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试卷16[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
yùliào fúlǔhuánɡkǒnɡcíài
二、在正确的读音或字上打“√”4分)
提(dītí)防遇难(nán nàn)大腹便便(biàn pián )都(dūdōu)督
蜿(蜒蜓)(姿资)源(流留)连忘返(跨挎)栏
三、选择准确的答案,并把答案序号写在括号内。

(5分)
1.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中加点字“泊”的意思是()
A 停留
B 船靠岸C湖
2. “争论不休.”中加点字“休”的意思是()
A 停止
B 不要C歇息
3. “黔驴技穷”中“黔”是()的简称。

A 山东省
B 湖北省C贵州省
4. 大扫除时,小明不仅整理了桌凳,还主动帮值日生拖地,忙得满头大汗。


学们都向他投去()的目光。

A 赞扬
B 赞许
C 赞叹
5.同学们都有羽毛球拍,小芳也想要买一副,要和妈妈商量,最恰当的说法是
()。

A “妈妈,我要买羽毛球拍,快给我买一副!”
B “妈妈,我想要一副羽毛球拍,老师说打羽毛球是非常好的运动,你看可以吗?”
C“我要一副羽毛球拍,妈妈,你准备什么时候给我买呀?”
四、按要求写句子。

(3分)
1.写打比方的句子。

夏夜,仰望星空,圆圆的月亮像
2.造句。

究竟(用在句子的末尾)……
究竟(用在句子的中间)……
五、填空。

(25分)
1.《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作者是代大诗人,这首诗中表示颜色的字有、、、。

我还知道表示颜色的词语有、。

2.假期里爸爸带我去庐山游玩,我一看到庐山的云雾,就想到本学期学过的成语,如:、等。

本学期课文中还有一首与庐山有关的诗《》。

诗的后两句是:,。

3.“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酿出了。

“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心里装
着。

中午,桌上就摆出了的槐花饭,、醇香、……
4. 冬季里的一天,我走进王大伯的桃园,却见他们在剪枝。

看我,王大伯给我作了解释,但我还是。

第二年暑假,我又来到桃园,看到满园丰收的桃子,不禁。

想起王大伯说的那番话,还真有道理呢!(根据课文内容,将“一脸疑惑、将信将疑、满怀好奇、又惊又喜”分别填入句中横线上)
5. ,润了人心。

(《古今贤文环保篇》)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1分=7分+14分)
海底世界(片段)
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1.这一节作者是按结构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1分)
2. “旅”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

(2分)
3.这段话分别介绍了、、、、、等动物各自的活动特点,在介绍的时候分别用了、等说明方法。

(4分)
不合群的小蝌蚪
3月25日星期六晴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春游。

中午,我和永明在池塘边看见一群小蝌蚪。

我发现有只小蝌蚪孤零零地在游好像在跟那些成群结队的小蝌蚪闹别扭似的我对永明说我们想个办法让它回到大伙儿中间去吧
永明很快找来一根细树枝,小心地把那只孤独的小蝌蚪拨到蝌蚪群中。

不料,那只小蝌蚪又从队伍中钻出来,单独游到一旁去了。

我心里想:你这个调皮的小家伙,怎么这么不合群呀!我又一次把它拨进蝌蚪群里。

可是,过了一会儿,它仍旧从队伍中钻了出来,自个儿悠闲地游来游去。

我和永明都觉得很奇怪,就仔细地观察起来。

我们发现这只不合群的小蝌蚪与那些成群游动的小蝌蚪有些不同。

从体形上看,独游的小蝌蚪比群游的略
微大一点;从颜色上看,独游的蝌蚪是青灰色的,而群游的却是黑色的。

难道它们不是一家人?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去请教老师。

老师说:“你们看到的确实是两种不同的蝌蚪。

一种蝌蚪长大后变成青蛙,另一种长大后变成癞蛤蟆(lài háma)。

青蛙的蝌蚪青灰色,喜欢独游。

癞蛤蟆的蝌蚪又小又黑,爱群游。


哦,原来是这样!怪不得那小家伙不肯跟群游的蝌蚪在一起呢。

1. 在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3分)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分)
成群结队:
3. 认真阅读本文,填写好下面表格。

(3分)

;(2)。

(2分)
5.日记的第一行要写上、以及,然后再写正文。

(3分)
6.读完了这篇日记,我懂得了。

(2分)七、习作。

(30分)
仔细观察下面两组图,任选一组写一篇习作,题目自定,注意展开大胆想象,内容可要写生动、详细哟!
1.规范书写(行款整齐,文题居中,一字一格,每段开头空两格,标点占格)(2分);
2.端正书写(结构匀称,大小适中)(1分)
3.整洁书写(卷面清洁,涂改少)(1分)
小学三年级语文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依次写在方框内,8分,每字0.5分)
预料俘虏惶恐慈爱舞蹈怒吼宴会争辩
二、在正确的读音或字上打“√”。

(4分)
提(dī)防遇难(nàn)大腹便便(pián )都(dū)督
蜿(蜒)(资)源(流)连忘返(跨)栏
三、选择准确的答案,并把答案序号写在括号内。

(5分)
1 B ;
2 A;
3 C;
4 B;
5 B;
四、按要求写句子。

(3分)
学生造的句子语句通顺、符合要求即可,否则不予得分,如有错别字酌情扣分。

五、填空。

(25分,每空1分,2个错别字扣0.5分)
1.《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杜甫,这首诗中表示颜色的字有黄、翠、白、青。

我还知道表示颜色的词语有淡黄、粉红。

(只要是表示颜色的词语即可)
2.假期里爸爸带我去庐山游玩,我一看到庐山的云雾,就想到本学期学
过的成语,如:腾云驾雾、瞬息万变(与云雾有关即可)等。

本学期课文中还有一首与庐山有关的诗《望庐山瀑布》。

诗的后两句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

“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
4. 冬季里的一天,我满怀好奇走进王大伯的桃园,却见他们在剪枝。

看我一脸疑惑,王大伯给我作了解释,但我还是将信将疑。

第二年暑假,我又来到桃园,看到满园丰收的桃子,不禁又惊又喜。

想起王大伯说的那番话,还真有道理呢!
5. 绿了大地,润了人心。

(《古今贤文环保篇》)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1分=7分+14分)
海底世界(片段)
1.这一节作者是按总分结构围绕“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

”这句话来写的。

(1分)
2. “旅”用部首查字法,先查方部,再查6 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L ,再查音节lǚ。

(2分)
3.这段话分别介绍了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有些贝类、深水鱼等动物各自的活动特点,在介绍的时候分别用了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只需写出两种即可)等说明方法。

(4分)
不合群的小蝌蚪
1. 在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3分)
我发现有只小蝌蚪孤零零地在游,好像在跟那些成群结队的小蝌蚪闹别扭似的。

我对永明说:“我们想个办法,让它回到大伙儿中间去吧!”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分)
成群结队:指许多小蝌蚪聚集在一起,排成队伍。

(意思相似即可)
3. 认真阅读本文,填写好下面表格。

(3分)
小蝌蚪的“不合群”在文中表现为答题要点:(1)小蝌蚪孤零零地游,好像在跟那些成群结队的小蝌蚪闹别扭似的;(2)永明用一根细树枝把那只孤独的小蝌蚪拨到蝌蚪群中,不料,那只小蝌蚪又从队伍中钻出来,单独游到一旁去了;(3)我又一次把它拨进蝌蚪群里,可是过了一会儿,它仍旧从队伍中钻了出来,自个儿悠闲地游来游去。

(学生能回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
5.日记的第一行要写上日期(或几月几日)、星期几以及天气情况,然后再写正文。

(3分)
6.围绕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虚心求教等方面回答即可。

(2分)
六、习作(习作30分)
七、写字(4分)
1.规范书写(行款整齐,文题居中,一字一格,每段开头空两格,标点占格)(2分);2.端正书写(结构匀称,大小适中)(1分)
3.整洁书写(卷面清洁,涂改少)(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