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外向型工业加工区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外向型工业加工区中学高二生物联
考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糖原、核酸、淀粉酶都是生物大分子,组成它们的单体依次是
A.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B.脂肪酸、核苷酸、氨基酸
c.甘油、葡萄糖、核苷酸D.葡萄糖、核苷酸、氨基酸
参考答案:
D
2. 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定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2是生长素浓度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点时,α具有最大值
B.只用图1实验即可证明生长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C.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d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
D.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不同,但可能形成相同的α
参考答案:
D
3.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和DNA
B、抑制膜上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都会阻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C、只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的生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细胞中没有线粒体的生物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D、精子细胞、神经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不是都有细胞周期,但化学成分都不断变化
参考答案:
C
4. 关于桑椹胚和囊胚的比较,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囊胚期细胞分化是由于遗传物质突变引起的
B.囊胚期的细胞出现了细胞分化,但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
C.桑椹胚的各细胞结构功能基本相同
D.囊胚期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差异是转录水平上的差异所致
参考答案:
A
5. 将不同植物的三个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同一蔗糖溶液中,形态不再变化后的细胞图像如下图。
则实验开始时各细胞液浓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 B<A<C
B. B>A>C
C. B> C >A
D. A > B > C 参考答案:
B
6. 中国返回式卫星上搭载的水稻种子,返回地面后,经种植培育出的水稻穗多粒大,亩产达600 kg,蛋白质含量增加8%~20%,生长周期平均缩短10天。
这种育种方式属于
A.杂交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诱变育
种 D.多倍体育种
参考答案:
C
7. 在原核生物中,DNA位于()
A.细胞核
B.核糖体
C.细胞质
D.蛋白质
参考答案:
C
8. 下表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D
解析:A项圆褐固氮菌有细胞结构,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B项中禽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水解后碱基种类为4种,代谢类型不研究,生殖方式并非是孢子生殖;C项中青霉菌具有真核细胞结构,常见的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可进行有性生殖,变异类型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9. 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
(1)是单倍体 (2)体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3)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4)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
(5)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6)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
(7)一定是纯合子 (8)是二倍体
A.(4)(5)(7)(8) B.(1)(4)(5)(6)
C.(1)(2)(3)(6) D.(1)(4)(5)(7)
D.(1)(4)(5)((1)(4)(5)(6) B.(1)(4)(5)(6)
D.(1)(4)(5)(7)
参考答案:
B
10. 制果醋时,要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是因为 ( )
A.醋酸菌是好氧菌,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O2的参与
B.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O2。
C.通气,防止发酵液霉变
D.防止发酵时产生的CO2气体过多而引起发酵瓶的爆裂
参考答案:
A
11. 如图Ⅰ、Ⅱ表示获得胚胎干细胞的两条途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增殖不发生分化
B.图中早期胚胎一般是指发育到囊胚时期的胚胎
C.过程Ⅰ、Ⅱ获取早期胚胎过程均属于有性生殖范畴
D.过程Ⅱ获得的早期胚胎在培养液中添加分化诱导因子后可进行分化
参考答案:
C
12. 如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神经递质是从①处释放的
B. 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
C. 兴奋可以在①和③之间双向传递
D. 由①、②、③构成突触
参考答案:
C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为突触前膜,②为突触间隙,③为突触后膜,④为线粒体。
兴奋传到突触部位时,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将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来传递兴奋。
【详解】A、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A正确;
B、胞吐过程需要能量,主要由线粒体的呼吸作用来提供,B正确;
C、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C错误;
D、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D正确。
故选:C。
13. 如图是某生物(2n=4)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图甲正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
B.图乙中①和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A、a一定是基因突变产生的
C.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分别为2、4、4
D.图甲中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中有一个染色体组
参考答案:
C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分析图Ⅰ,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特点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图Ⅱ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特点是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解答】解:A、图甲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X和Y染色体的形态不同),2和3是一对同源染色体,1和4是一对同源染色体,6和7是一对同源染色体,5和8是一对同源染色体,A错误;
B、图Ⅱ中①和②为姐妹染色单体,应该含有相同的基因,如果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则可能会含有等位基因,若①上某位点有基因A,则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可能是a,B错误;
C、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分别为2、4、4;C正确;
D、图甲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图乙中有一个染色体组,D错误.故选:C.
14. 下列关于无机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植物体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原因是影响了叶绿素的合成
B.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进而造成缺铁性贫血
C.大量出汗时会排出很多的无机盐,这时应多喝淡盐水
D.细胞对Pb2+需求量不大,但不可缺少
参考答案:
D
15. 右图中a、b、c、d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d过程均能发生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主要是通过c和d过程实现的
C.b和a过程的主要相同点之一是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移向细胞两极
D.d和b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参考答案:
C
16. 右图表示某草地上草、虫、鸟三类生物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依次是鸟、虫、
草
B.a点时丙数量的上升主要是食物的增加
C.b点时丙的下降主要是天敌的减少
D.生态系统崩溃的原因最可能是鸟类的锐减
参考答案:
D
17. “512”大地震使大熊猫部分栖息地被破坏,食物减少,迁徙的通道被阻断.国家林业局为恢复秦岭大熊猫的数量,将采取以下措施,包括大面积退耕还林、建立保护区、大面积养竹和构建秦岭大熊猫不同保护区之间的走廊等.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使大熊猫得到更多的食物B.使大熊猫得到更大生存空间
C.增强大熊猫的变异性D.提高大熊猫的环境容纳量
参考答案:
D
【考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分析】解答本题时注意题干要求为采取保护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得到更多的食物和得到更大生存空间也是采取措施的目的,但是不全面,不是根本目的,故选择提高环境容纳量.
【解答】解:A、使大熊猫得到更多的食物也是采取保护措施的目的,但不是根本目的,A错误;
B、得到更大生存空间也是采取保护措施的目的,但不全面,B错误;
C、采取保护措施不是为了增强大熊猫的变异性,C错误;
D、采取保护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大熊猫得到更多的食物和更大生存空间,提高大熊猫的环境容纳量,故选择提高环境容纳量,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内容,考查了学生对保护措施的理解,试题难度一般.
18. 在果蝇杂交实验中,下列杂交实验成立:
①朱红眼(雄)×暗红眼(雌)→全为暗红眼;
②暗红眼(雄)×暗红眼(雌)→雌性全为暗红眼,雄性中朱红眼(1/2)、暗红眼(1/2)。
若让②杂交的后代中的暗红眼果蝇交配,所得后代中朱红眼的比例应是( )
A.1/2 B.1/4 C.1/8
D.3/8
参考答案:
C
19. 下图表示两类动物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乙是变温动物B.乙是恒温动物
C.甲是变温动物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
A
20. 下图是同种生物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A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
杂交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的亲本是 (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参考答案:
C
21. 关于酶和加酶洗衣粉的描述正确的是
A.清洗有血渍、奶渍衣服时,可选用含有淀粉酶的洗衣粉
B.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蔗糖酶
C.酸、碱等化学因素对酶的作用,会使酶变性,从而影响酶的活力
D.某同学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时,设置20℃、30℃、40℃3组温度下洗涤同一污渍,40℃时洗涤效果最好,则说明40℃为该酶的最适温度
参考答案:
C
22. 某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出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a,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基因a 与载体结合后导入马铃薯植株中,经检测发现Amy在成熟块茎细胞中存在。
下列有关这一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获取基因a的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图中的①
B.连接基因a与载体的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是图中的②
C.基因a进入马铃薯细胞后,可随马铃薯DNA分子的复制而复制,传给子代细胞D.通过该技术人类实现了定向改造马铃薯的遗传性状
参考答案:
B
23. 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参考答案:
D
24.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
A.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参考答案:
D
25. 人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合成。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细胞是
A. 酵母菌
B. 大肠杆菌
C. T4噬菌体
D. 肺炎球菌
参考答案:
A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人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合成”,即要求受体细胞中必须具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原核细胞没有高尔基体和内质网,而真核细胞有,因此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细胞是真核细胞。
【详解】酵母菌是真核细胞,细胞中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可以对人的糖蛋白进行加工,A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因此不能对糖蛋白进行加工,B错误;T4噬菌体属于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作为基因工程中的受体细胞,C 错误;肺炎球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因此不能对糖蛋白进行加工,D错误。
26. 下列变异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
A.果蝇第Ⅱ号染色体上的片段与Ⅲ号染色体上的片段发生交换
B.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
C.将人类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参考答案:
A
【考点】95: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分析】1、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
3、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解答】解:A、果蝇第Ⅱ号染色体上的片段与Ⅲ号染色体上的片段发生交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正确;
B、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能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
C、将人类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利用的是基因工程技术,原理是基因重组,C错误;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理解基因重组的类型,识记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选项,难度适中.
27.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艾滋病病毒(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参考答案:
B
28. 人们通常将动物组织消化后的初次培养称为
A. 细胞贴壁
B. 传代培养
C. 原代培养
D.接触抑制
参考答案:
C
29. 有关糖尿病及原因推测错误的是()
A.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是糖尿病患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B.如果肝脏、肌肉等细胞上的受体蛋内不能识别胰岛素的剌激也会导致糖尿素
C.如果胰岛素受体被自身抗体破坏导致的糖尿病在免疫学上属于免疫缺陷症
D.有些糖尿病还可能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
参考答案:
C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目前Ⅰ糖尿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或者体内的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使得血糖含量过高,并出现尿糖.Ⅱ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并不缺乏胰岛素,而是胰岛素相应受体的活性被抑制,从而无法正常地与胰岛素结合,因而无法降血糖,引发糖尿病.
【解答】解:A、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A正确;
B、Ⅱ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并不缺乏胰岛素,而是胰岛素相应受体的活性被抑制,从而无法正常地与胰岛素结合,因而无法降血糖,引发糖尿病,B正确;
C、如果胰岛素受体被自身抗体破坏导致的糖尿病在免疫学上属于自身免疫病,C错误;
D、青少年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0. 如图为某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 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表达出多条多肽链
B. 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
C. 图中表示4条多肽链正在合成
D. 该细胞可以是人体浆细胞
参考答案:
A
【分析】
据图可知,图示转录和翻译过程同时进行,故发生在原核细胞中;图中附有核糖体的链是转录后的mRNA,同一条mRNA分子能够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若干条多肽链。
【详解】A. 一条mRNA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进行翻译,这样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合成多条多肽链,A正确;
B. 每个核糖体都能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因此多个核糖体可以完成多条多肽链的合成,B错误;
C. 据图可知,该DNA模板转录产生了4条mRNA,而不是4条肽链,C错误;
D. 图示细胞中转录和翻译过程同时进行,应该发生在原核细胞中,D错误。
31. “基因身份证”是指()
A.记录个人某些基因资讯的证件 B.能够提供个人完整遗传信息的证件C.能够证明个人全部基因结构的证件 D.用于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诊断的证件
参考答案:
A
32. 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B. 人类活动能决定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C. 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五个阶段为演替的必经过程
D. 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发生改变
参考答案:
D
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项错误;人类活动会影响但不能决定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项错误;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五个阶段为初生演替的必经过程,次生演替没有开始的裸岩→地衣→苔藓阶段,C项错误;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发生改变,D项正确。
33. 下列有关试管动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外受精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受精
B.受精卵移植之前需检查受精状况和发育能力
C.组成桑椹胚和囊胚的细胞都是全能干细胞,均可移植
D.移植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影响
参考答案:
C
34. PCR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是( )
①目的基因②引物③四种脱氧核苷酸④DNA聚合酶等⑤mRNA⑥核糖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⑥
参考答案:
A
35. 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的收缩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参考答案:
A
36. 下列与体液免疫有关系的细胞结构是()
①细胞膜②线粒体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⑤细胞核⑥核糖体
A.①②⑤
B.②⑤⑥⑦
C.①②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
参考答案:
D
3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组成糖原、淀粉、纤维素的单体都是核糖
C.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
D.组成细胞的20多种元素中H是最基本的元素
参考答案:
C
38. 人工繁殖的频危野生动物在放归野外前通常要进行野外训练.如果将人工繁殖的频危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动物放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对于这一结果,下列解释做合理的是()
A.野化训练的时间太短,不足以适应森林环境
B.草本植物矮小,被野化训练的动物无法隐藏身体
C.没有选择正确的野化训练环境,训练条件不合适
D.草原上食肉动物与野化训练动物激烈争夺食物
参考答案:
C
【考点】B1: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
【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基础)、生存斗争(动力)、遗传变异(内因)和适者生存(结果).
【解答】解:对需要“回归自然”的生物进行进行野外训练,目的是为该生物在其原生环境的正常生活提供长期支持,通过适应性训练,逐步提高该生物在原生的自然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比如采食能力、识别天敌能力等.将人工繁殖的频危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动物放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原因是没有选择正确的野化训练环境,训练条件不合适.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自然选择学说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39. 下列关于细胞物质组成、结构及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质粒的化学元素为C、H、O、N
B.神经递质和生长激素都属于分泌蛋白
C.同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放能比糖类多
D.毛霉和蓝藻的细胞中均不含有线粒体
参考答案:
C
40. 人的前额V型发尖与平发际是由常染色体上单基因控制的一对性状。
小明是平发际,他的父母都是V型发尖。
小明父母生一个平发际女孩的概率是多少?()
A 1/4
B 1/2 C
1/16 D 1/8
参考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
41. 下面是三倍体西瓜育种及生产原理的流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秋水仙素处理时,可诱导多倍体的产生,秋水仙素的作用是
(2分)。
(2)四倍体植株授以二倍体的成熟花粉,所结西瓜的果肉细胞染色体数为。
所结瓜子内的胚细胞染色体数为。
(3)三倍体植株不能进行减数分裂的原因是
(2分),由此可获得三倍体无子西瓜。
参考答案:
(1)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2)4433(3)染色体联会紊乱
42. 下图为牛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c过程分别是
指、、。
(2)供体母牛的主要职能
是
;受体母牛必须具备的条件
是。
(3)生物技术包含的内容很丰富,生物技术的应用带给人类很多福音,但也存在着安全性和伦理方面的争议。
关于克隆技术在人类中的应用,我国政府的观点是禁止不反对。
参考答案:
(1) 超数排卵处理胚胎的收集(冲卵)胚胎移植。
(2)只产生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胚胎健康的体质和健康的繁殖能力
(3) 生殖性克隆治疗性克隆
43.
(共14分,每空2分)图(右)是植物细胞内
进行的某种生理活动,据图回答:
(1)该生理活动的名称是:。
(2)吸收光能的物质分布在上。
(3)字母A代表的物质名称是:。
(4)需要消耗物质A和B([H])的生理过程③的名称是。
(5)图中编号①所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6)将植物培养在各种条件都很适宜的情况下,突然撤去光照,图中C3的
含量将会突然。
(7)在适宜条件下,长满蔬菜的密闭的温室大棚内经过一昼夜后,CO2浓度将会。
参考答案:
(1)光合作用(2)叶绿体基粒(3)ATP (4)CO2/C3的还原(5)水的光解(6)增加(7)降低。