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智能化时代的输电线路运检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智能化时代的输电线路运检发展趋势
摘要:为了提高输电线路运维效率,加快电力线路运维技术的创新突破,在如
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平台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们迫切需要发展一种新的输电线
路运维方式。
这种运维方式能够输电线路运维人员实时采集上传缺陷数据和缺陷
图片;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和人工智能对上传的缺陷数据进行分析。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和数码电子产品发展越来越先进成熟,借助他们
的帮助,人们的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而在输电线路运维这一领域,依然存在效率
低下、高度依赖人工作业的情况。
为了提高电网运维效率,加快电力线路运维技
术的创新突破,我们迫切需要发展一种新的输电线路运维方式。
一、新型输电线路运维方式总体设想
为了解决现阶段输电线路运维方式效率低下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发展输电线
路新的运维方式,以适应高效率、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社会,顺应潮流做出改变。
新式输电线路运维方式,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平台为核心,依托先进的电子专业设备为辅的一种运维趋势。
由此,我们可以设想开发一
种APP软件,让它能够实现以下功能:允许线路运维人员在巡线时实时采集录入
缺陷数据和图片;利用大数据平台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上传的缺陷数据进行分析,
并判决缺陷危急等级,安排人员进行检修,将检修结果反馈至后台。
二、新式输电线路运维方式缺陷数据采集
在输电线路运维中,核心在于缺陷数据的收集和缺陷数据的准确度。
缺陷数
据的收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输电线路运维人员在运维过程中发现的缺陷数据;检修人员在登杆塔检修过程中发现的缺陷;通过各种专业仪器设备测试后发现的
缺陷数据。
这几种方法都存在几个问题:时间差、效率低、环节多容易出错。
(1)、缺陷数据的收集
为了提高输电运维的效率、缩短时间差和减少出错环节等问题,我们可以利
用APP软件帮助我们。
这一软件能够允许输电线路运维人员在发现一处缺陷就能
立刻通过APP软件录入数据和缺陷图片,实现实时录入功能,同时管理人员能够
第一时间知晓缺陷情况。
与以往的运维方式相比,能缩短3.18h的时间。
以廊坊
供电公司输电线路为例,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输电线路达到222条,运
维里程共计3155.15km,但是运维人员只有19名员工,平均每月每人11.68条线路、166.06公里线路里程。
按照每一段的距离为300m、每一段走路平均用时
10min来计算,每月每人的工作量是92.26h,也就是每人每天需要步行时间多达4.19h。
而输电线路多分散在廊坊市市郊和下县里,平均每天坐车到达线路所在地和返回单位的用时为3.5小时,既每天完成巡视工作需要7.69h。
当回到单位后还需要额外的1.5小时时间录入数据缺陷。
从这些数据可以推断,输电线路运维人
员工作量是很大的。
而通过使用APP软件,输电线路运维人员可以根据APP软件上以往的缺陷数
据记录等功能,迅速掌握通道情况,并据此作出最合适的巡视观测方案,提高巡
视效率,缩短观测时间。
同时还可以根据APP软件附带的地图功能选择最合适的
行走路线,缩短每一基的走路用时。
以廊坊供电公司输电线路为例,输电线路平
均每一段的距离为300m,平均用时为10min,其中平均5min为行走时间,5min
为缺陷数据观测时间,平均每人每天步行时间达到4.19h。
但是通过使用APP软件,能够避免绕远路的情况发生,平均减少每一段行走时间1.5min。
在缺陷数据
观测方面,依靠APP软件能够快速锁定最可能危及输电线路的缺陷,减少观测判
断时间达到2.5min。
综上所述,每人每天每段共计可以减少4min,每月累计减少36.9h,提高缺陷数据收集效率高达60%。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使用APP软件能够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量。
输电线路运维人员可以利用节省的工作时间看书、操练专业技能,达到提升自身技能水平的目的。
在输电线路运维方面,使用专业APP软件必将是未来的趋势!
(2)、缺陷数据的准确度
以往在获取缺陷数据方面,主要依靠肉眼和经验来获取。
显然,这种获取方式存在非常大的不准确性。
这种不准确性严重影响了判断一条输电线路的健康程度。
因此,我们必须提高缺陷的准确度。
最准确的数据来源于专业仪器的测量。
例如,在输电线路通道缺陷数据测量中,线路通道方面我们可以用专业的测距仪或者经纬仪来测量。
以廊坊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所管辖一条110kV屯万线线路为例,缺陷危急等级为严重的缺陷共有6处,分别为:
经过比对,我们可以发现,人工观测距离与仪器测量距离具有很大的差距,平均误差达到+1.08m。
人工观测距离所上报的数据是非常不准确的,而且由于观测人员在经验的差别和观测位置的不同,所判断的距离也具有很大差异。
因此使用专业仪器进行测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不仅仅是在输电线路通道缺陷方面如此,在线路本体缺陷方面也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用无人机、测温仪或者输电线路检测仪器发现肉眼无法看到的本体缺陷。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制造工艺的改进,未来的输电线路运维趋势必将是采用专业仪器来代替人工观测。
三、新式输电线路运维方式缺陷数据分析
现阶段,廊坊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对于上报的缺陷数据处理只是单纯根据距离的远近划分危急等级,对数据的利用程度不够深刻。
而现阶段正在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平台给予我们一个新的思路:在输电线路通道方面,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平台处理能力,例如结合通道方面的树木种类、树径、树高、树距、季节天气等数据来综合分析缺陷危急等级。
通过计算缺陷比重的加权分数,在通道方面,综合考虑季节天气、树木本身生长趋势和树木生长位置的,来考虑是否要立刻还是稍后处理缺陷,以此达到状态运维的目的。
在本体方面,综合考虑缺陷的类型、在杆塔所处的位置、杆塔受力方式以及缺陷数量等因素,状态性的判断本体缺陷危急等级。
这种新的缺陷分析思路,不单单是判断危急等级,它能够依据缺陷数据判断在通道方面的树木生长情况、将来的生长预测、风偏状态等实时数据或者在本体方面的缺陷变化趋势、缺陷是否需要即刻还是稍后还是继续观察等方面做出判断。
需要工具的名称和数量、检修人员姓名和乘坐车辆都会显示在每个人的手机上,以方便检修人员检修,提高作业效率。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断定,输电线路运维新模式将是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平台为判决核心、专业测量仪器生成数据的模式。
这种模式将彻底改变现阶段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的运维模式,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