航员王亚平的空中课堂内容讲解中提出的问题“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是如何测质量的呢?”引入新课。
并设下伏笔。
2、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一】
演示用手指弹开乒乓球和蓝球的实例,观看实验视频。
从生活经验猜想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所受的合外力之间的关系,并给出定性的结论:力越大,加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
【教学活动二】
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如何探究一个物理量与两个(或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探究测量a,m,F的方法。
【教学活动三】
设计实验,并进行探究试验。
要求学生参与,老师辅助完成。
1、保持小车质量一定,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拉力的关系。
让学生完成逐渐增加拉力的实验,描绘a-F图象。
由将图象与正比例函数图象比较,由图象不经过坐标原点,讨论平衡摩擦力的方法;由钩码质量较大的图象不在是直线的现象,引导学生讨论m《M的实验条件。
2、保持小车的拉力一定,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的质量的关系。
给出逐渐增加质量条件下的实验实验数据,描绘a-M图象。
由图象成曲线,无法确定函数关系,引导学生完成转换变量建立a-1/M图象的思想和意义。
并要求学生思考:若加速度与质量的二次方成反比,可以怎样处理数据?
【教学活动四】
观看完整视频,完成小结,结束课堂内容。
【板书设计】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物体的加速度与力和质量有关
2、控制变量法
3、实验探究
结论1: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外力成正比。
注意事项:(1)要注意平衡摩擦力;(2)m<<M
结论2:物体所受外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注意事项:“化曲为直”的思想
【作业设计】
完成实验报告的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的设计、实验操作步骤的设计,为下一节课的实验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