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价值取向和政治现实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价值取向和政治现实的关系
第五⼩组问题:举例说明政治价值取向与政治现实的关系
政治价值取向与政治现实的关系课件⼤纲
(要说政治价值取向要明⽩⼏个概念)
⼀、概念解释
1、政治价值
政治价值是⼈们对政治⽣活本原意义的确定,作为社会成员的政治信仰,政治价值是⼈们通过⼀定的精神⽣活模式所体现的政治的终极追求。
例⼦:在封建社会,追求⼤⼀统、皇权⾄上和尊王重民;但是,到了“五·四”时期,⼈们⾼举科学与民主两⾯⼤旗。
这就是因为政治客体为了适应政治主体需求的变化所做的政治妥协。
2、政治价值的基本因素
正义、权利、⾃由、⾃治、民主、平等、宽容
(⽆论是作为政治哲学的基本内容,还是作为⼈们的政治信仰,即要体现政治价值都是由⼀定的意识形态加以阐释和推⼴的。
3、政治意识形态的⼏种形式
民族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由主义、法西斯主义、保守主义
4、政治现实
就是在⼀定的历史条件下,由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社会不同阶段,阶层,集团之间经济与政治的和与⽃争,以及⼀系列既定政治观点和构成理论的某种政治环境。
⼆、政治价值的取向
不同的价值选择可能会产⽣不同的制度安排,也会影响政治决策和不同的公共政策。
例⼦:政治的⾃由、平等、民主是三个最主要的选项。
1、以⾃由为本位兼顾平等:⾃由主义国家的政治模式。
2、以平等为本位兼顾⾃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模式。
3、以民主为本位兼顾⾃由和平等:社会民主党的政治模式。
(那么⾃由主义、社会主义等意识形态是由什么来影响其不同的价值的选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三、政治价值取向与政治现实的关系
其关系是政治价值取向基于政治现实,⼜反作⽤于政治现实。
政治价值是相对稳定的, 但同时⼜是变动不居的,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变迁, 政治价值必然发⽣变化。
透过政治价值的变化, ⼤致可以把握社会变迁的基本脉搏。
例⼦:我国的政治价值取向有其中国特⾊,主要表现政治价值取向的民主性、法制性、参与性和稳定性。
1、政治因素
例⼦1:我国的政治价值取向有其中国特⾊,主要表现政治价值取向的民主性、法制性、参与性和稳定性。
⽬前我国正处于⼀个典型的社会转型期,⼀⽅⾯,诸如贫富分化、官员腐败等⼀些⽼问题难以解决;另⼀⽅⾯,由改⾰开放和市场经济实⾏后带来的新问题也对我国政府提出了新的挑战。
现代化的⼀些成果如科技进步、⼯业化、城市化、社会动员等都加重了
政治统治体系的运转负荷,⼈民民主民主意识增强,公民参与议政要求不断扩⼤,这些因素⼜都加剧了政治动荡的可能性。
在党的⼗六⼤报告中,在对以往党和国家建设的实践中所积累的⼗条宝贵经验中,其中⼀条就是“坚持稳定压倒⼀切的⽅针,正确处理改⾰发展稳定的关系”。
例⼦2:从"⼯农民主统⼀战线#到"新时期爱国统⼀战线#$不同时期$我党统⼀战线的结构和职能虽然有所变化但其蕴涵的政治价值取向却从来没有改变过"以⼈民为主体$依靠⼈民$始终代表最⼴⼤⼈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党统⼀战线的根本政治价值取向&%其⼀!始终是利⽤⼈民来进⾏⾰命或建设!团结⼀切可以团结的⼒量!最⼤限度
地发挥⼈民群众的热情和积极性!以⼈为本!⼈民始终是统⼀战线的主体%其⼆!⾰命或建设的根本⽬的都是为了解放⽣产⼒和发展⽣产⼒!都是代表最⼴⼤⼈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代表最⼴⼤⼈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党最根本的政治价值取向!这⼀点在统⼀战线上得到充分体现"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战线始终必须坚持和发展下去"
2、经济因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作为社会存在的现实社会的变化,势必会带来社会意识的改变,⽽政治价值作为⼀种政治意识,必然会伴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变化。
随着⽣产⼒的发展,在⽣产⽅式已经发⽣变⾰的情况下,原有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必然发⽣相应的变化,这样,原来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价值也将随之发⽣变化。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个社会中被⼈们所普遍认同的、居于主导地位的政治价值,只不过是⼀定历史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们思想观念中的反映,即这种反映只不过是⼈们以思想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
3、⽂化因素
政治⽂化⽽⾔,政治⽂化主要是指⼈们对社会政治的⼼⾥取向或⼼⾥预期,即⼀个政治社会的成员对政治的认知、情感和评价。
对政治社会的认知、情感和取向会不断影响⼀个⼈的政治价值观,进⽽影响⼀
个⼈的政治⾏为。
即⼀定的政治⽂化影响⼀个⼈的政治价值观及其所作出的政治⾏为。
4、社会因素
例⼦: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经济为基础的宗法⼈伦制的封建社会。
宗法社会是德治产⽣的根源,也是德治⽣存的⼟壤。
宗法社会是以⾎缘关系为纽带、以家庭为基础并由家庭扩⼤为国家,形成家国同构的局⾯。
在家国同构的伦理政治中,⼈与⼈之间的关系被⼀根情感的链⼦连结着。
治理⼀个社会不是⽤法律制裁,⽽是要激发⼈们的同情⼼和羞恶感。
且封建社会是中央集权制,所以中国传统政治价值取向从维护封建统治和社会稳定出发,更加关注民⼼向背,注重⾏政权⼒对现实⽣活的控制作⽤,强调道德修养在国家治理中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