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后倒卖军火乱象:花点钱开走装甲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联解体后倒卖军火乱象:花点钱开走装甲车
作者:夏言
来源:《报刊荟萃·非常关注》2016年第01期
为谋取私利,武器“丢失”日益严重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非法倒卖武器在苏联已不再是秘密。
一些在阿富汗参战的苏军官兵曾将几千件武器从战场上偷偷送回国内出售。
苏联解体前后,由于社会经济形势不断恶化,在阿塞拜疆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兹、摩尔多瓦的德涅斯特河沿岸等地区出现了许多“热点”,塔吉克斯坦还爆发了内战。
在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南高加索军区第四、第七集团军所属部队几乎成了非法武装的武器补给仓库。
1991年后,许多加盟共和国停止向当地驻军拨款,为保持部队的正常生活,一些指挥员只好出卖他们可以支配的军用物资。
当地居民花一点钱就能将所谓“报废”的装甲车开回家去。
随着从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全面撤军以及部队的大量裁减,俄罗斯境内的军用仓库、保管基地达到了超饱和程度,根本无法接纳数以百万计的武器装备。
许多撤回的武器装备只好露天存放在离居民点很近的临时仓库里,这就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1992年1—8月间,为抢夺武器装备,犯罪分子曾作案621起。
仅1992年上半年,俄军就丢失1.4万支步枪,内务部机关也有2300多支步枪被抢走。
1994年上半年,犯罪分子从俄军看守的军用仓库和弹药库里偷走了4000多支手枪、自动步枪和机枪,17部导弹发射架和反
坦克火箭筒。
据不完全统计,到1994年底,仅在俄罗斯境内活动的3000多个犯罪团伙和非法武装组织就拥有20余万件各种武器(不包括车臣)。
闹独立,招兵买马占山头
1991年10月27日,苏军退役少将杜达耶夫乘苏联混乱之机当上了车臣共和国总统。
上任伊始,他就下定决心要让车臣从俄罗斯联邦独立出去。
为实现这一目标,杜达耶夫决定组建非法武装。
为搞到所需的武器装备,他便把目光盯上了驻车臣境内的俄军部队。
1992年3月31日,车臣议会发布了将境内驻军、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划归车臣所有的命令。
此后,车臣人多次袭击军事目标,直接威胁车臣驻军及其家属的生命安全。
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俄高层被迫作出了撤出驻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第173军区训练中心及其它部队的决定。
1992年6月6日,俄军撤出车臣,给杜达耶夫留下了相当可观的武器装备:两部“月亮”战术导弹发射架、51架作战和教练飞机、10套“箭-10”防空导弹、23门高射炮、7部“针”式便携式防空导弹、66辆装甲车、42辆T-62和T-72型坦克、153门火炮和迫击炮(其中包括18门“冰雹”BM-21型火箭炮)、约740枚反坦克导弹、6万支各种枪械、约1000颗“冰雹”火箭炮弹、2.4万颗D-30榴弹炮弹、27车皮子弹以及各种武器装备的零备件。
杜达耶夫利用这些武器装备组建了6万余人的非法武装。
在1994年底俄军发动的第一次车臣战争中,车臣非法武装使用俄军留下的武器装备,打死了约2000名俄军官兵。
1996年,第一次车臣战争以俄军撤出车臣而宣告结束。
1999年8月,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
2000年1月4日,在俄军攻打格罗兹尼时曾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车臣非法武装的一个谈判代表来到内卫部队守卫的阵地,要求指挥员向他们提供弹药和食品。
遭到拒绝后,这个代表说道:“请你们给我们点弹药行吗?要不,就卖一点。
陆军都卖给我们了,难道你们就不能卖一点吗?”在战场上向敌人出售武器意味着什么?也许,阵亡的俄军官兵最清楚这个道理。
第二次车臣战争打了两年多,至今车臣境内的枪声仍不绝于耳。
从俄军缴获的武器看,车臣恐怖分子使用的武器装备只有少量来自境外,绝大部分都是俄罗斯生产的。
搞腐败,倒卖军火赚大钱
1994年10月19日,《莫斯科共青团员报》记者霍罗多夫来到莫斯科市喀山火车站自动存取箱,从中取走了一大包文件。
他兴致勃勃地返回报社办公室,准备同副主编研究如何处理这包文件。
他刚打开文件包,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办公室里顿时充满了浓烟。
当人们跑进办公室时,霍罗多夫已倒在血泊之中,气绝身亡。
是什么原因让霍罗多夫命丧黄泉呢?原来,霍罗多夫一直在追踪报道原驻德国的俄军西部集群大批走私军火一案。
据称,该案件涉及西部集群总司令布尔拉科夫上将和当时的国防部长格拉乔夫大将。
90年代初,西部集群曾辖19个坦克师和摩托化步兵师。
这些部队配备了苏军最新研制的T-80坦克、BMP-2型步兵战车等武器装备。
在各集团军、师的军火库里,各种武器更是堆积如山,不计其数。
根据俄罗斯和德国政府达成的协议,西部集群必须在1994年8月底前全部撤回俄境。
当时,俄军官兵生活很困难。
为中饱私囊,布尔拉科夫等人就将出卖军火当成了生财之道。
他们乘部队回撤之机,将整船整船的武器装备运到国际军火商手中,再将大把大把的美元装进腰包。
霍罗多夫了解事情真相后,就在报纸上披露了这一腐败案件,引起了俄军高层的恐慌,最终被灭口。
1994年11月,为平息民愤,叶利钦总统解除了布尔拉科夫担任的国防部副部长职务。
然而,霍罗多夫案件的审理工作却成了马拉松,直到现在还没审出个结果来。
不用说,西部集群究竟有多少武器装备被出卖也就成了未知数。
核武器、核材料有没有流失?
苏联解体时,苏联战略火箭军共拥有洲际导弹1398枚。
这些导弹分别部署在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四个国家。
1992年,白、乌、哈三国分别宣布放弃核武器,俄罗斯成为独联体中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根据俄美两国签署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这些核武器一直处于俄军的严密监视之下,不存在丢失问题。
但除了战略核武器外,苏联还制造了大量的战术核武器,其中包括核地雷、核炮弹等。
近年来,西方传媒不时炒作俄罗斯丢失核武器的新闻。
此外,为研制核武器,一些不法之徒一直在打苏联核材料的主意。
苏联解体前,共生产了约1200吨高浓缩铀和150吨武器钚。
这些核材料绝大多数都被制成了核弹头,至今还贮藏在看守十分严密的核武器库里,犯罪分子很难搞到手。
除此之外,苏联还拥有650吨以金属氧化物、溶液及废金属形式保存的核材料。
这些核材料散落在苏联50多个地区,据专家估算,可以制成4万颗原子弹。
1998年10月,俄罗斯原子能部某司副司长列金透露,从1992年到1995年,独联体各国共发生约30起盗窃核材料案件。
1993年12月,乌克兰内务部黑海内务局工作人员当场抓住了一伙准备将铀-235偷运出国的“生意人”;1993年10月20日,当乌克兰工作人员准备更换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三号机组的核燃料时,发现123克核燃料不翼而飞;1998年12月,俄联邦安全局成功地制止了盗窃18.5公斤武器钚的案件。
(摘自环球网2015.4.13,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