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的具体操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收筹划的具体操作
一、税收筹划的具体操作可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税收筹划的宏观理论、战略研究、分析。

这是税收筹划专家、业内人士的主要工作。

他们首先要对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风险,如东南亚跨国公司到中国投资,就有具体的税收筹划风险问题等作广泛深入的研究,在具有可行性之后,具体的税收筹划才能开始。

第二个层面是税收管理上的税收筹划,即设计具体的税收筹划方案、税收筹划的步骤。

第三个层面是税收筹划的实务操作。

在实务操作中,不仅筹划人员要投入全部精力,而且往往要涉及财务管理人员,其中还有些会计处理的技术、技巧问题。

严格说来,税收筹划也是财务管理的内容之一。

二、税收筹划的具体操作有两种方法
1、围绕税种进行的税收筹划
如对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对增值税的税收筹划等。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筹划时简单、明了,也相对容易计算和单纯。

缺点是,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税收问题很少单纯出现一个税种,而是多个税种同时出现,这些因素需要同时加以考虑。

否则,有时可能会产生相反的结果。

2、围绕经营活动的不同方式展开的税收筹划
如投资的税收筹划,由于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就可能涉及多个税种。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综合了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因素,实际利用价值较高,真实度较高。

缺点是,计算较为复杂,有的需要专业人士去运作和计算,甚至需要数学模型。

在实际操作中,上述两种方法往往是混合使用的。

税收筹划,需要以时间、金钱与人力的消耗为代价,不过这些代价的支付,税法允许作为费用在税前列支。

正当的税收筹划可使纳税人避免缴纳那些不该缴纳的税款,这等于赚取了时间与金钱。

税收筹划人力的消耗包括对代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税收筹划主要靠代理人员去实现。

所以,代理人员既要知道税法,又要知道计算,还要知道会计处理。

他们应当是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甚至还应当是律师,要懂税法、懂会计,了解国际惯例。

而且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培养自己的“税收筹划硕士”、“税收筹划博士”。

这是对税收筹划在具体操作中对人力所必须的消耗。

有些税务师事务所还没有转变观念,他们把工作重点放在了与税务部门的协调上,而没有完全放在人才的培养上,这样的事务所是没有前途的。

三、税收筹划的基本步骤
针对税收筹划,一些税务师事务所已经摸索了一整套办法,或曰程序,形成了税收筹划控制模板。

模式一:
第一步,熟悉税法,归纳相关的政策规定。

如:投资的筹划,注意“袖口”政策(或曰土政策,如密云县
等引税工程,地方财政返还扶持基金。


第二步,确定节税目标,建立几个备选方案。

如:下岗人员从事什么工作?服务业、保安公司、……
第三步,进行模拟决策。

根据预计经营情况,确定各方案税负轻重。

例:企业不断扩大销售,卖100元,赠30元,让利促销有三个方案,销售利润率为40%。

方案一,所有商品七折销售;
方案二,购满100元送30元商品(该批商品成本为18元,利润12元);
方案三,购满100元返30元现金。

依据现行税法规定,测算如下:
方案一:应纳增值税=含税价70÷1.17×17%-60÷1.17×17%=1.45元
应纳所得税=(70÷1.17-60÷1.17)×33%=8.55×33%=2.82元净利润=8.55-2.82=5.73元
方案二:应纳增值税=100÷1.17×17%-60÷1.17×17%=5.81元
视同销售30÷1.17×17%-18÷1.17×17%=1.74元
合计应纳增值税=5.81+1.74=7.55元
个人所得税:赠送实物,代扣个人所得税30÷(1-20%)×20%=7.5元。

企业所得税=(100÷1.17-60÷1.17-18÷1.17)×33%=18.8×33%=6.21元
净利润=18.8-7.5-6.21=5.09元
方案三:增值税5.81元
企业所得税=(100÷1.17-60÷1.17-30)×33%=4.19×33%=1.38元
净利润=4.19-1.38=2.81元
第四步,根据税后净回报,排列选择方案。

方案1>方案2>方案3 第五步,选择最佳方案。

即长远、综合性方案。

第六步,注重信息反馈,看有无偏差。

模式二:
第一步,审查纳税情况,出具评估报告,在内部控制中研究有没有风险和风险有多大。

如果风险较小,则
根据企业提供的信息寻找税收筹划的突破口;
第二步,研究纳税人的具体经营情况,出具税收筹划的指导报告书,供纳税人选择;
第三步,指定税收筹划首席税务师,实行首席负责制,进行日常的和阶段性的税收筹划;
第四步,税收筹划结束或告一段落后,对税收筹划的方案与实施进行综合评价,为以后的税收筹划积累经验。

模式三:
第一步,确定事实。

这是进行税收筹划的基础。

事实是一个什么情况,涉及的是什么事件?纳税主体是谁?
纳税客体是什么?形成了什么样的纳税关系?等;
第二步,认定税收问题。

主要是判断所发生的涉税
事件属于什么性质的税收问题?是所得税还是营业税,
或是增值税、关税?形成了什么样的税收法律关系?涉
税事件发展到什么程度,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是在行
政层面上就能够解决,还是要诉诸法律?
第三步,设计替代方案。

针对事实和问题,设计若干个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

第四步,评估和选择替代方案。

对设计的替代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估,然后,选择一个较好的方案实
施。

四、税收筹划的基本思路
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并不是盲目的,而必须按着一定思路进行。

同时,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之前,还要做好充分准备。

1、税收筹划的基本思路
我们知道,税收筹划不同于偷逃税,必须在合法范围内实施,因此,税收筹划就有其客观空间,并不是所有税种具有相同筹划空间,因此,进行税收筹划必须首先找到税收筹划的入手处。

(1)选择节税空间大的税种入手。

从原则上说,税收筹划可以针对一切税种,但由于不同税种的性质不同,税收筹划的途径、方法及其收益也不同,因此,只有在精心研究各个税种的性质、法律规定以及了解各税种在经济活动不同环节中的地位和影响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综合衡量、统筹考虑,选择最优的节税方案,取得尽可能大的收益。

节税空间大小有两个因素不能忽略:一是经济与税收相互影响的因素,也就是某个特定税种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然,对纳税人决策有重大影响的税种通常就是税收筹划的重点,因此,纳税人在进行税收筹划之前首先要分析哪些税种有税收筹划价值;二是税收自身的因素,这主要看税种的税负弹性,税负弹性越大,税收筹划的潜力也越大。

一般说来,税源大的税种,税负伸缩的弹性也大。

税收筹划当然要瞄准主要税种。

另外税负弹性还取决于税种的要素构成。

这主要包括税基、扣除、税率和税收优惠。

如果用数学函数来表示税
收负担(TB)与税基(b)、扣除(d)、税率(t)以及税收优惠(i)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TB=f(b;t;1/ d;1/ i)函数公式,即税基越宽,税率越高,税负就越重。

或者说,税收扣除越大,税收优惠越多,税负就越轻。

(2)从税收优惠入手
税收优惠是税制设计的基本要素,国家为了实现税收调节功能,一般在税种设计时,都设有税收优惠条款,纳税人如果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条款,就可享受节税效益,因此,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本身就是税收筹划的过程。

但选择税收优惠作为税收筹划突破口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纳税人不得曲解税收优惠条款,滥用税收优惠,以欺诈手段骗取税收优惠;二是纳税人应充分了解税收优惠条款,并按法定程序进行申请,避免因程序不当而放弃应有权益。

(3)从纳税人构成入手
按照我国税法规定,凡不属于某种税种的纳税人,则无须缴纳该项税收。

因此,在做税收筹划前,首先要考虑能否避开某种纳税人,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减轻纳税负担问题。

当然,在实践中,要做全面综合的考虑,进行利弊分析。

例如,我国税法规定,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共担风险,不属于无形资产转让行为,无须缴纳营业税。

而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每年收取固定比例的提成方式,不共担风险,视同转让无形资产,则须缴纳营业税。

因此,在税收筹划时,就要考虑无形资产的投资入股方式,进行系统比较,从而获得节税收益。

(4)从影响纳税额的几个因素入手
税收筹划的本质是获得节税收益,因此,凡是能够合法地降低纳税的办法都属于税收筹划范围。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不妨从影响纳税额几个因素作为进行税收筹划的突破口。

我们知道,通常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

因此影响应纳税额因素通常有两个,即计税依据和税率。

计税依据越小,税率越低,应纳税额也越小,因此,做税收筹划,无非是从这两个因素入手,找到合理、合法的办法来降低应纳税额。

当然,这两个因素在不同税种内容有所不同,但采取的税收筹划都是在这两个因素上下功夫。

例如,企业所
得税种,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税率有三档,即:应税所得额3万元以下,税率18%;应税所得额在3万元至10万元,税率为27%;应税所得额在10万元以上的,税率为33%。

在进行该税种税收筹划时,如果现在仅从税率因素考虑,那么就有税收筹划的空间,例如,假定企业12月30日测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00100元,该企业不进行税收筹划则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100100×33%=33033元。

假设该企业进行了税收筹划,支付费用成本仅为100元,则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100100-100=100000元,则应纳税额=100000×27%=27000元,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通过税收筹划,支付费用成本仅为100元,却获得节税收益为33033-27000=6033元,显然,税收筹划的空间是相当大的。

当然,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税法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等于收入总额减去允许扣除项目金额,具体计征过程中又规定了复杂的纳税调增、纳税调减项目。

因此,进行税收筹划的空间就更大了。

2、税收筹划的前期准备
税收筹划是一项科学的节税规则,也是一项复杂纳税系统工程,因此,做税收筹划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1)研究、分析、比较,挖掘税收筹划空间
由于税收筹划不同于偷逃税,它必须做到合法,这就大大加大了税收筹划的难度,纳税人不全面准确掌握现行税法,很难找到税收筹划空间,因此,在进行税收筹划之前,必须从全面准确领会现行税收政策入手。

(2)选择合适的人做税收筹划
由于税收筹划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并不是一般企业财务人员所能胜任的,即便是现在众多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如果没有充分掌握现行税收政策,没有经过系统的税收筹划训练,也是很难胜任的。

因此,企业在进行时,科学做法是聘请训练有素的税务专家或税收筹划专家进行。

我国税收筹划开展得比较晚,税收筹划领域才刚刚起步,不过像一些大学开始开设一些税收筹划的专业性课程,必将为
税收筹划市场需求提供人力保障。

(3)选择恰当的时机做税收筹划
由于税收筹划是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进行系统筹划过程,因此,选择税收筹划时机相当重要。

有些时候需要在企业设立时就得进行筹划。

有些需要在确定破产清算日选定之前进行筹划;还有的需要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期间,税收筹划选择时机得当,将直接影响税收筹划效果,因此,在税收筹划时机充分考虑税收筹划时间,推迟或提早都可能影响税收筹划的效果,甚至导致税收筹划失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