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变换句式(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变换句式(二)
一、语言表达
1.请依据下面散曲中划线句子所描写的内容,写一段描写性文字。
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字数60左右。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2.用“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作为全句的开头和叙述的主体,重组下面的句子。
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要改变原意。
孟子,性格刚毅、强悍,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的同时,爆发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
3.提取并整合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给“自主招生”下定义。
①自主招生由高校自行组织考试,扩大了高校自主权,是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
②高校通过考试选拔出具有超常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或综合素质名列前茅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③考生通过招生考试并与高校签订协议,可被降分录取。
④自主招生制度始于2003年,首先在22所大学进行试点,现在已经在80所大学实行。
4.下面是一份通知的正文,请用一个长单句表达,并力求简洁,不超过36字。
全校师生今天听报告,时间是下午四点半,地点在学校礼堂,报告人是市交通大队队长,报告内容是介绍交通安全知识。
5.把下面的几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句。
一位“吝啬专家”叫达希·珍,别号“狂热节俭家”,自费出版《完全守财奴月报》已达6年之久,向读者提供了无数省钱致富的生活小秘诀,包括如何自制营养可口又便宜的浓汤,配上面包,当作一餐。
改为长句:
6.请将下面文段中的画横线的句子改成整句,要求句子结构一致,上下文衔接流畅。
人们在关注自己是否衰老时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感官,不妨自己诊断一下:四季的不同鼻子是不是能够嗅的出来;你的耳朵可否分得出音乐的悲苦和欢乐;天空中彩虹的浓谈以及云霞的明暗,眼睛能不能分辨出来;你的皮肤能否感觉出海滩上沙粒的粗细和清风的徐疾?如果这些你都可以,那就不能以为自己衰老了。
二、综合题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地里半干不湿,有些凹陷处积着些水。
也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我分开高过腰的杂草走进去。
这才发现,(①)扁头的尖头的,黑眼睛的红眼睛的,绿身子的褐身子的,在我经过时,纷纷飞蹿,撞到我身上又折飞出去,撞到脸上的,有些疼。
我越往前走,惊起的蚂蚱越多,蹦跳的声音,展翅的声音,跌落的声音,噼噼啪啪连成一片。
回头看看,来路的上方,嗡嗡嘤嘤,腾起了一片蚂蚱的绿云。
我多想抓住几只蚂蚱,回家油炸了解馋,可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狡猾机灵的蚂蚱,无论我怎么费劲儿,空空两手仍然两手空空。
我只能站起身子,徒劳地看一整片蚂蚱的绿云环绕在我身边。
嗡嗡嗡,嘤嘤嘤,时间是在冲刺呢,还是在慢跑?(②)我在野地里待了多久呢?大概一个小时还是两个小时?自始至终,我独自面对着荒田的冷寂和热闹。
(1)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是蚂蚱!荒田里竟然藏着这么多热闹。
②周围没有一个人经过,鸟叫也听不到一声。
B.①是蚂蚱!荒田里竟然藏着这么多热闹。
②周围鸟叫听不到一声,也没有一个人经过。
C.①荒田里竟然藏着这么多热闹。
是蚂蚱!②周围没有一个人经过,鸟叫也听不到一声。
D.①荒田里竟然藏着这么多热闹。
是蚂蚱!②周围鸟叫听不到一声,也没有一个人经过。
(2)下列各项中,和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D.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越往前走,惊起的蚂蚱越多,蹦跳、展翅和跌落的声音连成了一片。
”从语义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我们试图与每一座城市对话,感受每一座城市的心跳,品读每一座城市的成长历程时,歌曲,①,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城市历史文化通道的大门,短短一支歌,便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密码。
乘着歌声的翅膀,我们走近“未来之城”雄安,走近“东方巴黎”上海,走近“天府之国”成都,走近“太湖明珠”无锡……它们风情各异,风流尽显,透过或婉转悠扬,或铿锵有力的歌声,热烈地诉说着有关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许许多多的城市故事汇集起来,讲述的是一个辉煌灿烂的“中国梦”的故事;千人合唱、万籁齐鸣的城市之歌,奏响的是神州大地万象更新、磅礴浩荡的时代强音。
这首波澜壮阔的交响曲,是由千千万万个既平凡又伟大的追梦者写就的,他们是一个个小小的音符,
②,照亮了许许多多的城市,照亮了中华民族的奋进征程。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拟人夸张引用B.比喻拟人借代
C.拟人比喻排比D.引用夸张象征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城市之歌千人合唱、万籁齐鸣,奏响的是神州大地万象更新、磅礴浩荡的时代强音”。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一到,各种时令野菜争先上市了。
其中备受人们青睐的就有苜蓿。
苜蓿有两种,一是紫花苜蓿,一是黄花苜蓿,①。
通常紫花苜蓿的用途只是当作牧草,是牲畜饲料;黄花苜蓿供人食用。
为了简洁、方便、顺口,生活中人们都把黄花苜蓿直接叫作苜蓿。
②,河滩、野地、街心花园,到处可见勃勃的英姿。
苜蓿的模样很好看,它的叶子嫩绿嫩绿的,小巧秀气,文静雅致;细细的茎,高高挑挑的,跟模特似的。
苜蓿的天性,张扬撒泼,要长便是大片大片的,像是铺就的地毯,又像是飘落的云彩。
它只是一个劲地生长,简直是疯长,它能把脚下的土地遮掩得严严实实,不留丁点的空隙。
苜蓿之间也毫不谦让,毫不客气,毫不留情,就像运动员,你比我赛,争金夺银。
它的活力与激情,简直让四周的花草羞愧得毫无颜色。
苜蓿不仅装点着大地,还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上海人喜欢把苜蓿叫作草头,生煸草头是沪上菜馆颇具特色的菜肴。
前不久,我去探望在上海工作的女儿,女儿为我接风,领我去了一家专做上海本帮菜的餐馆,席间还特意点了一道生煸草头。
此菜色泽碧绿,柔软细嫩,鲜爽无比,在上海很受欢迎,点击率很高。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拟人对偶夸张B.排比对偶夸张
C.对比借代排比D.拟人比喻排比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苜蓿是大片大片生长着的,像是铺就的地毯和飘落的云彩”,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菊花品种甚多,在众多的花卉中也许是最多的。
首先,有各种颜色。
①___________。
“鞠有黄华”、“吹落黄花满地金”,“黄华”和菊花是同义词。
后来就发展到什么颜色都有了。
黄色的、白色的、紫的、红的、粉的,都有。
挪威的散文家别伦·别尔生说,各种花里只有菊花有绿色的。
也不尽然,牡丹、芍药、月季都有绿的,但像绿菊那样绿得像初新的嫩蚕豆那样,确乎是没有。
其次,花瓣形状多样,有平瓣的,有卷瓣的,有管状瓣的。
在镇江焦山见过一盆“十丈珠帘”,细长的管瓣下垂到地,说“十丈”当然不可能,但三四尺是有的。
北京的菊花和南方的差不多,狮子头、蟹爪、小鹅……南北皆相似,②___________。
如一种浅
红的瓣,极细而卷曲如一头乱发的,上海人叫它“懒梳妆”,北京人也叫它“懒梳妆”,因为得其神韵。
有些南方菊种北京少见。
扬州人重“晓色”,谓其色如初日晓云,北京似没有。
“十丈珠帘”,我在北京没见过。
“枫叶芦花”,紫平瓣,有白色斑点,也没有见过。
我不赞成搞菊山菊海,让菊花都按部就班,排排坐,或挤成一堆,闹闹嚷嚷。
菊花还是得一棵一棵地看,一朵一朵地看。
更不赞成把菊花缚扎成龙、成狮子,这简直是糟蹋了菊花。
(1)文中划三处横线句子分别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对偶、比喻、夸张B.排比、夸张、比喻
C.排比、比喻、比拟D.对偶、比拟、借代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还是得逐一看菊花”,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面横线处补写合当的语句,使文段文字话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得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长的沙枣林带锁住了咆哮的黄沙。
你看那浩浩的沙海波峰起伏,但一到沙枣林前就止步不前了。
沙浪先是凶猛地冲到树前,打在树干上,但是它立即被撞个粉碎,又被风卷回去几尺远,这样,在树带下就形成了一个几尺宽的无沙通道,像有一个无形的磁场挡着,沙怎么能越过?沙枣能防风治沙,这是它最大的用处。
①。
一是抗旱力强,无论怎样干旱,只要插下苗子,就会茁壮成长。
二是能自卫,它的枝条上长着尖尖的刺,动物不能伤它,人也不能随便攀折它。
正因为这点,沙枣树常被栽在房前屋后当墙围,或在地边护田。
三是它能抗盐碱。
它的根扎在白色的盐碱土上,枝却那样红,叶却那样绿。
②,它在严酷的环境里照样能茁壮地生长。
过去我以为沙枣是灌木。
在这里我才发现沙枣树是乔木,它可以长得很高大。
那沙海前的林带,就像巨人手挽手站成的队列,那古铜色的粗干多么像男人健康的臂膀。
我采访的林业队长是一个近60岁的老人,20多年来一直在栽树。
花白的头发,脸上深而密的皱纹,古铜色的脸膛,粗大的双手,我一下就想到,他不就是一株成年的沙枣树吗!?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拟人、比喻、反问B.对比、比喻、夸张
C.拟人、排比、借代D.比喻、设问、排比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它把根扎在白色的盐碱土上,却长出了红色的枝条与绿色的叶子。
”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笔名“思果”终于抢走了真名的风采,认识他的人仿佛全忘了他叫蔡濯堂,①,是蔡先生。
上世纪六十年代认识他,我说“濯堂”二字飘着烟雨江南古老宅院的几丝秋意,亦庄亦严,雅秀极了;他喃喃说好是好,稍嫌封建,比不得“语堂”空灵。
“你不喜欢思果这名字吗?”蔡先生愕然一问。
我说十分喜欢,又带禅意又好听!蔡先生释然一笑。
一辈子那样认真做人,一辈子那样认真做事,难怪思果始终在乎人家怎么看他这个人和他做的事情,连他自己起的笔名也上心。
蔡先生爱说他②,一生靠自修,我半信半疑:他的中文和英文实在好,比名门高徒还要好。
初识那年他是《读者文摘》中文版编辑,跟汤新楣、张复礼鼎足扛起林太乙挂头牌的这本杂志,那是中文《读者文摘》珠玑字字的年代,香港台湾年轻一代读书界深受沐恩。
蔡先生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布道似的传布文字的品德。
他在《读者文摘》退休后一度在中山大学比较文学与翻译中心做访问研究员,跟乔志高、宋淇、余光中、陈之藩消受沙田的清风明月。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我说‘濯堂’二字……”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B.说句心里话,像你这种损人利己的“聪明人”,我看还是少一些好。
C.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
D.对了!男人懒。
紧毗连着懒是“馋”,男人大概有好胃口的居多。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一辈子那样认真做人、做事”,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
②。
13.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示例1】黄昏时:如血的残霞映照着一座孤零零的小村庄,夕阳淡淡,炊烟袅娜,几只归巢的寒鸦,静静地伫立在老树枝头,我从你眼前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秋叶般凋落。
【示例2】太阳归去,它恋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消散了它的容颜,如同迟暮的美人散发了她的芬芳,远处的村庄安静孤寂;雾淡淡飘起,几只乌黑的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
2.【答案】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是性格刚毅、强悍的孟子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时爆发出的,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
3.【答案】“自主招生”是一种高校通过自行组织考试并签订协议的方式,选拔并录取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或综合素质名列前茅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制度。
4.【答案】今天下午四时半,全校师生在学校礼堂听市交通大队队长作介绍交通安全知识的报告。
5.【答案】一位别号“狂热节俭家”的“吝啬专家”达希•珍在他自费出版已达6年之久的《完全守财奴月报》中向读者提供了包括如何自制营养可口又便宜的配上面包当作一餐的浓汤在内的无数省钱致富的生活小秘诀。
6.【答案】你的鼻子能否嗅得出四季的不同?你的耳朵能否分得出音乐的悲苦和欢乐?你的眼睛能否辨得出天空中彩虹的浓谈和云霞的明暗?
7.【答案】(1)C
(2)D
(3)①强调重点不同。
改句将不同动词简单罗列,消减了各种声音的特殊性;原句把蚂蚱同的声音单独成句,强调了蚂蚱声音各具特色。
②语意感受不同。
改句只是说“声音连成一片”,显得呆板;原句用拟声词“噼噼啪啪”,使得蚂蚌的声音具体可感。
③句式不同。
改句句式比较普通;原句多用短句,与前文句式一致,节奏分明,增强了句势,富有音韵美。
8.【答案】(1)C
(2)①与原文句相比,虽然陈述对象均为“城市之歌”,但改后语句由单句变为复句,第一个分句陈述“城市之歌”的组成,第二个分句则陈述“城市之歌”的内容,结构变得复杂;②改后的语句的主语是“城市之歌”,与后面“这首波澜壮阔的交响曲”衔接不好,因“波澜壮阔”照应“千人合唱、万籁齐鸣”;③原句结构与分号前面的“讲述的是一个辉煌灿烂的‘中国梦’的故事”的结构相同,句式大体一致,合乎连贯原则。
(3)①成为了一把钥匙②汇聚萤火之光(每处2分)
9.【答案】(1)D
(2)①原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苜蓿疯狂生长、生命力旺盛的特点。
②原句是短句,句式活泼,节奏感强,更能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苜蓿生长的特点。
③原句与上下文的句式结构、语言风格一致。
(3)①均因花朵色彩来命名②苜蓿的生命力非常旺盛
10.【答案】(1)C
(2)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从强调重点上看,原句“一棵一棵地看,一朵一朵地看”强调的是仔细看,改句“逐一看”不能体现出看得仔细;从语言风格上看,原句运用词语的反复,显得更加有音韵美,更有文采,与整段文字风格一致,改句太平实,与原文风格不一致。
(3)①最初的菊大概只有黄色的;②有的连名字也相同。
11.【答案】(1)A
(2)①“枝”“叶”两个短句句式工整,节奏分明,读起来朗朗上口;②三个分句,一长两短,错落有致,句式灵活;③盐碱土的白与枝叶的红绿对比鲜明,突出沙枣的勃勃生机。
(3)①沙枣还有顽强的生命力②因为有这些优点
12.【答案】(1)C
(2)①作者要强调的不是蔡先生的“做人”与“做事”,而是他“做人”与“做事”的态度,原文“一辈子那样认真”重复出现,就是对他这种一以贯之、自始至终的“认真”态度的强调,给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②改写后的文字看似简洁,其实句子的重心就转移到“做人”与“做事”上去了,对该强调的内容反而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
(3)只记得他是蔡思果;没有受过正规教育
13.【答案】(1)rùn;卑;嘶
(2)蕴育;孕育
(3)疾病
(4)不得不说他的诗在世界诗坛具有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