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类养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禽类动物养殖

表0-2近年来我国禽产品增长简况
年份 家禽存栏 禽蛋总产 年均增 人均占 禽肉总 年均增 人均占有 长 (%) 禽肉 (kg) 总数(万只) 量(万吨) 长(%) 有禽蛋 产量 (万吨) (kg)
1980 1985 1990 1995
93624 197890 243000 410858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禽类动物养殖



三、现代家禽业的特点及生产水平 (一)产业优势 1.产品生产率高 现代肉仔鸡饲养7周龄体重达2.2kg, 相当于出壳体重的倍;1只肉种鸡每年繁殖136只雏鸡, 可为市场提供近300kg重的肉仔鸡;1只商品蛋鸡年产量 18—19kg ,相当于自身体重的 9 倍以上;我国绍鸭年产 蛋可达20k耳,约为体重的10倍。 2.饲料转化率高 肉仔鸡每增重1kg耗料2kg左右(即耗 料比约为 2 )。每产 1kg 蛋耗料 2 . 2 ~ 2 . 5kg( 耗料化 2 . 2—2 . 5) 。如此高的饲料转化效率其他家禽几乎无 关比拟。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禽类动物养殖
(2)营养研究成果的应用较为普及 ①1986年颁布 了我国《鸡的饲养标准》,继而制定了鸡的配合 饲料标准,在畜牧业的众多部门中,养鸡业率先 使用了全价配合料,且使用数量与人户率一直较 大,1995年鸡料已占到全国商品饲料的50%。 ②配制鸡饲料的科学程度逐渐深化。如蛋白 质方面由粗蛋白至氨基酸,由氨基酸含量到可利 用氨基酸之量。同时无鱼粉配合饲料得到广泛应 用。鸡饲料中添加的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 多达20多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禽类动物养殖




c .采用换热器与热风炉供温,可以把供热与通风结 合起来,且因热效率高,比用火炉加温可降低煤耗及 劳动强度。 (6) 种鸡笼养及人工授精技术普及,孵化技术及设备 性能明显提高;养鸡生产的环境保护受到重视。 (7) 微机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进展较快,主要用于设 计饲料配方及控制配料生产;对孵化机及鸡舍环境的 自动控制;处理育种数据资料、建立生产经营管理系 统等。 (8)家禽业的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化的产前、 产中及产后服务较为普及。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禽类动物养殖
Hale Waihona Puke (3) 鸡的烈性传染病得到控制 养鸡的卫生防疫工作日 益重视并加强,全进全出制饲养及程序免疫得到普及, 大、中型鸡场开展了抗体检测及环境监测,种鸡场开展 了白痢等病的净化工作,鸡场场址选择及建场设计中重 视了工程防疫,饲养工艺与管理规程的确定中将防疫放 在首位考虑,从而使鸡的烈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4)鸡场、鸡舍设计更趋合理 ①鸡场设计中已抓住关键问题——平面布局设计,因为 只有布局合理才能有利于疫病的控制。特别是现代化鸡 场规模大,多为密集型、综合性鸡场,不同分场及鸡群 之间必须有一定的间隔距离,并处理好上下风向关系及 排污、净脏道分设等问题。
上一页 上一章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返回总目录
禽类动物养殖


一、家禽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一)提供蛋肉食品、改善膳食结构 家禽生长迅速, 成熟期早,繁殖力强,饲料报酬高,能在短期内生 产大量优质的蛋、肉产品供应市场。禽蛋、禽肉营 养丰富完全,倍受青睐,历来被誉为人类的优质蛋 白食品。 禽蛋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蛋白质 含有人类营养需要的各种必需氨基酸既丰富又平衡 且容易消化吸收,属老幼病弱者的最佳蛋白来源; 矿物质中富含磷(0.23%)、铁(33μg/g)、锌(17 μg/ g)、硒(5 μg/g) 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亦非常丰 富,其中维生素D为仅次于鱼肝油的重要天然来源; 此外还含珍贵的卵磷脂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禽类动物养殖

1 .品种方面 我国家禽地方良种甚多,载人中国家禽 品种志的就有52个。其中九斤鸡、狼山鸡、丝毛乌鸡、 北京鸭与中国鹅等还被列入国际标准品种。我国家禽良 种对许多世界著名品种的育成产生过重大贡献。如洛克 洛岛红与布拉麻鸡的育种过程中皆引入过九斤鸡的血液 奥品顿与澳洲黑含有狼山鸡的血液。北京鸭广布世界各 地,属最有名的肉用鸭品种;中国鹅因产蛋性能优良闻 名世界,有“鹅中来航”之美称。日本平安朝时代 (781—1185 年 ) 由遣唐史将我国鹎鸡带回命名“唐丸” 后被誉为日本古代四大著名鸡种之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禽类动物养殖




②现代化鸡舍设计已抓住重点即便于实施环境控制与操作,利于 防疫,本适宜。选择密闭或有窗鸡舍的原则是:因地制宜、科学 实用。 (5)养鸡设备工业体系已经建立 ①各种鸡笼及刮粪机已能配套生产; ②乳头式、悬吊式自动饮水器性能接近国际水平; ③饲料加工设备及喂料系统如料塔,提升、分送设备等性能可靠; ④环境控制设备实现了系列化; a.由横向通风改为纵向通风,并研制出低转速、大流量之专用 风机; b.湿帘降温设备研制成功,并批量生产,与纵向通风设备配合 使用,效果良好。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禽类动物养殖

60年代我国开始发展机械化养鸡,1965年建起了 我国第一个机械化养鸡场——上海红旗养鸡场。 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改革开放政策的促进, 1977年和1979年召开了两次全国机械化养鸡协作 会议,同时国家又大力提倡发展专业户养鸡,从 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家禽业的蓬勃发展,对丰富 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亦有重要 作用。 1996 年全国禽蛋产量达到 1954 万 t ,比上 一年增长16.5%,人均产量达到14.2kg,创历 史最高水平。1980年以来我国禽蛋、禽肉增长简 况见表0-20。
上一页 上一章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返回总目录
禽类动物养殖

第十单元 禽场综合防疫措施 第十一单元 禽产品的加工处理
上一页 上一章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返回总目录
禽类动物养殖
绪论

教学目标: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知道家禽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2、知道我国家禽业发展概况、世界家禽业现状 3、熟知现代家禽业的特点、生产水平及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我国家禽业发展概况、世界家禽业现状 教学难点:现代家禽业的特点、生产水平及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导入法、启发式、角色互换法、讲授法 教学时间:2学时






教学内容:
上一页 上一章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返回总目录
禽类动物养殖


家禽属于鸟纲动物,世界上的鸟类约有一万种,其中经人类 驯化豢养,在家养条件下可生存繁衍且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统 称家禽,如鸡、鸭、鹅、火鸡、鹌鹑、鸽、珠鸡等。从事家 禽生产经营的产业为家禽业,研究家禽的特性特点、,繁殖、 育种、饲养、管理、卫生保健、产品处理加工以及禽场生产、 经营管理的科学称家禽生产学。 《家禽生产学》是畜牧专业及有关专业的专业课,是实践性 较强的应用性学科。主要内容是阐述现代家禽生产中必要的 理论知识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从事家禽生产及其技术指导、 教学、科学研究工作,并适应家禽业发展的需要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特点是实用性强,技术性强及综合性强。在学习过 程中应该密切联系生产实际,举一反三,融汇贯通所学知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禽类动物养殖



3 .劳动生产率高 鸡体矮小,蛋鸡便于笼养,肉鸡 可高密度饲养,皆可搞大规模、集约化生产。现代化 程度高者一名饲养员可管理 4~6万只肉鸡,一年养56 批,可出栏 25 ~ 30 万只,产仔鸡重 50—60 万 kg ;一 人可养蛋鸡3—4万只,年产可蛋达50-70万kg 。 4 .科技含量高 在畜牧业中家禽业是应用先进的生 理、生化、遗传、育种与动物营养等学科理论最深, 管理与经营的科学程度最精,对环境控制及卫生防疫 要求最严,总体科技含量最高的产业。 5 .生产成本低 产品生产率高、饲料转化率高、劳 动生产率高和科技会含量高的必然结果,即生产成本 低。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禽类动物养殖


2 .技术方面 我国和埃及是世界养禽史上发明人工孵 化最早的两个国家,近年来我国科技人员又发明了看胎 施温等孵化技术。这些对现代人工孵化技术的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此外,雌雄鉴别,鸡的阉割、鸭的填肥、群 鸭放牧,强制换羽,皮蛋加工等技术亦闻名世界已久。 (二)当代发展迅速,成就喜人 1 .政府大力支持,生产发展迅速 我国幅员广大,人 口众多,养禽数量厂向居世界首位。1934年全国有家禽 3.6亿只,后因战乱,1949年降到2.5亿只。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后家禽业发展很快。 1952 年恢复到 3 亿余只, 1957年达到7.1亿只。
禽类动物养殖
李 军
禽类动物养殖
养禽部分







绪论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第八单元 第九单元
家禽的品种和繁育 家禽的孵化 家禽的环境及调控 养禽设备选型及禽场规划设计 家禽的营养需要及饲料配合 蛋鸡生产 肉鸡生产 水禽生产 禽场经营管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禽类动物养殖




(三)提供优质肥料 禽粪的氮、磷、钾含量多于其他畜 粪。其中含氮量约为猪粪、牛粪的 3 . 5 ~ 4.5 倍,含磷 量约为猪粪、牛粪的8~9倍。蓬勃发展的家禽业可为农 业提供大量优质肥料。 (四)在对外贸易上占重要地位 禽产品向来为我国重要 外贸物资,1950年我国出口蛋晶曾居出口总金额的第三 位;近来每年出口羽绒万余吨,占世界市场的1乃; 1995年我国出口禽肉28.7万t(其中分割鸡肉25.8万t, 占近90%),出口量居世界第五,创汇6.4亿美元。 二、我国家禽业发展概况 (一)历史悠久、贡献巨大 我国家禽业起源很早,据古 书记载和考古证实,西安半坡村出土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禽类动物养殖


的母系氏族社会遗址 (约6000多年前) 有鸡的骨骼,说 明当时已养鸡为食;春秋时代《诗经》中载有“鸡栖 于埘’’(墙上凿的鸡窝)是中国关于养禽条件的最初 文字记载;东汉末年 ( 公元 200 多年 ) 华陀已发明了阉 鸡术。《隋书经籍志》中的《相鸡经》、《相鸭经》、 《相鹅经》等是南北朝时期梁代的养禽专著,《昭代 丛书》中的《哺记》是孵化专著。这些足以说明我国 家禽业历史悠久。 我国家禽业不仅历史悠久,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 实践中还选育出不少优良地方品种并积累了丰富的饲 养管理经验,对世界家禽业的发展贡献巨大。
上一页 上一章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返回总目录
禽类动物养殖

( 二 ) 提供轻工业原料 禽产品可作为食品、医药、饲 料等多种轻工业原料。禽肉可以作为各种罐头食品及新 兴快餐业的重要原料;禽蛋可加工蛋黄粉、蛋白粉、全 蛋粉及糕点等其他食品。也是油漆、粘结剂、油墨、照 像材料,制革取光剂和染色剂的原料;羽绒可制羽绒服 装与被褥等。受精蛋、血液、组织可制疫苗等生物药品; 蛋壳、羽毛、屠宰下脚料及死胚蛋等可作饲料。陆续开 发问世的高碘蛋、高锌蛋、富硒蛋、低胆固醇蛋、乌鸡 肉及鸭鹅肥肝等新产品,使本已优秀的禽产品家族更增 添了保健色彩。鸵鸟蛋、毛与皮可制工艺装饰品及高档 皮革制品。
256.6 524.7 794.6 1676.7
21.7 9.7 22.2
2. 6 5. 1 7. 0 13.7
--160.2 322.2 934.7
20.2 38.1
--1.5 2.8 7.7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禽类动物养殖

2.家禽产业及科技成就喜人 近十几年来,伴随家禽 业的蓬勃发展,拉动了有关科学技术的进步,反馈回来, 科技进步又有效地促进了家禽业的迅猛发展。概括起来, 家禽业及其有关科学技术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 面: (1)良种繁育体系基本建成 我国养鸡业在80年代 中后期以来形成引种高潮,世界著名蛋鸡、肉鸡品种的 祖代几乎都被引进、还引进几个曾祖代,如星布罗— (后称宝星)、明星、艾维茵、安纳克肉鸡;巴布可克、 星杂288及罗斯、星杂579、罗曼蛋鸡等。我国还自己培 育成了京白、滨白及京红、依利莎褐等良种。在全国范 围内,从曾祖代场、祖代场、父母代场到商品代场建成 了现代良种鸡的繁育体系。迄今进口与国产良种已能基 本满足市场需求,生产性能表现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