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表格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把自己很喜欢的一首歌曲和大家分享,好吗?(播放《爱我中华》家,除了汉族,还有55个少数民族。那你知道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是哪里吗?(板书:云南)
【出示中国地图,展示云南】云南在我国南部,古时被皇帝称为“彩云之南”,所以得名为“云南”。有一句话形容云南最贴切——“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天。”云南居住者25个少数民族,其中15个民族为云南省所特有。看,整个省遍布了许多少数民族,所以云南又被称为——少数民族之乡。(板书课题)
四、感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1、师:游览了美丽的云南,了解了许多少数民族的建筑、节日,你有什么想说的?
2、师:许多人和你有一样的想法,想到云南去旅游。请看【出示数据】旅游人数还在逐年递增,他们对云南少数民族的古老神秘和特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为云南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弘扬了我国的民族文化,让世界更全面的了解了中国。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特征的缩影。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他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难点: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
教 具
多媒体课件,小组立牌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基础教案
个性设计
一.歌曲引入,揭示课题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
教材分析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主要讲的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而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的是云南,通过的各个民族的介绍来了解少数民族之乡。这篇课文由“建筑掠影、节日风采、思考题、综合版、闯关游戏”五部分组成,通过各个民族的特色、建筑以及节日来向大家展示云南的特点,以及云南民族的风情。
3、师:在云南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50万以上的有苗族、纳西族等。看看他们的服饰多么漂亮,我们就去当当这些少数民族的导游吧。那个小组想当彝族的导游?……(发下标牌和资料)
三、当当小导游 深入了解民族特色
1、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资料,等会儿我们要从民族服饰、特色建筑和民族节日三个方面来介绍自己代表的少数民族。学生阅读资料,做准备。【播放葫芦丝音乐】
师:让我们来看看苗族的服饰吧。哇,你们苗族人真有钱啊!披金戴银的。
【学生介绍苗族服饰特点。】
师:这图上的吊脚楼一定是你们苗族的特色建筑了?有什么讲究吗?【学生介绍吊脚楼的特点】又是“因地制宜”的杰作,和环境密切相关。
师:那苗族又有什么样的节日呢?(花山节:爬花竿,吹芦笙)想听听芦笙吗?【播放芦笙曲】
一起看看白族的歌舞《阿细跳月》
3、师:小导游们课了不起,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民族风俗。我想,民族村的领导一定会满意的。云南民族村里的民族太多了,他们的服饰绚丽多彩,让人目不暇接。他们的建筑各具特色,出示各色建筑,连线。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些少数民族的房子要造成这样呢?对了,与当地的气候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板书:建筑 环境】云南少数民族的节日也让我们大开眼界,你发现吗,几乎所有的节日都有美丽的传说,这些传说表达了少数民族人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民族文化的积淀。【板书:节日 文化】
2、老师教大家跳《阿细跳月》吧。一起跟着音乐跳起来。
六、总结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对云南的少数民族一节课里也不能全部了解。老师推荐给大家一个网站:云南民族网,哪里一定有你想知道的内容。课后作业就是了解更多的云南少数民族特色,好吗?
板书设计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建筑 环境 25个
节日 文化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第三站:彝族山乡
彝族孩子们,快来吧。好漂亮的彝族服饰啊。快介绍介绍。
彝族的民居有什么特点吗?节日呢?(著名的火把节就是彝族的传统节日啊)
为什么要举行火把节呢?【学生介绍】
第四站:壮族山水村
重点介绍壮族的节日和建筑风格。
第五站:哈尼族风俗楼
重点介绍哈尼族的蘑菇房和特色服饰。
第六站:白族歌舞园
重点介绍白族的“三道茶”及白族的建筑。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特征的缩影。知道“云南民族村”的情况。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他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3、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
4、初步懂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发扬。
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傣族的节日吗?(泼水节在每年的四月中旬,是傣族最盛大的节日,吸引了国内外无数游客前来参加)老师找到一段泼水节的录像,一起来看看吧。【播放】
师:原来泼水节的来历还有这么动人的传说啊。傣族人民泼洒着水,就是在泼洒着——(祝福、快乐)希望有机会大家也能去参加一次泼水节。
第二站:苗族吊脚楼
苗族山寨有人吗?【请苗族组的同学上台】
2、师:准备好了吗?让我们步入多彩的民族村,去见识一下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吧。
第一站:傣族风情园
看,美丽的傣族小朋友来欢迎我们了。【请傣族小组的同学上台】
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傣族的服饰呢?傣族的建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出示傣家竹楼】为什么要造竹楼呢?(因为云南的气候比较潮湿,竹楼不但通风防潮,而且可以避开虫蛇等动物。)哦,看来竹楼和当地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看,这是我国著名傣族舞蹈家杨丽萍的舞蹈《雀之灵》,他表现了傣族姑娘如孔雀般美丽的舞姿,深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杨丽萍还花了4年多的时间专门搜集了云南各山寨的民间舞蹈,并邀请了当地的少数民族一起创编了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2004年3月,《云南映象》终于在上海大剧院完美绽放,一举囊括中国舞蹈界最高奖“荷花奖”中的五项大奖。2005年,《云南映象》开始了他的世界之旅,所到之处,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喜爱。
歌舞《七彩云南》已经走入了著名的悉尼歌剧院,走进了美国。
3、师:为什么少数民族歌舞会那么受世界人民的欢迎呢?(因为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独特的风俗,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正如我们常说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与众不同就是它的生命力!)【出示句子】
五、活动:跳跳《阿细跳月》
1、师:说了这么多,看了这么多,现在让我们亲自跳一跳民族舞蹈,当一回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孩子吧。
3、去年暑假,老师也去了云南,哪里真是太美了。看,这就是老师在云南的玉龙雪山拍的照片。想去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镜头去云南旅游吧。【播放云南景色】
二、进入“民族村” 初步感知
1、出现“云南民族村”的画面,师: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图上的人物有什么特点?
2、简介民族村。我们的民族村正在招聘汉语导游呢,想去试试吗?那我们就得了解一下云南的少数民族了。
【出示中国地图,展示云南】云南在我国南部,古时被皇帝称为“彩云之南”,所以得名为“云南”。有一句话形容云南最贴切——“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天。”云南居住者25个少数民族,其中15个民族为云南省所特有。看,整个省遍布了许多少数民族,所以云南又被称为——少数民族之乡。(板书课题)
四、感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1、师:游览了美丽的云南,了解了许多少数民族的建筑、节日,你有什么想说的?
2、师:许多人和你有一样的想法,想到云南去旅游。请看【出示数据】旅游人数还在逐年递增,他们对云南少数民族的古老神秘和特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为云南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弘扬了我国的民族文化,让世界更全面的了解了中国。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特征的缩影。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他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难点: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
教 具
多媒体课件,小组立牌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基础教案
个性设计
一.歌曲引入,揭示课题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
教材分析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主要讲的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而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的是云南,通过的各个民族的介绍来了解少数民族之乡。这篇课文由“建筑掠影、节日风采、思考题、综合版、闯关游戏”五部分组成,通过各个民族的特色、建筑以及节日来向大家展示云南的特点,以及云南民族的风情。
3、师:在云南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50万以上的有苗族、纳西族等。看看他们的服饰多么漂亮,我们就去当当这些少数民族的导游吧。那个小组想当彝族的导游?……(发下标牌和资料)
三、当当小导游 深入了解民族特色
1、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资料,等会儿我们要从民族服饰、特色建筑和民族节日三个方面来介绍自己代表的少数民族。学生阅读资料,做准备。【播放葫芦丝音乐】
师:让我们来看看苗族的服饰吧。哇,你们苗族人真有钱啊!披金戴银的。
【学生介绍苗族服饰特点。】
师:这图上的吊脚楼一定是你们苗族的特色建筑了?有什么讲究吗?【学生介绍吊脚楼的特点】又是“因地制宜”的杰作,和环境密切相关。
师:那苗族又有什么样的节日呢?(花山节:爬花竿,吹芦笙)想听听芦笙吗?【播放芦笙曲】
一起看看白族的歌舞《阿细跳月》
3、师:小导游们课了不起,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民族风俗。我想,民族村的领导一定会满意的。云南民族村里的民族太多了,他们的服饰绚丽多彩,让人目不暇接。他们的建筑各具特色,出示各色建筑,连线。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些少数民族的房子要造成这样呢?对了,与当地的气候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板书:建筑 环境】云南少数民族的节日也让我们大开眼界,你发现吗,几乎所有的节日都有美丽的传说,这些传说表达了少数民族人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民族文化的积淀。【板书:节日 文化】
2、老师教大家跳《阿细跳月》吧。一起跟着音乐跳起来。
六、总结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对云南的少数民族一节课里也不能全部了解。老师推荐给大家一个网站:云南民族网,哪里一定有你想知道的内容。课后作业就是了解更多的云南少数民族特色,好吗?
板书设计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建筑 环境 25个
节日 文化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第三站:彝族山乡
彝族孩子们,快来吧。好漂亮的彝族服饰啊。快介绍介绍。
彝族的民居有什么特点吗?节日呢?(著名的火把节就是彝族的传统节日啊)
为什么要举行火把节呢?【学生介绍】
第四站:壮族山水村
重点介绍壮族的节日和建筑风格。
第五站:哈尼族风俗楼
重点介绍哈尼族的蘑菇房和特色服饰。
第六站:白族歌舞园
重点介绍白族的“三道茶”及白族的建筑。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特征的缩影。知道“云南民族村”的情况。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他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3、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
4、初步懂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发扬。
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傣族的节日吗?(泼水节在每年的四月中旬,是傣族最盛大的节日,吸引了国内外无数游客前来参加)老师找到一段泼水节的录像,一起来看看吧。【播放】
师:原来泼水节的来历还有这么动人的传说啊。傣族人民泼洒着水,就是在泼洒着——(祝福、快乐)希望有机会大家也能去参加一次泼水节。
第二站:苗族吊脚楼
苗族山寨有人吗?【请苗族组的同学上台】
2、师:准备好了吗?让我们步入多彩的民族村,去见识一下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吧。
第一站:傣族风情园
看,美丽的傣族小朋友来欢迎我们了。【请傣族小组的同学上台】
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傣族的服饰呢?傣族的建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出示傣家竹楼】为什么要造竹楼呢?(因为云南的气候比较潮湿,竹楼不但通风防潮,而且可以避开虫蛇等动物。)哦,看来竹楼和当地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看,这是我国著名傣族舞蹈家杨丽萍的舞蹈《雀之灵》,他表现了傣族姑娘如孔雀般美丽的舞姿,深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杨丽萍还花了4年多的时间专门搜集了云南各山寨的民间舞蹈,并邀请了当地的少数民族一起创编了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2004年3月,《云南映象》终于在上海大剧院完美绽放,一举囊括中国舞蹈界最高奖“荷花奖”中的五项大奖。2005年,《云南映象》开始了他的世界之旅,所到之处,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喜爱。
歌舞《七彩云南》已经走入了著名的悉尼歌剧院,走进了美国。
3、师:为什么少数民族歌舞会那么受世界人民的欢迎呢?(因为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独特的风俗,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正如我们常说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与众不同就是它的生命力!)【出示句子】
五、活动:跳跳《阿细跳月》
1、师:说了这么多,看了这么多,现在让我们亲自跳一跳民族舞蹈,当一回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孩子吧。
3、去年暑假,老师也去了云南,哪里真是太美了。看,这就是老师在云南的玉龙雪山拍的照片。想去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镜头去云南旅游吧。【播放云南景色】
二、进入“民族村” 初步感知
1、出现“云南民族村”的画面,师: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图上的人物有什么特点?
2、简介民族村。我们的民族村正在招聘汉语导游呢,想去试试吗?那我们就得了解一下云南的少数民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