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1讲细胞概述检测题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步步高】201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第1讲细胞概述检测题
北师大版
1.涵盖范围
本单元包括必修1第一、二章和第八章:即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原核细胞与非细胞生物体和细胞的化学组成。

2.考情分析
(1)考查力度:所占分值4~8分。

(2)考查内容:①细胞学的发展历程。

②构成生命的元素。

③构成细胞的无机物和有机物。

④酶的化学本质和特性。

⑤三大有机物的鉴定。

⑥原核细胞与非细胞生物体。

(3)考查题型:选择题和实验题。

3.复习指导
(1)复习线索
①以研究多种多样的细胞为线索,将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原核细胞、真核细胞、非细胞
生物、细胞学说等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

②以构成生命的化学元素为线索,引申出各种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等相关知识。

③以“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为线索,系统复习教材中常规实验
的原理、过程,并升华为实验方法和实验原则等问题。

④以相关的实验为线索,复习酶的化学特性。

(2)复习方法
①比较法:原、真核细胞的比较;蛋白质与核酸;糖类与脂质。

②实验探究法:蛋白质、还原性糖、脂肪的鉴定方法、酶的化学特性的探究。

第1讲细胞概述
[考纲要求] 1.多种多样的细胞(Ⅱ)。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

3.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一、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
1.使用高倍镜的步骤
选好目标:在低倍镜下将需要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换用高倍镜:转动转换器,移去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调节亮度: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调焦:缓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2.细胞学说
(1)建立(连一连)
(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
基本单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3)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
①标志着细胞学学科的兴起,意味着人们对生物体结构的认识已由器官层次进入到细胞层
次;
②推动了人们对生命世界的认识,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③和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并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解惑] 细胞学说仅涉及到动植物细胞,不涉及原核细胞、真菌和病毒。

3.对细胞的深入探索:细胞学的发展可以分为:细胞学的经典时期(又称为细胞学显微水平时期)、细胞学发展的亚显微水平时期和分子细胞生物学水平时期。

4.真核细胞结构的识别
[判一判]
1.光合作用只能在叶绿体中进行 ( ×) 2.无线粒体的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 ×) 3.有中心体一定是动物细胞 ( ×) 4.各种正常细胞都有核糖体 ( √) 5.所有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大液泡和叶绿体 ( ×) 6.胞质溶胶、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的成分和功能是相同的 ( ×) [巧记] 双膜和无膜细胞器
线叶双(线粒体、叶绿体有双层膜),无心糖(没有膜结构的是中心体和核糖体)。

二、原核细胞的结构和增殖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比较
(1)图1代表的细胞与图2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由核被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

(2)写出图中下列结构的名称:
①拟核;⑤核糖体。

(3)图1蓝细菌细胞中无图2细胞中③叶绿体,但它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含有藻蓝
素和叶绿素及光合作用所需的酶。

(4)图1和图2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细胞膜、核糖体和DNA分子。

2.原核生物都能进行无性生殖,例如细菌以二分裂方式进行增殖,有些原核生物能以一种简单的有性生殖方式——接合生殖产生下一代。

3.当单个细菌或少数同种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的细胞群,叫做菌落。

细菌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透明度等特征,是鉴别菌种的重要依据。

三、原核生物的生活
[连一连]
四、病毒的寄生生活
1.病毒主要由核酸(核心)和蛋白质外壳(又称衣壳)构成。

有些病毒的衣壳外面还有一层囊膜。

每种病毒只含有DNA分子或RNA分子。

2.病毒必须寄生在生物体的活细胞中,有些病毒能以结晶状态存活数年,只有当它们侵入适当的宿主细胞后,才会自我复制。

3.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种类具有很强的选择性,一种病毒只寄生在生物某些特定部位的细胞中。

4.病毒的增殖及与人类的健康
(1)病毒侵染细胞的过程为: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2)活性病毒侵入细胞后立即进行增殖,而隐性病毒则把自己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
分子上,处于非活性状态,当被激活时才又移动出来恢复活性,继续增殖。

(3)人类的传染病大约80%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之所以传染性强、流行快、
危害大,是与病毒的生活和增殖特点分不开的,预防病毒性传染病的有效办法是接种疫苗。

考点一聚焦多种多样的细胞结构
1.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整体认识
2
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细胞壁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

细胞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拟核,无核被膜和核仁有核被膜和核仁3.汇总细胞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表现
(1)统一性
①化学组成: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基本一致。

②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③遗传物质: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且遗传密码子通用。

④能源物质:都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2)多样性:细胞的多样性是细胞分化的结果,表现在细胞的形状、大小、种类、结构等方
面的差异。

易错警示注意真、原核细胞的5个“不一定”
(1)没有叶绿体或大液泡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
①有叶绿体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如植物的根细胞不
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叶绿体。

②有大液泡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大液泡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植物的未成熟细胞
也没有大液泡。

③有中心体的细胞可能是动物或低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的是高等植物细胞,中心体不
能作为鉴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依据,但可以用作鉴别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依据。

(2)具有细胞壁的生物不一定是植物:自然界中除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外,几乎全部的真菌
和原核生物中的蓝细菌、细菌、放线菌都有细胞壁,但植物细胞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用纤维素酶或果胶酶处理可破坏其细胞壁。

其他生物细胞壁成分主要为肽聚糖,用纤维素酶处理不受影响。

(3)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不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
吸。

对真核生物而言,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中完成的,没有叶绿体的生物的代谢类型只能是异养型;有氧呼吸只能在线粒体中完成,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如蛔虫体细胞、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获取能量。

对原核生物来说,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但因在其细胞中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和色素,所以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硝化细菌和蓝细菌等并没有线粒体,但因在其细胞膜和细胞质中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所以能进行有氧呼吸。

(4)没有细胞核的生物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没有细胞核的生
物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如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结构非常简单,所以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但却是真核生物细胞。

(5)真核细胞不一定都有线粒体:某些厌氧型动物如蛔虫,细胞内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
氧呼吸。

还有一些特化的高等动物细胞内也没有线粒体,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1.(2012·重庆卷,1改编)下列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答案 D
解析选项A、B中的细菌细胞和蓝细菌细胞都是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内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等细胞器,故选项A、B错误;选项C、D中的水稻叶肉细胞和小鼠肝脏细胞都是真核细胞,但中心体只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所以选项C中水稻叶肉细胞内不应有中心体,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互动探究] (1)上述四个图示组成的生物细胞增殖方式一样吗?
(2)哪些细胞组成的生物能够遵循遗传的基本规律?
(3)哪些细胞组成的生物只存在一种可遗传的变异?
提示(1)不一样,A、B只有二分裂,C、D具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2)C、
D (3)A、B
2.如图1为某细胞模式图的一部分,图2 a~g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

图2中各结构放大比例不同。

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括号中填序号或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1)a~g中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________。

(2)a~g中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字母)。

(3)若图1所示细胞是动物乳腺细胞,与其他没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相比,a~g中数目一
定较多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___。

(4)c结构上可合成________。

答案(1)g 细胞膜(2)b、f (3)f 高尔基体(4)蛋白质
解析图2中,a为叶绿体、b为液泡、c为核糖体、d为中心体、e为线粒体、f为高尔基体、g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

(1)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是细胞膜,即图2中的g。

(2)液泡、高尔基体为单层膜,线粒
体、叶绿体为双层膜,核糖体和中心体不具膜结构。

(3)乳腺细胞具有泌乳功能,其分泌功能与高尔基体有关。

(4)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在核糖体上合成的物质是蛋白质。

细胞结构图像的识别方法
2.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图像的判断
图像中⎩⎪⎨⎪⎧ 1有核被膜或有核被膜围成的真正细胞核,则为 真核细胞图2无核被膜或无核被膜围成的真正细胞核,则为
原核细胞图
3.动、植物细胞图像的判断
考点二 关注病毒与人体健康
1. 整合与病毒有关的知识
2.病毒在结构上与硝化细胞、酵母菌等生物有怎样的区别?
答案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3.病毒能否在普通培养基上生存?又该如何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病毒呢?
答案 不能;先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普通培养基培养寄主细胞,再用寄主细胞培养病毒。

3.研究表明:引起世界恐慌的“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SARS 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 (1)有中心体 无细胞壁、叶绿体、 液泡,则为动物细胞图 有细胞壁、叶绿体、液 泡,则为低等植物细胞图 (2)无中心体,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则为高等植物细胞图 有,则为植物细胞图 无,则可能为动物细胞、原核细胞,也 可能为植物细胞图 图 像 中 (3)叶绿体和 大液泡
A.SARS病毒体内仅有A、T、C、G四种碱基
B.SARS病毒属于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C.SARS病毒能在培养基上生长增殖
D.SARS病毒具有生命特征
答案 D
解析病毒是非细胞型生物,仅由一种核酸或由一种核酸与蛋白质组成,只能以特定的宿主细胞为寄生对象,并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式增殖。

由图可知: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仅有A、U、C、G四种碱基,而不含有T,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生长增殖,但具有增殖等生命特征。

4.2011年4月的“阴性艾滋病”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由此加重了人们的“恐艾”
心理。

关于艾滋病病毒(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IV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
B.由于HIV体内只有一种细胞器,所以其营寄生生活
C.获取大量HIV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物质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
D.HIV不参与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答案 D
解析艾滋病病毒(HIV)没有细胞结构,不是单细胞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而没有细胞器;病毒营寄生生活,因而培养病毒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含有寄主的培养基上培养;艾滋病病毒作为一种生物,不参与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显微镜各部件的识别
2.显微镜的使用3
物像大小看到细
胞数目
视野
亮度
物镜与玻片
的距离
视野
范围
高倍镜大少暗近小
低倍镜小多亮远大
4.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1)压片法:取材→固定→解离(对不易分散的材料用盐酸处理)→染色→压片。

(2)装片法:将材料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展平→放盖玻片时应从一侧慢慢盖在水滴上,
防止气泡产生→染色(或改变溶液浓度)时从一侧滴染色液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3)切片法:取材→切片→选取薄片放在载玻片上→染色→盖盖玻片。

(4)涂片法:取一滴液体材料放在载玻片一端→用另一载玻片呈30°~45°角将材料推
涂成均匀的薄层。

5.显微镜下绘制生物简图的方法
欲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绘制成生物简图,其正确方法如下:
(1)按照一定的比例,将观察到的物像用铅笔绘出图的大致轮廓。

(2)图中结构的明暗部分,用小黑点的疏密(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多,不能用涂抹或阴影的方
式)来表示。

(3)图中的主要结构向右引水平线,注明名称或编号。

(4)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名称。

易错警示显微观察技术的易错点辨析
(1)有关显微镜使用的“4”个易错点辨析
①换用高倍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②换用高倍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的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
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③显微镜呈放大倒立的虚像,例如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

若物像
在左上方,则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④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则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若观察花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则可能是由花生切片厚薄不均匀造成的。

(2)玻片标本的易错辨析
显微镜观察实验中,玻片标本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如叶横切片。

②涂片:用生物液体标本(如细菌培养液、血液)经过涂抹在载玻片上制成的标本,如人体血涂片。

③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如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

④压片:将质地较疏松的生物材料(如花药、根尖、昆虫唾液腺等)稍用力压碎在载玻片上,使其成为一薄层而制成。

5.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B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为: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
C .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D .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答案 D 解析
(1)依据⎩⎪⎨⎪
⎧⎭
⎪⎬⎪⎫物镜和目镜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确定①与②,③与④,⑤与⑥放大倍数
的关系
(2)明确乙与丙的关系――→确定⎩⎪⎨


实验操作过程选用的物镜和目镜组合
6.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均匀分布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


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A .2个 B .4个 C .8个 D .16个
答案 B
解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在放大100倍时,设视野直径为d ,
则面积S =π(d 2
)2
,此时视野中有64个细胞;当放大到400倍时,其直径相当于原来的
1/4,则圆面积S =π(d 8
)2
,即为原来的1/16,故看到的细胞数目为64/16=4个。

1.视野中细胞数目的相关计算
(1)若视野中细胞成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

如:在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倍时看到m 个细胞,放大倍数变成400
倍时看到的细胞数目=m÷(400
40)=m/10(个)。

(2)若视野中细胞均匀分布在整个视野,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

如:在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倍时看到m 个均匀分布的细胞,放大倍数
变为400倍时看到的细胞数目=m÷(40040)2
=m/100(个)。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像位置变化
(1)目镜、物镜及其放大倍数大小的判断
(2)物像移动:物像移动方向与装片移动方向相反。

即物像偏向视野中央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可使物像回到视野中央。

3.判断污物存在的位置
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镜、目镜或装片。

判断方法如下:
序号错因分析正确答案序号错因分析正确答案
①没有理解植物细胞
与动物细胞的根本
区别
甲图细胞有细胞


没有理解真、原
核细胞最主要
的区别
含有以核被膜包
围的典型的细胞

③笔下误镜头应该用擦镜
纸擦拭,不能用纱


只指出了不正
确的地方,没有
改正
忘记加盖玻片,应
将材料展平后盖
上盖玻片

改正的答案模糊不

物镜离玻片距离
太大,物镜应降至
距玻片标本
0.5~1 cm处

不能根据题干
中提供的材料
的透明性选择
反光镜和光圈
在高倍显微镜下
观察甲需要利用
凹面镜和较大光
圈,在高倍显微镜
下观察乙用平面
镜和较小光圈
题组一显微观察技术
1.(2011·江苏卷,10)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
B.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
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
答案 A
解析菠菜叶片的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含有多个绿色扁平的叶绿体,不需染色就可直接制成临时装片观察,A项正确;花生子叶细胞需经苏丹Ⅲ染液染色后制成临时装片,才能观察到多个橘黄色的脂肪颗粒,B项错误;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是无色的,需用活细胞染色剂健那绿染液染色后才能观察到被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C项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清晰可见的是紫色的大液泡,观察不到细胞核,D项错误。

2. (2011·上海卷,14)如图为测量保卫细胞长度的局部显微视野,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要测量该细胞的长度,需旋转目镜
B.物镜从10×换为40×,图示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变小
C.在不同放大倍数下,图示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不同
D.若视野中物像不清晰,会造成测量误差
答案 C
解析测微尺在目镜上,在不同的放大倍数下,图示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相同,故C错误,所以物镜由10×换为40×,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变小;图示测微尺不在保卫细胞直径上,需旋转目镜调节;视野中物像不清晰,会造成测量误差。

题组二真核细胞结构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叶绿体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光合作用的酶(2011·重庆,1B)
( )
(2)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2011·江苏,2D)
( )
(3)溶酶体内的酶由内质网形成的小泡(囊泡)运入(2011·北京,3C)
( )
(4)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其内膜中酶的种类相同(2009·海南,1B) ( )
(5)人体细胞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2011·江苏,2C)
( )
答案(1)√(2)×(3)×(4)×(5)√
4.(2012·江苏卷,4)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B.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
C.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
D.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答案 D
解析植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会在细胞板的附近聚集许多高尔基体,这说明细胞器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A项正确;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而有氧呼吸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过程,B项正确;核糖体是细胞内的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主要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核糖体的结构包括大、小亚基,当参与翻译过程时大、小亚基结合,当蛋白质合成结束时大、小亚基解体,C项正确;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而不是高尔基体,D项错误。

题组三病毒、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比较
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T2噬菌体感染菌体,不会导致菌体裂解(2012·海南卷,5D) ( )
(2)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2010·课标全国卷,1A)
( )
(3)蓝细菌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2010·课标全国卷,1B)
( )
(4)蓝细菌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2011·海南卷,10B)
( )
(5)衣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2010·北京卷,2C) ( )
答案(1)×(2)×(3)×(4)√(5)√
6.(2011·山东卷,5)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答案 D
解析原核生物细胞虽然没有线粒体,但有的也能进行有氧呼吸;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原核生物也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只有少数病毒是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真核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故D正确。

7.(2010·江苏卷,26改编)如图为酵母菌细胞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细胞结构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________________;与蓝细菌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含有RNA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图中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但能释放CO2的结构是________(填序号)。

(4)为制备酵母菌原生质体,需用酶解法除去结构①,但应在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进行。

答案(1)没有叶绿体具有以核被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成形的细胞核) (2)②④⑥⑧(3)⑥(4)等渗(或高渗)
解析(1)酵母菌为真菌,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无叶绿体;酵母菌为真核生物,与作为原核生物的蓝细菌细胞相比,其主要区别是具有以核被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

(2)RNA 包括mRNA、tRNA、rRNA三种类型,后者存在于核糖体中。

前两者可以存在于细胞质、线粒体、细胞核中。

(3)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

在线粒体中分解的底物是丙酮酸。

(4)酵母菌具有细胞壁,可以保护酵母菌不会因吸水而涨破,故去除细胞壁时,为防止酵母菌吸水涨破,需要在等渗或高渗溶液中进行。

考点题号错题统计错因分析
细胞学说与真核细胞
的结构
3、4
病毒、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1、2、5、6、7、8、9、
10、11、13、14
显微镜的使用12、15
1.据《齐鲁晚报》报道,山东省十几个县市的某种玉米患上了“粗缩病”,该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粗缩病”病毒引起的。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培养“粗缩病”病毒不能用普通的培养基
B.“粗缩病”病毒的遗传物质复制所需原料来自于寄主细胞
C.“粗缩病”病毒核酸的基本元素是C、H、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