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题附参考答案(实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题附参考答案(实
用)
单位:_______姓名:_______时间:_______分数:____满分:100
一、单选题(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B),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A.综合管理
B.监督考核
C.监督管理
D.综合监督管理
2.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至少每()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
A.月、日
B.季、周
C.季、月
D.季、月
3.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放射性物质
B.高温
C.病毒
4.我国关于劳动安全方面的法律是下列哪部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
5.焊前预热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产生偏析
B.防止夹渣
C.减少淬硬倾向,防止产生裂纹
6.人员密集场所装修应当尽量使用()。

A.不燃材料和难燃材料
B.可燃材料
C.易燃材料
D.易爆材料
7.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格局是()
A.企业负责、行业管理、政府监督、群众监督
B.国家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
C.国家领导、政府监督企业负责、群众支持
8.低碳钢焊缝二次结晶后的组织是()
A.奥氏体加铁素体
B.铁素体加珠光体
C.渗碳体加奥氏体
9.除规范有特殊规定外,人员密集场所一般要求每一个防火分区的安全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个。

A.不应被封堵
B.装修时可以遮挡,但应保证正常的自然通风
C.可以装设铁栅栏,但应保证正常的自然通风
D.窗户可开启面积不应大于地面面积的2%
10.()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A.安管人员;岗位工人
B.车间主任;班组长
C.车间主任;工人
D.班组长:岗位工人
11.所居住的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居住的学生可通过什么方法逃生?()
A.乘坐电梯
B.向楼顶奔跑
C.从窗口跳出
D.从安全通道有秩序下楼
12.对采用的()、工艺、材料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危害,对所造成的职业危害后果承担责任
A.设备
B.技术
C.机械
D.设施
13.安全生产中的“三违”是指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

A.违章指挥
B.违法
C.违反规定
D.以上都不对
14.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有效期前()做好相关检验前期准备工作。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15.一个灭火器设置点的灭火器配置数量不宜多于()具。

A.2
B.3
C.5
16.《安全生产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

A.行政处罚
B.处分
C.追究刑事责任
D.批评教育
17.用电设备检修时必须悬挂(),防止误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A.警示牌
B.标语
C.条幅
D.彩旗
18.检查燃气用具是否漏气时,通常采用()来寻找漏气点。

A.划火柴
B.肥皂水
C.闻气味
19.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A.工伤社会保险
B.养老保险
C.医疗保险
D.失业保险
20.合理合规一类设备在发生事故、故障或损坏后,会直接导致生产过程、,并对人员、生产系统或其他生产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导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A.暂停、质量正常
B.中断、质量降低
C.减缓、质量降低
21.已完成设备报废处置手续的,设备归属部门应在()工作日内更新电子管理信息,并向安全设备部报送处置清单。

A.三个
B.五个
C.十个
22.下列物质中哪一种属于爆炸物品?()
A.硫酸
B.硝酸
C.苦味酸
D.木材
23.电焊时,若有其它人在场,应采取下列哪项安全措施?()
A.放置警告牌以示警惕
B.放置警告牌,在工作场所周围设置屏幕
C.放置警告牌,在工作场所周围设置屏幕
24.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的单元。

A.大量
B.小量
C.临界量
25.氧气瓶口不能沾染油脂,是因为油脂很容易发生氧化发热反应,引起燃烧。

如果氧气瓶口沾有油脂,当氧气高速喷出时,高压气流与瓶口摩
擦产生的热量能加速油脂的氧化过程,极易引起燃烧,甚至引起气瓶爆
炸。

()
A.√
B.×
26.下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政府监管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群防群治
27.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和使用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技术部门或者管理人员检查验收。

A.特殊情况下可以
B.可以
C.不得
28.下列哪项不是《安全生产法》中规定的从业人员的权利()
A.知情权
B.建议权
C.隐私权
D.拒绝权
29.《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生产、运输、储存
B.生产、储存、使用
C.生产、运输、使用
D.生产、经营、储存
30.我国的“119”消防宣传活动日是()。

A.11月9日
B.1月19日
C.9月11日
二、多选题(16题每题2分,共32分)
31.以下哪些是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

A.初步形成安全文化体系
B.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并能够持续改进
C.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并能够持续改进
D.符合重大危险源要求,不得失分
32.安全生产法的基本原则()
A.人身安全第一原则;
B.预防为主的原则;
C.权责一致的原则;
D.社会监督、综合治理的原则;
E.依法从重处罚原则。

33.根据所用的燃料,锅炉可分类为()。

A.燃煤锅炉
B.燃油锅炉
C.燃气锅炉
D.蒸汽锅炉
34.设备操作人员要求做到“四会”()
A.会检查
B.会服从管理
C.会使用
D.会维护
E.会排除故障
35.根据《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危险源辩识的范围包括:()
A.活动
B.产品
C.服务
D.设备设施
36.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根据事故波及的范围及危险程度,可采取()两种形式。

A.个人救护
B.单位自救
C.群众救援
D.社会救援
37.爆破片适用于下列场合()。

A.工作介质具有粘性
B.由于化学反应,器内压力可瞬间急剧上升
C.工作介质不宜为剧毒气体
D.要求全量泄放的场合
38.根据实际情况,按事故的()、影响范围、严重后果分等级地制定相应的预案。

A.性质
B.大小
C.类型
D.数量
39.防止火灾的基本方法是()。

A.有效地管理好可燃物
B.控制火源
C.避免火源
D.不照明
40.应急计划应提出详尽()的技术和组织措施。

A.实用
B.准确
C.明确
D.有效
41.《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依法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不得有下列行为()
A.违章指挥、强令或者放任从业人员冒险作业
B.超过核定的生产能力、生产强度或者生产定员组织生产
C.违反操作规程、生产工艺、技术标准或者安全管理规定组织作业
D.拒不执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决定
42.对主动采取补救措施,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损失或者挽回社会不良影响
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可以()追究责任。

A.从轻
B.从轻
C.免于
D.加重
43.使用砂轮机的安全要求()。

A.禁止正面磨削
B.禁止侧面磨削
C.不准侧面操作
D.不准共同操作
44.固定式压力容器可分为储存压力容器、()压力容器等。

A.反应
B.换热
C.分离
D.萃取
45.员工安全生产的义务()
A.遵章守纪、规范操作、服从管理
B.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保护用品
C.接受安全生产教育,提高自身素质
D.及时报告隐患或不安全因素
E.及时报告事故
46.根据《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规定,各单位依法开展的职业卫生工作包括:()
A.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警示、公示
B.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
C.职业健康体检和监护
D.职业危害整治
三、判断题(13题每题2分,共26分)
47.国家成立一致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系统。

()
48.通常事故是由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所引起的,可是不安全行为和
不安全状态不一定就造成事故。

()
A.√
B.×
49.氧气瓶和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应少于5米。

()
A.√
B.×
5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运输信息”主要指国内、国际化学品包装、
运输的要求及运输规定的分类和编号。

()
A.√
B.×
51.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的选址,应当避开地
震活动断层和容易发生洪灾、地质灾害的区域。

()
A.√
B.×
52.车间内的安全通道应保持畅通,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阻塞。

()
A.√
B.×
53.任何人均严禁穿越车底。

()
A.√
B.×
54.任何电器设备在未验明无电之前,一律认为有电。

()
A.√
B.×
55.架子工属简单工种,不属于登高作业人员。

()
A.√
B.×
56.早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但对于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

()
57.进行焊割作业前必须办理“三级动火”手续。

进行焊割作业,必须配备
灭火器材,并指派监督员。

()
A.√
B.×
58.设备供应商按照合同明细清单供货。

()
A.√
B.×
59.进入废旧管道内作业前,使用专用仪器对有害气体进行检测。

()
A.√
B.×
四、简答题(3题每题4分,共12分)
60.一旦发生人身伤害事故,采取的急救原则是什么?
61.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目的是什么?
62.安全上坚持的四个原则:
参考答案
1.B
2.C
3.A
4.B
5.C
6.A
7.B
8.B
10.D
11.D
12.B
13.A
14.A
15.C
16.B
17.A
18.B
19.A
20.B
21.A
22.B
23.B
24.C
25.A
26.C
27.C
28.C
29.D
30.A
31.ABCD
32.ABCDE
33.ABC
34.ABCE
35.ABC
36.BC
37.ABD
38.AC
39.ABC
40.ABCD
41.ABCD
42.AB
43.BDE
44.ABC
45.ABCDE
46.ABCD
47.A
48.A
49.A
50.A
51.A
52.A
54.A
55.B
56.A
57.A
58.A
59.A
60.先救人,后治伤。

61.通过演练,一是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可用性、可靠性;二是检验全体人员是否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应急行动程序,以及反应队伍的协同反应水平和实战能力;三是提高人们避免事故、防止事故、抵抗事故的能力,提高对事故的警惕性;四是取得经验以改进所制定的行动方案。

演练分为室内演练(组织指挥演练)和现场演练,包括单项演练、多项演练和综合演练。

生产经营单位在进行演练时,应让熟悉设施的作业人员参加应急计划的演习和操练;与设施无关的人员,如高级应急官员、政府监察员,也应作为观察员监督整个演练过程。

每一次演练后,应核对该计划是否被全面执行,并发现不足和缺陷。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随着条件的变化而调整,以适应新条件的要求。

62.(1)、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2)、三不生产原则;(3)、四不放过的原则;(4)、谁是一把手谁负责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