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AQ-E-SG-18 泥瓦工安全作业指导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水工安全作业指导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泥水工岗位操作的危险源分析及主要危险源控制措施要求、劳动用品配备和穿戴要求、作业过程安全要求及紧急情况下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等安全操作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单位泥水工岗位的安全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物
体打击、机械伤害、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触电(雷击)事故应急预案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3危险源分析及主要危险源控制措施要求
表1危险源辨识及主要危险源控制措施表
4 劳动用品配备和穿戴要求
4.1上班前禁止喝酒,进入施工现场,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规定,作业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工作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不得赤脚、穿拖鞋、打赤膊作业,等防护用品。
5 作业过程安全要求
5.1砌体施工:
5.1.1挖掘土方,两人操作间距保持2~3m,并由上而下逐层挖掘,禁止采取掏洞的操作方法。
5.1.2开挖沟槽、基坑等,应根据土质和现场施工员交底放坡,挖出的泥土应堆放在坑槽边1m以外,堆高不得超过1.5m。
5.1.3砌基础时,应检查和经常注意基坑土质变化情况,有无崩裂现象。
堆放材料应离开坑槽边1m以上。
当基坑较须设护壁支撑时,操作人员应设梯子上下,不得攀跳,运料不得碰撞支撑。
5.1.4墙身砌体高度超过1.2m时,应搭设脚手架。
在一层以上或高度超过4m时采用里脚手架必须在墙外张挂安全网,采用外脚手架应绑护身栏杆后方准操作。
5.1.5用内架砌外墙时,架板要低于外墙20cm,墙外按规定张挂安全网。
5.1.6脚手架上堆砖不得超过三皮,架子转角处不得堆砧,除操作层外,上下皮架只允许堆零星材料,不得多层都堆料。
5.1.7在高处砌墙时,转砧应面向墙面,工作完毕应将脚手板和砖墙上的碎砖,灰浆清扫干净,防止掉落伤人。
5.1.8不准站在墙砖上做砌砖、挂线、刮缝、检查大角垂直度和清扫墙面等工作。
5.1.9不准在墙顶或架上修改石料,以免震动墙体影响质量或石片掉下伤人。
5.1.10不准勉强在超过胸部以上的墙体上进行砌筑,以免将墙体碰撞倒塌或上石时失手掉下造成安全事故。
5.1.11石块不得往下掷,运石上下时,脚手板要牢固,并钉防滑条及扶手栏杆。
5.1.12在檐口、洞口处施工时,操作人员要面朝外操作,以免踩空坠落。
不得坐在檐口、外墙等危险部位休息。
5.1.13高处作业不能用砖头垫高架板,也不得在架板上垫砖头站人操作。
6.2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应急处置措施
6.2.1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对症处理。
如伤员发生休克呼吸停止,应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在确认胸部无骨折等伤害的情况下,立即采取按压胸部并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进行心肺复苏(CPR)紧急措施。
6.2.2创伤性出血:如伤者外部出血时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伤口渗血用较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
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尽快送至就近医疗机构处理。
6.2.3骨折:有骨折者应先固定伤肢,伤员不应轻易翻转挪动,由医务人员处理。
6.2.4颅脑外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偶有凹陷骨折、严重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6.2.5发生脊椎受伤: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
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治。
若伤员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伤员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若伤者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
7 相关记录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